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雖然很多人不屑於那句——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我是相信的。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相信。”
長長的一段話,她說的有條有理。臉上帶笑,內心卻是黯然。
她原本是打算在決賽上用林啟光的曲子,難度高,又能秀技術,而且她也練得很熟。可就在那天,二中有學生被送進了醫院。
是一個高三的女學生。據說是因為高考前的壓力太大,突然承受不住,從二樓教室跳了下來。腿倒是沒事,右手卻骨折了,高考無望。
戚茹忽然想起,這一年的高考難度似乎挺大。雖然每年高考後都有高考失利者自殺的新聞傳出,但這一年格外多。一中這樣事故率極低的學校,這一年去世了三人。前世的她哪怕兩耳不聞窗外事,都能從老師和同學的臉上感受到那種絕望。
前世無法,現在,她想要幫一些人,哪怕只有一個。也許這沒什麼用處,可萬一呢?
渠義點了點頭,沒再說話。
戚茹選這首曲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她是來拿冠軍的,她來參加比賽是有目的的。所以在想出了主旋律之後,還請林啟光和陸景行幫忙完善。可以說,技術和難度放在二胡曲里,都是有看點的。
接下來是點評那位老大爺。老大爺本是農民,按理來說骨子裡應該沒有那種雅致。可偏偏就由他展示出了這種溫婉的水鄉氣質,與他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形象不符。
“我們祖上也出過大官,出過大商人,蘇州我沒去過,但太爺爺在臨安有一個小園林。我小時候去過,現在歸了政府,可那之前卻是我家。我讀書少,但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不少,多少也感受過你們所謂的氣質……”
言談之間倒是不像個農民了。
最驚艷的還屬彈琵琶的那位。
她竟然當場背出了一篇完整的《琵琶行》!戚茹也能背,但她是純粹背書,這位卻是享受。
每一字每一句都透著古韻,嗓音輕柔,不知迷倒了多少觀眾。
所有的點評完畢,主持人上場,讓評委們去小房間討論按選手們的表現評出冠亞軍,而她則是在台上和選手以及觀眾互動,等待著結果出來。
“好,我們的四位評委老師已經回到了台上 ,看來結果已出。到底誰是我們今天的冠軍呢,讓評委老師來為我們揭曉吧。”
三人站起身,將樂器放在座椅上,靜靜等候結果。
這時候,一向面不改色的戚茹也有了點緊張。她對自己的水平有信心,對林老都表示過肯定的原創曲有信心,但競爭對手同樣不差,他們是優秀的,是驚艷的。
“咱們這有四個人,台上卻只有三個選手,我也害怕這結果從我手中出去會有人傷心,這多不好意思。你們一人宣布一個,我就不參與了。”渠義先笑起來,表示自己只當看客。
反正結果已經討論出來,誰宣布都沒差。另外三位評委想要多露臉,那就露吧。
另外三個都笑起來,四人打趣了一番,多少緩解了台上台下的緊張氣氛。
“……那就先從季軍說起吧……武軍,恭喜你!”
是那位老大爺。
戚茹和另一個女生都鬆了一口氣,下一秒又懸起了心。
“亞軍……楚玉珏,恭喜你!”
一家歡喜一家愁。楚玉珏對著台上深深鞠了一躬。
戚茹捏緊了衣角,眼角濕潤。
她,她是冠軍?!她做到了!
