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季春山之前雖是已有了心裡準備,但此時真的確定了,心裡卻還是有些悵然若失起來。他那么小心寶貝,從小小的一隻養大到如今那麼出色優秀的兒子,到底還是落得王將這個臭小子的嘴裡了,但這又是季寧煦自己的心意,所以最終季春山也只能感慨一句,“兒大不中留啊。”
季春山很惆悵,還有點小傷心,他覺得他需要安慰,所以這一夜,葉清嵐便沒能正常入睡。
葉清嵐小季春山幾歲,如今還不到四十,而歲月卻仿佛是忽略了他一般,未曾在他身上留下什麼痕跡,依舊是如青年時一般眉目如畫,清雋舒朗的模樣。若是不認識他的人來看,絕不會相信他已三十八,便是說只二十多,也是有人信得。
而如今的季春山雖已過了不惑之年,但他勤於鍛鍊,平日吃用也很注意,加之心態隨意豁達,身邊又有愛人子女相伴,日子過得再順心舒坦不過。如此他雖年逾四十,眼角更是已有了些許的細紋,但瞧著並不顯得如何老態,反而更多了些儒雅內斂的氣質,體力也是一如往昔,不曾有絲毫的不殆,於床笫之間,也依舊是遊刃有餘的。
就像過往十幾年間的無數次一樣,這一晚,葉清嵐又是被季春山弄得一聲狼藉筋疲力盡的昏睡了過去。而和愛人痛快的水辱交融了一番的季春山,心裡那點小惆悵早就不知飛到哪去了,完事後才抱著葉清嵐,心滿意足的入睡了。
而另一邊,此時的季寧煦卻還沒能入睡,因為原本以為已經走了的王將不知怎麼去而又反,竟躲在了他的屋子裡。
季寧煦回到自己的房間,洗漱過後就讓服侍的人都下去了,然而正當他關門的時候,身後卻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煦兒。”
這聲音很是耳熟,季寧煦一下子就聽出是屬於王將的,所以倒沒有什麼害怕的,只是他轉過身見真是王將,不免面露詫異道:“你不是走了嗎?怎麼會在這?”
“……煦兒,抱歉,嚇到你了吧。”王將已經在季寧煦的屋子裡等了一會兒了,他躲在床後頭,等聽著下人們都走了,屋裡就季寧煦一個了,才走了出來,只是他也知道自己這般行為有些不妥,所以面上便有些訕訕的。
“沒事,我聽出你的聲音了,沒嚇著。倒是你,之前爹爹和我都讓你在家裡住下,你不應,現在又跑到我房裡來幹什麼?”季寧煦笑著同王將說著,話語卻仿佛有些旁的意思。
晚飯席間的時候,葉清嵐就要王將留宿一晚的,畢竟天已經黑了,且王將以前也在季家住過,雖十年未見,但卻並沒有生分什麼,只是王將卻說明天還又要事去辦,不方便留在季家,便罷了。但不想王將說是走了,竟偷摸的藏到了自己的屋子裡,也不知他想要幹什麼。
“啊,不不,我沒有,我只是,只是……”王將自是將季寧煦話里的深意聽出來了,立時漲紅了臉色很是侷促無措起來,還連連後退了數步,以表明自己絕對沒有不安好心,只是他似乎想要說什麼,但卻又有些不敢的樣子。
剛剛在門口的時候,他的話還沒來得及問出來,季寧煦就回去了,可他的心卻已經亂了,他迫切的想知道,季寧煦的那句“我也是”到底是不是他想的那樣,所以他便悄悄的翻牆進了季家,然後又避開季家的人藏到了季寧煦的房間,等著季寧煦回來,他又不敢問了,因為他怕,怕又只是他的一次自作多情,怕從季寧煦的口中聽到別人的名字。
季寧煦先被王將好像小姑娘遇見惡霸似的的反應逗笑了,後又見王將忐忑不安的模樣,心裡一軟,便放棄了還想再逗逗他的想法,溫聲對王將問道:“你到底想和我說什麼?”
仿佛被季寧煦含笑柔和的眼眸和輕柔的語調安撫了,王將胡亂跳動地心臟漸漸地平靜了下來,他看著季寧煦,語氣極輕,卻帶著些許難掩的緊張,小聲問道:“……煦兒,能告訴我,你的心上人是誰嗎?”
季寧煦沒有立刻回答什麼,他走到王將的身前,雙手捧著他的臉,微微揚起頭,二人四目相對,距離很近,近的都能感覺到對方溫熱的呼吸,然後微笑著對王將道:“看著我的眼睛,看到了嗎?”
