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他想與其這樣一直耗下去,直至將這大地似的愛情耗成灰燼,不如提前放手,不如放縱自己的心,重新接納風一般的愛情吧。
但他錯了。那麽多年在西部的生活,他成熟的僅僅只是為人處事的方式與方法。對愛情,他仍然是一個不成熟的任性的孩子。結果,不僅傷了自己,也傷了他所深愛著的男人。
但他也是幸運的。大川那大地似的愛情又重新接納了他這縷迷失的風。
所以,他終於懂了。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而許多人愛上對方,可能就是因為對方和自己不一樣。思想觀念、處事方式上的差別,從來不應該成為斬斷愛情的藉口。
這個世界上,也從來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最獨特的個性,也有著自己最獨特的優點與缺點。
而愛情,能包容曾經的傷害與缺憾,正如大地可以承載人類無數的予取予求一樣。愛情,是我們生命的大地。
所以他愛大川,如人類熱愛大地,直到永遠。
第107章 外篇 番外3.張大川之永遠愛你
如果說張大川是一個老實的好人,想必沒有任何人反對。雖然他這輩子真正下農田幹活的日子極少,僅限於平時給家裡幫忙,但他的種種思想觀念,無疑都是來自他那典型的老農父親。
說實話,即使在縣上上學時,老實如張大川,也從未想過愛情是什麽。少年張大川對未來的模糊構想,不外乎是好好地幹活,再找一個知冷知熱的好姑娘,然後一起努力,把這日子過好就夠了。
在他的觀念里,愛情不是第一位的。所謂親情,年謂鄉親,所謂好好過日子,這些,都遠比那只在電視裡看過的愛情要來得更實在。
後來,青年張大川發現,他想好的日子已經完全被一個假洋鬼子般的青年給攪了。他痛苦,不僅因為他變成了一個只喜歡男人的男人,而且也因為他逐漸適應了那青年帶來的安定日子。
可以繼續當一個清貧卻充實的民辦教師,可以好好地過日子,與村民們和睦相處,家裡人也都好,這就是當時張大川對生活的全部要求。和青年在一起,這日子似乎越過越好,越過越安穩,於是,張大川似乎也慢慢習慣了這青年,習慣了叫青年小林或可鍾。而對往日的痛苦,他選擇遺忘,正如一般農村人吃了虧選擇不聲張一樣。
習慣僅僅只是習慣,在剛開始的日子裡,張大川並沒有想到他會真地喜歡上青年。他只是以為這樣的好日子,會永遠繼續下去。畢竟,林可鍾為他做了那麽多。如果不是想跟他好好過日子,你說你費那事幹嗎?
直到後來,他向那青年要求永遠時,直到那青年要舍他而去時,他才驚訝地發現,他對青年的感情,原來不僅僅是習慣,更是深重的愛情。
原來,他一直沒有真正了解過林可鍾,不了解林可鍾的所謂愛情。
也許有人說,習慣不是愛情。但對張大川而言,習慣了的日子就是愛情吧。對愛情,這個鄉下漢子沒有最激烈的表達,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對林可鍾的愛情是如大地般厚重的,永遠也不會變的。
後來,林可鍾又回來了,林可鍾說對他的愛情從來沒有變過。
張大川努力了許久,也終於從心裡原諒了這個曾經有過背離的愛人。
他們仍然是出身不同、觀念不同的兩個個體,但張大川相信,他們之間或許悖離常理的卻真摯甜蜜的愛情會永遠持續下去,正如一個老農相信只要努力耕田,這日子就會越過越好一樣。
永遠到底有多遠,也許直到他們停止呼吸的那天才能確定。但張大川卻絕對有著永遠愛下去的執拗。
第108章 外篇 番外4.汪正之愛上愛情
當林二叔走的時候,汪正又一次在靈堂前見到了那個人。只是遠遠的一瞥,仿佛他跟那個人之間的距離,從未靠近過。
學生時代,他偷偷愛慕過那俊美的少年。但是他沒有勇氣表白。
或許不是沒有勇氣,小小年紀便確定了自己只喜歡同性、同時在同性間遊戲愛情的少年汪正,可以確定,如果愛過後他主動甩了少年,憑少年家族的勢力,一定會招致麻煩的。況且,俊美的少年與另一個美麗的少女極要好的樣子,即便後來分手,少年也從未說過捨棄他的少女半句壞話。當他的朋友潘璽言想出頭為他打抱不平時,少年反而怒了,讓姓潘的別多管閒事。
那時候,汪正便想這少年雖然是異性戀,但他跟別的有錢人家的孩子很不一樣,他對待愛情的態度,是極認真的。當然也不是說別人都在遊戲愛情,但從一開、從小小年紀就認真的,比較少。而林少爺正好算一個。
他想,過幾年等少年長大了,便不會再這樣傻乎乎地認真對待愛情了。汪正自己就是一介公子哥兒,他深知公子哥兒憑藉家庭的優勢,天生便占有更多愛情資源。他們根本無須費心,愛情便唾手可得。
