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就將原銀送還了客人,將柳友梅的銀子先納完官,然後來到獄中,見了丈夫李半仙,將柳友梅還銀贖身的事細細與丈夫說了一遍。李半仙道:“世上有這樣好人,是我再生父母了。只是受人大恩,何以報答?可就把我女送他,只不知可曾娶室?若是娶過,便做個侍妾也罷。他行了這般陰德,還有極大的造化在後面哩!”李老婦道:“我心上也是如此。”那獄中人聽見說了,也道:“不要說你一個女兒,這樣人,便是十個女兒也該送他。”
李老婦遂別了丈夫歸來,家裡就治些酒肴,傍晚就來請柳友梅道:“受相公這樣大恩,真起死肉骨,今晚聊備一杯水酒,以盡窮人之心。”柳友梅道:“緩急時有,患難相扶,何必勞媽媽費心,況我場事在即,料沒功夫領情。”老婦道:“請相公吃酒,相公自不屑,但有事相求,必要相公到寒舍走遭。”柳友梅道:“若是少銀子,明日就有,我已著人回去取來。”老婦道:“不是銀子,另有事回家。”柳友梅道:“有事就此說明,何必更往。”老婦道:“一定要相公去。”柳友梅被逼不過,只得去走遭。隨閉上寓房,一徑同到李老婦家來。
老婦領著柳友梅直到內房中。只見几案上齊齊整整已排列許多酒殽。房屋雖小,卻也精潔幽雅,盡可娛目。中間掛一幅名畫,焚一爐好香,側里設一張竹榻,掛一條梅花紙帳。庭子內栽著些野糙閒花。柳友梅坐下暗想道:“好一個潔淨所在,倒可讀書。”不多時,李老婦拿出一壺酒道:“柳相公請上坐,待老身把酒奉敬,以謝大恩。”柳友梅道:“這不敢當,我還不曾問得媽媽,你夫主姓什名誰?近托何業?如何為人扳害?”李老婦道:“拙夫姓李,號半仙,風鑒為業。只因在人叢里相出一大盜,為他扳害,以致身家連累,性命不保。”柳友梅道:“原來如此,真是無辜受罪了。”李老婦道:“老身倒不曾請問相公尊居何處,尊姓尊號,曾娶過夫人否?”柳友梅道:“小生姓柳,字友梅,家世山陰,已定過杭州雪太爺的小姐。”李老婦道:“我說相公一定是個貴人,老身受柳相公大恩,苦無以報。就是昨日相公看見過的小女,名喚春花,長成一十六歲了,情願與柳相公納為婢妾,永執巾帚,以盡犬馬之報。”柳友梅道:“言重,言重!小生斷無此心。”李老婦道:“柳相公雖無此心,老身寔有此意。相公的大德,我已與拙夫說知,宴出自拙夫的意思。”說罷,便喚女兒出來。
原來這李春花生得姿容妖艷,美麗異常,又且性格溫柔,頗嫻詩句,兼善麻衣相法。那日見了柳友梅,便曉得他是個貴人,好生顧盼留意,只恨身已屬人。誰知柳友梅又有意救他。為此這晚也情願出來執壺把盞,如執婢女之禮。柳友梅看見,便驚訝道:“豈有此理!我去了。”即忙起身就要出來。哪曉得門已閉上,母女二人苦勸留住。柳友梅無可奈何,只得勉強坐下,心下暗想道:“這分明要活活捉弄我了。我今晚還是做個魯男子,還是做個柳下惠?學柳下惠不可,還是學魯男子罷。”思量了又要起身。春花女又扯住了不放。又轉念道:“料今夜學魯男子也是我,學柳下惠也是我,只要定了主意。”心下這般想,只見春花女斟著一杯酒,伸出筍尖樣雪白一般的玉手,雙手捧來,遞與柳友梅。柳友梅至此但見燈光之下有女如花,也不覺心醉魂消,不好意思,只得接著酒飲了。春花女又執壺斟起一杯,柳友梅心下想道:“酒乃色之媒,酒能亂性,不可吃了。”便推辭道:“小生量淺,吃不得了。”春花女又百般地勸誘,柳友梅只是不飲。老婦見柳友梅堅拒不飲,只得說道:“柳相公不用酒,想要睡了,就請內房去睡罷。”柳友梅道:“睡倒不消,只求一壺茶,坐一坐,天明就要去。”
