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蝶衣費勁扭轉脖子,看不清楚,但他認得他的聲音:“靠的是什麼?還不是屁眼兒?仗著自己紅,抖起來了,一味欺壓新人,擺角兒的派頭,一輩子想騎住我脖子上拉屎撒尿的使喚,不讓我出頭。我在戲園子裡,平時遭他差遣,沒事總躲著他。我就是瞧不起這種人!簡直是文藝界的敗類,我們要好好的斗他!”
小四!
這是他當年身邊的小四呀!
他為了穩定自己的立場,趁勢表現,保護自己,斗得聲淚俱下,苦大仇深。
大夥鼓掌,取笑,辱罵,拳打腳踢。口涎黃痰吐得一身一臉。
火舌噝噝地伴奏。
蝶衣從未試過這樣的絕望。
他是一隻被火舌撩撥的蛐蛐,不管是斗人抑被斗,團團亂轉,到了最後,他就葬身火海了。驀然回首,所有的,變成一撮灰。
他十分的疲累,拼盡僅餘力氣,毫無目標地狂號:“你們騙我!你們全都騙我!騙我!”
他一生都沒如意過。
他被騙了!
“文化大革命萬歲!”口號掩蓋了他的呼嘯。
小四把他懷中的劍奪過,恭恭敬敬地交給紅衛兵:“小將們,這破劍,就是反革命分子的鐵證!”
首領振臂吶喊:“對!我們得好好保管它,讓牛鬼蛇神扛著,從這個場趕到那個場,來回的趕,天天表演,教育群眾,反革命分子的兔崽子沒有好下場……”
場面興奮而混亂,悽厲得人如獸。
“文化大革命萬歲!”
……沸騰怒涌的聲浪中,每個人都尋不著自己的聲音。
蝶衣和小樓又被帶回“牛棚”去。
各人單獨囚在斗室中。
未清理的大小便發出惡臭。但誰都嗅不著。他們的生命也將這樣的腐爛下去,混作一灘。“天天表演”?到處是轟轟響的鑼聲,如一根弦,緊張到極點,快要斷了。有個地方躲一躲就好了。
破碗盛著一點髒水。
蝶衣經歷這劇烈的震盪絕望憂傷,不能成寐,鬢角頭髮,一夜變白。
而四周,卻是不同的黑。灰黑,炭黑,濃黑,墨黑。他沒有前景。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他取過那破碗往牆上一砸,露了尖削的邊兒,就勢往脖子上狠狠一割——誰知那破碗的邊兒,不聽使喚,朝脖子割上一道,兩道,三道,都割不深。且蝶衣人瘦了,脖子上是一層皺皺的批,沒什麼著力處。
情況就像一把鈍刀在韌肉上來回拖拉,不到底。
蝶衣很奮勇地用力,全神貫注地劃著名,脖子上的傷痕處處,血滲下來,又不痛,又不癢,只是很滑稽。為什麼還死不了?
他記起那隻蝙蝠,它脖子間的一道傷口,因小刀鋒利,一下便致命了。血狂滴至鍋中湯內,嫣紅化開……血盡……四爺舀給他一碗湯……喝,這湯補血……都因為小樓。
不想追認前塵往事,再往上追溯,他就越發狠勁——突然,門外一聲叱喝:“幹什麼?”
人聲聚攏:“抹脖子啦!尋死啦!”
湧來五個值夜的紅衛兵,眼裡閃著初生之犢的興奮的光芒。他們製造了死亡,他們也可以暫止死亡。
一人過來奪去破碗。
一人取來一把破報紙,又搗上傷口去。
“那麼容易尋死覓活?啊?戲不演啦?”
“你妄想自絕於黨!自絕於人民!竟敢抗拒改造?抗拒批判?”
“好呀——”
紅衛兵的首領排眾而出,下令:“你要死,偏不讓你死!”如同判官,鐵面無私,莊嚴而兇悍。
大夥遂一邊胡亂止血一邊在喊:“文化大革命萬歲!”
蝶衣血流了不少,命卻留得長。他跌坐退縮至角落,一雙手慌亂地搖,聲音變得尖寒,悽厲如月色中的孤鬼:“我沒有文化!不要欺負我!不要欺負我!”
