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把傘擱下點了頭:“可曾有什麼人來見過他們?”

  “有,丞相來過的。但翻看了罪狀也未說什麼。大人今日是來……”

  我微一笑,說道:“自然是來見見他們。帶我去吧。”

  一路走向牢房最里處,陰暗不見天日,除了牢門,全是尺余厚的石壁,筆直的甬道里每隔一丈便有火炬火盆來照明。牢房裡的囚犯惡鬼也似,只要看見外面有人進去,便哭號吼叫。

  張湯看著我眉頭皺得死緊,便沖牢頭使了個眼色,牢頭二話不說,舉起鞭子一頓猛抽,那些人果然安靜許多。

  他們看見我身後的張湯和牢頭,顯然恐懼到極點,張湯是出了名的酷吏,而且觸類旁通的本事朝中眾臣能及者屈指可數,凡辦案,很是懂得見機行事,自然知道我的意思便是劉徹的意思,得了我的允許——這些人只留一口氣即可。做起事來,想必也不會手下留情。

  那些人身上的白囚衣儘是烙鐵印、鞭痕、血跡……幾乎沒一塊乾淨的。

  我站在重犯牢房外,斜睨著那些人,語出極平:“知道為什麼進來麼?”

  無人應答,想必該是怕說錯話……

  我懶得與他們費口舌,直言道:“進了這種地方,想活著出去也不是不可能,這重獄牢吏見了你們也是如蠅見血,不見錢血,便只好見人血,你們既是有錢買官做,想來更能拿得出買命的錢吧。削去官職是皇上的意思,只是這牢獄官吏可不是皇上那般宅心仁厚,你們給了田丞相多少,就按那個數的三倍湊了來,廷尉處便不再計較。你們也能囫圇個的出去了。”

  我攏了攏大氅,轉身欲走,又回頭笑道:“這話沒人再跟你們說第二遍了。自己掂量著吧。”

  這些話本可以讓張湯私下交代了就是,只是我來了,他們自然更明白,等給了錢出去,也可以散個話兒,往田蚡那裡砸錢買官,是拿錢買棺材。這往後我倒看誰還豁著命的往刀口上撞。

  牢房裡雖點著大火盆,依舊陰冷,潮氣逼人,我進去這一頓飯的時候便也滲著一額頭細細的冷汗,張湯見狀,忙伸手過來,“大人還好麼?”

  我搖搖頭:“沒事,我這便回去了。事情結了,進宮報給我,錢財轉給桑弘羊就好。”

  他撐著傘恭送至車上才回去:“是,下官都按大人交代的辦便是了。”

  我向他點了頭方離去。

  回去時,徹確實還未回,紅玉喜上眉梢,鬆了一口氣,忙給我去了衣,塞進被子裡:“下雨的天,有什麼要緊的事呢,讓他們辦了就好。何苦要自己去?回頭又染風寒。”

  我有些犯困,裹了裹被便睡過去。

  晚膳時候才醒過來,卻見徹站在外殿竹卷架旁翻看竹簡,我走過去伸頭看,“玉堂的竹卷還沒有宣室的多,來這兒找什麼東西看?”

  他拿著一卷給我看:“《詩三百》,這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我拿過重又扔回去,勉強笑道:“這句不好,你不覺得麼?這句是《詩三百》中最為悲傷的一句話。”

  他也不再說什麼,拉著我坐下讓紅玉布膳。

  他一般往我嘴裡送菜,一邊問道:“這些日子身子可好?”似是問我,又似是問紅玉。紅玉見我不說話,便接道:“沒什麼大礙,陸先生這一季開的方子都沒有以往多了,說大人只要好生吃了睡了,便養得好。”

  他笑了笑看著我道:“那就好,再多吃些,今晚我沒什麼忙的,陪你好好睡。”

  我也只笑笑點頭不答話。

  夜裡雨又大了,我縮緊了身子往他懷裡鑽,他摟緊低聲道:“還冷?”

  也不是冷,就是覺得這樣睡得踏實些,卻點了頭,輕聲“嗯”了。

  他搓搓我的胳膊:“我讓紅玉再拿來一條被。”

  “不用。”我拉著他,笑著回道:“一會就不冷了。”

  許久他突然問道:“王孫,你想不想去匈奴?”

  “想,你要去麼?”

  黑暗中,他抬手撫著我的臉輕聲道:“嗯,我帶你去看看匈奴的糙原和天山。”

  我無聲笑起來,“好……”

  ☆、二十二

  這年入冬後,又有湊報匈奴襲擊雲中郡、右北平,朝議廷議爭論辯論一鍋粥。下了朝回宣室,劉徹扔了一地竹卷,逕自在偏殿射靶子,我翻檢著看了些,坐在一旁笑著看他射箭,箭術倒是越發好了。

  直等到元安給他擦臉換衣時,我才問:“你要怎麼堵這麼些張嘴,有什麼折中的法子沒?”