第73章
民樂之星的冠軍得主,戚茹,此時面不改色對著鏡頭微笑,心頭卻掀起巨浪。
這和她前世得來某卡最佳女配角獎項時的激動還不太一樣。
演戲和演奏是兩種概念,卻又有某種程度上的相同。
演戲時揣摩角色,全身心投入把自己變成劇本中的人,而演奏則是把自己想成作曲者,體會作者創曲時的心態,彈出他的心路歷程。然而不管是演員還是樂手,都是獨立的個體,總會帶出自己的情緒,加入自己的理解。
雙重身份的戚茹此時腦子一空,在台上發揮了她身為演員的功底,應付主持人的話語一套一套,感謝起評委老師以及說獲獎感言都用了十分的力氣,讓台下的觀眾和台上的評委都以為她背過很多遍,仿佛知道自己能拿冠軍一般鎮定自如。
有人說她太過自信,有人說她是內定,所以才在台上打官腔。
不過這點子露餡戚茹並不放在心上。說完場面話,她還要和另外兩位選手說話,最後還有三人的合奏環節。
“恭喜你。希望以後我們還能有切磋的機會。”琵琶姑娘臉上帶笑,眼底卻有一絲不服。可現場這麼多人看著,她除了恭喜也說不出別的。
“謝謝。楚姐姐你同樣很厲害。”
兩人輕輕擁抱了對方,一旁的老大爺伸出手和戚茹相握,說了一句:“後生可畏,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謝謝,您過獎了。您生活閱歷和演奏經驗都比我多,我以後還要多向您學習呢,只希望您不要嫌棄。”
“哈哈,有空多來我們村玩,鄉間地頭感受一下,說不定你能寫出更好的曲子。”
老大爺對戚茹這個年輕的後輩很有好感,村裡的小孩都嫌棄他們這些老人,尤其是吹嗩吶的。自家好友一身本領無人繼承,以往紅白喜事都會請樂隊上門吹吹打打,如今也開始走所謂的文藝路線,拿個音箱就算完事,戚茹能把二胡學成這樣,不管她目的是什麼,是真心喜愛或是只為名利,他都覺得好。
獎項落定,時間才過去一小時,下一個環節則是合奏。
之所以給兩周的時間,也有這個因素在。合奏曲目是早就選好的——茉莉花。
08年北京奧運會上,這首歌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知名度不低。而三人對這首曲子並不陌生,不管是笛子還是二胡還是琵琶,基礎練習曲中都有它的身影。
因為戚茹平日還要上學,兩人遷就她的時間,來到臨安呆了三天和她練習合奏。琵琶女曾隱晦提過想見見戚茹的老師,被戚茹委婉拒絕。林啟光要是這麼容易就能被人上門拜訪,他也不會特意選在臨安隱居起來了。
三人的水平不差,茉莉花的難度也不大,稍加練習便能演奏。導演對效果要求不高,不出錯就行,萬一現場出了意外,還能補錄。反正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一共八分鐘,一遍成功過,導演很滿意。四位評委又就著這首歌點評了一下三人各自的優點。比賽已經結束,他們沒必要再說缺點,惹人厭煩。好話像是不要錢一般往外撒。
當然,因為這首歌真的不難,要是以他們的水平還合奏不好,這個前三強就很有水分了。
主持人見機行事,看評委們說的歡樂,往評委席方向走了兩步:“聽老師們說這些,我也不太懂,要不您現場來一個,也讓我們的選手和觀眾感受感受大師的水平?”
這話捧高了評委,樂團這兩位也不客氣,直接下台來,就用了選手的樂器。
“小戚,借你二胡一用可好?”
長長的一段話,她說的有條有理。臉上帶笑,內心卻是黯然。
她原本是打算在決賽上用林啟光的曲子,難度高,又能秀技術,而且她也練得很熟。可就在那天,二中有學生被送進了醫院。
是一個高三的女學生。據說是因為高考前的壓力太大,突然承受不住,從二樓教室跳了下來。腿倒是沒事,右手卻骨折了,高考無望。
戚茹忽然想起,這一年的高考難度似乎挺大。雖然每年高考後都有高考失利者自殺的新聞傳出,但這一年格外多。一中這樣事故率極低的學校,這一年去世了三人。前世的她哪怕兩耳不聞窗外事,都能從老師和同學的臉上感受到那種絕望。
前世無法,現在,她想要幫一些人,哪怕只有一個。也許這沒什麼用處,可萬一呢?
渠義點了點頭,沒再說話。
戚茹選這首曲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她是來拿冠軍的,她來參加比賽是有目的的。所以在想出了主旋律之後,還請林啟光和陸景行幫忙完善。可以說,技術和難度放在二胡曲里,都是有看點的。
接下來是點評那位老大爺。老大爺本是農民,按理來說骨子裡應該沒有那種雅致。可偏偏就由他展示出了這種溫婉的水鄉氣質,與他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形象不符。
“我們祖上也出過大官,出過大商人,蘇州我沒去過,但太爺爺在臨安有一個小園林。我小時候去過,現在歸了政府,可那之前卻是我家。我讀書少,但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不少,多少也感受過你們所謂的氣質……”
言談之間倒是不像個農民了。
最驚艷的還屬彈琵琶的那位。
她竟然當場背出了一篇完整的《琵琶行》!戚茹也能背,但她是純粹背書,這位卻是享受。
每一字每一句都透著古韻,嗓音輕柔,不知迷倒了多少觀眾。
所有的點評完畢,主持人上場,讓評委們去小房間討論按選手們的表現評出冠亞軍,而她則是在台上和選手以及觀眾互動,等待著結果出來。
“好,我們的四位評委老師已經回到了台上 ,看來結果已出。到底誰是我們今天的冠軍呢,讓評委老師來為我們揭曉吧。”
三人站起身,將樂器放在座椅上,靜靜等候結果。
這時候,一向面不改色的戚茹也有了點緊張。她對自己的水平有信心,對林老都表示過肯定的原創曲有信心,但競爭對手同樣不差,他們是優秀的,是驚艷的。
“咱們這有四個人,台上卻只有三個選手,我也害怕這結果從我手中出去會有人傷心,這多不好意思。你們一人宣布一個,我就不參與了。”渠義先笑起來,表示自己只當看客。
反正結果已經討論出來,誰宣布都沒差。另外三位評委想要多露臉,那就露吧。
另外三個都笑起來,四人打趣了一番,多少緩解了台上台下的緊張氣氛。
“……那就先從季軍說起吧……武軍,恭喜你!”