蝶衣並沒有虞姬那麼幸運,在一個緊要的關頭,最璀璨的一刻,不想活了,就成功地自刎——————他沒這福分。還得活下去。
還是戲好,咿咿呀呀的唱一頓,到了精彩時刻,不管如何,幕便下了,總是在應該結束的辰光結束,絲毫不差。
虞姬在台上可以這樣說:“大王呀!自古道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大王欲圖大事,豈可顧一婦人。也罷,願乞君王三尺寶劍,自刎君前,以報深恩也!”但在現實中,即便有三尺寶劍,誰都報不道誰的恩。
每個人的命運,經此一役,仿佛已成定局。
小樓面臨拔宅下放的改造,“連鍋端”,不知什麼時候覆返,東西得帶走。其實也沒什麼東西可帶。
暝色已深,小樓佝僂地走向家門,黑幫分子的罪狀大招牌不曾卸下,幾個紅衛兵押回去收拾。
屋子裡頭漆黑一片,不見五指。
一打開電燈,迎面是雙半空晃著的,只穿白線襪子的腳!
小樓大吃一驚,悚然倒退幾步。
仰視。
jú仙上吊了。
她一身鮮紅的嫁衣,喜氣洋洋。雖被剃了陰陽頭,滑稽地,一邊見青,一邊尚余黑髮,就在那兒,簪上了一朵紅花——新娘子的專利。
“jú仙!”
小樓撕心裂肺地狂喊,連來人也受驚,一時間忘了叱喝。
jú仙四十多了,她不顯老,竟上了艷妝,一切仿如從前歲月某一天——風燭半殘,一臉酡紅的新娘子妖嬈欲滴,捨不得嫁衣,陶陶自樂地指點著:“這牡丹是七色花絲線,這鳳凰是十一色花絲線,這……”
小樓把她攔腰一抱,扔到床上去。醉眼迷離的男人急不及待要脫下她的衣鞋:“妖精——”
“弄皺了,弄皺了,再穿會兒吧!”
她抵抗著,不許他用強,乜斜媚視:“多漂亮的嬌活兒!真捨不得給脫下來。你見過沒有?”
小樓動手動腳的,急火正煎:“你真是!我師弟那幾箱子行頭,什麼漂亮的戲衣沒見過?急死我了!”
“行頭是行頭,嫁衣是嫁衣,堂堂正正的穿了好拜天地!”
她仍在絮絮不休,沾沾自喜:“噯,你知道我什麼時候下決心給自己置件嫁衣?老鴇還真當jú仙光著腳走的。呸!打自從見了你這個冤家,我就……”
……
啊她要的是什麼?“只要你要我!”她青春,妍麗,自主,風姿綽約地,自己贖的身,又自己了斷。溺水的人,連僅有的一塊木板也滑失了。一段情緣鏡花水月。她只是個一生求安寧而不可得的女人。洗淨了鉛華,到頭來,還是婊子。
是小樓的“維護”,反而逼使她走上這條路?離婚以後,賤妾何聊生。她不離!
小樓頹然,重重跌倒在地。
他身後,門框正中,亦遭押送的蝶衣幽幽而過,人鬼不分。他分明聽見小樓那黯悶的哀嚎,如失群重傷的獸。
各人生命中的門,一一,一一閉上了。
“瞧什麼?”紅衛兵們把門砰地關上。
蝶衣過去了。
霸王跟虞姬沒有碰面的機會,也沒有當主角的機會了。因為,下一回的主角是一個劇作家,他的雙手被拗向後,像一架待飛飛機的雙翼,頭俯得低低的,又似一架眼看快要觸山的飛機的頭。他痛苦而吃力地維持這個姿勢,臉皮紫漲,快要受不了,正是生不如死。跪在高台上的,除開他,旁邊還有二三十個陪斗的角色。
幾次以後,又換了人。這麼大的地方,躲不了就躲不了。鬥爭雷厲風行,大時代是個篩子,米和糠斗在上面顛簸。
牛鬼蛇神都收拾好,各拎一各包包,全部細軟家當被褥,還綁好一個漱口杯,一塊毛巾,還有牙刷,肥皂……
都如行屍走肉,跟著大隊走。連六七十歲的老人,滿腹經綸顯赫一時的知識分子,亦神情恍惚地背著書包,像小學生般排在隊伍中。遠赴邊疆,發配充軍的一行敗兵。由一身糙綠,臂章鮮紅的小孩發號施令。
“誓死保衛毛主席!誓死保衛林副主席!誓死保衛中央文革!誓死保衛江青同志!誓死揪出階級敵人!誓死……”
牛棚出來的,全被塞僅五六輛敞蓬卡車上。上車的一剎,電光石火,蝶衣站住了。他囁嚅:“師——”
小樓憔悴躲了,蒼老而空洞,有一種“偷生”的恥辱。他沒搭理,便被推至其中一輛卡車上。
前路茫茫。
卡車塞滿了牛鬼蛇神後,各朝不同的方向駛去。
