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殿下,東北面不是齊州城麽?”

  “對,齊州,四面環山,離襄州近,想必糧食能通過地道運入。”

  “若是山林戰,於我有利。”

  “不過,對方也可能設好了陷阱等著。”

  “無論哪座城,王兄都講解過許多戰法與攻守利弊。各位將軍沒有忘記罷。”

  “是!臣等時刻不忘雲王殿下的指點。”

  “方法畢竟只是紙上談兵而已,戰時須得靠各位的判斷,諸位可別讓王兄失望。”

  “臣等當各居其位、各行其職,平復叛亂,以待雲王殿下登基!”

  “不必等那逆賊現身,點將之後,即刻拔營趕往齊州和襄州方向。”

  “殿下,糧糙運送就讓臣負責罷。”

  “交給宮卿了。”

  里進中,洛自醉啜了口茶,翻看著地圖。一張圖一座城,地勢景物乃至較大的樓閤府第皆詳盡得很。每張圖邊都注著攻城之法。

  襄州,緊要之處便是絕糧糙。應在收穫之前燒盡糧食,滅其士氣。其人數固然占上風,在平原之上也易於擺開陣形,但所占之地愈多,能用之兵愈少。儘量使其戰線擴大,糧糙供應不及,再各個擊破。且,正面作戰時,宜用弓陣,且戰且退,迷惑為主,損敵為次。

  齊州,地處隱秘,易藏行蹤。首要之事,轉移襄州糧糙,孤立齊州。而後,以火為先,燒盡山林,趁煙霧瀰漫之時,奪取環山。而後,斷其水源,圍困城池。齊州為谷底,水火攻皆為上法。

  驛州……

  後亟琰笑道:“不愧是小書童,將門出身,焉有犬子?”

  聽了此話,洛自醉頓時微黑了臉:“陛下別忘了,臣便是那個例外的‘犬子’。”對於行軍打仗,他是一竅不通。在家中時也常聊起戰事戰局,但他全無興趣。與其聽老爹和大哥的精彩戰例,還不如去小憩一會。只是,他沒想到,無極卻將這些都記在心裡,並牢牢抓住了要點。

  洛自省呵呵笑起來,拍了拍自家哥哥的肩:“這也怨不得四哥,每回提起行軍之事,你不是走神就是睡覺,能學會才奇怪。”

  這算是小小的報復麽?洛自醉瞥了他一眼:“而自省你就算學了,也未能學以致用。”

  洛自省神色一僵,手停在了半空。

  後亟琰低低地笑了起來。

  “陛下,外頭還在議事。”

  “你們兄弟……真是有趣。”

  “不好意思,我們的確很有趣。”

  “四哥,有你這句話,我絕不會袖手旁觀了。”

  “別拿我當藉口,你們早就開始行動了罷。”

  天巽抬首,一面捏著棋子把玩一面笑道:“聽說文宣陛下即將回池陽了?”

  皇顥頷首,落了棋:“出來得太久,是時候回去了。”

  “清寧陛下也要回麽?”

  “不,朕不太放心,要留在這裡。”

  “那麽,朕就將皇後留在獻辰罷。”

  究竟是不太放心,還是不願回宮辭面對堆積成山的奏摺?洛自醉望了望後亟琰,搖搖首。俗語云,國不可一日無君。這回三位已經在獻辰盤桓了兩個月,恐怕多少有些不放心罷。當然,某人是個例外。

  “陛下,微臣以為,您也應該回溪豫。”

  “洛四,你這是要趕我麽?”

  “微臣不敢。”

  為什麽他就能一點都不擔心?奏摺應該是原因之一,另外──或許他覺得待在獻辰不會錯過趣事罷。果然,日久方能見人心,初識時他的勤勉完全是為了不授人話柄而已。

  外進的議事告一段落,里進也恢復了平靜。

  皇顥、天巽和洛自省先行一步,洛自醉與後亟琰仍在琢磨那些攻城法。

  帝昀不知何時走了進來,安靜地立在一旁。

  待到洛自醉與後亟琰看完了地圖,他才行了禮,坐下來。

  “兩位覺得如何?”

  “應當是東面與北面罷,南面與西面不可能挖得出供百萬人通過的地道。”洛自醉回道。

  “那麽便是襄州與齊州一帶了。”

  “暗行使尚未有消息傳來。”後亟琰接道,“不過,愈早行動愈好。”

  “是,我也不想被人提著線操縱。”帝昀輕聲道,“不過,王兄不在,多少有些緊張忐忑。帶兵之事,王兄都教過了,我也時時刻刻牢記心中。但只是知道而已,沒有半點經驗,實在很擔心。”

  “經驗之缺交給各位將軍補足。殿下只需考量大局便可。”

  “王兄已將事情都託付給我了,可我恐怕不能如他期許那樣……”

  “就算殿下信不過自己,難道也信不過他看人的眼光麽?”

