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頁
第二十章 越女採蓮 狹道相逢
“越女採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雞尺溪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
隱隱歌聲歸掉遠,離愁引看江南岸。”
一陣輕柔婉轉的歌聲,飄在煙水蒙蒙的湖面上。歌聲發自一艘小船之中,船里五個少女和歌嘻笑,蕩舟採蓮,悠然自得。
時當北燕承運年間,地處燕京北海。節近中秋,荷葉漸殘,蓮肉飽實。這一陣歌聲傳入湖邊一個道姑耳中。她在一排柳樹下悄立已久,晚風拂動她杏黃色道袍的下擺,拂動她頸中所插拂塵的萬縷柔絲,心頭思潮起伏,當真亦是“芳心只共絲爭亂”。只聽得歌聲漸漸遠去,唱的是歐陽修另一首“蝶戀花”詞,一陣風吹來,隱隱送未兩句:“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
歌聲甫歇,便是一陣格格嬌笑。
那道姑一聲長嘆,提起左手,瞧著手中一卷染血的手帕,喃喃自語:“那又有甚麼好笑?小妮子只是瞎唱,渾不解同中相思之苦、惆悵之意。”
在那道姑身後十餘丈處,一個青袍長須的老者也是一直悄立不動,只有當“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那兩句傳到之時,發出一聲極輕極輕的嘆息。
小船在碧琉璃般的湖面上滑過,舟中五個少女中年齡大小不一,最大的年近雙十,亭亭玉立,正是女子風華最為美好的時光,最小的只有八九歲摸樣,年歲雖小,卻冰肌玉骨,玉雪可愛,仿佛從畫中跑下來的小仙女一般。
毫無疑問,這位年歲最小的女孩,正是慕容嫣。這一次,和她一起出來玩耍的,除了她的襄兒姐姐之外,還有幾位她新認識的朋友。
那位年歲最長,身材最成熟,卻偏偏挽起袖子,像江湖男兒一般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絲毫不顧及自己形象的大姐姐,正是當年的慕容家四大家將之一,如今的大燕開國東寧候風波惡風叔叔的四女兒,名滿京城的風家風四娘是也。
另一位比風四娘年歲稍小,正是二八年華的少女,卻是當今刑部尚書秦百川的女兒秦莫愁,她人如其名,身姿婉約,若弱柳扶風,正如江南水鄉中的煙雨,清麗婉轉的玉容下有著一絲絲說朦朦朧朧不清道不明的莫名愁緒。她的歌喉或許不是眾人中最好的,但是唱起這來自南國水鄉的越女採蓮曲,卻是唯有她的歌聲最為婉轉迷離,叩動人心。
除了這兩位之外,還有一位少女和襄兒姐姐一樣,正處於豆蔻年華,她是鷹狼衛指揮使翁泰北的女兒翁惜珠,據說她因為年歲與襄兒姐姐相近,所以常被招進宮伴讀,深受慕容嫣的燕王老爹和諸位娘娘的寵愛。不過與襄兒姐姐大氣隨性,不拘一格不同,她一身錦繡輝煌,珠橫玉綴,看起來顯眼之極,這會兒似乎因為剛剛在唱歌的時候被秦莫愁比了下去,正自嘟起嘴巴跺腳表示鬱悶。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翁惜珠唱過之後,襄兒姐姐也輕輕哼唱起來,不過僅僅哼唱了一遍,她就忍不住撲哧一笑,道:“不來了,不來了!聽過莫愁的《採蓮曲》之後,我也不好班門弄斧了!”
“哼哼,我們打小就沒去過江南,學不會江南去掉的婉約輕柔也是很正常的嘛!”翁惜珠翹起嘴巴,猶自有些不想認輸,說道:“莫愁自小在江南長大,一定常見到越女泛舟採蓮,耳濡目染,比我們學的更像也不奇怪!”