二人分隔越來越遠。
沒講上一句話。
從此再也講不上一句話。
那“誓死……”的口號聲送走卡車隊伍。終於它們是永不碰頭的小黑點,走向天涯。
中國那麼大,人那麼多,何處不可容身?天南地北,滄海桑田。
正是:“沙場壯士輕生死,年年征戰幾人回。”
此情此景,就是你我分別之日,永訣之時。
第九章 八千子弟俱散盡
浩蕩的閩江下游,是福州。
小樓下放勞動改造,到了一個他從未想過要到的地方。在南邊。北方的人流落南蠻去,南方的人遠赴北大荒。八千子弟俱散盡。
所有在“幹校”苟活的反革命分子,混在一處,分不清智愚美醜,都是芸芸眾生——念,咦?日子回到小時侯,科班的炕上,惺忪而起。
仍是操練。
拉大車,造磚,建棚,蓋房子。在田間勞動,種豆和米,還有菜。鑿鬆了硬地,或把爛地挖掘好,泥里有痰涎,鼻涕,大小二便,血膿,和汗。上下午,晚飯後,三個單元分班學習……
小樓的功架派用場了,當他鋤禾日當午時,猶有餘威。他逝去的歲月回來了,像借屍還魂。但他老了。
聽說蝶衣被送到酒泉去。酒泉?那是關山迢遙的地方呀。在絲綢之路上,一個小鎮。酒泉,絲路,都是美麗的名字。蝶衣在一間工廠中日夜打磨夜光杯,連夜光杯,聽上去也是美麗的名字呢。
小樓並無蝶衣的消息。
他想,整個中國的老百姓,也是如此這般的老去吧,蝶衣又怎會例外?
福州是窮僻的南蠻地。
閩菜樣樣都帶點腥甜,吃不慣,但因為飢餓,漸漸就慣了。
家家是一張家禽票,十隻定量蛋過年的。拿著木棒,拼命敲打艱辛輪侯買來的一塊豬肉,打得粉爛,和入麵粉,製成皮子,包蔬菜吃,叫做“肉燕”。真奇怪。那麼困難才得到的肉,還不快吃,反而打爛,浪費工夫。小樓就是過這樣的活。歲月流曳,配給的一些“雞老酒”,紅似琥珀,帶點苦味。它是用一隻活雞,掛在酒中,等雞肉,骨都融化以後,才開壇來飲。因人窮,這雞,都捨不得吃,留著,留著,再釀一次。就淡然了。
小四!
這是他當年身邊的小四呀!
他為了穩定自己的立場,趁勢表現,保護自己,斗得聲淚俱下,苦大仇深。
大夥鼓掌,取笑,辱罵,拳打腳踢。口涎黃痰吐得一身一臉。
火舌噝噝地伴奏。
蝶衣從未試過這樣的絕望。
他是一隻被火舌撩撥的蛐蛐,不管是斗人抑被斗,團團亂轉,到了最後,他就葬身火海了。驀然回首,所有的,變成一撮灰。
他十分的疲累,拼盡僅餘力氣,毫無目標地狂號:“你們騙我!你們全都騙我!騙我!”
他一生都沒如意過。
他被騙了!
“文化大革命萬歲!”口號掩蓋了他的呼嘯。
小四把他懷中的劍奪過,恭恭敬敬地交給紅衛兵:“小將們,這破劍,就是反革命分子的鐵證!”
首領振臂吶喊:“對!我們得好好保管它,讓牛鬼蛇神扛著,從這個場趕到那個場,來回的趕,天天表演,教育群眾,反革命分子的兔崽子沒有好下場……”
場面興奮而混亂,悽厲得人如獸。
“文化大革命萬歲!”
……沸騰怒涌的聲浪中,每個人都尋不著自己的聲音。
蝶衣和小樓又被帶回“牛棚”去。
各人單獨囚在斗室中。
未清理的大小便發出惡臭。但誰都嗅不著。他們的生命也將這樣的腐爛下去,混作一灘。“天天表演”?到處是轟轟響的鑼聲,如一根弦,緊張到極點,快要斷了。有個地方躲一躲就好了。
破碗盛著一點髒水。
蝶衣經歷這劇烈的震盪絕望憂傷,不能成寐,鬢角頭髮,一夜變白。
而四周,卻是不同的黑。灰黑,炭黑,濃黑,墨黑。他沒有前景。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他取過那破碗往牆上一砸,露了尖削的邊兒,就勢往脖子上狠狠一割——誰知那破碗的邊兒,不聽使喚,朝脖子割上一道,兩道,三道,都割不深。且蝶衣人瘦了,脖子上是一層皺皺的批,沒什麼著力處。
情況就像一把鈍刀在韌肉上來回拖拉,不到底。
蝶衣很奮勇地用力,全神貫注地劃著名,脖子上的傷痕處處,血滲下來,又不痛,又不癢,只是很滑稽。為什麼還死不了?