是那位老大爺。
戚茹和另一個女生都鬆了一口氣,下一秒又懸起了心。
“亞軍……楚玉珏,恭喜你!”
一家歡喜一家愁。楚玉珏對著台上深深鞠了一躬。
戚茹捏緊了衣角,眼角濕潤。
她,她是冠軍?!她做到了!
第73章
民樂之星的冠軍得主,戚茹,此時面不改色對著鏡頭微笑,心頭卻掀起巨浪。
這和她前世得來某卡最佳女配角獎項時的激動還不太一樣。
演戲和演奏是兩種概念,卻又有某種程度上的相同。
演戲時揣摩角色,全身心投入把自己變成劇本中的人,而演奏則是把自己想成作曲者,體會作者創曲時的心態,彈出他的心路歷程。然而不管是演員還是樂手,都是獨立的個體,總會帶出自己的情緒,加入自己的理解。
雙重身份的戚茹此時腦子一空,在台上發揮了她身為演員的功底,應付主持人的話語一套一套,感謝起評委老師以及說獲獎感言都用了十分的力氣,讓台下的觀眾和台上的評委都以為她背過很多遍,仿佛知道自己能拿冠軍一般鎮定自如。
有人說她太過自信,有人說她是內定,所以才在台上打官腔。
不過這點子露餡戚茹並不放在心上。說完場面話,她還要和另外兩位選手說話,最後還有三人的合奏環節。
“恭喜你。希望以後我們還能有切磋的機會。”琵琶姑娘臉上帶笑,眼底卻有一絲不服。可現場這麼多人看著,她除了恭喜也說不出別的。
“謝謝。楚姐姐你同樣很厲害。”
兩人輕輕擁抱了對方,一旁的老大爺伸出手和戚茹相握,說了一句:“後生可畏,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謝謝,您過獎了。您生活閱歷和演奏經驗都比我多,我以後還要多向您學習呢,只希望您不要嫌棄。”
“哈哈,有空多來我們村玩,鄉間地頭感受一下,說不定你能寫出更好的曲子。”
老大爺對戚茹這個年輕的後輩很有好感,村裡的小孩都嫌棄他們這些老人,尤其是吹嗩吶的。自家好友一身本領無人繼承,以往紅白喜事都會請樂隊上門吹吹打打,如今也開始走所謂的文藝路線,拿個音箱就算完事,戚茹能把二胡學成這樣,不管她目的是什麼,是真心喜愛或是只為名利,他都覺得好。
獎項落定,時間才過去一小時,下一個環節則是合奏。
之所以給兩周的時間,也有這個因素在。合奏曲目是早就選好的——茉莉花。
08年北京奧運會上,這首歌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知名度不低。而三人對這首曲子並不陌生,不管是笛子還是二胡還是琵琶,基礎練習曲中都有它的身影。
因為戚茹平日還要上學,兩人遷就她的時間,來到臨安呆了三天和她練習合奏。琵琶女曾隱晦提過想見見戚茹的老師,被戚茹委婉拒絕。林啟光要是這麼容易就能被人上門拜訪,他也不會特意選在臨安隱居起來了。
三人的水平不差,茉莉花的難度也不大,稍加練習便能演奏。導演對效果要求不高,不出錯就行,萬一現場出了意外,還能補錄。反正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一共八分鐘,一遍成功過,導演很滿意。四位評委又就著這首歌點評了一下三人各自的優點。比賽已經結束,他們沒必要再說缺點,惹人厭煩。好話像是不要錢一般往外撒。
當然,因為這首歌真的不難,要是以他們的水平還合奏不好,這個前三強就很有水分了。
主持人見機行事,看評委們說的歡樂,往評委席方向走了兩步:“聽老師們說這些,我也不太懂,要不您現場來一個,也讓我們的選手和觀眾感受感受大師的水平?”
這話捧高了評委,樂團這兩位也不客氣,直接下台來,就用了選手的樂器。
“小戚,借你二胡一用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