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諸多將軍中,李世民似乎最願意帶著尉遲恭一起闖蕩沙場,一方面說明尉遲恭確實非常勇武,另一方面,在諸武將中,尉遲恭和秦王的關係似乎是最好的了。可能性格上有相通之處吧,因此比較投機。可以說,尉遲恭是絕對的秦王死黨,他可以為了秦王一句贊馬的話跑到敵陣中去奪馬。只不過面對太子那車金銀不大會變通。李世民說把金子收下來然後順便打聽情報固然是妙招,但真要這麼做的話,只怕有點解釋不清——畢竟尉遲恭是個武將,哪裡有那麼多心眼兒……既然敬酒沒吃,後面肯定就是罰酒了。在獄中很是受了些苦,終於在李世民的求情之下出來了。於是出來之後的尉遲恭非常積極地勸李世民下手,並最終在玄武門之變中殺掉了李元吉。

  初唐大臣眾生相(下)(3)

  但是,在以文治國的貞觀年間,尉遲恭卻有些有力無處使了,也許還很有失落感。有一次在宴會上居然動手打人,打的還是江夏王李道宗,可以想像,李世民得有多生氣。不過還好,闖了這麼大的禍也只是批評教育了事,算是警告處分吧。不過李世民居然提起劉邦來,這個是滿嚇人的——只是他不知道日後還有個名叫朱元璋的小伙子,比劉邦那是狠得多了。那麼,話已至此,任誰以後都不能再犯,所以尉遲恭後來安安心心地過起了舒服日子,據說是信起佛來。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節目說是某座寺院,裡面還有供奉尉遲恭的塑像。印象中的尉遲將軍黑不溜秋,五大三粗,金剛怒目,威武猙獰……總之,是受了門神畫的影響。然而看那塑像,黑確實是黑,但是面目卻很周正,雖則剛武,卻並不野蠻粗魯,當時吃驚不小呢。

  【秦瓊】

  民間年畫中的程咬金

  忽然想起秦瓊來,這本來是唐史中挺平常的一位將軍,不知怎麼到了演義里就一下子那麼威風起來,而且還編出了那麼一個不平常的來歷,以至於現在很多人都信以為真。事實上,秦瓊的爸爸多半不是來自於陳朝,而羅藝的妻子姓孟,當然不會是小說中寧夫人的妹妹。選這樣一個人來神話,實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但秦瓊確實非常驍勇,在美良川,曾大破尉遲恭,也就是“三鞭換兩鐧”故事的原型。但秦瓊比較平和,在秦王府中沒受到什麼迫害,不像尉遲恭、程知節他們又是入獄又是調走。貞觀中,秦瓊多病,他把原因歸於自己當初流了太多的血,這放在今天覺得有些好笑,但古人也許就是這樣想的。看《紅樓夢》里襲人有一次吐血,就以為自己是個廢人了。如果拉他們到現代來獻血的話,他們一定嚇得夠嗆。

  【程知節】

  李靖像

  和秦瓊常在一起的還有一位程知節,就是演義里那個草胞程咬金了。小說的力量真是無窮,這本來差不多的兩個人(感覺程知節更勇猛一些),結果經過演義的改寫,一個成了天神一般,一個則是令人哭笑不得,甚至他敢拿李世民做人質交給尉遲敬德。他和秦瓊早年都在來護兒手下為將,後來都在瓦崗,瓦崗失敗後也曾短暫地投奔王世充,奈何程知節認為王世充是個老巫婆所以不願久留,於是兩人陣前又一起投奔了唐軍,後來又一起成了秦王的護從人員,一起參加了玄武門之變……就是沒有在一起死,程知節活到了高宗時期,結果老將軍又掛了一次帥,卻是以失敗告終,於是被罷官。儘管後來又封他為岐州刺史,但老邁的將軍很有自知之明地主動辭職了。其實程咬金比秦瓊更忠於李世民,當李淵要把他調走的時候,他說就是死也不走。秦王就是憑藉這些忠心耿耿的屬下才取得了政變的勝利,由此可見,李世民得人心的“手段”十分高明。

  【李靖】

  李靖李衛公,入則為相,出則為將,在唐初除了李世民之外,沒有人可以像他這樣文武兼備。

  不過從唐朝開始李靖的形象就被歪曲,編出了什麼虬髯客和紅拂——難道李靖是拐騙婦女的人嗎?一經加工,便一發不可收拾,於是本來比李世民大二十五六歲的李靖常被人們認為是和他差不多大,然後又演義出來一個類似於妖道型的軍師形象,不過比之於徐茂公還是不錯的,徐茂公被編得更像妖道。

  其實很希望能看到一場李靖和李世民的交戰,不過這是不可能的了,因為跑去告密的他困在長安,結果就只能等著得罪了的人發落。可當時李靖身在馬邑,怎麼能看出來李淵要謀反呢?推測是李淵拉攏過李靖。李淵雖謹慎,但不是沒向人說過自己的想法,除去自己的兒子,他和宇文士及就曾暢談大事,可見,李淵不是一個心眼的死也不說,只要是他認定的人,多少會透露點東西。而李靖表面上也許答應,至少不會拒絕得太乾脆,不然李淵哪能留個後患?然後李靖偷偷跑去要告密。真不知他是出於什麼目的,難不成真要保隋?沒想到山不轉水轉,自己轉到了長安,李淵也轉到了長安。要不是李世民求情,那麼今天看到的記載頂多就是“馬邑李靖欲往江都告密,滯長安。長安下,斬”。告密的行為李淵當然生氣,但事先應該有準備,紙包不住火,總會有人告密的。因此單純地告密李淵還不至於生那麼大的氣,李淵在乎的很可能就是李靖對自己的背叛。這樣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李淵後來一直對李靖不大放心。或許也正因此,李淵才格外對他注意,就連拖延出兵這樣的小事都想到要治他的死罪——李淵自己也知道那不是什麼大事,要不然何不正大光明地定罪呢?幸虧李靖及時立了功,也幸虧那個接到李淵密旨的人沒有照辦,不然現在的記載則是“將軍李靖,怯戰,不出,斬”。總之武德年間,李靖一直跟著李孝恭,雖然也算是立了功,但總的來講,還是有些不得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