他記起那隻蝙蝠,它脖子間的一道傷口,因小刀鋒利,一下便致命了。血狂滴至鍋中湯內,嫣紅化開……血盡……四爺舀給他一碗湯……喝,這湯補血……都因為小樓。
不想追認前塵往事,再往上追溯,他就越發狠勁——突然,門外一聲叱喝:“幹什麼?”
人聲聚攏:“抹脖子啦!尋死啦!”
湧來五個值夜的紅衛兵,眼裡閃著初生之犢的興奮的光芒。他們製造了死亡,他們也可以暫止死亡。
一人過來奪去破碗。
一人取來一把破報紙,又搗上傷口去。
“那麼容易尋死覓活?啊?戲不演啦?”
“你妄想自絕於黨!自絕於人民!竟敢抗拒改造?抗拒批判?”
“好呀——”
紅衛兵的首領排眾而出,下令:“你要死,偏不讓你死!”如同判官,鐵面無私,莊嚴而兇悍。
大夥遂一邊胡亂止血一邊在喊:“文化大革命萬歲!”
蝶衣血流了不少,命卻留得長。他跌坐退縮至角落,一雙手慌亂地搖,聲音變得尖寒,悽厲如月色中的孤鬼:“我沒有文化!不要欺負我!不要欺負我!”
蝶衣並沒有虞姬那麼幸運,在一個緊要的關頭,最璀璨的一刻,不想活了,就成功地自刎——————他沒這福分。還得活下去。
還是戲好,咿咿呀呀的唱一頓,到了精彩時刻,不管如何,幕便下了,總是在應該結束的辰光結束,絲毫不差。
虞姬在台上可以這樣說:“大王呀!自古道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大王欲圖大事,豈可顧一婦人。也罷,願乞君王三尺寶劍,自刎君前,以報深恩也!”但在現實中,即便有三尺寶劍,誰都報不道誰的恩。
每個人的命運,經此一役,仿佛已成定局。
小樓面臨拔宅下放的改造,“連鍋端”,不知什麼時候覆返,東西得帶走。其實也沒什麼東西可帶。
暝色已深,小樓佝僂地走向家門,黑幫分子的罪狀大招牌不曾卸下,幾個紅衛兵押回去收拾。
屋子裡頭漆黑一片,不見五指。
一打開電燈,迎面是雙半空晃著的,只穿白線襪子的腳!
小樓大吃一驚,悚然倒退幾步。
仰視。
jú仙上吊了。
她一身鮮紅的嫁衣,喜氣洋洋。雖被剃了陰陽頭,滑稽地,一邊見青,一邊尚余黑髮,就在那兒,簪上了一朵紅花——新娘子的專利。
“jú仙!”
小樓撕心裂肺地狂喊,連來人也受驚,一時間忘了叱喝。
jú仙四十多了,她不顯老,竟上了艷妝,一切仿如從前歲月某一天——風燭半殘,一臉酡紅的新娘子妖嬈欲滴,捨不得嫁衣,陶陶自樂地指點著:“這牡丹是七色花絲線,這鳳凰是十一色花絲線,這……”
小樓把她攔腰一抱,扔到床上去。醉眼迷離的男人急不及待要脫下她的衣鞋:“妖精——”
“弄皺了,弄皺了,再穿會兒吧!”
她抵抗著,不許他用強,乜斜媚視:“多漂亮的嬌活兒!真捨不得給脫下來。你見過沒有?”
小樓動手動腳的,急火正煎:“你真是!我師弟那幾箱子行頭,什麼漂亮的戲衣沒見過?急死我了!”
“行頭是行頭,嫁衣是嫁衣,堂堂正正的穿了好拜天地!”
她仍在絮絮不休,沾沾自喜:“噯,你知道我什麼時候下決心給自己置件嫁衣?老鴇還真當jú仙光著腳走的。呸!打自從見了你這個冤家,我就……”
……
啊她要的是什麼?“只要你要我!”她青春,妍麗,自主,風姿綽約地,自己贖的身,又自己了斷。溺水的人,連僅有的一塊木板也滑失了。一段情緣鏡花水月。她只是個一生求安寧而不可得的女人。洗淨了鉛華,到頭來,還是婊子。
是小樓的“維護”,反而逼使她走上這條路?離婚以後,賤妾何聊生。她不離!
