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楚和再次回頭,定定地看她:“到哪裡了?”

  “渡河了。”

  “哦。”

  她應了一聲,沒了下文。

  宋致皺了皺眉,輕輕推了她一下,奇道:“你是怎麼了?非要這麼喪氣,可不像你的作風。”

  楚和唇角彎了彎,眼底有落寞和悵然:“山河破碎,家國不復。十三州烽火,夜夜吹畫角。阿致,這裡太危險,我沒有把握能夠力挽狂瀾,如何是好?”

  “能夠力挽狂瀾的不是人,是神。”宋致收了取笑,眉間隱藏愁意,但還是笑著道,“而且,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到,就算做不到,那盡力了,也就問心無愧了。”

  “於天下,我可以問心無愧。”楚和垂下眸,掩住眼底的異樣光彩,“可於你,我不敢說我盡力了,我可以問心無愧。”

  宋致讀懂她話里的意思,張開雙手把她納入懷裡,輕輕點頭道:“我都懂。”

  不管楚和做什麼,她都能理解。

  楚和抬了抬眼皮,眼底浮出笑意,輕聲道:“阿致,雖然你無法回去,但是這裡就是你我的家,我不會讓你有一點危險的。”

  宋致靠在她肩頭,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半晌,楚和問道:“你告訴我,陳朝……是不是氣數已盡了?”

  宋致一僵。

  楚和感覺到了,笑容漸漸沒了。她安撫地拍了拍宋致的肩膀,鬆開宋致,兩人四目相對。她輕聲道:“其實,不用說,我知道。我一直不問,是因為我覺得沒有那麼糟糕。可是現在我能感覺得到,窮途末路的氣息。”

  她轉過身去,側對宋致,望向天空:“沒有千秋萬歲的王朝。只是我不想成為亡國之人,我也不忍看到。取而代之,稱帝稱王,得到的江山未必是完整的盛世。用你的話說,現在的陳朝就是一個爛攤子,先帝奪走了最後一絲氣運,縱然我想救,也無法救。”

  宋致在楚和身邊多年,初見時楚和想擺脫利益關聯,脫身宮廷,後來把咸寧勢力擴大,多少有掌權待價而沽的意思。如今她徹底清楚,就算她真的能夠奪位,那到手的不過是千瘡百孔的江山。讓長沙王來一步步收拾,還未必可以成功,楚和的計劃趕不上王朝衰敗的速度。

  宋致其實從醒過來的那天就知道,陳朝已經進入了倒計時。可跟她沒有什麼關係,她一開始只是想活命,後來變成平民,她覺得可以這樣過一輩子,但是很快,天子和公主的算計讓她明白,她沒有機會做平民,做平民只會是死路一條。

  她努力在長沙國做印刷術,提高科技水平,改變百姓的思想,就是為了挽救,挽留這個王朝的氣數。然而誰能料到,在天下大勢中,咸寧公主和她都不是主角,甚至連長沙王這樣的人都只能算配角。

  帝君駕崩天下分,二龍相爭殘手足。干戈四起烽火亂,張王李謝輪做東。知其不可而為之,是她不信邪,也是她真對這個時代,還有這個時代的人產生的感情。

  所以,當她感覺到宋放墓又變回歷史的模樣時,她不安到了極點。歷史在修復她的改變,就算是她努力讓楚琅變成一個強大的君王,也沒辦法讓大陳復興。楚和意識到了她撲滅的火會重新燃燒,也意識到了,她有心救命,卻無力回天。

  意識到了,她還要去完成她的使命,這才是最痛苦的事。唯一的安慰,是宋致留下來陪她一起面對苦難。

  “準備好了嗎?”楚和低聲道。

  “什麼?”