這道理,正如人們天天嚷著回歸自然,但在享受過現代社會的種種方便與快捷後,沒有一個人,可以真地忍受回到原始社會,過那種朝不保夕的日子。
後來,十年過去了,汪正驚訝地發現,事隔十年,少年還是沒有變,他那種對待愛情的瘋狂勁頭,不是一般人做得出來的,甚至於更像一部人間傳奇。而且更使汪正不能接受的是,讓少年瘋狂愛上的竟然也是一個同性,還是一個那麽難看的鄉下漢子。
人啊,心有不甘時便會幹出與自己本性不符的事情。汪正好歹是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人物,如何不知道愛情實不能強求?但這一回,他卻偏偏強求了,而且強求的手段也說不上有多光彩,不僅屢次唆使甘鈴,更不惜自己親自上陣。
汪正做了這麽多,只是,當林可鍾真地離開了那個他所看不起的醜陋的鄉下男人時,汪正忽然發現了,記憶中那個猶如水晶般忠於愛情的美少年形象,轟然崩塌──原來,他愛上的只是少年的愛情,他愛上了少年的愛情傳奇!
這時候,他的難過,他的傷心,更甚於當年!他甚至情願用他的所有,只要交換少年重新回到那個鄉下漢子的身邊。
他自己這輩子或許都不會再有真正的、銘心刻骨的愛情,但是,他希望看到別人之間有真情。只有那樣,這個遊戲人間的花花公子才能相信,“人間真情”這四個字。
但還好,這次他來,發現他已經夢想成真。林可鍾終於還是跟那個鄉下漢子在一起了。
這時候,他忽然不覺得那鄉下漢子相貌平平,他和林可鍾,或許才是天生一對。
愛情,只屬於那些真正相信愛情,同時用心經營愛情的人們。
而汪正自己卻做不到這點。所以註定了這輩子,他只能愛上屬於別人的愛情。只是,他卻不會再想去強奪了,因為奪也奪不來。何必呢?
他真心祝福站在靈前的兩人,能快一些走出林二叔逝世的陰影,真正地白頭攜老、永結同心!
第109章 外篇 番外5.奇怪的婚禮
“新娘子來了!新娘子來了……”小柳村里,一片熱鬧。孩子們歡樂地追逐著送親的婚車。孩子們很快就發現,從婚車裡出來的怎麽不是新媳婦?怎麽是一個大伯呢?孩子們追著大人問:“新媳婦呢?俺們要看新媳婦嗎!”
大人們就把孩子們拉到一邊,笑著說:“傻孩子,那不就是新媳婦嗎?誰說新媳婦都得是女的,俺們這兒可不就出了一個男媳婦?人家過得好就行了!你們可不要調皮給人家搗亂呀!”
孩子們似懂非懂,不過聽說眼前的人確實是新娘子,便歡呼著上前要糖要紅包。
鄉下婚禮,按規矩是得老丈人上去背媳婦進門的。歐叔被人簇擁著,嘻嘻哈哈往前推,要他去背兒媳婦時,這個曾因為林二叔的早逝而傷心欲絕的老男人,終於笑了起來,其實人老了,對所謂愛呀情呀的都得看開了,兒孫弄膝,也是另一種幸福。可鍾是好孩子呀。
其實自打林可鍾重新執掌了林氏的產業,便又重新贖回了在小柳村的樓房。林可鍾、張大川同時認歐叔為義父,讓耀祖也做了歐叔的義孫。但歐叔一直在傷心,也許直到今天、直到重又見到這歡樂的一幕,他才徹底想開了。
愛情,實不是你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的。至少,他還最後擁有了心上人唯一的繼承人,還能繼續待在心上人曾為之付出畢生努力的林氏企業,一切的一切,就好像林洪波還在他身邊一樣。
人呀,得知足。
歐叔笑哈哈地,上前背起穿了一件淡粉色襯衫、壯得跟座小山似的“新媳婦”,抬腳便往屋裡走──竟然也不覺得很吃力。
村民們一面哈哈大笑,一面也很驚訝,趕情這看上去瘦瘦長長的老公公,力氣不小呀。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隨著一次次的拜倒,林可鍾的臉上儘是和張大川一模一樣的傻笑。兩個人雖然都是簡單的淡粉紅襯衫加西褲的打扮,但系在兩人之間的紅色彩綢、堂上高擺的大紅喜字喜燭、以至其它擺設,倒也頗有些古色古香的味道。
但他錯了。那麽多年在西部的生活,他成熟的僅僅只是為人處事的方式與方法。對愛情,他仍然是一個不成熟的任性的孩子。結果,不僅傷了自己,也傷了他所深愛著的男人。
但他也是幸運的。大川那大地似的愛情又重新接納了他這縷迷失的風。
所以,他終於懂了。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而許多人愛上對方,可能就是因為對方和自己不一樣。思想觀念、處事方式上的差別,從來不應該成為斬斷愛情的藉口。
這個世界上,也從來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最獨特的個性,也有著自己最獨特的優點與缺點。