“惜珠說的不錯!”秦莫愁淡淡一笑,對翁惜珠的爭辯並不在意,只是輕籠秀髮,回首南望,略略出神。
“莫愁莫愁,無慮無憂!”風四娘一口氣幹完一碗烈酒,哈哈一笑,大大咧咧的攬著秦莫愁的肩膀道:“人生朝露,去日苦多。咱們江湖兒女,有歌就唱,有酒就喝,痛痛快快的活過每一日,才不復來到這世上一場……”
就在眾人說說笑笑的時候,小船悠悠的從荷葉叢中盪了出來,來到一處竹林掩映、酒幌高挑的臨水人家。
“好了,你們瞧,‘秦嫂漁家’到了。”襄兒姐姐一拍手,指向那竹林中若隱若現的酒幌子,笑道:“秦嫂家的魚羹,魚兒最鮮,滋味最好,在整個燕京也是一絕呢!”
“哈哈,襄兒你可沒說全!”風四娘長身而起,一邊大大的伸個懶腰,一邊笑道:“秦嫂漁家最為著名的可不是魚羹,而是蛇羹啊!”
“蛇、蛇、蛇羹……”翁惜珠聽的不禁嚇一跳,想起那種長長、膩膩,十分嚇人的生物也能作為食物,頓時心驚肉跳,有些害怕,有些反感:“吃,吃蛇……不怕有毒嗎?”
“哈哈,自然是要吃有毒的蛇啦!蛇肉和蘑菇一樣,都是毒性越強,滋味越是鮮美!竹葉青肉質細膩,爽*滑順口!五步蛇筋道爽口,熏炒帶辣,最是……”風四娘爽朗一笑,不知是故意嚇唬翁惜珠,還是真的回味起蛇羹蛇肉的美味,一臉興奮陶醉的介紹起各種蛇肉菜餚來。
“八寶蛇膽,取竹葉青、五步蛇、金環蛇、赤練蛇等等八種毒蛇的蛇膽,加入清酒,混合調製……清冽爽口,餘韻綿綿,沁人心肺,吃過之後唇齒留香,是再美味不過的去暑消夏的聖品!”
“越女採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
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
雞尺溪頭風浪晚,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
隱隱歌聲歸掉遠,離愁引看江南岸。”
一陣輕柔婉轉的歌聲,飄在煙水蒙蒙的湖面上。歌聲發自一艘小船之中,船里五個少女和歌嘻笑,蕩舟採蓮,悠然自得。
時當北燕承運年間,地處燕京北海。節近中秋,荷葉漸殘,蓮肉飽實。這一陣歌聲傳入湖邊一個道姑耳中。她在一排柳樹下悄立已久,晚風拂動她杏黃色道袍的下擺,拂動她頸中所插拂塵的萬縷柔絲,心頭思潮起伏,當真亦是“芳心只共絲爭亂”。只聽得歌聲漸漸遠去,唱的是歐陽修另一首“蝶戀花”詞,一陣風吹來,隱隱送未兩句:“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
歌聲甫歇,便是一陣格格嬌笑。
那道姑一聲長嘆,提起左手,瞧著手中一卷染血的手帕,喃喃自語:“那又有甚麼好笑?小妮子只是瞎唱,渾不解同中相思之苦、惆悵之意。”
在那道姑身後十餘丈處,一個青袍長須的老者也是一直悄立不動,只有當“風月無情人暗換,舊遊如夢空腸斷”那兩句傳到之時,發出一聲極輕極輕的嘆息。
小船在碧琉璃般的湖面上滑過,舟中五個少女中年齡大小不一,最大的年近雙十,亭亭玉立,正是女子風華最為美好的時光,最小的只有八九歲摸樣,年歲雖小,卻冰肌玉骨,玉雪可愛,仿佛從畫中跑下來的小仙女一般。
毫無疑問,這位年歲最小的女孩,正是慕容嫣。這一次,和她一起出來玩耍的,除了她的襄兒姐姐之外,還有幾位她新認識的朋友。
