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羨慕有人送禮?”張莫又問。
“一半半,禮多人不怪嘛,又是上陣殺敵的,榮歸故里,可有面子。”方叔益滿臉嚮往之色。
“好,你成親時,我也送滿院子的禮,包你面子比天還大。”張莫鄭重道。
“那倒不必,你送一水缸就成,院子留著給大人。”方叔益算盤打得精。
“……說得也是。那你將來想和誰成親?”張莫道。
“誰知道,我也沒有青梅竹馬的鄰家姐姐妹妹,大人也沒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想來是當不成上門女婿了,真怕哪天給大人趕出去獨自闖蕩。”方叔益十分遺憾。
“上門女婿?”張莫頭一回聽到這個詞。
“就是入贅,嫁給大人的女兒。”方叔益解釋道。
“那大人若是有個兒子怎麼辦?”張莫問。
方叔益撓撓頭,“兒子?要是兩情相悅那也成,總歸我只想跟著大人打天下,不想聽別人的差使。”
“這樣啊。”張莫若有所思。
10.
這天一回府,方叔益就湊上來給張車前捶肩捏腿,端茶倒水。
“又闖禍了?”
方叔益嘿嘿地笑:“哪裡,沒有的事。對了,大人,若是阿莫想當您的乾兒子,您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張車前冷靜地摸一把他的額頭,“不燒啊,怎麼淨說胡話。”
“哎呀,大人!我是認真的!”
張車前無奈至極:“認真地同我說胡話?”
方叔益憋不住地炫耀道:“阿莫這麼黏我,一定會想辦法娶我的!”
張車前一口茶水噴在了地上。
這時張莫剛好敲門進來,一進門就嚇到了,“大人,這是怎麼了?哪裡不舒服?”
張車前擺手,擦了擦濺在衣襟上的水跡,問道:“有事?”
張莫猶豫了一下,“也沒什麼,我叫人來收拾一下吧。”
張車前揮手讓他去了。
眼見他來了又走,方叔益長嘆一口氣。
張車前毫不同情地大笑出聲:“很失望?”
方叔益小聲道:“任重道遠,總有一天!”
張車前拍拍他,“好好練功。”
作者有話要說:
南巡的番外要好好思考一下~ 摸摸你們。
第42章 【番外四】廬州城
1.
“吁——大人,廬州府到了。”
燕一真下了馬車,望著熟悉而又陌生的廬州,感慨萬千:“真是熱鬧,想當年,這裡還因缺水鬧過饑荒,如今也是魚米之鄉了。”當年他一手提拔的劉縣丞,現在已經是劉府令了。他一早便等候在此,樂呵呵地迎了上來:“大人一別多年,風采依舊。這廬州城是多虧了大人修的雩婁渠,如今水路更勝陸路,百姓也可安居樂業了。”
一路行來,果然變化不小,連府衙也翻修一新,比之從前更大氣明亮。府令領著他們在府衙各處一一走過:“大人請看,這是前堂,這是府庫,這是議事廳,哦,還有這裡,此乃下官私自做主,新添的善堂,以備城中不時之需的。”
燕一真拍手笑道:“妙極!你可知當年那麼多人中,我為何獨獨選了你作我的縣丞?”
劉府令道:“下官不敢妄加揣度。”
燕一真指著善堂道:“就憑這一處,便可知我當年未選錯人。你心繫百姓,必能有廟堂不明言之得,雖辛勞,也是值得。”
劉府令一怔,面上有豁然之色,趕忙作了一揖:“謹遵大人教誨。”
2.
回到驛站,燕一真就見張車前苦惱地伏案勤筆,已經寫完了好幾大張紙鋪在一邊晾乾。他想了想,從包袱中取來青梅蜜,調了新煮的茶湯,放到張車前面前:“張爺因何煩惱?”
張車前這才發現他回來了,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然而茶湯滾燙,又香氣撲鼻,他含在口中捨不得吐掉,硬是忍著燙吞了進去:“咳,還不是那幾個小崽子,說什麼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我把前幾日的講學都寫下來,他們才好摘抄溫習。”
燕一真舀來幾隻瓷碗,替他將茶湯在碗中勻涼,“那可是好事,夫子云,‘溫故而知新’,他們願意學,你還能不樂意教?若他們不肯學,才是糟呢。”
張車前悶悶道:“每日都被些瑣事絆著,既不能陪你出去體察民情,又不能同你一道東奔西走,成天窩在屋裡寫大字,我看我不是什麼都尉,就是個書僮。”
燕一真忍俊不禁,安慰道:“那便煩請張爺午後隨本官進城走走,落下的功課本官自會幫你補上。”
張車前頓時轉憂為喜:“大人英明!那本書僮可就恭敬不如從命了,為表謝意,還請大人與我幹掉此杯。”說完豪氣沖天地幹了半碗茶。
燕一真哭笑不得接過來:“乾乾干。”
3.
