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我慢慢地退出隊伍,到外面的公用電話停打了個電話給爸爸,告訴他,還沒有到,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讓他在上海那邊查一查。爸爸顯然也沒有想到,直說"這怎麼會呢""你再問問清楚啊""號碼沒記錯嗎"。我應著"不知道""問了""沒有"。他很焦慮地說,你等在電話邊,我過一會就打來。我說"那好吧",掛了電話後,冷得站不起來,蹲在雪地上,終於放聲大哭。
為什麼偏偏要在這筆錢上出故障呢。郵局系統你們不知道那是爸爸給我的麼。你們不知道那是爸爸給我的緊急的兩千元麼?你們不知道他向公司請假趕到最近也要半小時路程的郵局裡匯給我的麼?我沒有抄錯號碼啊。你們到底在搞什麼東西啊!你們這樣害我爸爸受累,你們會不得好死的!全不得好死啊!
……
為什麼。
我站在離家那麼遠的地方。與各種陌生互相角斗,包括從沒有見識過的低溫。
冒出"錢不夠花啊"的念頭。
它從來沒有不夠花過。賴在爸爸身邊,蹭他的肩膀說"但我真是窮死啦……",或者別有用心地起勁幫媽媽幹活,為了等候那句"這五十你拿走吧"。
為什麼即使在那麼遙遠的北京,也會讓錢和他們保持維繫。伸手索要,或是哭訴暗示。
這種舉動什麼時候才能完結。
為什麼我總能在"錢"上,看見很多無法解釋的沉重的情感,伸長了它們的每一根枝條,直接刺進身體的每個地方。讓生命在逐漸變得強韌或軟弱的時候,時刻忘不了,是這樣的一筆錢,兩千元,也可能是一百元,三百元,五千元……我是怎麼樣因為他們而長大的。
爸爸媽媽,你們說我是怎麼樣長大的。
[一百萬]
有些人要說"我會永遠愛你們",也有人說得具體點"一輩子養育你們、尊敬你們、孝順你們",還有人會說"爸爸媽媽我會讓你們過得幸福的",然後無外乎"會給你們生一個優秀的孫子"、"成為俊傑令你們臉上有光"、"每個禮拜都來陪你們吃飯"。
父母是那麼容易被討好。
有哪怕一點點的給予,他們都會說"啊,好好,好好"甚至是"不用啦,你好我們就開心"。可越是這樣的無欲無求,卻越是讓人想給點什麼,再給點什麼。什麼才能彌補得了過去那些付出在自己身上的價值連城的情感。不要拿空話和自己的成功妄圖來填平這個空缺。我只想給父母非常非常多的,非常多的標價高昂的東西。他們一輩子都不會自己去購買的東西。那就由我來吧。
我不知道怎樣才能令自己過得不那麼世俗點。怎樣才能令自己可以對錢看開些。
做不到。
因為一直以來都決定了。從還沒有能力,只能像個奢望著某天魔法會實現的小丑的時候,就已經不知天高地厚地決定了。我就是想給媽媽買Hermens的手袋,給她買DIOR的耳環,給她買PRADA的套裝,給她買SISLEY的護膚品,還要給爸爸買伯爵的手錶,給爸爸買LV的公文包,給爸爸買AUDI的轎車,給爸爸買GUCCI的皮帶……我能想到的名牌只有這些,更高級的還不知道……在自己只知道的這些東西里,希望媽媽可以慢慢地顯得年輕高貴起來,爸爸像個氣度非凡的成功人士。
第13節:時間煮雨(1)
不要跟我說什麼金錢替代不了感情的蠢話。心裡的感情已經多得再不釋放一些它們就要鬱結成塊了。很不幸的是清高淡泊沒有成為自己的優點。每次經過大商場的櫥窗都在想,快了,快了,媽媽,下次一定要把那個送給你。媽媽,你再等我一下下。
就像即便是那些酷愛買香水的美術總監或一萬元衣服便覺得貴的當紅作家,也一樣會毫不憐惜地用大筆錢讓他們的媽媽變得更漂亮,用比買香水或衣服更多的錢。比起排名多少多少的富翁,誰都認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是聽起來更令自己滿足和驕傲的名號。無論他們將來要走多遠,賺多少錢,變得對社會有多麼認識得頭頭是道,總會想起他們的父母小時候視自己若珍寶,抱著他們哭,或是在寒冷刺骨的冬天為孩子坐很長時間的公交車。
父母們並不會因為孩子現在的成功,而消抹掉過去他們那艱難的、貧瘠而辛苦的付出。
這之間的差距該怎麼填。
俗氣到極點的我們於是像個鑽牛角尖的傻瓜一樣認準了--掙很多很多錢,給爸爸媽媽買很多很多好東西,都要是名牌。名牌就象徵著愛。這就是世界上最簡單的公式。IZZUE也不夠格,CK也不配,CLINIQUE只是初級用品……而是貴得多的,貴得多的好東西,即便我甚至說不出應該是什麼。沒關係的,自己某天餓得吃饅頭也再所不惜,只要讓那些愛我的,被我愛著的人,過好日子。
也許以上說的都是空話夢話蠢話,但是爸爸媽媽,都要等到這一天。當著這麼多讀者的面說出的話,怎麼也不會厚著臉皮草草收場:我想成為你們的百萬富翁。用很多很多錢,養你們到九十歲,一百歲,一百零一歲。
也許能更多一天。也許能多一點。
題目:時間煮雨
作者:落落
a
《戲說乾隆》。《新白娘子傳奇》。《恐龍特急克塞號》。
范曉萱。蘇慧倫和她的《檸檬樹》。鄭秀文那年剛剛出版了《值得》。
《星星的金幣》。《回首又見他》。有個再老牌不過的《東京愛情故事》。
為什麼偏偏要在這筆錢上出故障呢。郵局系統你們不知道那是爸爸給我的麼。你們不知道那是爸爸給我的緊急的兩千元麼?你們不知道他向公司請假趕到最近也要半小時路程的郵局裡匯給我的麼?我沒有抄錯號碼啊。你們到底在搞什麼東西啊!你們這樣害我爸爸受累,你們會不得好死的!全不得好死啊!
