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分離會有多久,虞蘇不清楚。
他陪在姒昊身邊很多年了,一直沒有真正跟他分開過。他感到悵然若失,感到心裡空蕩蕩,雖然他還未離開尋丘。往後日子要受相思之苦,可以預見。
虞蘇習慣了漫長而艱辛的旅程,他這歸家之旅倒是悠閒,除去身體偶爾的不適,破壞這份悠閒。
在路上箭毒發作了一次,那還是剛離開尋丘,進入芒川時。
看到漫山遍野的農田,虞蘇命令隊伍一旁停歇。他下車沿著田堤走,詢問耕種的農人,依齊辰陪伴在他身旁。回去時,依齊辰發現虞蘇的腳步虛晃,伸手攙他,驚呼:“蘇卿,小心!”
這次倒是沒有昏迷,只是頭昏反胃,體虛乏力。毒物一旦進入身體,它便藏匿起來,它沒有形體,但它的傷害如此實實在在。
之後幾天,虞蘇再沒下車。他喝著湯藥,攬住一件斗篷,病弱地靠在馬車上。他有些不解,小小一處箭傷,卻把他弄得如此狼狽。該慶幸離開了姒昊,若不他該得多擔心啊。
夏日即將到來,路途時見盛開的月季花叢,紅彤彤一片。虞蘇讓士兵幫他採摘幾朵,擱放在他身旁,和一堆木簡木牘放一起。
離開芒川不久,在路上,虞蘇遇到一支來自雒溪的運輸隊,領隊者是子蠶。更讓虞蘇欣喜的是,子蠶身邊有一頭大黑犬。
大黑見到虞蘇簡直開心地要發瘋,它躥上馬車,前肢搭在虞蘇大腿上,拼命的汪汪,搖尾巴。虞蘇摸摸它的狗頭,心中很是感慨。戰事忙碌,根本照顧不來它,他和姒昊只得把大黑留在規西營地,不想會在這裡見到它。
“大黑被鬲岳送去雒溪,說是後昊寄養的犬。我看它兇悍,就把它帶在身旁。”子蠶告訴虞蘇,這隻“惡犬”是怎麼落她手上。
“子蠶,我想把它帶走,帶它回虞城。”虞蘇擼著大黑的背,它趴在虞蘇腳邊,乖巧無比。
對於這隻見著舊主忘新主的犬,子蠶只覺白養了它這麼段時日。她很高興大黑能陪伴虞蘇回去,她笑盈盈應下。
虞蘇要往明城,子蠶往尋丘,兩人分道揚鑣。走前,子蠶執住虞蘇的手,悵然問他:“後昊怎會同意你離去,蘇卿,你還會回來嗎?”虞蘇點了點頭,喃語:“子蠶,我們日後肯定還能相逢。”
他的話讓子蠶愁眉舒展,心裡好受些。她見證了他們的艱難歷程,不願他們最終天各一方。如果姒昊在即將成功的時候,摒棄虞蘇,子蠶會鄙視他,並且再也不肯幫他幹活了。
在雒溪,虞蘇的聲望,可是比姒昊高。雒溪的百姓,一直感念虞蘇。
在芒川的最後一夜,虞蘇書寫下第一封帛書。他在帛書中,告訴姒昊他的箭傷癒合,箭毒雖還未拔除,但他身體在逐漸康復。壺將他照顧得很好,依齊辰是位很盡職的將領,由他們看顧,他一切都好。路途上的景致美好,令人舒暢,山河大好,百姓安居。
帛書交付信使攜帶,信使騎馬馳騁,送往帝軍的大營。
歸家之路漫漫,到季夏,虞蘇來到明城,回到了故國。此時,虞蘇的箭毒也已拔去,身體康復。旅途勞累,還是讓他消瘦不少,要是讓姒昊看到,難免心疼。
在明城,虞蘇再次書寫下一份帛書,托信使帶給遠在帝邦的姒昊。一路上時有耳聞前方的戰報,聽說姒昊的大軍在攻打密城。沒有他在姒昊身邊,不知道他過得可好?兩人分離時,姒昊說身邊有任嘉、吉芳,尋雲息、伯密等心腹,實在不必為他擔心。
他在作戰,又如何不擔心呢。
告別明城,虞蘇加快行進步伐,匆匆趕往虞城,歸心似箭。這份歸鄉的激動心情,不只虞蘇獨有,對於身為虞人的依齊辰還有他的士兵而言,都是一樣。
坐在馬車,眺望虞城南面綠油油的田地,遠處蔥翠的及谷,虞蘇有種恍惚如隔世之感。城南耕種的大人們,還有人能認出他是虞茅的小兒子虞蘇,小孩兒們則全然不認識他。小孩歡喜地追在他馬車後面,以為他是哪國的嗣子。