時值八月,廬州風日正美,湖中菡萏湖底藕,橋下漣漪橋上綢。採蓮女駕著小舟在湖中穿梭,只見高高的荷葉不時來回擺動,卻不見採蓮女的身影,唯有那魚戲蓮葉間的歌聲在湖中悠悠飄蕩。
燕一真特意將驛館的官飯用用爐子煨著,連同借來的桌椅一同搬上馬車,也不帶別人,單他和張車前兩個人。馬車緩緩而行至安豐塘,燕一真尋個避風處,安了桌椅碗筷,兩人邊看風景,邊用美食,好不快哉。
“一半半,禮多人不怪嘛,又是上陣殺敵的,榮歸故里,可有面子。”方叔益滿臉嚮往之色。
“好,你成親時,我也送滿院子的禮,包你面子比天還大。”張莫鄭重道。
“那倒不必,你送一水缸就成,院子留著給大人。”方叔益算盤打得精。
“……說得也是。那你將來想和誰成親?”張莫道。
“誰知道,我也沒有青梅竹馬的鄰家姐姐妹妹,大人也沒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想來是當不成上門女婿了,真怕哪天給大人趕出去獨自闖蕩。”方叔益十分遺憾。
“上門女婿?”張莫頭一回聽到這個詞。
“就是入贅,嫁給大人的女兒。”方叔益解釋道。
“那大人若是有個兒子怎麼辦?”張莫問。
方叔益撓撓頭,“兒子?要是兩情相悅那也成,總歸我只想跟著大人打天下,不想聽別人的差使。”
“這樣啊。”張莫若有所思。
10.
這天一回府,方叔益就湊上來給張車前捶肩捏腿,端茶倒水。
“又闖禍了?”
方叔益嘿嘿地笑:“哪裡,沒有的事。對了,大人,若是阿莫想當您的乾兒子,您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張車前冷靜地摸一把他的額頭,“不燒啊,怎麼淨說胡話。”
“哎呀,大人!我是認真的!”
張車前無奈至極:“認真地同我說胡話?”
方叔益憋不住地炫耀道:“阿莫這麼黏我,一定會想辦法娶我的!”
張車前一口茶水噴在了地上。
這時張莫剛好敲門進來,一進門就嚇到了,“大人,這是怎麼了?哪裡不舒服?”
張車前擺手,擦了擦濺在衣襟上的水跡,問道:“有事?”
張莫猶豫了一下,“也沒什麼,我叫人來收拾一下吧。”
張車前揮手讓他去了。
眼見他來了又走,方叔益長嘆一口氣。
張車前毫不同情地大笑出聲:“很失望?”
方叔益小聲道:“任重道遠,總有一天!”
張車前拍拍他,“好好練功。”
作者有話要說:
南巡的番外要好好思考一下~ 摸摸你們。
第42章 【番外四】廬州城
1.
“吁——大人,廬州府到了。”
燕一真下了馬車,望著熟悉而又陌生的廬州,感慨萬千:“真是熱鬧,想當年,這裡還因缺水鬧過饑荒,如今也是魚米之鄉了。”當年他一手提拔的劉縣丞,現在已經是劉府令了。他一早便等候在此,樂呵呵地迎了上來:“大人一別多年,風采依舊。這廬州城是多虧了大人修的雩婁渠,如今水路更勝陸路,百姓也可安居樂業了。”
一路行來,果然變化不小,連府衙也翻修一新,比之從前更大氣明亮。府令領著他們在府衙各處一一走過:“大人請看,這是前堂,這是府庫,這是議事廳,哦,還有這裡,此乃下官私自做主,新添的善堂,以備城中不時之需的。”
燕一真拍手笑道:“妙極!你可知當年那麼多人中,我為何獨獨選了你作我的縣丞?”
劉府令道:“下官不敢妄加揣度。”
燕一真指著善堂道:“就憑這一處,便可知我當年未選錯人。你心繫百姓,必能有廟堂不明言之得,雖辛勞,也是值得。”
劉府令一怔,面上有豁然之色,趕忙作了一揖:“謹遵大人教誨。”
2.
回到驛站,燕一真就見張車前苦惱地伏案勤筆,已經寫完了好幾大張紙鋪在一邊晾乾。他想了想,從包袱中取來青梅蜜,調了新煮的茶湯,放到張車前面前:“張爺因何煩惱?”
張車前這才發現他回來了,端起杯子喝了一口。然而茶湯滾燙,又香氣撲鼻,他含在口中捨不得吐掉,硬是忍著燙吞了進去:“咳,還不是那幾個小崽子,說什麼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我把前幾日的講學都寫下來,他們才好摘抄溫習。”
燕一真舀來幾隻瓷碗,替他將茶湯在碗中勻涼,“那可是好事,夫子云,‘溫故而知新’,他們願意學,你還能不樂意教?若他們不肯學,才是糟呢。”
張車前悶悶道:“每日都被些瑣事絆著,既不能陪你出去體察民情,又不能同你一道東奔西走,成天窩在屋裡寫大字,我看我不是什麼都尉,就是個書僮。”
燕一真忍俊不禁,安慰道:“那便煩請張爺午後隨本官進城走走,落下的功課本官自會幫你補上。”
張車前頓時轉憂為喜:“大人英明!那本書僮可就恭敬不如從命了,為表謝意,還請大人與我幹掉此杯。”說完豪氣沖天地幹了半碗茶。
燕一真哭笑不得接過來:“乾乾干。”
3.
時值八月,廬州風日正美,湖中菡萏湖底藕,橋下漣漪橋上綢。採蓮女駕著小舟在湖中穿梭,只見高高的荷葉不時來回擺動,卻不見採蓮女的身影,唯有那魚戲蓮葉間的歌聲在湖中悠悠飄蕩。
燕一真特意將驛館的官飯用用爐子煨著,連同借來的桌椅一同搬上馬車,也不帶別人,單他和張車前兩個人。馬車緩緩而行至安豐塘,燕一真尋個避風處,安了桌椅碗筷,兩人邊看風景,邊用美食,好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