“……是,我嗎?”王將看到了,在季寧煦的眼睛裡,他看到了自己。咚咚咚,他聽到了自己心臟劇烈跳動的聲音,手腳開始發麻發熱。只是太久了,他幻想期盼著這一天太久了,久到當它真的到來的時候,他卻仿佛深處夢幻之中,一時竟有些不敢相信,狂喜與惶然交雜,翻湧的情緒以至於讓他聲音都有些發顫了,
季寧煦沒說話,只微微踮起腳,將自己的唇輕輕地在王將的唇上觸碰了一下,仿佛蜻蜓點水一般,一觸既離,卻已經讓他紅了臉頰,“……現在信了嗎?”
而王將此時整個人都已經完全木住了,剛剛雖只是輕輕地一下,幾乎就只在一個眨眼間,但他還是清晰的感覺到了唇上傳來的,屬於季寧煦的柔軟溫熱的觸感,比他曾經想像的要美好一千倍、一萬倍。
季寧煦親完了,也是有些羞意的,便不好意思說話了,而他等了半響,也不見王將有什麼反應,一直是木愣愣的,仿佛傻了一樣,不由有些無奈,便還是先開口了,“……夜深了,我該睡覺了,你也回去吧。”說著,便放開了手,轉身要走。
只是這時王將終於回過了神,他下意識地一把拉住了季寧煦的手,然後發自內心地說出了一句此時代表他最真實心情的話,他說:“能不能,再親一次?”
季寧煦此時卻已被剛剛自己大膽的舉動臊得臉都有些發燙了,又哪裡好意思再來一次?他便想甩開王將的手,只是結果沒成功不說,整個人還被王將拉近了懷裡,腰背被兩條有力的臂膀箍住,而在他抬頭想要抗議的瞬間,王將低下頭,直接將他的嘴堵了個嚴實。
第152章 最後
郭倫當年得中傳臚之後, 被委派為嶺南一小縣城的知縣, 白思齊追隨而去。郭倫三年任期滿之後無升無降,繼續連任, 他便陪著郭倫在嶺南待了六年。郭倫與白思齊朝夕相處多年,又非鐵石心腸, 眼見白思齊如此痴心執著, 也終是軟化了態度。
後郭倫因治下有方,更是屢破奇案, 功績卓著,任期滿後先是被提升為嶺南太守,後又被調入京中,入刑部為侍郎。而就在郭倫任職太守期間,他終是和白思齊成了婚,並在數年後攜白思齊與二人之子闔家進京。
季家雖在京中非官非貴無權無勢,只是平頭百姓,但卻有趙家薛陵、郭家郭倫、席家郭僑以及方家等一眾親友,這幾家有文有武, 在京中也俱都是要實力有實力, 要地位有地位。季寧煦本就不是庸人, 又有幾家人的看顧,仕途不說平順坦蕩,卻也是無甚大的坎坷。
只是他因王將之顧,終身未曾婚配,雖惹得不少流言議論, 但卻也不曾動搖過他一二,王將亦是如此。後王將買下了季寧煦隔壁的宅院,雖是比鄰而居,卻是有暗門相連,二人白日同食夜晚同眠,兩情繾綣親密無間。
此後的餘年里,二人也始終都沒有成婚,亦因服用了絕子的藥物而沒有留下子嗣。季寧煦倒是想過同王將成婚,季春山和葉清嵐對此也並沒有什麼不準的,就像葉清嵐之前說得,只要是季寧煦想做的,他們都會支持,只是王將卻不希望如此。
能擁有季寧煦,和他恩愛廝守相伴終身,於王將來說已經是此生無憾了,他又怎麼能為了一己之私而讓季寧煦放棄前程?更不要說季寧煦本是雙兒,孕育艱難,二人便是成婚,也未必會有子嗣。如此,成婚不成婚便也不是最重要的了。
季春山和葉清嵐當初本是不放心季寧煦獨自在京,才遷居到了京中。待季寧煦和王將之事定下之後又過了幾年,季寧昕嫁入了趙家,成了薛陵的兒媳婦,而季寧昕也娶妻生子,成家立業了。
子女們都有了歸處,有了各自的生活,季春山和葉清嵐也算完成了身為父親的責任,後他們將丹青、溫良等家中最為穩重可靠的僕人留下,便搬回了方城縣居住,過起了難得的二人生活。
彼時的季春山家業頗豐,開在各地的鋪子加起來有數十間,醬菜作坊也又新建的兩座。其中除了安平村的作坊是供應方城縣及附近縣鎮之外,京中和建有運河碼頭的禮縣也各有一座,且規模都遠超於安平村的作坊。禮縣的作坊主要和是和宋家合作,藉由宋家的商船通過河運傳至南地,而京城的作坊則主要是供應京城附近及以北、以南的地方。
雖說又是商鋪又是作坊的,處理起來必是繁瑣,但在季寧昕和季寧晗成親之時,季春山便已將家產一分為四,三個子女自是各得一份,也都交給他們自己去打理。季春山只留了方城縣及附近,同時也是他最早開建的作坊和商鋪,用作他和葉清嵐二人養老之用,如此打理起來便也不費什麼了。