那位年歲最長,身材最成熟,卻偏偏挽起袖子,像江湖男兒一般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絲毫不顧及自己形象的大姐姐,正是當年的慕容家四大家將之一,如今的大燕開國東寧候風波惡風叔叔的四女兒,名滿京城的風家風四娘是也。
另一位比風四娘年歲稍小,正是二八年華的少女,卻是當今刑部尚書秦百川的女兒秦莫愁,她人如其名,身姿婉約,若弱柳扶風,正如江南水鄉中的煙雨,清麗婉轉的玉容下有著一絲絲說朦朦朧朧不清道不明的莫名愁緒。她的歌喉或許不是眾人中最好的,但是唱起這來自南國水鄉的越女採蓮曲,卻是唯有她的歌聲最為婉轉迷離,叩動人心。
除了這兩位之外,還有一位少女和襄兒姐姐一樣,正處於豆蔻年華,她是鷹狼衛指揮使翁泰北的女兒翁惜珠,據說她因為年歲與襄兒姐姐相近,所以常被招進宮伴讀,深受慕容嫣的燕王老爹和諸位娘娘的寵愛。不過與襄兒姐姐大氣隨性,不拘一格不同,她一身錦繡輝煌,珠橫玉綴,看起來顯眼之極,這會兒似乎因為剛剛在唱歌的時候被秦莫愁比了下去,正自嘟起嘴巴跺腳表示鬱悶。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翁惜珠唱過之後,襄兒姐姐也輕輕哼唱起來,不過僅僅哼唱了一遍,她就忍不住撲哧一笑,道:“不來了,不來了!聽過莫愁的《採蓮曲》之後,我也不好班門弄斧了!”
“哼哼,我們打小就沒去過江南,學不會江南去掉的婉約輕柔也是很正常的嘛!”翁惜珠翹起嘴巴,猶自有些不想認輸,說道:“莫愁自小在江南長大,一定常見到越女泛舟採蓮,耳濡目染,比我們學的更像也不奇怪!”
“惜珠說的不錯!”秦莫愁淡淡一笑,對翁惜珠的爭辯並不在意,只是輕籠秀髮,回首南望,略略出神。
“莫愁莫愁,無慮無憂!”風四娘一口氣幹完一碗烈酒,哈哈一笑,大大咧咧的攬著秦莫愁的肩膀道:“人生朝露,去日苦多。咱們江湖兒女,有歌就唱,有酒就喝,痛痛快快的活過每一日,才不復來到這世上一場……”
就在眾人說說笑笑的時候,小船悠悠的從荷葉叢中盪了出來,來到一處竹林掩映、酒幌高挑的臨水人家。
“好了,你們瞧,‘秦嫂漁家’到了。”襄兒姐姐一拍手,指向那竹林中若隱若現的酒幌子,笑道:“秦嫂家的魚羹,魚兒最鮮,滋味最好,在整個燕京也是一絕呢!”
“哈哈,襄兒你可沒說全!”風四娘長身而起,一邊大大的伸個懶腰,一邊笑道:“秦嫂漁家最為著名的可不是魚羹,而是蛇羹啊!”
“蛇、蛇、蛇羹……”翁惜珠聽的不禁嚇一跳,想起那種長長、膩膩,十分嚇人的生物也能作為食物,頓時心驚肉跳,有些害怕,有些反感:“吃,吃蛇……不怕有毒嗎?”
“哈哈,自然是要吃有毒的蛇啦!蛇肉和蘑菇一樣,都是毒性越強,滋味越是鮮美!竹葉青肉質細膩,爽*滑順口!五步蛇筋道爽口,熏炒帶辣,最是……”風四娘爽朗一笑,不知是故意嚇唬翁惜珠,還是真的回味起蛇羹蛇肉的美味,一臉興奮陶醉的介紹起各種蛇肉菜餚來。
“八寶蛇膽,取竹葉青、五步蛇、金環蛇、赤練蛇等等八種毒蛇的蛇膽,加入清酒,混合調製……清冽爽口,餘韻綿綿,沁人心肺,吃過之後唇齒留香,是再美味不過的去暑消夏的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