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就聽元兒喊道:“二公子未提起任何事!只是交代小的們好好伺候公子!不過!黎將軍說,丞相、大學士、禮部尚書在朝上力主廢后!他們好不容易得此翻身之機,定不會放過!”

  洛自醉沉默了。雖已經料想到事情已無法挽回,實際明白狀況後,卻依然有些難以接受。

  唐三又道:“現下,眾多文臣都靜坐在議政殿前,要逼聖上作出決斷。”

  洛自醉神色仍未有任何變化,接著向外走。

  “公子!”唐三不能傷他,只得追上前,喚道,“公子請留步!留在殿內!”

  “公子!小的方才出去探過,外頭混亂得很!”元兒也急道。一干小侍都立刻奔出正殿,欲截住他。

  洛自醉已走至長廊盡頭,回首冷道:“有一處,我非去不可。別擔心,不會有事。這時候,誰也不想觸怒聖上。”

  是,非去不可。

  有一陣,他曾信任寧姜,還對洛無極說要去獻宜殿謝他贈的香袋。然而,萬萬沒料到,這一切都是布置好的陷阱,等著他往裡跳。

  雖然他一直對這個人保持警惕,明白時時刻刻都不可放鬆,但,人總會有鬆懈戒備的時候。即便是他,對人向來心存忌憚的他,也是如此。

  悔不該給後亟琰那酩香花袋。倘若只他一人戴著,也不至於出現如今這樣難以控制的局面——雖與洛無極在意識清醒的情形下接觸親密,也非他所願。不過,儘管非他所願,此次意外於他而言,也正如初言所說,是契機。

  於後亟琰而言,這卻會是怎樣的災難?或許,他已有應對之策?

  如今,應當有兩處非去不可了罷。

  步出紫陽殿,洛自醉沿著小渠,朝西而去。

  紫陽殿外較他想像中的還要鬧騰。他幾乎已經遺忘的北面和東面傳來的嘈雜聲,令他不由得皺起眉頭。

  難不成,他們以為熬過了一場大難,對手反陷入絕境,便可高枕無憂了麼?

  洛自醉放緩了步伐,微眯起眼睛,淡淡一笑。

  不知他們是否清楚,“代價”二字的分量呢?

  風鳴宮西的獻宜殿,是澗雨君寧姜的宮殿。九年多以來,洛自醉往來此處不下百次,已是十分熟悉了。

  抬首掃一眼拱門上的匾額,洛自醉毫不猶豫地踏入殿內,穿過前庭花園,順著條僻靜的小徑,朝內而去。

  獻宜殿內異常寧靜,絲毫不似其他二殿那般肆無忌憚。

  越過幾座樓閣,依然半個人影也無。

  洛自醉覺著有些意外,不過,這也正合他心意。倘若被寧姜的侍從遇見,免不了動手,又得費一番工夫。此番他並不欲多生是非,只想冷靜地見見寧姜,希望他能一一解自己的疑惑罷了。或許,這舉動不能算理智——寧姜在成為皇帝陛下的箭靶後,必不能保住性命。為了尋條生路,他可能會將他作質。但,仔細思考過後,無論如何他都想問一句,長公主當真值得傾命以護?這些年來,他分明看得很清楚,誰更適合為帝。難道為了不確定的家族利益,他便甘願做一個錯誤的抉擇?甘願犧牲自己?

  寧姜對太子的評價是假的,和悅態度是假的,待他們的坦誠是假的,這些他能相信。

  不過,若說寧姜的機敏和判斷力是假的,他卻無法相信。

  洛自醉與後亟琰曾以為,以寧姜的秉性和機智,絕無可能成為直接對他們不利的人。畢竟,他是寧家三公子,才華出眾,絕非可隨意丟棄的棋子。

  然,事情往往出乎人的意料。

  即使是一瞬間的信任所生的背叛感,依然令已久久不曾嘗到這種憤慨滋味的洛自醉難以忘懷。

  所以,他來了。

  還因寧姜深深傷害了他的友人,所以,他來了。

  獻宜殿大大小小的樓閣中都沒有人。

  洛自醉在寧姜的寢殿前立了半晌,敏感地發覺,附近有殺氣浮動。他側過身,望著寢殿後方。

  寧姜寢殿後方是片楊樹林,林子後有座園子。他來獻宜殿雖也算勤了,但從未去過那後園。一則似乎連寧姜自個兒也忘了有這麼個去處;二則論風雅之事,他們三人的興趣都不及後亟琰——寧姜寧可去校場看人操練,黎唯寧可待在殿中布陣破陣,他寧可躺在榻上小睡。因此,他也從未想過要去看看這可能是雜糙叢生的園子。