季春山很惆悵,還有點小傷心,他覺得他需要安慰,所以這一夜,葉清嵐便沒能正常入睡。
葉清嵐小季春山幾歲,如今還不到四十,而歲月卻仿佛是忽略了他一般,未曾在他身上留下什麼痕跡,依舊是如青年時一般眉目如畫,清雋舒朗的模樣。若是不認識他的人來看,絕不會相信他已三十八,便是說只二十多,也是有人信得。
而如今的季春山雖已過了不惑之年,但他勤於鍛鍊,平日吃用也很注意,加之心態隨意豁達,身邊又有愛人子女相伴,日子過得再順心舒坦不過。如此他雖年逾四十,眼角更是已有了些許的細紋,但瞧著並不顯得如何老態,反而更多了些儒雅內斂的氣質,體力也是一如往昔,不曾有絲毫的不殆,於床笫之間,也依舊是遊刃有餘的。
就像過往十幾年間的無數次一樣,這一晚,葉清嵐又是被季春山弄得一聲狼藉筋疲力盡的昏睡了過去。而和愛人痛快的水辱交融了一番的季春山,心裡那點小惆悵早就不知飛到哪去了,完事後才抱著葉清嵐,心滿意足的入睡了。
而另一邊,此時的季寧煦卻還沒能入睡,因為原本以為已經走了的王將不知怎麼去而又反,竟躲在了他的屋子裡。
季寧煦回到自己的房間,洗漱過後就讓服侍的人都下去了,然而正當他關門的時候,身後卻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煦兒。”
這聲音很是耳熟,季寧煦一下子就聽出是屬於王將的,所以倒沒有什麼害怕的,只是他轉過身見真是王將,不免面露詫異道:“你不是走了嗎?怎麼會在這?”
“……煦兒,抱歉,嚇到你了吧。”王將已經在季寧煦的屋子裡等了一會兒了,他躲在床後頭,等聽著下人們都走了,屋裡就季寧煦一個了,才走了出來,只是他也知道自己這般行為有些不妥,所以面上便有些訕訕的。
“沒事,我聽出你的聲音了,沒嚇著。倒是你,之前爹爹和我都讓你在家裡住下,你不應,現在又跑到我房裡來幹什麼?”季寧煦笑著同王將說著,話語卻仿佛有些旁的意思。
晚飯席間的時候,葉清嵐就要王將留宿一晚的,畢竟天已經黑了,且王將以前也在季家住過,雖十年未見,但卻並沒有生分什麼,只是王將卻說明天還又要事去辦,不方便留在季家,便罷了。但不想王將說是走了,竟偷摸的藏到了自己的屋子裡,也不知他想要幹什麼。
“啊,不不,我沒有,我只是,只是……”王將自是將季寧煦話里的深意聽出來了,立時漲紅了臉色很是侷促無措起來,還連連後退了數步,以表明自己絕對沒有不安好心,只是他似乎想要說什麼,但卻又有些不敢的樣子。
剛剛在門口的時候,他的話還沒來得及問出來,季寧煦就回去了,可他的心卻已經亂了,他迫切的想知道,季寧煦的那句“我也是”到底是不是他想的那樣,所以他便悄悄的翻牆進了季家,然後又避開季家的人藏到了季寧煦的房間,等著季寧煦回來,他又不敢問了,因為他怕,怕又只是他的一次自作多情,怕從季寧煦的口中聽到別人的名字。
季寧煦先被王將好像小姑娘遇見惡霸似的的反應逗笑了,後又見王將忐忑不安的模樣,心裡一軟,便放棄了還想再逗逗他的想法,溫聲對王將問道:“你到底想和我說什麼?”
仿佛被季寧煦含笑柔和的眼眸和輕柔的語調安撫了,王將胡亂跳動地心臟漸漸地平靜了下來,他看著季寧煦,語氣極輕,卻帶著些許難掩的緊張,小聲問道:“……煦兒,能告訴我,你的心上人是誰嗎?”
季寧煦沒有立刻回答什麼,他走到王將的身前,雙手捧著他的臉,微微揚起頭,二人四目相對,距離很近,近的都能感覺到對方溫熱的呼吸,然後微笑著對王將道:“看著我的眼睛,看到了嗎?”
“……是,我嗎?”王將看到了,在季寧煦的眼睛裡,他看到了自己。咚咚咚,他聽到了自己心臟劇烈跳動的聲音,手腳開始發麻發熱。只是太久了,他幻想期盼著這一天太久了,久到當它真的到來的時候,他卻仿佛深處夢幻之中,一時竟有些不敢相信,狂喜與惶然交雜,翻湧的情緒以至於讓他聲音都有些發顫了,
季寧煦沒說話,只微微踮起腳,將自己的唇輕輕地在王將的唇上觸碰了一下,仿佛蜻蜓點水一般,一觸既離,卻已經讓他紅了臉頰,“……現在信了嗎?”