  他臉上掛著水珠,璨璨一笑:“你還記得麼?我不是說要帶你去看匈奴的風景嗎?”

  我一愣,不可思議道:“你……可是要御駕親征?不行。”

  他突然問道:“自建元三年,我大漢斷斷續續的援助東甌平定東南,現在有關戰禍的,便只剩下北方的匈奴,你覺得現在可適合打仗?”

  我果斷道:“不行,匈奴和閩越不同。與匈奴人打,漢軍總是被動的,畢竟糙原民族行跡不定,而我們是世代定居。”

  他點頭道:“不錯,不等把漢軍的機動性作戰能力提高到匈奴騎兵的程度,便是開戰也是必敗無疑。到時候,國力耗了,便宜沒占著,才真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再說,我們不比匈奴人,國力恢復所需時間太長。”

  原來他心裡清楚的很,根本用不著我來說,我放心的笑笑:“那你要怎麼做?”

  他摸摸下巴,悠悠道:“敲山震虎……一箭雙鵰……”

  他既是如此說了,我便也不深問,總之,這些事,他比我聰明。

  元光二年暮春,王恢出計謀,在馬邑縣設餌,引匈奴人來,然後聚而殲之。劉徹在朝堂上時,便一副好整以暇的姿態。很是不加思索的說給王恢十萬人,讓他去伏擊匈奴。

  一下朝,便交代元安收拾東西。

  也對我道:“你回玉堂讓紅玉收拾收拾,咱們要出宮一些日子,短則十餘日,長則一個月。”

  我當下不知為何,覺得匪夷所思至極:“朝中一個月沒有皇帝?你……你是要做什麼?”

  他眨眨眼挑眉道:“他們要打仗,我們難得有空歇歇。自然是出去走走。”

  我瞪直了眼:“你派給王恢十萬軍士,竟是為了讓他去打仗好吊著一干朝臣的胃口,自己跑出去歇歇?”

  “嗯,是啊。不然你以為?”他攤攤手無辜道。

  我瞠目結舌,半晌,才吼道:“胡鬧,那是十萬條人命,不是豬狗畜生。”

  他不禁失笑道:“你放心,那十萬人,回來時一個也少不了。”他看我聽得如同吃了漿糊,又解釋道:“自我親政後,但凡腦子裡長著筋的,都順著龍鱗摸,我是想打匈奴,可你別看那些主戰的,一個個也是嘴上功夫做的十足十,真讓他去打,還不定誰比誰跑的快呢。”

  他接過元安遞上的茶,喝了一口又道:“你還記得我們許久之前在上林苑獵的那隻獐鹿麼?”

  我點點頭:“嗯。獐鹿生性多疑狡猾。那日百十個將士足足守了大半夜才獵住。”

  他又道:“是啊,那百十個人中,只要有一人稍稍出錯,便能放跑了獐鹿,所以,你覺得,這王恢率十萬人去伏擊,匈奴人是傻子麼?沒有十成的把握,他會那麼容易往你的圈兒里跳?”

  我這才了悟,嘆道:“這麼說,匈奴人若是不上當,王恢本也是個膽小怕事的,自然不會攆著上去打,如此豪言請纓,而後無功而返,你理直氣壯地砍了他,也正好敲敲那些朝中做事畏首畏尾隨大流的。”

  他伸手敲了敲我的腦袋笑道:“嗯,還不笨,還能想著別的麼?”

  我張了張嘴,還是搖了搖頭。

  他卻反口問道:“你說若匈奴人知道自己棋差一招就要被我漢軍一鍋端了,將會如何?”

  我神色一冷,“燒殺搶掠,變本加厲。”

  他又問:“然後呢?”

  我心下一抖:“我大漢上至君臣下至軍民同仇敵愾,憤擊匈奴。”

  他得意笑道:“這便是了。”

  我直直的看著他半晌,他抬手撥我的散發,疑道:“怎麼了?”我往後一閃,直搖頭。他眉心一皺,上前拉住:“怎麼了,為什麼躲?”

  “你這番心思,這些帝王術,可曾也在我身上用?”

  他輕輕一笑,用唇蹭了一下我的臉頰:“傻王孫,我怎麼會拿這些算計你,這世上,我唯一真心相待的,便只有你,你還不懂麼?你怎麼能懷疑我?”說到最後,竟覺得他嗓間低低沉沉。似有什麼阻著聲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