虞君聞訊帝昊的卿臣到來,他派出一位大臣在虞城南門迎接。這位負責接見虞蘇的大臣不是別人,正是虞允。兩位好友,把臂言歡,自不必說。
回到虞城,虞蘇在家休養,過上清閒日子。
依齊辰和壺在虞城休息幾日,他們再次出發,前往帝邦,與姒昊的大軍匯合。
從前方傳來的戰況,可知姒昊已攻破密城,直逼帝邑。帝邦的三分之二疆土,都在姒昊手中,復國是早晚的事情。
離開了姒昊的虞蘇,關於他的消息,只能從信使那邊聽聞,他們間隔著遙遠的距離。在姒昊衝鋒陷陣,艱苦作戰時,他卻坐在虞城的家中,享受安寧的生活。
分離讓虞蘇惶恐,也讓虞蘇自責。
夜裡,每每睡不著覺,虞蘇會披衣到院中來。臥在院中看門的大黑,總是很警覺醒來,它陪伴在他身邊。虞蘇眺望天空的月亮,還有西方的星辰,想著,他的阿昊,是否也曾仰頭看向同一個夜空。
**
於墟為古帝時代帝於的都邑,如名,它已成為一處廢墟。
高大的宮城遺址,為荒草吞噬,夕陽照在殘桓斷壁上,晚風嗚咽,像似一曲輓歌。君王偉業,轉眼成空,不免讓人唏噓。
姒昊的大軍駐紮在於墟,離帝邑不過數十里。越靠近帝邑,遭受晉夷兵的攻擊越是稀少。濰水之戰,傾盡了帝邦的兵力,晉夷再無力組建大軍。
渡過濰水後,姒昊的軍隊迅速壯大,加入帝軍的方國和部族越來越多,其中,也有被姒昊恢復自由身的帝邦奴隸。自渡濰水,一路行軍,所遇敵軍,一觸即潰,摧枯拉朽。此時,晉朋的統治,就像一堵破牆,只需再加把力,一推就倒。
夜晚,各軍的統帥們從姒昊的大帳出來,他們領命散去,自去休息。明日大軍出動,兵分兩路,一路取帝邑,一路奪帝邦的西南關。西南關是帝邦西南的門戶,在晉夷手中。姒昊下令奪取,是為避免晉朋政權結束後,駐守西南的晉夷軍撤離,西南蠻趁機進來洗掠。
奪取西南關的任務被交給尋雲息和虞戍北,姒昊將親率帝軍,進攻帝邑。
偌大的帳篷中,燈光昏暗,映出帳中兩人,是姒昊和依齊辰。依齊辰從虞地回來,今日才抵達於墟,來的正是時候。
“蘇那邊安好嗎?”姒昊哪怕提起這個名字,都覺心中一股暖意。
“回帝昊,蘇卿安好無恙,在家中休養。”依齊辰離開虞城時,還特意去虞蘇家一趟,看見他安逸的模樣。
“這一路行程辛苦你了,齊辰。”姒昊心中感激,虞蘇能安然抵達虞城,比什麼都重要。
“能為帝昊分憂,是屬下榮幸。”依齊辰躬身行禮。他很高興完成姒昊交予的任務,他也明白自己被賞識和信任。
“下去吧。”姒昊頷首。
依齊辰退出大帳,他臨走前回頭一眼大帳,他見到姒昊孤零零的身影。他們這些跟隨在姒昊身邊的人,知曉這位君王身邊沒有女人,他心中所愛是位男子。
帝昊喜歡女子還是男子,在依齊辰看來和他們根本毫無關係,他不覺得有什麼不妥。有些統帥,方國的君主會在意,他們無不是想和帝昊聯姻,有自己的盤算。虞蘇的退離,非常有遠見,他成全姒昊,並且毫無怨言。依齊辰佩服虞蘇,也敬重姒昊。
他陪在姒昊身邊很多年了,一直沒有真正跟他分開過。他感到悵然若失,感到心裡空蕩蕩,雖然他還未離開尋丘。往後日子要受相思之苦,可以預見。
虞蘇習慣了漫長而艱辛的旅程,他這歸家之旅倒是悠閒,除去身體偶爾的不適,破壞這份悠閒。
在路上箭毒發作了一次,那還是剛離開尋丘,進入芒川時。
看到漫山遍野的農田,虞蘇命令隊伍一旁停歇。他下車沿著田堤走,詢問耕種的農人,依齊辰陪伴在他身旁。回去時,依齊辰發現虞蘇的腳步虛晃,伸手攙他,驚呼:“蘇卿,小心!”
