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自那以後,朝中一些將軍做事言語更是小心翼翼起來,每每在朝上,對我投來的眼神也頗有幾分值得玩味。

  我權當不在意,既是當初下了心了,便料到會有這麼一日,畢竟這世上有眼無珠、沒心沒肺之人自然是極少的。是我有悖倫常在先,又怎能堵得天下悠悠眾口。

  只是有一點,除卻東宮,劉徹順順噹噹的將宮中禁衛從裡到外換了一遍。我也樂得其成。

  到了冬日,老太太已經下不了榻了,只靠藥罐子吊著一口氣。只怕劉徹在宮裡這些動作她心裡也清楚得很,到現在還未有動作,或許她心裡還是捨不得他這個孫兒。

  我回了一趟韓府後驅車回宮,雪下得極大。只是府里來人說母親病了,我匆匆回去陪了幾日,劉徹又讓元安來宣,我看著母親好的差不多,這才動身回宮去。

  作者有話要說:更完睡覺~~~

  (~ o ~)~zZ

  ☆、十八、

  一入宮門便遠遠瞧見宣室外雪地里一襲墨色裘披往這邊來,車停後一開車門,就見劉徹伸著胳膊站在車旁,身上覆著一層薄雪,寒氣如霧,他笑得格外柔軟,“回來了,冷麼?”

  我撲進他懷裡,眯了眼笑:“不冷。”

  他拉出我的手搓搓:“車裡沒帶暖爐麼?還是這麼涼。快回去。”說著把裘披接下來也裹在我身上,轉過身:“來,我背著。”我跳到他背上把手塞進他衣領。

  他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踩著雪上那百餘台階,我叫他:“徹。”

  他微微回頭:“嗯?”

  “沒事。”“那你叫我幹嘛?”“沒事。”“那接著叫。”

  我又笑:“徹。”“嗯。”

  ……

  到了宣室,竟看見田蚡站在殿中,我從他背上下來,劉徹伸了手脫掉我的裘披:“去爐子那裡。”回頭對田蚡道:“你回去吧。”

  田蚡在我臉上有意無意地掃過一眼:“是,皇上。”

  等田蚡出了宣室,我問道:“他,來做什麼?”

  劉徹輕飄飄回道:“還能有什麼事,老太太眼看沒幾天了,太后那裡可不就急了麼?”

  王太后……

  看來有些事遠遠沒有到頭。我突然覺得心裡有些發抖。問道:“那……怎麼辦?”

  他笑道:“還能怎麼辦?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他倒是坦然淡定。我聽得心疼,雖然我已經告訴母親,我對以前的事忘了,她依然把我當親兒子一樣,吃的穿的樣樣親為。

  我抬眼看劉徹,他無聲的看了殿外的風雪,指尖在杯盞邊緣噠噠的輕敲,他的祖母、母親、舅舅、姐姐、妻子……所有人都棄他而去。他除了空有一頂皇冠,什麼也沒有……不,或許,還有我……

  我坐在他身邊圈著他仰頭笑道:“我替你擋、替你掩……”

  他抬手摸摸我的臉:“說什麼傻話,我不捨得。”

  我把頭埋進他懷裡,眼裡藏著淚,劉徹你這傻子。

  過了幾日,天還陰著,積了小半月的雪依舊不化,劉徹出宮去了上林苑,衛青已經十五歲,我讓他到上林苑去訓練那些新來的將士,他出身低微,又不如李廣等老將,往後要讓那些將士死心塌地的效命,必是要以德服人,打一開始就得認準他才行。

  紅玉從外面匆匆進來,面色不安:“大人,東宮的阿禾姑娘來,說太皇太后要見大人。”

  我琢磨了片刻才道:“哦,那更衣吧,我這就去。”

  紅玉拿了那件與劉徹相同的大氅,還有劉徹給的那條鑲著九顆貓眼兒石的玉帶。我皺了眉:“這個不行。”

  紅玉不容分說的給系上:“大人聽我一回,錯不了。如今皇上不在宮裡,但凡長心眼的人看著你穿的,都會收斂些,大人忘了我說的話麼?若你有什麼差池,讓皇上怎麼辦?”

  我低了頭也不再堅持,只等她給穿好才去。

  許是剛剛睡好,老太太雖看著瘦的臉頰有些凹陷,但精神頭還不錯,揣著手爐坐在中殿,阿禾往她背後墊上一隻枕,我忙上前跪拜:“給太皇太后請安。”

  她低低地咳了一聲,抬抬手:“起身坐那裡吧。”

  我依言坐下。

  一時無人開口,我心想要不要先說什麼。老太太卻對身邊丫頭道:“你們下去吧。我有事要與韓大人相議。”

  “韓嫣。”

  “是,卑臣在。”我拱手垂眸。

  她眼神在我身上停了片刻,“那條玉帶,是我讓人為徹兒做的。你知道那九顆貓眼兒石代表何意麼?”

