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莫洛托夫到達柏林之後的兩天,可以說是聽盡了各種各樣的恭維話,享受了一切隆重的款待。然而隨之而來的談判卻讓這位外交老手看出了一些破綻。

  在和里賓特洛甫進行的預會談上,這位德國外交部長就對莫洛托夫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他對莫洛托夫說:

  世界上沒有力量能夠改變大英帝國的末日業已開始來臨這一事實。英國已被擊敗,最後承認失敗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它也許不久就要認輸,因為英國的形勢正日漸惡化。當然,德國也歡迎及早結束戰鬥,因為在任何情況下,它也不願意不必要地犧牲人的生命。即使英國不在近期內打好主意,承認失敗,那他們來年也一定是要求和的。德國正在日以繼夜地繼續轟炸英國。德國也將逐步充分利用其潛艇,使英國遭受嚴重的損失。德國認為,英國也許會由於這些襲擊而被迫放棄鬥爭。在英國,已顯然有某種不安的心情。看來事情將採取這樣的解決途徑。但是,如果目前的攻擊方式還不能迫使英國屈膝的話,那麼德國一到氣候條件許可,就要堅決進行一次大規模的進攻,從而徹底摧毀英國。到目前為止,這種大規模的進攻之所以仍未能進行,完全是由於天氣不良的緣故。……

  英國企圖單獨或在美國的支持下,在歐洲大陸登陸或採取軍事行動,是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徹底失敗的。這根本不是一個軍事問題。這一點,英國人還不了解,因為在大不列顛顯然還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混亂。再則,這個國家是由一個名叫邱吉爾的人領導的,此人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是外行,他以前的事業,每到關鍵時刻都徹底失敗,這一次還要失敗。再說,軸心國國家已經在軍事上和政治上在歐洲壓倒英國。甚至法國——法國業已戰敗,而且要為戰爭付出代價——也接受了這一原則:法國將來絕不支持英國和唐·吉訶德式的非洲的征服者戴高樂。軸心國家由於具有異常強大的實力地位,因此,它們所考慮的,不是如何打贏這場戰爭,而是如何迅速結束這場已經打勝的戰爭。

  對於里賓特洛甫這一套吹噓,莫洛托夫並沒有在意,他關心的是與希特勒的會談,以及當他提出史達林交待的問題時,希特勒會如何反應。

  午餐後,元首接見了這位蘇聯使節。同里賓特洛甫一樣,希特勒不等莫洛托夫提出正題就開始了大段獨白:英國已被擊潰,最後投降只是時間問題,德意聯軍在非洲也取得了輝煌的軍事勝利,因此軸心國的勝利指日可待了,現在已是應該考慮勝利後的世界安排問題了……希特勒不失時機的賣弄起了演技:“親愛的人民委員,請替我轉告史達林先生,如果俄國想在英國土崩瓦解的時候分享戰利品,那麼現在是宣布參加德、意、日三國公約的聯盟的時候了。我甚至替史達林先生考慮過,鑑於俄國目前的處境,不一定公開的參加軍事同盟,但是我非常理解你們一直希望得到通往公海的不凍港出海口的願望。我建議史達林先生可以考慮在適當的時機,向南方往波斯灣和印度擴張,而我們德國,則向非洲擴張。關於俄國在達達尼爾海峽的利益,我們也可以在勝利後修改1936年的蒙特勒協定,使公約更符合你們的利益。”希特勒手舞足蹈地長篇大論著,莫洛托夫坐著不動聲色。這與其說是會談,不如說是希特勒的獨角戲,莫洛托夫只是一個坐在舞台上的觀眾而已。他心裡很明白,希特勒是在白紙上畫一個美麗的奶油蛋糕給他看,希特勒根本就不是在會談,他根本就沒有什麼要談的。但是莫洛托夫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其實也不僅是談判,更主要的是探測希特勒對蘇聯的態度,判斷他會不會,會在何時對蘇聯用兵。

  希特勒的作秀(2)

  第二天的會談,希特勒幾乎像個話劇演員一樣,想把昨天的“戲”重複一遍。但莫洛托夫要主動出擊了,他單刀直入地提出了關鍵問題:“總理先生,我覺得我們應該討論一些更加具體的問題:德國軍事代表團在羅馬尼亞幹什麼?為什麼不按照我們的《互不侵犯友好協定》先進行協商就派出它?同樣的為什麼德國軍隊會出現在芬蘭?為什麼也完全沒有和我們協商?”

  這是莫洛托夫早就想好的一計,他想用這些最尖銳的問題刺激一下這位暴躁的元首,以使他暴露出心目中對蘇聯的真實態度。

  希特勒果真生氣了,他坐在那兒,小鬍子微微顫動。很長時間以來,周邊國家的元首也好,外相也好,哪個不是對他恭恭敬敬,甚至低聲下氣?從盟友墨索里尼,到敵對國英國的張伯倫。今天這個俄國佬竟敢如此強硬,希特勒不由得怒從心頭起。但是這種情緒只持續了不到半分鐘,想到他徹底征服蘇聯的決心,這位高明的“演員”立刻恢復了滿臉的笑容:“這是小事一樁!您大可不必往心裡去。還是讓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到更大的問題上吧。”希特勒又開始了他的激情澎湃的演講,描繪勝利後分給蘇聯的“畫餅”。但是莫洛托夫也明確的表達了蘇聯的立場:《三國條約》中歐洲和亞洲的新秩序意味著什麼,在這個新秩序中要蘇聯扮演什麼角色?這些問題,在柏林會談和德國外交部長預計的莫斯科之行中必須加以討論。而且,關於蘇聯在巴爾幹和黑海的利益,關於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土耳其,也有些問題需要澄清。如果蘇聯政府能夠獲得關於以上各項問題的解釋,它也許更容易對元首的問題提出更明確的答覆。蘇聯對歐洲的新秩序表示關心,特別是對這種新秩序的進度和形式表示關心,它也想了解所謂大東亞圈的範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