老婦又去泡一壺好茶,燒一爐好香,叫女兒陪了柳友梅,自己同兒子去睡了。柳友梅坐便坐下,怎當他一個如花似玉的佳人坐在面前,那心猿意馬,哪裡捉縛得定,只得尋一本書來觀看。就在書桌上抽出一本來,恰好乃是一本感應篇,展開一看,看到後面,只見載的陸公容拒色故事,有詩一首云:
風清月白夜窗虛,有女來窺笑讀書。
欲把琴心通一語,十年前已薄相如。
柳友梅看了嘆道:“好個‘十年前已薄相如’,古人此語若先為我柳素心今夜說了。想起來這事我柳素心斷不可行。”春花女道:“賤妾聞魯南子拒門不納是不可行也,柳下惠坐懷不亂是或可行也。柳相公何必太執?”柳友梅道:“豈不聞以魯男子之不可,方可學柳下惠之可。我柳素心是學魯男子不是學柳下惠的,這事斷乎不可行!”春花女見話不投機,只得又捧了一盞茶自吃了半盞,剩卻半盞又親手的奉與柳友梅。柳友梅見春花女嬌羞滿眼,紅暈生頰,至此又舌吐丁香,唇分絳玉,雙手奉過茶來,愈覺慾火難禁,色情莫遏。忽又轉一念道:“我柳素心若行此事便前功盡棄矣。”接了茶,便順手的潑在地下。但見月色當窗,花影如畫,推開一看,如同白晝。春花女道:“‘月色皎矣,佼人僚矣’。正妾與相公今夕之謂也。”柳友梅道:“豈不知‘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春花女聽了,蹙著眉,半晌無語,不免垂下淚來道:“如此說來,柳相公必棄捐賤妾矣。妾雖自獻,實以相公才德容貌不是常人,願以終身永托,故中情孔切至於如此。此文君所以越禮於相如,紅拂所以私奔於李靖也。今柳相公如此,使妾何處容身?早知今日反成累,悔不當初莫用心。”柳友梅聽到此處,轉不覺情動於中,對著李春花道:“小娘子不是這般說,這事於我輩讀書人前程最有關礙,小娘子既系慧心之女,小生也非薄情之士。終身之計,俟令尊出獄,明行婚娶就是了。”春花女道:“只恐柳相公既已好逑淑女,焉肯下顧小星。今日倘爾不納,異日安肯相容。”柳友梅道:“小娘子不要錯認小生,小生曾於西湖上題詩,遂成姻眷。嘯雪亭詠句實結良緣。”便將梅、雪二小姐的親事一一說了,道:“小生原系鍾情,非負心人可比。”春花女道:“原來如此,諺云:‘娶則妻,奔則妾。’自媒近奔,妾原以小星而待君子。但恐他日梅、雪二夫人未必肯相容耳。”柳友梅道:“小生非系鍾情,可無求於淑女,既求淑女,安有淑女而生妬心者?倘後日書生僥倖,若背前盟,有如此月。”春花女道:“若得相公如此用心,雖倉卒一言,天地鬼神實與聞之,縱使海枯石爛,此言亦不朽矣!只是賤妾尚有一言相贈。”柳友梅道:“小娘子金玉敢求見教。”春花女道:“千秋才美,固不須於功名富貴,然天下所重者功名也。今柳相公既具抬芥文才,如山德行,今年又適當鹿鳴時候,若一舉成名,便百般如願矣。賤妾深有望於相公。”柳友梅道:“小娘子至情之言當銘五內,倘得十進,後會有期。”二人說罷,只聽得雞聲三唱,天色已明。柳友梅就起身出門,春花女直送至門首,臨行又囑咐道:“柳相公前程得遂,莫負此盟。”一邊說,一邊落下幾點淚來。柳友梅至此轉忍不住,也眷戀了一回,沒奈何,只得分手別去。正是:
李老婦遂別了丈夫歸來,家裡就治些酒肴,傍晚就來請柳友梅道:“受相公這樣大恩,真起死肉骨,今晚聊備一杯水酒,以盡窮人之心。”柳友梅道:“緩急時有,患難相扶,何必勞媽媽費心,況我場事在即,料沒功夫領情。”老婦道:“請相公吃酒,相公自不屑,但有事相求,必要相公到寒舍走遭。”柳友梅道:“若是少銀子,明日就有,我已著人回去取來。”老婦道:“不是銀子,另有事回家。”柳友梅道:“有事就此說明,何必更往。”老婦道:“一定要相公去。”柳友梅被逼不過,只得去走遭。隨閉上寓房,一徑同到李老婦家來。
老婦領著柳友梅直到內房中。只見几案上齊齊整整已排列許多酒殽。房屋雖小,卻也精潔幽雅,盡可娛目。中間掛一幅名畫,焚一爐好香,側里設一張竹榻,掛一條梅花紙帳。庭子內栽著些野糙閒花。柳友梅坐下暗想道:“好一個潔淨所在,倒可讀書。”不多時,李老婦拿出一壺酒道:“柳相公請上坐,待老身把酒奉敬,以謝大恩。”柳友梅道:“這不敢當,我還不曾問得媽媽,你夫主姓什名誰?近托何業?如何為人扳害?”李老婦道:“拙夫姓李,號半仙,風鑒為業。只因在人叢里相出一大盜,為他扳害,以致身家連累,性命不保。”柳友梅道:“原來如此,真是無辜受罪了。”李老婦道:“老身倒不曾請問相公尊居何處,尊姓尊號,曾娶過夫人否?”柳友梅道:“小生姓柳,字友梅,家世山陰,已定過杭州雪太爺的小姐。”李老婦道:“我說相公一定是個貴人,老身受柳相公大恩,苦無以報。就是昨日相公看見過的小女,名喚春花,長成一十六歲了,情願與柳相公納為婢妾,永執巾帚,以盡犬馬之報。”柳友梅道:“言重,言重!小生斷無此心。”李老婦道:“柳相公雖無此心,老身寔有此意。相公的大德,我已與拙夫說知,宴出自拙夫的意思。”說罷,便喚女兒出來。
原來這李春花生得姿容妖艷,美麗異常,又且性格溫柔,頗嫻詩句,兼善麻衣相法。那日見了柳友梅,便曉得他是個貴人,好生顧盼留意,只恨身已屬人。誰知柳友梅又有意救他。為此這晚也情願出來執壺把盞,如執婢女之禮。柳友梅看見,便驚訝道:“豈有此理!我去了。”即忙起身就要出來。哪曉得門已閉上,母女二人苦勸留住。柳友梅無可奈何,只得勉強坐下,心下暗想道:“這分明要活活捉弄我了。我今晚還是做個魯男子,還是做個柳下惠?學柳下惠不可,還是學魯男子罷。”思量了又要起身。春花女又扯住了不放。又轉念道:“料今夜學魯男子也是我,學柳下惠也是我,只要定了主意。”心下這般想,只見春花女斟著一杯酒,伸出筍尖樣雪白一般的玉手,雙手捧來,遞與柳友梅。柳友梅至此但見燈光之下有女如花,也不覺心醉魂消,不好意思,只得接著酒飲了。春花女又執壺斟起一杯,柳友梅心下想道:“酒乃色之媒,酒能亂性,不可吃了。”便推辭道:“小生量淺,吃不得了。”春花女又百般地勸誘,柳友梅只是不飲。老婦見柳友梅堅拒不飲,只得說道:“柳相公不用酒,想要睡了,就請內房去睡罷。”柳友梅道:“睡倒不消,只求一壺茶,坐一坐,天明就要去。”