  我起身離座,忙磕頭:“卑臣該死,皇上他……”

  她竟有些輕笑:“我知道是他給你的。若說這世上還有什麼是值得我這孫兒不計代價要捨身的,只怕也只有你與阿嬌了。去坐吧。”

  我腳都發抖:“卑臣還是跪著吧。”難不成她要在臨死前殺了我以絕了阿嬌的後患?

  她問話毫不遮掩:“怎麼?你怕死?”

  我坦然道:“怕,除非是為了皇上。”

  “我不會讓你死的。”老太太似是嘆了嘆氣,“你若死了,以阿嬌的性子,怕是……”她抬手抹了抹眼角的淚。

  我微一笑,也是,老太太一撒手,王太后怎可能輕易放得過阿嬌和竇家。她不是想繞我一命,只是看到我為了阿嬌得罪衛子夫,甚至平陽公主,想讓我做阿嬌的屏障,最起碼,王家和田家要想扳倒阿嬌和竇家,必得先殺了我,可我身後,是劉徹……

  她算到了一切,獨獨沒有算到,我之所以站在阿嬌前面,只是不想劉徹對阿嬌擔太多愧疚,畢竟她也是這深宮裡真心實意地待劉徹的人,若說目的,她不過想要劉徹心裡為她存一方淨土,記她念她此生不渝……若讓劉徹眼睜睜看著阿嬌去死,他必要一世不安。

  人都道帝王無情,劉徹看似無甚情誼,那只是因為這許多年來沒有人對他有情,就連阿嬌也不念昔日讓他憋著一肚子不舒坦,可是若誰對他全心全意,他又豈會不掏心挖肺?

  他想要人懂他,不關乎朝堂權謀,想有人愛他,不在乎他是否是這漢家天子。皇家天威後,他一顆琉璃水晶心,又有幾個人看得見?

  每每入夜後,他睡夢裡不安穩地皺皺眉尖輕聲叫一聲“王孫”,我的心便如刀割繩鋸……

  “太皇太后放心,有我在一日,斷不會使皇后娘娘有一絲傷害。便是皇上也不會允許。”我慎重恭敬的叩頭。

  她點點頭,“不論出於何目的,你對阿嬌也從未有半分不敬,甚至不惜為她挺身而出,我想,皇上既然喜歡,留著也好。只是,我若不在,有幾件事要交待於你。”

  “太皇太后請說,韓嫣定誓死效命。”

  “這第一,便是王太后,我死後王太后必然干政,可她畢竟是徹兒的親娘,大漢朝以孝治天下,若徹兒做的過激,他畢竟年少……你可知我的意思?”

  怎會不知,不過是想讓我做徹兒的墊腳石用來投石問路。我點頭道:“卑臣知道,便是太皇太后不說,韓嫣也會為皇上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她伸了兩隻手指:“這第二,是各諸侯王,我知道徹兒志在千秋,必不會坐視諸侯各安封地胡作非為,只是,凡是欲速則不達,再者,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亦不達。你可懂?”

  “卑臣謹記太皇太后之意。便是各諸侯一個不留,也斷不會毀了皇上在青史上的英名。”

  她點了頭,“這第三,也是我最不放心的事,便是打仗。也是我遲遲不肯將虎符交與徹兒的原因,只是悉聞那次在上林苑後,你為了拉攏程不識舍了半條命,便也不想再橫加阻撓,可你們要知道,天下雖平,忘戰必危,可國雖大,好戰也必亡。”

  我抬頭深深地看著已經即將風逝殘燭的老太太,重重的磕了三個頭:“太皇太后……”

  她抬了頭看了看殿內,眼光落在殿門外,似是望穿這大漢的萬里疆土,輕聲道:“畢竟他是我的孫兒,是要擔得起我劉家天下的人。這麼,我便不至於無臉去見劉家列祖。”

  “是……韓嫣以性命起誓,對皇上,死生不離,如違此誓,天理不容。”

  “嘭——”

  東宮的殿門被人踢開,劉徹急沖沖的撲來:“王孫。”

  我剛一轉身,他見我跪在地上便上來拉起身,這才對老太太行禮:“孫兒給奶奶請安。不知奶奶召王孫何事,他不過是個少傅,不理朝中大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