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煉丹有原料。以鉛喻人的先天元氣,以汞喻人的後天陰精。精、氣、神是煉藥,三者合一為結丹。丹藥為聖胎,又稱嬰兒。

  丹田之氣是白雪黃芽。

  煉丹有水煉法和火煉法。心為火,腎為水。水火相會,可望成丹。

  體內之火為內火。火候有老嫩文武之別,文火又稱陰火、退符,指意念淡薄,氣息較微的呼吸方式。若守若存,勿忘勿助。武火是存息用神,猛烈而促之火。增強意念為昇陽火。收功叫止火,意守叫封固火候,封爐。不需要調節控制、純粹自然的叫真火候。

  體內還有三昧火,上昧心之君火,中昧腎之臣火,下昧膀胱之民火。

  煉丹過程有三轉,內丹氣功也相應在有三關修煉。初關煉精化氣,中關鍊氣化神,上關煉神還虛。氣在體內出現稱為藥生消息。張三丰《百字碑注》:“忽然一點靈光,如黍米之大,即藥生消息也,赫然光透,兩腎如湯煎,膀胱如火炙,腹中如列風之吼,腹內如震雷之聲,即復封天根現也。”

  體內煉成之丹為內丹,這是相對於外丹而言。內丹亦稱金丹,意為堅而圓。內丹就是精氣神的結晶。

  丹藥依次在腎肝脾肺心五臟循環,稱為小還丹;在上、中、下三丹田循環為大還丹。吞咽口腔津液為玉液還丹,肺液所結之丹為金液還丹。

  (3)體內煉丹

  體內煉丹方法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是練精化氣。先是“調藥”,意守丹田,使精氣神旺盛。然後,氣沉丹田,產生“小藥”,這是煉內丹的基礎,接著是採藥,封爐,煉藥,爐內採用百日築基的小周天運行法。

  第二階段是練氣化神。氣滿丹田,形成“大藥”,按大周天運氣,化氣為神。

  第三階段是練神還虛。身心圓融虛空,達到“虛丹”的境界,不用意念就可以按大小周天運行。

  練神還虛是內丹術的上品丹法。元代李道純在《中和集·試金石》有詳述:“最上一乘,以太虛為鼎,太極為爐,清靜為丹基,無為為丹田,性命為鉛汞,定慧為水火,窒慾懲忿為水火交,性情合一為金木並,洗心滌虛為沐浴,豐誠意為固濟,戒定慧為三要。”

  又有下品丹法和中品丹法。下品丹法以心腎為水火,精血為鉛汞。中品丹法以子午為水火,神氣為鉛汞。這都是凡夫俗子所修之法。

  宋代蘇軾有一首《養生偈》,就是講的內丹術。其文:“閉邪存誠,練氣養精。一存一明,一練一清。清明乃極,丹元乃生,坎離乃交,黎棗乃成。中夜危坐,服此四藥。一藥一至,到極則處。幾費幾息,閒之廓然,存之單然,養之郁然,煉之赫然,守之雙一,成之以久。功在一日,何遲之有。”

  十三 外丹內丹(4)

  (4)內丹術的源流

  作為一門獨立的方術,清人劉一明在《易理闡真》把內丹術的創建歸功於東漢魏伯陽。說魏在《周易參同契》中“托物取象,譬喻多端;以性命陰陽剛柔謂之藥物,以修采功夫次序謂之火候;以修持工夫不缺謂之鍛鍊;以勇猛精進謂之武火;以從容漸入謂之文火;以陰陽剛柔中正謂之結丹,以陰陽混成剛柔悉化謂之丹熟;以無聲無臭神化不測謂之丹脫,……從此始有金丹之名,丹法之說。”

  內丹一詞最先見於東晉許遜《靈劍子·服氣訣》,其文:“服氣調咽用內丹。”

  南朝陳僧人慧思在《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說:“願諸賢聖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藉外丹力修內丹。”這是直言用丹理練氣功,用外丹理論修煉內丹氣功。到了隋代,蘇元朗撰《龍虎金液還丹通元論》,為內丹定名。從此,內丹開始普及。

  唐代,李筌、張果等註解《陰符經》,使之成為內丹術的理論經典。

  唐五代,鍾離僅、呂洞賓、彭曉、陳摶等人猛烈摒擊勞命傷財的外丹術,傳聞呂洞賓作《西江月》嘲弄那些煉外丹的人:“世有學人無數,愚痴妄意如麻。汞鉛錯認結為沙,運火欲覓黃芽。千日虛勞心力,人人盡破其家。其鉛似玉本無瑕,將鳳欲比鴉。”

  宋代的內丹術有兩個特點:一是與佛教的禪相融合,如張伯端的《悟真篇》主張從道入禪。二是與理學融合。不少理學大師都熱衷內丹。

  元代已有許多內丹文獻流傳,如蕭廷芝的《金丹大成集》就全面敘述了內丹。試摘如下:

  人心若與天心合,顛倒陰陽止片時。虎龍戰罷三田靜,拾取玄珠種在泥。

  九還七返在片餉,真氣熏蒸達四肢。溫養嬰兒惟藉母,守城野戰要防危。

  春夏秋冬依次第,煉至坤宮始凝堅。不須究易行卦氣,身中自有一坤乾。

  明清時期,道教衰落,道士浪跡江湖,內丹術隨之傳播於民間,內丹術與氣功已混為一談。

  (5)真假硬氣功

  硬氣功有真有假。哪些氣功屬於真的,哪些屬於假的,也沒有明確的界限。

  硬氣功屬於氣功的分支,它以動靜結合的方式練功,加上力學原理和藝術誇張,給人以神奇的色彩。北方人盛行練硬氣功,河南派講究丹田提氣,西江派講究提桶子勁。練功就是運氣,使氣體按照意念充斥在某一部位,如胸、腹、臂、首等處。當有人用鐵棒、磚塊擊打充氣部位時,氣富有彈性,能夠承受和分散力點,人體不致於受傷。這是合乎道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