而王將此時整個人都已經完全木住了,剛剛雖只是輕輕地一下,幾乎就只在一個眨眼間,但他還是清晰的感覺到了唇上傳來的,屬於季寧煦的柔軟溫熱的觸感,比他曾經想像的要美好一千倍、一萬倍。
季寧煦親完了,也是有些羞意的,便不好意思說話了,而他等了半響,也不見王將有什麼反應,一直是木愣愣的,仿佛傻了一樣,不由有些無奈,便還是先開口了,“……夜深了,我該睡覺了,你也回去吧。”說著,便放開了手,轉身要走。
只是這時王將終於回過了神,他下意識地一把拉住了季寧煦的手,然後發自內心地說出了一句此時代表他最真實心情的話,他說:“能不能,再親一次?”
季寧煦此時卻已被剛剛自己大膽的舉動臊得臉都有些發燙了,又哪裡好意思再來一次?他便想甩開王將的手,只是結果沒成功不說,整個人還被王將拉近了懷裡,腰背被兩條有力的臂膀箍住,而在他抬頭想要抗議的瞬間,王將低下頭,直接將他的嘴堵了個嚴實。
第152章 最後
郭倫當年得中傳臚之後, 被委派為嶺南一小縣城的知縣, 白思齊追隨而去。郭倫三年任期滿之後無升無降,繼續連任, 他便陪著郭倫在嶺南待了六年。郭倫與白思齊朝夕相處多年,又非鐵石心腸, 眼見白思齊如此痴心執著, 也終是軟化了態度。
後郭倫因治下有方,更是屢破奇案, 功績卓著,任期滿後先是被提升為嶺南太守,後又被調入京中,入刑部為侍郎。而就在郭倫任職太守期間,他終是和白思齊成了婚,並在數年後攜白思齊與二人之子闔家進京。
季家雖在京中非官非貴無權無勢,只是平頭百姓,但卻有趙家薛陵、郭家郭倫、席家郭僑以及方家等一眾親友,這幾家有文有武, 在京中也俱都是要實力有實力, 要地位有地位。季寧煦本就不是庸人, 又有幾家人的看顧,仕途不說平順坦蕩,卻也是無甚大的坎坷。
只是他因王將之顧,終身未曾婚配,雖惹得不少流言議論, 但卻也不曾動搖過他一二,王將亦是如此。後王將買下了季寧煦隔壁的宅院,雖是比鄰而居,卻是有暗門相連,二人白日同食夜晚同眠,兩情繾綣親密無間。
此後的餘年里,二人也始終都沒有成婚,亦因服用了絕子的藥物而沒有留下子嗣。季寧煦倒是想過同王將成婚,季春山和葉清嵐對此也並沒有什麼不準的,就像葉清嵐之前說得,只要是季寧煦想做的,他們都會支持,只是王將卻不希望如此。
能擁有季寧煦,和他恩愛廝守相伴終身,於王將來說已經是此生無憾了,他又怎麼能為了一己之私而讓季寧煦放棄前程?更不要說季寧煦本是雙兒,孕育艱難,二人便是成婚,也未必會有子嗣。如此,成婚不成婚便也不是最重要的了。
季春山和葉清嵐當初本是不放心季寧煦獨自在京,才遷居到了京中。待季寧煦和王將之事定下之後又過了幾年,季寧昕嫁入了趙家,成了薛陵的兒媳婦,而季寧昕也娶妻生子,成家立業了。
子女們都有了歸處,有了各自的生活,季春山和葉清嵐也算完成了身為父親的責任,後他們將丹青、溫良等家中最為穩重可靠的僕人留下,便搬回了方城縣居住,過起了難得的二人生活。
彼時的季春山家業頗豐,開在各地的鋪子加起來有數十間,醬菜作坊也又新建的兩座。其中除了安平村的作坊是供應方城縣及附近縣鎮之外,京中和建有運河碼頭的禮縣也各有一座,且規模都遠超於安平村的作坊。禮縣的作坊主要和是和宋家合作,藉由宋家的商船通過河運傳至南地,而京城的作坊則主要是供應京城附近及以北、以南的地方。
雖說又是商鋪又是作坊的,處理起來必是繁瑣,但在季寧昕和季寧晗成親之時,季春山便已將家產一分為四,三個子女自是各得一份,也都交給他們自己去打理。季春山只留了方城縣及附近,同時也是他最早開建的作坊和商鋪,用作他和葉清嵐二人養老之用,如此打理起來便也不費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