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他很清楚,雖然有關於朝堂的事情,阿爹輕易都是不管的,但阿爹一旦開口了,爹爹是皇上也沒用!
阿爹雖然看起來最是脾氣好的,但在某些大事上,向來是最果斷的,每每遇著在別人看來需要糾結的大事了,阿爹向來是直來直往,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用最簡單的辦法解決問題。
比如當年爹爹和阿爹成親那會兒,不就是阿爹當著爺爺奶奶的面一口喊破的嗎?不然指望著他爹爹,不知道的磨磨唧唧拖到哪一天去。
想著二叔告訴自己的關於那些年的故事,聞明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只要說服阿爹,什麼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聞明是在後院小亭子裡找到的紀言,紀言正在偷吃炸雞呢,看見聞明出現還被嚇了一跳,「小明,你走路怎麼沒點聲呢?我還以為是你爹爹來了,他可不讓我吃這些。」
聞明看著他阿爹,在心裡嘆了口氣。在吃這方面,他爹爹向來是不拘著他阿爹的。
至於什麼都不讓吃,明明是他的待遇,爹爹對阿爹只那麼一個要求,飯前半個時辰、睡前半個時辰莫要亂吃就行。現在再過兩刻鐘就要吃飯了,阿爹這時候吃炸雞,著實不應該。
但他很清楚自己是來做什麼的,而且在他們倆的事情上,聞明絕對是堅定不移站在紀言這邊的。阿爹對是對,不對也是對。
本著這樣的想法,聞明給紀言到了杯清茶,「這炸雞一聞就是阿爹親手做的,比旁人做的都要香一些。」
紀言聽了很開心,拉著兒子一起吃起了炸雞。
看紀言現在心情好,聞明便開始添油加醋地告狀了,無聲扯了扯嗓子,做出一副我委屈但是我忍著的樣子來,「阿爹,爹爹昨日對我動手了,我知道我做得不好,害得爹爹和阿爹頻頻失望。阿爹若有時間,多哄哄爹爹吧,都是我做的不好,總不能讓他氣壞了身子。」
紀言聽了第一句就不冷靜了,趕緊咽下嘴裡的炸雞,「他又同你動手了?」
說著,紀言就站起來將聞明前後看了看,雖然並沒有看見什麼傷口,但也還是擔心的不行。
這也怪不得他大驚小怪,聞明八歲的時候,在時政課上同老師爭執了兩句。真的只說了那麼兩句,畢竟他那個性子,也懶得多說,兩句已經頂天了。
沒想到,就是這兩句,就將那位老太傅氣病了。老太傅年紀大了,差點為此丟了性命,聞奕得知這件事情氣得不清,趁著紀言在外查鋪子,將聞明給狠狠打了一頓。
其實那也怪不得聞明,那位老太傅本身就有隱疾,若是這麼藏下去,必然會要了性命。聞明兩句話弄的他氣急攻心,一下給逼出來了,好在最後宋偉親自去看了,讓給老太傅治了病,也算得上是因禍得福了。
聞奕動手也是情有可原,他知道聞明從小受的教育與旁人不同,心裡的道和理更正、更加超前。
正因為如此,他才擔心聞明會與這個封建的王朝格格不入。
今日因為一句道理和老師爭執兩句,在聞明看來是堅持真理,他心裡明白,紀言也明白。但這些在旁人看來就是不尊師長,終究是不被世人所理解的。
日後,聞明還有許多路要走,過不了幾年,他還要將大楚交給他,總不能任由聞明事事如此。
改革需要時間,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聞明不能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世人。
愛之深責之切,聞奕本就不是什麼好脾氣的。再加上聞明除了在紀言面前,在哪兒都是個倔脾氣,打死都不肯認一句錯,聞奕當時正在氣頭上,下手就重了些。
紀言起初聽人傳消息,說太子挨訓了,他還沒多想,家裡本來就是這麼分工的,聞奕教孩子,他帶孩子玩。但回家看見聞明背後的血痕,他差點沒暈過去。
因為這件事,他陪了聞明半個月,愣是沒理聞奕一句。
在那之後,聞奕輕易是不敢動手的,這件事大家也都很默契地放了下來,不再提了。
那次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紀言一聽聞明說聞奕跟他動手了,整顆心就提起來了。
「傷著哪兒了?」紀言看了兩眼沒看出來,就讓穀雨去宮外請宋偉過來。
聞明見問題馬上要大發了,也不著急,十分冷靜地攔下穀雨,跟紀言說,「沒有,他剛碰著我,我就躲過去了。」
紀言鬆了口氣,「沒事就好,那你說說你爹為什麼要打你?」
重點來了,聞明深吸了一口氣,儘量平靜道:「他讓我搬去東宮,我不肯。」
「就因為這個?」
其實聞奕將朝他砸了顆小石頭而已,壓根就沒碰著他,但聞明依舊毫無愧色地點了點頭。
紀言看了眼一邊的炸雞,也沒了心情,「你先去做功課吧。」
聞明有些後悔,自己是不是不該為了這麼點小事惹得阿爹不高興。即使他非常不願意搬去東宮,但這些事情在紀言的心情面前都是小事。
事已至此,他也沒辦法,只能繼續下去,乖乖跟紀言告別之後回了自己的小院子。
下午吃飯的時候,聞奕就發現氣氛不太對勁了,紀言板著一張臉,菜也沒吃幾口。因為紀言臉色不好,他也沒往紀言是吃別的東西吃飽了這方面想。
肯定出了什麼問題,聞奕給紀言夾了塊肉,不動聲色地朝一邊看了看。