  帝昀怔了怔,笑了。

  “還請陛下與四公子助小王一臂之力。”

  “好說。”後亟琰道。

  “有什麽我能幫忙的,殿下儘管開口。”洛自醉也道。

  帝昀搖搖首,笑道:“陛下與四公子已經做得夠多了。小王在此謝過了。”說罷,他便離開了。

  洛自醉抬起眉,瞟過去:“你和自省做了些什麽?”

  “該說無極的暗行使厲害麽?……這個孩子也不普通呢。”

  “自然,他可是流著皇室血脈之人,而且──”而且是那位陛下的獨子。

  “雖然不普通,卻沒有半點惡意,也實在難得。”

  顧左右而言其他,罷了。洛自醉望向小榭外:夕陽殘照,粼粼湖水輕輕蕩漾;和風中,漣漪慢慢擴散,直至消失。

  然,這場戰事帶來的影響,什麽時候才會消失?

  公布檄文三日後,靈王帝昀點將誓師,帶著五十餘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朝東北行去。

  洛自醉立在城樓上,望著遠去的滾滾煙塵。

  角吟至此成了座無人守備的空城。

  不過,聽說無極暗裡還有一支特別的軍隊,應該已在京城附近設防罷。而且,敵人殺回來也不容易,畢竟現在有閔衍國師在調查地道。

  你的國家你的百姓都在戰亂邊際,無極,你還在做什麽?

  還能安然地睡下去麽?

  47、平叛之戰

  一望無際的曠野上,兩軍壁壘分明,嚴陣以待。

  雖是百萬人的戰場,卻如古林一樣寂靜,仿佛連風聲都能聽見。上至將帥,下至兵卒,都緊緊盯著敵方的行動,似乎若是稍不注意,轉眼間自己便將失去性命。

  倏然,雷鳴般的戰鼓擂響,雄渾沈重的鼓聲迴蕩在原野上空。

  鼓點由緩至急,人人無不繃緊身軀,蓄勢待發。

  戰鼓急催三回,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持續高漲的殺氣。

  一名全身裹著銀甲的少年提著長槍,駕著赤紅的駿馬,衝出陣來。他雖然橫眉豎目,煞氣四溢,卻掩蓋不住猶存於眼角眉梢的稚嫩。

  少年驅著馬在陣前停下,手執長槍,直指敵陣中央的戰車,高喊道:“帝鄴!出來與本王一戰!別做縮頭烏龜!”

  他身後的將士們群情激昂,紛紛以武器錘地助威。一時間甚至帶給人大地震動起來的錯覺。

  昨日的疲憊尚未褪去,現下竟主動上前叫陣,有些輕率了。

  帝無極浮在半空中,俯視著整個戰場。

  這十幾日來,他一直這麽看著,旁觀戰事的發展。兵分二路,佯攻敵營,奇襲襄州;假敗誘敵,請君入甕,火燒齊州;斷絕糧糙,逼退援軍,勸降敵將──如今,終於到了直面對手的時刻。

  不知是太過驕傲還是太過心急了些,帝昀今日有些魯莽,果然還有些小孩心性。不過,身為主帥,如此下去,可能會惹出亂子。

  時隔多日,他可曾記得他說過的話?千萬小心,千萬冷靜──看他眼下的行動,大約是忘光了罷。

  “眼神依然這麽冷淡,你當真在擔心他麽?”

  他身後隱隱綽綽的人影輕輕笑起來。

  帝無極無意回應,望向敵陣中立在戰車上的景王帝鄴。

  “此戰正如你當初所預料的那樣,步步盡在掌控之中,你應該放心多了罷。”

  “我並非神,不可能事事皆在我意料之中。”

  “對戰至今,連戰連勝,五十萬人將百餘萬大軍玩弄於股掌之上,殺得落花流水……不夠麽?”

  “不夠。不到最後一刻,不能斷言成敗。”

  “‘他’教養了你,改變了你,的確是出眾的異世使者。或許,那時候也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了。不過,我依然有些後悔。”

  帝無極直起身,冷瞥了身後人一眼:“已成事實,後悔也無益。何況,我並非沒有為帝的資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