這次倒是沒有昏迷,只是頭昏反胃,體虛乏力。毒物一旦進入身體,它便藏匿起來,它沒有形體,但它的傷害如此實實在在。
之後幾天,虞蘇再沒下車。他喝著湯藥,攬住一件斗篷,病弱地靠在馬車上。他有些不解,小小一處箭傷,卻把他弄得如此狼狽。該慶幸離開了姒昊,若不他該得多擔心啊。
夏日即將到來,路途時見盛開的月季花叢,紅彤彤一片。虞蘇讓士兵幫他採摘幾朵,擱放在他身旁,和一堆木簡木牘放一起。
離開芒川不久,在路上,虞蘇遇到一支來自雒溪的運輸隊,領隊者是子蠶。更讓虞蘇欣喜的是,子蠶身邊有一頭大黑犬。
大黑見到虞蘇簡直開心地要發瘋,它躥上馬車,前肢搭在虞蘇大腿上,拼命的汪汪,搖尾巴。虞蘇摸摸它的狗頭,心中很是感慨。戰事忙碌,根本照顧不來它,他和姒昊只得把大黑留在規西營地,不想會在這裡見到它。
“大黑被鬲岳送去雒溪,說是後昊寄養的犬。我看它兇悍,就把它帶在身旁。”子蠶告訴虞蘇,這隻“惡犬”是怎麼落她手上。
“子蠶,我想把它帶走,帶它回虞城。”虞蘇擼著大黑的背,它趴在虞蘇腳邊,乖巧無比。
對於這隻見著舊主忘新主的犬,子蠶只覺白養了它這麼段時日。她很高興大黑能陪伴虞蘇回去,她笑盈盈應下。
虞蘇要往明城,子蠶往尋丘,兩人分道揚鑣。走前,子蠶執住虞蘇的手,悵然問他:“後昊怎會同意你離去,蘇卿,你還會回來嗎?”虞蘇點了點頭,喃語:“子蠶,我們日後肯定還能相逢。”
他的話讓子蠶愁眉舒展,心裡好受些。她見證了他們的艱難歷程,不願他們最終天各一方。如果姒昊在即將成功的時候,摒棄虞蘇,子蠶會鄙視他,並且再也不肯幫他幹活了。
在雒溪,虞蘇的聲望,可是比姒昊高。雒溪的百姓,一直感念虞蘇。
在芒川的最後一夜,虞蘇書寫下第一封帛書。他在帛書中,告訴姒昊他的箭傷癒合,箭毒雖還未拔除,但他身體在逐漸康復。壺將他照顧得很好,依齊辰是位很盡職的將領,由他們看顧,他一切都好。路途上的景致美好,令人舒暢,山河大好,百姓安居。
帛書交付信使攜帶,信使騎馬馳騁,送往帝軍的大營。
歸家之路漫漫,到季夏,虞蘇來到明城,回到了故國。此時,虞蘇的箭毒也已拔去,身體康復。旅途勞累,還是讓他消瘦不少,要是讓姒昊看到,難免心疼。
在明城,虞蘇再次書寫下一份帛書,托信使帶給遠在帝邦的姒昊。一路上時有耳聞前方的戰報,聽說姒昊的大軍在攻打密城。沒有他在姒昊身邊,不知道他過得可好?兩人分離時,姒昊說身邊有任嘉、吉芳,尋雲息、伯密等心腹,實在不必為他擔心。
他在作戰,又如何不擔心呢。
告別明城,虞蘇加快行進步伐,匆匆趕往虞城,歸心似箭。這份歸鄉的激動心情,不只虞蘇獨有,對於身為虞人的依齊辰還有他的士兵而言,都是一樣。
坐在馬車,眺望虞城南面綠油油的田地,遠處蔥翠的及谷,虞蘇有種恍惚如隔世之感。城南耕種的大人們,還有人能認出他是虞茅的小兒子虞蘇,小孩兒們則全然不認識他。小孩歡喜地追在他馬車後面,以為他是哪國的嗣子。