而愛情,能包容曾經的傷害與缺憾,正如大地可以承載人類無數的予取予求一樣。愛情,是我們生命的大地。
所以他愛大川,如人類熱愛大地,直到永遠。
第107章 外篇 番外3.張大川之永遠愛你
如果說張大川是一個老實的好人,想必沒有任何人反對。雖然他這輩子真正下農田幹活的日子極少,僅限於平時給家裡幫忙,但他的種種思想觀念,無疑都是來自他那典型的老農父親。
說實話,即使在縣上上學時,老實如張大川,也從未想過愛情是什麽。少年張大川對未來的模糊構想,不外乎是好好地幹活,再找一個知冷知熱的好姑娘,然後一起努力,把這日子過好就夠了。
在他的觀念里,愛情不是第一位的。所謂親情,年謂鄉親,所謂好好過日子,這些,都遠比那只在電視裡看過的愛情要來得更實在。
後來,青年張大川發現,他想好的日子已經完全被一個假洋鬼子般的青年給攪了。他痛苦,不僅因為他變成了一個只喜歡男人的男人,而且也因為他逐漸適應了那青年帶來的安定日子。
可以繼續當一個清貧卻充實的民辦教師,可以好好地過日子,與村民們和睦相處,家裡人也都好,這就是當時張大川對生活的全部要求。和青年在一起,這日子似乎越過越好,越過越安穩,於是,張大川似乎也慢慢習慣了這青年,習慣了叫青年小林或可鍾。而對往日的痛苦,他選擇遺忘,正如一般農村人吃了虧選擇不聲張一樣。
習慣僅僅只是習慣,在剛開始的日子裡,張大川並沒有想到他會真地喜歡上青年。他只是以為這樣的好日子,會永遠繼續下去。畢竟,林可鍾為他做了那麽多。如果不是想跟他好好過日子,你說你費那事幹嗎?
直到後來,他向那青年要求永遠時,直到那青年要舍他而去時,他才驚訝地發現,他對青年的感情,原來不僅僅是習慣,更是深重的愛情。
原來,他一直沒有真正了解過林可鍾,不了解林可鍾的所謂愛情。
也許有人說,習慣不是愛情。但對張大川而言,習慣了的日子就是愛情吧。對愛情,這個鄉下漢子沒有最激烈的表達,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對林可鍾的愛情是如大地般厚重的,永遠也不會變的。
後來,林可鍾又回來了,林可鍾說對他的愛情從來沒有變過。
張大川努力了許久,也終於從心裡原諒了這個曾經有過背離的愛人。
他們仍然是出身不同、觀念不同的兩個個體,但張大川相信,他們之間或許悖離常理的卻真摯甜蜜的愛情會永遠持續下去,正如一個老農相信只要努力耕田,這日子就會越過越好一樣。
永遠到底有多遠,也許直到他們停止呼吸的那天才能確定。但張大川卻絕對有著永遠愛下去的執拗。
第108章 外篇 番外4.汪正之愛上愛情
當林二叔走的時候,汪正又一次在靈堂前見到了那個人。只是遠遠的一瞥,仿佛他跟那個人之間的距離,從未靠近過。
學生時代,他偷偷愛慕過那俊美的少年。但是他沒有勇氣表白。
或許不是沒有勇氣,小小年紀便確定了自己只喜歡同性、同時在同性間遊戲愛情的少年汪正,可以確定,如果愛過後他主動甩了少年,憑少年家族的勢力,一定會招致麻煩的。況且,俊美的少年與另一個美麗的少女極要好的樣子,即便後來分手,少年也從未說過捨棄他的少女半句壞話。當他的朋友潘璽言想出頭為他打抱不平時,少年反而怒了,讓姓潘的別多管閒事。
那時候,汪正便想這少年雖然是異性戀,但他跟別的有錢人家的孩子很不一樣,他對待愛情的態度,是極認真的。當然也不是說別人都在遊戲愛情,但從一開、從小小年紀就認真的,比較少。而林少爺正好算一個。
他想,過幾年等少年長大了,便不會再這樣傻乎乎地認真對待愛情了。汪正自己就是一介公子哥兒,他深知公子哥兒憑藉家庭的優勢,天生便占有更多愛情資源。他們根本無須費心,愛情便唾手可得。
這道理,正如人們天天嚷著回歸自然,但在享受過現代社會的種種方便與快捷後,沒有一個人,可以真地忍受回到原始社會,過那種朝不保夕的日子。
後來,十年過去了,汪正驚訝地發現,事隔十年,少年還是沒有變,他那種對待愛情的瘋狂勁頭,不是一般人做得出來的,甚至於更像一部人間傳奇。而且更使汪正不能接受的是,讓少年瘋狂愛上的竟然也是一個同性,還是一個那麽難看的鄉下漢子。
人啊,心有不甘時便會幹出與自己本性不符的事情。汪正好歹是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人物,如何不知道愛情實不能強求?但這一回,他卻偏偏強求了,而且強求的手段也說不上有多光彩,不僅屢次唆使甘鈴,更不惜自己親自上陣。
汪正做了這麽多,只是,當林可鍾真地離開了那個他所看不起的醜陋的鄉下男人時,汪正忽然發現了,記憶中那個猶如水晶般忠於愛情的美少年形象,轟然崩塌──原來,他愛上的只是少年的愛情,他愛上了少年的愛情傳奇!