小樓頹然,重重跌倒在地。
他身後,門框正中,亦遭押送的蝶衣幽幽而過,人鬼不分。他分明聽見小樓那黯悶的哀嚎,如失群重傷的獸。
各人生命中的門,一一,一一閉上了。
“瞧什麼?”紅衛兵們把門砰地關上。
蝶衣過去了。
霸王跟虞姬沒有碰面的機會,也沒有當主角的機會了。因為,下一回的主角是一個劇作家,他的雙手被拗向後,像一架待飛飛機的雙翼,頭俯得低低的,又似一架眼看快要觸山的飛機的頭。他痛苦而吃力地維持這個姿勢,臉皮紫漲,快要受不了,正是生不如死。跪在高台上的,除開他,旁邊還有二三十個陪斗的角色。
幾次以後,又換了人。這麼大的地方,躲不了就躲不了。鬥爭雷厲風行,大時代是個篩子,米和糠斗在上面顛簸。
牛鬼蛇神都收拾好,各拎一各包包,全部細軟家當被褥,還綁好一個漱口杯,一塊毛巾,還有牙刷,肥皂……
都如行屍走肉,跟著大隊走。連六七十歲的老人,滿腹經綸顯赫一時的知識分子,亦神情恍惚地背著書包,像小學生般排在隊伍中。遠赴邊疆,發配充軍的一行敗兵。由一身糙綠,臂章鮮紅的小孩發號施令。
“誓死保衛毛主席!誓死保衛林副主席!誓死保衛中央文革!誓死保衛江青同志!誓死揪出階級敵人!誓死……”
牛棚出來的,全被塞僅五六輛敞蓬卡車上。上車的一剎,電光石火,蝶衣站住了。他囁嚅:“師——”
小樓憔悴躲了,蒼老而空洞,有一種“偷生”的恥辱。他沒搭理,便被推至其中一輛卡車上。
前路茫茫。
卡車塞滿了牛鬼蛇神後,各朝不同的方向駛去。
二人分隔越來越遠。
沒講上一句話。
從此再也講不上一句話。
那“誓死……”的口號聲送走卡車隊伍。終於它們是永不碰頭的小黑點,走向天涯。
中國那麼大,人那麼多,何處不可容身?天南地北,滄海桑田。
正是:“沙場壯士輕生死,年年征戰幾人回。”
此情此景,就是你我分別之日,永訣之時。
第九章 八千子弟俱散盡
浩蕩的閩江下游,是福州。
小樓下放勞動改造,到了一個他從未想過要到的地方。在南邊。北方的人流落南蠻去,南方的人遠赴北大荒。八千子弟俱散盡。
所有在“幹校”苟活的反革命分子,混在一處,分不清智愚美醜,都是芸芸眾生——念,咦?日子回到小時侯,科班的炕上,惺忪而起。
仍是操練。
拉大車,造磚,建棚,蓋房子。在田間勞動,種豆和米,還有菜。鑿鬆了硬地,或把爛地挖掘好,泥里有痰涎,鼻涕,大小二便,血膿,和汗。上下午,晚飯後,三個單元分班學習……
小樓的功架派用場了,當他鋤禾日當午時,猶有餘威。他逝去的歲月回來了,像借屍還魂。但他老了。
聽說蝶衣被送到酒泉去。酒泉?那是關山迢遙的地方呀。在絲綢之路上,一個小鎮。酒泉,絲路,都是美麗的名字。蝶衣在一間工廠中日夜打磨夜光杯,連夜光杯,聽上去也是美麗的名字呢。
小樓並無蝶衣的消息。
他想,整個中國的老百姓,也是如此這般的老去吧,蝶衣又怎會例外?
福州是窮僻的南蠻地。
閩菜樣樣都帶點腥甜,吃不慣,但因為飢餓,漸漸就慣了。
家家是一張家禽票,十隻定量蛋過年的。拿著木棒,拼命敲打艱辛輪侯買來的一塊豬肉,打得粉爛,和入麵粉,製成皮子,包蔬菜吃,叫做“肉燕”。真奇怪。那麼困難才得到的肉,還不快吃,反而打爛,浪費工夫。小樓就是過這樣的活。歲月流曳,配給的一些“雞老酒”,紅似琥珀,帶點苦味。它是用一隻活雞,掛在酒中,等雞肉,骨都融化以後,才開壇來飲。因人窮,這雞,都捨不得吃,留著,留著,再釀一次。就淡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