虞君聞訊帝昊的卿臣到來,他派出一位大臣在虞城南門迎接。這位負責接見虞蘇的大臣不是別人,正是虞允。兩位好友,把臂言歡,自不必說。
回到虞城,虞蘇在家休養,過上清閒日子。
依齊辰和壺在虞城休息幾日,他們再次出發,前往帝邦,與姒昊的大軍匯合。
從前方傳來的戰況,可知姒昊已攻破密城,直逼帝邑。帝邦的三分之二疆土,都在姒昊手中,復國是早晚的事情。
離開了姒昊的虞蘇,關於他的消息,只能從信使那邊聽聞,他們間隔著遙遠的距離。在姒昊衝鋒陷陣,艱苦作戰時,他卻坐在虞城的家中,享受安寧的生活。
分離讓虞蘇惶恐,也讓虞蘇自責。
夜裡,每每睡不著覺,虞蘇會披衣到院中來。臥在院中看門的大黑,總是很警覺醒來,它陪伴在他身邊。虞蘇眺望天空的月亮,還有西方的星辰,想著,他的阿昊,是否也曾仰頭看向同一個夜空。
**
於墟為古帝時代帝於的都邑,如名,它已成為一處廢墟。
高大的宮城遺址,為荒草吞噬,夕陽照在殘桓斷壁上,晚風嗚咽,像似一曲輓歌。君王偉業,轉眼成空,不免讓人唏噓。
姒昊的大軍駐紮在於墟,離帝邑不過數十里。越靠近帝邑,遭受晉夷兵的攻擊越是稀少。濰水之戰,傾盡了帝邦的兵力,晉夷再無力組建大軍。
渡過濰水後,姒昊的軍隊迅速壯大,加入帝軍的方國和部族越來越多,其中,也有被姒昊恢復自由身的帝邦奴隸。自渡濰水,一路行軍,所遇敵軍,一觸即潰,摧枯拉朽。此時,晉朋的統治,就像一堵破牆,只需再加把力,一推就倒。
夜晚,各軍的統帥們從姒昊的大帳出來,他們領命散去,自去休息。明日大軍出動,兵分兩路,一路取帝邑,一路奪帝邦的西南關。西南關是帝邦西南的門戶,在晉夷手中。姒昊下令奪取,是為避免晉朋政權結束後,駐守西南的晉夷軍撤離,西南蠻趁機進來洗掠。
奪取西南關的任務被交給尋雲息和虞戍北,姒昊將親率帝軍,進攻帝邑。
偌大的帳篷中,燈光昏暗,映出帳中兩人,是姒昊和依齊辰。依齊辰從虞地回來,今日才抵達於墟,來的正是時候。
“蘇那邊安好嗎?”姒昊哪怕提起這個名字,都覺心中一股暖意。
“回帝昊,蘇卿安好無恙,在家中休養。”依齊辰離開虞城時,還特意去虞蘇家一趟,看見他安逸的模樣。
“這一路行程辛苦你了,齊辰。”姒昊心中感激,虞蘇能安然抵達虞城,比什麼都重要。
“能為帝昊分憂,是屬下榮幸。”依齊辰躬身行禮。他很高興完成姒昊交予的任務,他也明白自己被賞識和信任。
“下去吧。”姒昊頷首。
依齊辰退出大帳,他臨走前回頭一眼大帳,他見到姒昊孤零零的身影。他們這些跟隨在姒昊身邊的人,知曉這位君王身邊沒有女人,他心中所愛是位男子。
帝昊喜歡女子還是男子,在依齊辰看來和他們根本毫無關係,他不覺得有什麼不妥。有些統帥,方國的君主會在意,他們無不是想和帝昊聯姻,有自己的盤算。虞蘇的退離,非常有遠見,他成全姒昊,並且毫無怨言。依齊辰佩服虞蘇,也敬重姒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