聞明雖然面無表情,但聞奕還是一眼就看出來了他是有問題的,他甚至覺得聞明心裡正在嘚瑟地嘲笑他。
阿爹雖然看起來最是脾氣好的,但在某些大事上,向來是最果斷的,每每遇著在別人看來需要糾結的大事了,阿爹向來是直來直往,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用最簡單的辦法解決問題。
比如當年爹爹和阿爹成親那會兒,不就是阿爹當著爺爺奶奶的面一口喊破的嗎?不然指望著他爹爹,不知道的磨磨唧唧拖到哪一天去。
想著二叔告訴自己的關於那些年的故事,聞明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只要說服阿爹,什麼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聞明是在後院小亭子裡找到的紀言,紀言正在偷吃炸雞呢,看見聞明出現還被嚇了一跳,「小明,你走路怎麼沒點聲呢?我還以為是你爹爹來了,他可不讓我吃這些。」
聞明看著他阿爹,在心裡嘆了口氣。在吃這方面,他爹爹向來是不拘著他阿爹的。
至於什麼都不讓吃,明明是他的待遇,爹爹對阿爹只那麼一個要求,飯前半個時辰、睡前半個時辰莫要亂吃就行。現在再過兩刻鐘就要吃飯了,阿爹這時候吃炸雞,著實不應該。
但他很清楚自己是來做什麼的,而且在他們倆的事情上,聞明絕對是堅定不移站在紀言這邊的。阿爹對是對,不對也是對。
本著這樣的想法,聞明給紀言到了杯清茶,「這炸雞一聞就是阿爹親手做的,比旁人做的都要香一些。」
紀言聽了很開心,拉著兒子一起吃起了炸雞。
看紀言現在心情好,聞明便開始添油加醋地告狀了,無聲扯了扯嗓子,做出一副我委屈但是我忍著的樣子來,「阿爹,爹爹昨日對我動手了,我知道我做得不好,害得爹爹和阿爹頻頻失望。阿爹若有時間,多哄哄爹爹吧,都是我做的不好,總不能讓他氣壞了身子。」
紀言聽了第一句就不冷靜了,趕緊咽下嘴裡的炸雞,「他又同你動手了?」
說著,紀言就站起來將聞明前後看了看,雖然並沒有看見什麼傷口,但也還是擔心的不行。
這也怪不得他大驚小怪,聞明八歲的時候,在時政課上同老師爭執了兩句。真的只說了那麼兩句,畢竟他那個性子,也懶得多說,兩句已經頂天了。
沒想到,就是這兩句,就將那位老太傅氣病了。老太傅年紀大了,差點為此丟了性命,聞奕得知這件事情氣得不清,趁著紀言在外查鋪子,將聞明給狠狠打了一頓。
其實那也怪不得聞明,那位老太傅本身就有隱疾,若是這麼藏下去,必然會要了性命。聞明兩句話弄的他氣急攻心,一下給逼出來了,好在最後宋偉親自去看了,讓給老太傅治了病,也算得上是因禍得福了。
聞奕動手也是情有可原,他知道聞明從小受的教育與旁人不同,心裡的道和理更正、更加超前。
正因為如此,他才擔心聞明會與這個封建的王朝格格不入。
今日因為一句道理和老師爭執兩句,在聞明看來是堅持真理,他心裡明白,紀言也明白。但這些在旁人看來就是不尊師長,終究是不被世人所理解的。
日後,聞明還有許多路要走,過不了幾年,他還要將大楚交給他,總不能任由聞明事事如此。
改革需要時間,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聞明不能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世人。
愛之深責之切,聞奕本就不是什麼好脾氣的。再加上聞明除了在紀言面前,在哪兒都是個倔脾氣,打死都不肯認一句錯,聞奕當時正在氣頭上,下手就重了些。
紀言起初聽人傳消息,說太子挨訓了,他還沒多想,家裡本來就是這麼分工的,聞奕教孩子,他帶孩子玩。但回家看見聞明背後的血痕,他差點沒暈過去。
因為這件事,他陪了聞明半個月,愣是沒理聞奕一句。
在那之後,聞奕輕易是不敢動手的,這件事大家也都很默契地放了下來,不再提了。
那次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紀言一聽聞明說聞奕跟他動手了,整顆心就提起來了。
「傷著哪兒了?」紀言看了兩眼沒看出來,就讓穀雨去宮外請宋偉過來。
聞明見問題馬上要大發了,也不著急,十分冷靜地攔下穀雨,跟紀言說,「沒有,他剛碰著我,我就躲過去了。」
紀言鬆了口氣,「沒事就好,那你說說你爹為什麼要打你?」
重點來了,聞明深吸了一口氣,儘量平靜道:「他讓我搬去東宮,我不肯。」
「就因為這個?」
其實聞奕將朝他砸了顆小石頭而已,壓根就沒碰著他,但聞明依舊毫無愧色地點了點頭。
紀言看了眼一邊的炸雞,也沒了心情,「你先去做功課吧。」
聞明有些後悔,自己是不是不該為了這麼點小事惹得阿爹不高興。即使他非常不願意搬去東宮,但這些事情在紀言的心情面前都是小事。
事已至此,他也沒辦法,只能繼續下去,乖乖跟紀言告別之後回了自己的小院子。
下午吃飯的時候,聞奕就發現氣氛不太對勁了,紀言板著一張臉,菜也沒吃幾口。因為紀言臉色不好,他也沒往紀言是吃別的東西吃飽了這方面想。
肯定出了什麼問題,聞奕給紀言夾了塊肉,不動聲色地朝一邊看了看。
聞明雖然面無表情,但聞奕還是一眼就看出來了他是有問題的,他甚至覺得聞明心裡正在嘚瑟地嘲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