這時候,他的難過,他的傷心,更甚於當年!他甚至情願用他的所有,只要交換少年重新回到那個鄉下漢子的身邊。
他自己這輩子或許都不會再有真正的、銘心刻骨的愛情,但是,他希望看到別人之間有真情。只有那樣,這個遊戲人間的花花公子才能相信,“人間真情”這四個字。
但還好,這次他來,發現他已經夢想成真。林可鍾終於還是跟那個鄉下漢子在一起了。
這時候,他忽然不覺得那鄉下漢子相貌平平,他和林可鍾,或許才是天生一對。
愛情,只屬於那些真正相信愛情,同時用心經營愛情的人們。
而汪正自己卻做不到這點。所以註定了這輩子,他只能愛上屬於別人的愛情。只是,他卻不會再想去強奪了,因為奪也奪不來。何必呢?
他真心祝福站在靈前的兩人,能快一些走出林二叔逝世的陰影,真正地白頭攜老、永結同心!
第109章 外篇 番外5.奇怪的婚禮
“新娘子來了!新娘子來了……”小柳村里,一片熱鬧。孩子們歡樂地追逐著送親的婚車。孩子們很快就發現,從婚車裡出來的怎麽不是新媳婦?怎麽是一個大伯呢?孩子們追著大人問:“新媳婦呢?俺們要看新媳婦嗎!”
大人們就把孩子們拉到一邊,笑著說:“傻孩子,那不就是新媳婦嗎?誰說新媳婦都得是女的,俺們這兒可不就出了一個男媳婦?人家過得好就行了!你們可不要調皮給人家搗亂呀!”
孩子們似懂非懂,不過聽說眼前的人確實是新娘子,便歡呼著上前要糖要紅包。
鄉下婚禮,按規矩是得老丈人上去背媳婦進門的。歐叔被人簇擁著,嘻嘻哈哈往前推,要他去背兒媳婦時,這個曾因為林二叔的早逝而傷心欲絕的老男人,終於笑了起來,其實人老了,對所謂愛呀情呀的都得看開了,兒孫弄膝,也是另一種幸福。可鍾是好孩子呀。
其實自打林可鍾重新執掌了林氏的產業,便又重新贖回了在小柳村的樓房。林可鍾、張大川同時認歐叔為義父,讓耀祖也做了歐叔的義孫。但歐叔一直在傷心,也許直到今天、直到重又見到這歡樂的一幕,他才徹底想開了。
愛情,實不是你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的。至少,他還最後擁有了心上人唯一的繼承人,還能繼續待在心上人曾為之付出畢生努力的林氏企業,一切的一切,就好像林洪波還在他身邊一樣。
人呀,得知足。
歐叔笑哈哈地,上前背起穿了一件淡粉色襯衫、壯得跟座小山似的“新媳婦”,抬腳便往屋裡走──竟然也不覺得很吃力。
村民們一面哈哈大笑,一面也很驚訝,趕情這看上去瘦瘦長長的老公公,力氣不小呀。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隨著一次次的拜倒,林可鍾的臉上儘是和張大川一模一樣的傻笑。兩個人雖然都是簡單的淡粉紅襯衫加西褲的打扮,但系在兩人之間的紅色彩綢、堂上高擺的大紅喜字喜燭、以至其它擺設,倒也頗有些古色古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