  林間是一條幽暗的小道。

  洛自醉一步一步,不急不緩。前方的不詳氣息愈重,他的神色愈加平淡,步伐愈加謹慎。

  走了一陣,豁然開朗。

  小道盡頭,是幾畦淡紫色的糙,枝繁葉茂。在深秋時節的暖陽下,與絕大部分同類相反,這些奇瑰優美的生物生機勃發,仿佛絲毫不畏懼即將到來的寒冷。

  洛自醉稍稍停了停。

  這些便是酩香花了罷。雖早過了花期,其獨特動人的姿態依然值得欣賞。

  而且,空氣中,似乎仍留有餘香。淡而雅,繚繞不散的清香。

  繼續在花叢中穿行,卻漸漸地聞不見花香,取而代之的,是血腥味。

  洛自醉擰起眉。濃重的血腥已全然蓋住了香氣。他舉目四望,稀疏的花木遮擋住他的視線。

  又走了幾步,他才發覺,酩香花畦邊的土,已被血染成了怪異的顏色。循著血流朝前看,便見一名小侍,趴倒在花木間。

  他背部的傷口極深,幾可見骨,血仍在流。

  看來應當剛死去不久,不然,血應該已經凝固了。

  寧姜在麼?

  洛自醉轉過身,又望見不遠處的另一具屍首。他認得那張臉孔,是獻宜殿中司。不過,平素自若的神色,被極度恐懼和慌亂的神情所取代。

  一路走著,他總計發現六具屍體。

  幾乎都是極盡恐慌的模樣,殺人者毫不留情,且劍法出眾,一擊即中,沒給他們任何逃走的機會。

  繞過一小叢已半枯乾的花木枝,洛自醉瞧見一座六角亭。亭子前,寧姜正一手抓住他的書童子燭的衣襟,一手舉起沾滿血跡的長劍。

  那子燭渾身顫抖,滿面驚懼,泣不成聲,滿目絕望。

  寧姜神情冰冷異常,一劍刺穿了他的胸膛。劍沒入子燭體內時,他望見洛自醉,目光剎那間變得兇狠,隨即又是恐懼和無力。

  但,那一剎那,洛自醉卻猛然覺得,面無表情的寧姜更為絕望。

  因此,他只是沉默地望著。

  血濺了寧姜一身。

  他身著銀線軟甲,顯是匆匆自御林軍營趕回,還未來得及換身衣裳,便找來所有下人,一一盤問之後,就立刻痛下殺手。

  寧姜抽出劍,子燭軟倒在地,大片血在他身下暈染開來。

  洛自醉站在原地,九年之間的點點滴滴,最近接二連三發生的事情,都迅速地在他腦中閃過。他捕捉到了什麼,卻又讓那幾絲疑慮溜走了。

  如今,他只明白,意外,或許並非意外,發生了。

  寧姜似才察覺他在場,緩緩回首,望著他。

  原本有許多話要質問,如今,洛自醉卻覺得已經沒有必要問出口。事情撲朔迷離,又或許,他離真相只有一步之遙。所以,他仍然十分平靜地任寧姜望著,以依舊冰冷的目光望著。

  “棲風二哥。”寧姜倏地出口喚道,神色和煦不少。

  洛自醉仍只是淡淡地瞧著他,沒有半分動作。

  寧姜收劍回鞘,道:“棲風二哥可還記得,九年前,封君那日,我第一個到紫陽殿拜訪?”

  洛自醉頷首。

  “少時聽了許多你的傳說,對你素來仰慕。只可惜你久病在家,不見外人,寧家和洛家也並不交好,一直沒有機會與你相識。在選妃的寧宜閣第一眼見到你,我便想著,這就是洛四公子啊,與你結交的機遇,終究來了。”

  洛自醉眼神微變,依舊不語。

  “我仰慕二哥,敬佩大哥,可,你們從未信過我。”話畢,寧姜忽地一笑。

  洛自醉憶起,九年前,初見他時,他亦是這樣笑著,和善近人,親切無比,教人生不出任何防備之心。

  其實,他信過他,即便只一瞬,也信過。

  不過,洛自醉仍未言語。

  寧姜愴然大笑,道:“無論我如何說,如何做,在你們眼中,也只是作戲罷!不過,依你的性子,如今這時候還會到獻宜殿來見我,何嘗不是一種信任?!”

  洛自醉微怔。出紫陽殿前,他便知此舉鹵莽之極。儘管如此,他還是來了。明知可能有危險,還是來了。他以為都只因自己太在意後亟琰之事,且有五分篤定寧姜不會輕易動作。但,現在想來,他向來認為有五分危險便不能行事,這回卻並未多加思考。這並非只是憤怒之下的衝動,而是,正如寧姜所言,他潛意識中,仍認定寧姜不會鋌而走險——儘管一切都對寧姜不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