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洪野氣哼哼的:“咋的,不知道晚上沒你們飯嗎?”

  偌大一張八仙桌,只有洪野面前放著一海碗粥和兩個小菜,其餘地方乾淨得能反光。

  眾人齊刷刷地搖頭:“我們不吃飯,老大生氣了,我們來陪老大吃飯。”

  洪野:“……”靠,被你們這麼看著誰還有胃口啊!

  “行了行了,沒出息,飯在廚房自己端去!不過,有一個人沒份,你們自己看著辦!”

  “哈哈哈老大最好了!”一群大老爺們毫無形象地奪門而出。

  洪野忍不住搖了搖頭,低頭繼續吃飯。沒發現自己臉上儼然掛著老父親般慈祥的笑容。

  今天的洪野依然是口硬心軟。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是洪野的番外~ 大概還會寫方校尉和小張~ 車前大兄弟和燕一真南巡途中的故事~ 啊,這不是有話說,這是flag……

  第40章 【番外二】家主的威嚴何在

  1.

  這日,燕一真下了堂,正捧著一碗桂花綠豆慢慢地喝,張車前又準時來報導了。

  兩人閒聊著近日縣中情形,燕一真忽然想起一事,“張爺領的職銜,好像是秦州都尉吧?”

  張車前點頭稱是。

  燕一真又問:“怎麼從不見你去其它地方轉轉?秦州這樣大,怕不是大大小小几十個縣呢。”

  張車前淡定又自覺地舀了半碗綠豆來吃:“有的,每年都要剿匪。”

  燕一真仍覺得不妥:“除了剿匪呢?天長日日人來人往,縱然不大,也有許多不平事,何況別處。”

  張車前安慰道:“無妨,我在各地都留了人的。專心吃東西,不然要不消化的。”

  燕一真:“……道理都被你講完了。”

  2.

  張車前不肯正面回答,燕一真便轉而去問他的副將:“張大人一月有兩旬都在天長,若是其它縣內出了事,該如何處置?”

  張副將也是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夫人請放心,早已安排好了。”

  燕一真一愣:“你說什麼?”

  張副將面不改色地重複道:“大人請放心,早已安排好了。”

  燕一真不知作何表情:“你是不是覺得夫和大字長得差不多,所以聽起來也差不多?”

  張副將一臉正直:“回稟大人,我家鄉的口音念大的時候,聽起來就像夫一樣,其實我方才說的就是大人。”

  “編,接著編!”燕一真拂袖而去。

  3.

  天長護國寺是前朝所建,立寺至今已有百年之久,當年皇家上下元夕到此上香,浩浩蕩蕩,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好不風光。

  可惜世代輪轉,到如今護國寺已是有名無實,反倒是尋常百姓去得更多些。

  每逢初一,護國寺眾僧便要上山掃塔禮佛一次,為故去的亡靈解難祈福。到了那天,燕一真總是跟著親自徒步上山,跟隨信眾一同禱告。但山高而陡,每回爬山都要磨幾個水泡,下來挑破了,還要疼上好幾日。

  他腳疼,張車前心更疼,“下回我去便是,聽話。”但燕一真總是不肯。

  又是一個初一日,燕一真不慎染了風寒,無論如何也爬不起來,只好將寫好的名單裝在紅布包里交給張車前,帶著濃濃的鼻音細細囑咐:“裡頭寫有縣中亡故之人的名字,你待師傅們掃塔完畢,把布包並紙錢都投入塔前的大香爐即可,實在不懂就看看別人怎麼做,萬不可有粗鄙抱怨之語,中途也莫打開。”

  張車前揉揉他的腦袋:“放心。好好歇著,一覺醒來,我便回來了。”

  燕一真不甘地在他頭上揉了一把:“就知道占我便宜!”

  張車前順勢俯下身,任他揉搓泄憤,而後大笑離去。

  4.

  護國寺的後山上,一隊隊披著袈裟的和尚依次坐下,在住持的引導下持誦《地藏本願經》,念誦聲由小及大,有著一股難以言說的使人寧靜的力量。伴隨陣陣沙錘與鈴鐺響,天上的雲,地上的鳥獸,似乎都為之著迷,靜靜地停下來聆聽。

  信眾自發地跟在後面,雙手合十,閉目祈禱。張車前三兩下就將燕一真教的話說完,扭頭一看,大家還在念念有詞,無人起來,他只好百無聊賴地四下張望,忽然發現角落裡有個瘦小的男子,似乎有些不對勁。

  他雖然也跟著周圍的百姓一同跪拜,神色卻慌慌張張,身子從來不直起來,總是縮在旁邊人的影子裡,跪下去時簡直頭都要埋進地里去,眼睛也轉個不停,不停地朝後看,像是在躲什麼人。

  張車前暗暗記下了他的臉。

  持誦過後,和尚們先行離開,只留下幾個維持秩序,信眾們圍到香爐邊開始一邊哭喊故去親人的名字一邊燒紙錢。

  張車前:“……”

  原來還真有這樣的風俗,難怪每次回去眼睛都是紅紅的,喉嚨也沙啞,他還以為是燕一真思鄉心切不好意思承認。

  回去後要給他煮山欖雪梨湯,潤潤喉。

  5.

  隊伍緩緩移動著,人們雖情難自已,但都很守規矩,並不爭搶先後。

  趁著人多眼雜,張車前不動聲色地挪到了那個男子附近。他手裡既無貢銀也無祭品,只有兩支長短不一的香,連顏色不甚相近,顯然是從旁的香爐里臨時拔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