老婦又去泡一壺好茶,燒一爐好香,叫女兒陪了柳友梅,自己同兒子去睡了。柳友梅坐便坐下,怎當他一個如花似玉的佳人坐在面前,那心猿意馬,哪裡捉縛得定,只得尋一本書來觀看。就在書桌上抽出一本來,恰好乃是一本感應篇,展開一看,看到後面,只見載的陸公容拒色故事,有詩一首云:
風清月白夜窗虛,有女來窺笑讀書。
欲把琴心通一語,十年前已薄相如。
柳友梅看了嘆道:“好個‘十年前已薄相如’,古人此語若先為我柳素心今夜說了。想起來這事我柳素心斷不可行。”春花女道:“賤妾聞魯南子拒門不納是不可行也,柳下惠坐懷不亂是或可行也。柳相公何必太執?”柳友梅道:“豈不聞以魯男子之不可,方可學柳下惠之可。我柳素心是學魯男子不是學柳下惠的,這事斷乎不可行!”春花女見話不投機,只得又捧了一盞茶自吃了半盞,剩卻半盞又親手的奉與柳友梅。柳友梅見春花女嬌羞滿眼,紅暈生頰,至此又舌吐丁香,唇分絳玉,雙手奉過茶來,愈覺慾火難禁,色情莫遏。忽又轉一念道:“我柳素心若行此事便前功盡棄矣。”接了茶,便順手的潑在地下。但見月色當窗,花影如畫,推開一看,如同白晝。春花女道:“‘月色皎矣,佼人僚矣’。正妾與相公今夕之謂也。”柳友梅道:“豈不知‘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春花女聽了,蹙著眉,半晌無語,不免垂下淚來道:“如此說來,柳相公必棄捐賤妾矣。妾雖自獻,實以相公才德容貌不是常人,願以終身永托,故中情孔切至於如此。此文君所以越禮於相如,紅拂所以私奔於李靖也。今柳相公如此,使妾何處容身?早知今日反成累,悔不當初莫用心。”柳友梅聽到此處,轉不覺情動於中,對著李春花道:“小娘子不是這般說,這事於我輩讀書人前程最有關礙,小娘子既系慧心之女,小生也非薄情之士。終身之計,俟令尊出獄,明行婚娶就是了。”春花女道:“只恐柳相公既已好逑淑女,焉肯下顧小星。今日倘爾不納,異日安肯相容。”柳友梅道:“小娘子不要錯認小生,小生曾於西湖上題詩,遂成姻眷。嘯雪亭詠句實結良緣。”便將梅、雪二小姐的親事一一說了,道:“小生原系鍾情,非負心人可比。”春花女道:“原來如此,諺云:‘娶則妻,奔則妾。’自媒近奔,妾原以小星而待君子。但恐他日梅、雪二夫人未必肯相容耳。”柳友梅道:“小生非系鍾情,可無求於淑女,既求淑女,安有淑女而生妬心者?倘後日書生僥倖,若背前盟,有如此月。”春花女道:“若得相公如此用心,雖倉卒一言,天地鬼神實與聞之,縱使海枯石爛,此言亦不朽矣!只是賤妾尚有一言相贈。”柳友梅道:“小娘子金玉敢求見教。”春花女道:“千秋才美,固不須於功名富貴,然天下所重者功名也。今柳相公既具抬芥文才,如山德行,今年又適當鹿鳴時候,若一舉成名,便百般如願矣。賤妾深有望於相公。”柳友梅道:“小娘子至情之言當銘五內,倘得十進,後會有期。”二人說罷,只聽得雞聲三唱,天色已明。柳友梅就起身出門,春花女直送至門首,臨行又囑咐道:“柳相公前程得遂,莫負此盟。”一邊說,一邊落下幾點淚來。柳友梅至此轉忍不住,也眷戀了一回,沒奈何,只得分手別去。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