  “殺人,也是救人。”

  “從來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準備好了。”

  宋致目光里有前所未有的堅定。

  楚和凝視了她幾秒,眉眼舒緩,一低頭,綻放笑容,把她擁得緊緊的。

  長沙王並沒有回師臨湘,而是把軍隊交給了沈硯,以沈硯為主,白柳為輔,兩支軍隊分頭推進。余度則跟著白柳,出謀劃策。楚琅只帶了馮馬幾個人,連夜趕回臨湘城。

  太后的死原本很可能會讓長沙國動盪得更厲害,但是連城郡主與國相、廷尉張賀,三管齊下,控制住了臨湘城。臨湘城不亂,長沙國也不容易亂起來,就算有不長眼的在這個時候興風作浪,也被及時趕回來的楚琅鎮壓了。

  朝廷無主君,太后的死沒辦法報給朝廷。但是聞訊的皇子修下旨,致哀太后,並且主動把交州與揚州、益州被楚琅打下的地方,都封賞給了長沙王,晉封長沙王為荊王。

  荊王楚琅勢力龐大,東至閩越,西至蜀南。但是因此也勢力最鬆散,因為都是新得之地,民心尚未歸附。

  楚琅把太后的葬禮辦得極為隆重,親自扶棺擎旗,領著妹妹楚琰和文武百官哭送十里。因為哭暈了數次,嚇得百官個個心驚膽戰,怕他熬不住就倒下了。

  沉浸在悲痛中的楚琅果真病倒了,就在處理好葬禮事務之後,當天就昏昏沉沉發燒了。幸虧有楚琰在,壓住了百官們的騷動不安,否則又不知會起什麼風波來。

  以前刁蠻任性的郡主也慢慢長大了,經歷了打擊又遇上家變,也收斂起了性子,把郡主做得有模有樣的。

  楚修派來弔唁的使臣除了封賞楚琅為荊王之外,也封賞了楚琰為東吳郡主,順便表露了拉攏聯盟的意思。楚琅一病,談判的事情就耽擱了下來。等國相與使臣交鋒過一次,楚琅才給了一個含糊的回覆,說是國喪在身,哀痛不能,無心理政,歸附楚修的事,要過些日子再說。

  隨後,楚倏也派人來,以相同的條件拉攏楚琅。只是沒想到,來的人居然是前任白衣中郎將,而今的白衣令左將軍甲壹。甲壹不知道是因為什麼情況,投靠了楚倏,而後楚倏停止潰敗,帶著人和楚修相持不下。

  沒幾天,楚倏和楚修的使臣分別使出渾身解數,要拉攏楚琅。有動之以情,有曉之以理,有誘之以利,手段層出不窮,就是急著要楚琅表態。

  最終談判了十幾天,楚琅表態,決定承認楚倏為正統,接受楚倏的封賞。楚修派來的人氣得七竅生煙,卻不敢對楚琅表示異議。回頭一打聽,結果聽說是沈家給楚琅施壓,讓楚琅歸入宋許扶持的太子倏門下。

  當然,這只是名義上的聲援,如果楚倏以為這樣可以調動或者命令楚琅那就大錯特錯了。暫時歸順了楚倏,能夠讓楚琅名正言順地把占領的地方都抓得更牢。

  為何楚倏和楚修突然在意起了楚琅,甚至不惜花費巨大的代價也要讓楚琅暫時臣服?原因就是,北地的反賊長驅直入,直接打到了京畿附近,如果此時楚琅趁虛而入,那楚倏兄弟倆自然會腹背受敵,可能一敗塗地。

  “殺——”

  “殺——”

  “殺——”

  牆上的喊殺聲響徹雲霄,震耳欲聾。戴盔穿甲的士卒在城樓上兵器交接,噼里嘩啦打成一片,過道涌滿了人,廝殺的聲音不絕於耳,紛紛擾擾,刀光劍影血雨腥風,端得是殺氣騰騰。

  底下紅色盔甲的士卒奮不顧身地冒出頭來,像無盡無窮似的,砍翻一個,又來一個。守城的將士更是兇猛,悍不畏死,一個個提著刀,舉著槍,用最快的方式殺死敵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