……
為什麼。
我站在離家那麼遠的地方。與各種陌生互相角斗,包括從沒有見識過的低溫。
冒出"錢不夠花啊"的念頭。
它從來沒有不夠花過。賴在爸爸身邊,蹭他的肩膀說"但我真是窮死啦……",或者別有用心地起勁幫媽媽幹活,為了等候那句"這五十你拿走吧"。
為什麼即使在那麼遙遠的北京,也會讓錢和他們保持維繫。伸手索要,或是哭訴暗示。
這種舉動什麼時候才能完結。
為什麼我總能在"錢"上,看見很多無法解釋的沉重的情感,伸長了它們的每一根枝條,直接刺進身體的每個地方。讓生命在逐漸變得強韌或軟弱的時候,時刻忘不了,是這樣的一筆錢,兩千元,也可能是一百元,三百元,五千元……我是怎麼樣因為他們而長大的。
爸爸媽媽,你們說我是怎麼樣長大的。
[一百萬]
有些人要說"我會永遠愛你們",也有人說得具體點"一輩子養育你們、尊敬你們、孝順你們",還有人會說"爸爸媽媽我會讓你們過得幸福的",然後無外乎"會給你們生一個優秀的孫子"、"成為俊傑令你們臉上有光"、"每個禮拜都來陪你們吃飯"。
父母是那麼容易被討好。
有哪怕一點點的給予,他們都會說"啊,好好,好好"甚至是"不用啦,你好我們就開心"。可越是這樣的無欲無求,卻越是讓人想給點什麼,再給點什麼。什麼才能彌補得了過去那些付出在自己身上的價值連城的情感。不要拿空話和自己的成功妄圖來填平這個空缺。我只想給父母非常非常多的,非常多的標價高昂的東西。他們一輩子都不會自己去購買的東西。那就由我來吧。
我不知道怎樣才能令自己過得不那麼世俗點。怎樣才能令自己可以對錢看開些。
做不到。
因為一直以來都決定了。從還沒有能力,只能像個奢望著某天魔法會實現的小丑的時候,就已經不知天高地厚地決定了。我就是想給媽媽買Hermens的手袋,給她買DIOR的耳環,給她買PRADA的套裝,給她買SISLEY的護膚品,還要給爸爸買伯爵的手錶,給爸爸買LV的公文包,給爸爸買AUDI的轎車,給爸爸買GUCCI的皮帶……我能想到的名牌只有這些,更高級的還不知道……在自己只知道的這些東西里,希望媽媽可以慢慢地顯得年輕高貴起來,爸爸像個氣度非凡的成功人士。
第13節:時間煮雨(1)
不要跟我說什麼金錢替代不了感情的蠢話。心裡的感情已經多得再不釋放一些它們就要鬱結成塊了。很不幸的是清高淡泊沒有成為自己的優點。每次經過大商場的櫥窗都在想,快了,快了,媽媽,下次一定要把那個送給你。媽媽,你再等我一下下。
就像即便是那些酷愛買香水的美術總監或一萬元衣服便覺得貴的當紅作家,也一樣會毫不憐惜地用大筆錢讓他們的媽媽變得更漂亮,用比買香水或衣服更多的錢。比起排名多少多少的富翁,誰都認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是聽起來更令自己滿足和驕傲的名號。無論他們將來要走多遠,賺多少錢,變得對社會有多麼認識得頭頭是道,總會想起他們的父母小時候視自己若珍寶,抱著他們哭,或是在寒冷刺骨的冬天為孩子坐很長時間的公交車。
父母們並不會因為孩子現在的成功,而消抹掉過去他們那艱難的、貧瘠而辛苦的付出。
這之間的差距該怎麼填。
俗氣到極點的我們於是像個鑽牛角尖的傻瓜一樣認準了--掙很多很多錢,給爸爸媽媽買很多很多好東西,都要是名牌。名牌就象徵著愛。這就是世界上最簡單的公式。IZZUE也不夠格,CK也不配,CLINIQUE只是初級用品……而是貴得多的,貴得多的好東西,即便我甚至說不出應該是什麼。沒關係的,自己某天餓得吃饅頭也再所不惜,只要讓那些愛我的,被我愛著的人,過好日子。
也許以上說的都是空話夢話蠢話,但是爸爸媽媽,都要等到這一天。當著這麼多讀者的面說出的話,怎麼也不會厚著臉皮草草收場:我想成為你們的百萬富翁。用很多很多錢,養你們到九十歲,一百歲,一百零一歲。
也許能更多一天。也許能多一點。
題目:時間煮雨
作者:落落
a
《戲說乾隆》。《新白娘子傳奇》。《恐龍特急克塞號》。
范曉萱。蘇慧倫和她的《檸檬樹》。鄭秀文那年剛剛出版了《值得》。
《星星的金幣》。《回首又見他》。有個再老牌不過的《東京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