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皇后與李貴妃兩人聽了張居正的話,大驚失色,兩人交換了一下眼色。

  第七章 幼帝登基(6)

  半晌,李貴妃點頭道:「聽張先生這麼一說,我們才知道這裡頭竟有這麼多的玄機,國事不可妄動,此言不虛啊!」陳皇后問:「張先生,聽說這個秦雍西是高拱的門生?」張居正說:「這個,臣尚不知曉。」李貴妃轉頭對陳皇后說:「高拱讓秦雍西上這道本子,用心何其險惡。」張居正說:「啟稟貴妃娘娘,高拱是三朝老臣,亦是先帝深為信賴的股肱,他對先帝的感情,朝中大臣無人不知。」馮保在旁進言道:「張先生此話言過其實,高拱對先帝,表面上忠心耿耿,其實沒幹多少好事,要不是他,先帝也不至於這麼早就殞命,他這是大不赦的死罪。」張居正道:「容臣直言,高拱在這個問題上,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君命難為,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一席話說得李貴妃頷首不已。她稱許道:「都說你是個明大理之人,果然不假。你有什麼好主意?」

  張居正說:「事到如此,也只能讞審。審判之時,不但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家參加,還要加上東廠。」

  馮保卻提醒他們說:「有高拱主持,東廠參加又有什麼用?」

  陳皇后與李貴妃商量道:「妹子,是不是把讞審王九思的重任,交給馮公公?」

  張居正卻說:「啟稟皇后,此舉不妥。」

  「那應該交給誰?」

  「讞審王九思一案,應該由臣來主持。」

  話音一落,皇后與貴妃、馮保都為之一愣。

  張居正奏道:「第一次抓王九思,是臣當即立斷,後出於不得已,臣親自將王九思釋放。第二次抓捕王九思,又是臣親自布置。因此,由臣來主持讞審,應該說最為合適。」

  李貴妃對此說十分信服,便問居正:「你將如何讞審?」

  張居正說:「臣只讞審一件事,王九思當街打死方老漢父子兩人,欠下血債,民憤極大,理當斬首西市,其他一概不審。」

  陳皇后嘉許道:「唔,這個主意很好。」李貴妃同樣稱道不已,並下旨:「明兒一早,就讓皇上發旨到內閣。」

  此事傳至內閣,高拱悻悻說道:「叔大,皇上要你主審王九思,你準備怎麼個審法?」張居正道:「首輔放心,下官決不會讓王九思信口雌黃。」高拱說:「皇上明旨,讓東廠派員參加三法司讞審斷案,很明顯是馮保的主意。這個壞蛋,是想通過王九思一案,往老夫身上栽贓。」張居正說:「馮保雖然攻於心計,但主審官是我,他不敢拿你怎麼樣。」高拱說:「其實你跟我早已二心。但我要提醒你,你不要做辱沒人格的事。」張居正勉強笑道:「首輔放心,我倒覺得首輔與馮保應該消除隔閡,和衷共濟。平心而論,馮保雖然胸有城府,且還有貪鄙的毛病,但他畢竟在司禮監當了近二十餘年的秉筆太監,和孟沖相比,馮保不但諳熟朝廷掌故,而且能識大體,顧大局,更重要的一點,他是當今皇上的大伴。皇上尚在襁褓之中,他承擔了教養的責任。所以,皇上對他非常依賴,李貴妃對他也十分信任。為了內閣與司禮監的關係,也為了朝廷的利益,在下還是希望首輔與馮保捐棄前嫌,共同輔佐幼主。」

  高拱道:「叔大,這話從你嘴中說出來,真是令我寒心哪!」他指出,現在京城五府六部十八大衙門的所有官員,無人不知馮保的狼子野心。他說這個人笑裡藏刀,只要掌上大權,就一定會挾天子以令諸侯,並將其與前朝劉瑾,王振等宦官弄權,凌辱百官等相提並論。張居正說:「在下說過,馮保能識大體,只要不以戈矛相對,便能共襄盛世。」高拱不客氣地扔下一句:「看來,你要與閹人為伍。」便一摔袖子,氣昂昂出門走了。張居正一臉苦笑看著他的背影。

  馮保把與張居正的會面地點約在奶子府。永樂年間,這奶子府就有了,專門從京城附近鄉下,徵集年輕的奶媽,給皇上與后妃供應奶水。隆慶皇帝不喜歡喝人奶,偏愛牛乳,因此,這奶子府也就形同虛設了。眼下,又興旺起來,因皇上才十歲,身子骨還在發育,馮保給李貴妃提建議,讓奶子府恢復起來,貴妃一同意,馮保便派人到鄉下,一下子找來了六十多位奶媽。只要奶子府一開張,喝的人自然就多。不單皇上、太后,還有那些皇親,恐怕每天都得跟著喝。在奶子府一長溜房子跟前,馮保指著房子說:「這些房子裡,住的都是奶媽子。」他笑著對張居正說:「這一杯奶水的滋養,勝過一杯長白山的老參湯啊!」張居正道:「這個自然。」

  一個小火者領著兩個俊俏、面孔紅潤的小女子從外頭進來,說是前天才從大興縣物色來的。馮保瞄著張居正笑問:「張先生,這兩個小奶媽不錯吧?」張居正隨口道:「不錯。」馮保揮揮手,小火者又把兩個小奶媽領了出去。王公公捧了一隻杯子遞給張居正道:「請閣老大人品嘗。」張居正知是奶水,頗露為難之色。馮保道:「你為什麼不喝?今兒早上,老夫親自給皇上和貴妃娘娘送了兩壺去,兩人都喝光了,都說好喝。這奶水,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喝的,它可是皇上的專供哪。」張居正道:「正因為如此,我才不能喝。」馮保說:「怕人家說你僭越是不是?老夫可告訴你,這是貴妃娘娘的令旨。從今天起,奶子府每天也給你配送一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