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是《九評》的發表,使得加拿大、美國、英國、德國、西班牙、韓國等各國媒體、政府在中共領導人出訪之時,對中共的人權問題進行了更廣泛的報導和更強硬的批評。對中共的態度轉變突然成為一個全球性的趨勢。

  胡錦濤為首的中共繼續鐵碗維持極權統治

  胡錦濤上台後,不少中國人對其寄予了希望,希望他能以開放的心態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特別是2003年薩斯爆發期間胡的親民形象為其贏得了人們的信任。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胡逐漸掌控中共最高權力,人們意識到在維持中共的極權統治方面,胡與其前任們並沒有任何本質的不同,依舊採取著專制、鎮壓、欺騙的鐵碗手段。具體體現在:

  一、壓制悼念趙紫陽的活動

  2005年1月17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在被軟禁了近十六年後因病在北京的寓所去世。

  在八九年天安門事件中,趙紫陽主張用民主和法制的和平方法解決問題,反對用坦克和機槍鎮壓手無寸鐵的學生。其後拒絕承認錯誤而以“分裂黨”的罪名遭中共軟禁。中共對趙的軟禁是中共違反人權、違反人性、違反道德的又一個佐證。

  對於如何評價趙紫陽,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中國研究與亞太關係客座教授吳國光如是說:古人云:上者立德,次者立功,再次立言。對於中國的政治制度民主化轉型,趙紫陽三者皆立:1989年以身殉道,是立德;1986年到1989年推動政治改革,是立功──當然,這是未竟之功(至於經濟變革方面,趙紫陽更是為中國立下了不朽功業。)他關於政治制度變革的持續思考與論述,對於人們理解中國政治制度及其轉型具有深刻的智慧啟迪,是立言。

  外界更是盛讚趙紫陽為第一個放下屠刀、切實追求民主和法制的中共最高當權者,而趙紫陽的去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這個時代就是人們希望通過中共內部改良的夢幻徹底破滅。

  就是這樣一位象徵著中共良心的老人的去世,中共卻害怕再次引起民間的抗議浪潮,不僅對中國媒體和網際網路報導和評論趙的去世進行限制,而且還限制外國記者赴八寶山採訪趙紫陽遺體告別儀式。中國官方新華社只發表了一條僅六十個字的消息,既沒有提到趙紫陽生前的職位,也沒有配發死者的照片,但是卻特別指出在89 年的政治風波中他犯了嚴重錯誤。這再次凸顯中共拒絕為自己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承擔罪責。而在中國境內可通過衛星接收的數家外國電視新聞台在播報趙紫陽去世相關消息時也遭封鎖。至少上百名試圖前去趙紫陽住所參加弔唁活動的人士被公安傳訊或遭毆打。十多人在其去世後遭軟禁,其中包括中國著名異議人士劉曉波,前《戰略與管理》雜誌主編餘世存等。外國媒體被禁止在趙紫陽北京住所前拍照。

  此外,29號的遺體告別儀式也遭到了中共嚴格監控和限制。具體表現為:

  告別儀式的場地小員警多。趙紫陽的遺體告別儀式沒有被安排在八寶山寬敞的北苑禮堂舉行,而是安排在場地狹窄的南苑。員警封鎖了從北苑到南苑的通道,沒有出席證的人不僅被拒之門外,還被員警驅散。從永定路到八寶山,沿途都是公安武警和便衣。但仍然有約2000人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

  花圈一樣,悼詞一樣。為了壓低遺體告別儀式的規模,有關單位費盡了心機。中共出席遺體告別儀式的代表只有王鋼,賈慶林等幾個人。靈堂外面完全沒有擺花圈。靈堂內的花圈,都是一個規格,直徑一米左右,沒有大花圈。花圈的上款都是一模一樣的:“沉痛悼念趙紫陽同志“,沒有任何人可以表示自己和死者的關係或者對死者的特別關注。

  降低規格,嚴密控制。按照趙紫陽曾經擔任的職務,應當有中共中央、國務院送的花圈,但是都沒有。排在第一個的是中共中央公廳,排在第二個的是國務院辦公廳,第三是中組部,也就是還承認趙紫陽是一個黨員,承認他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工作過,但不承認他是領導人,所以由辦公廳送花圈。

  與國內的低調和壓制相反的是,海外媒體以重要篇幅對趙紫陽的去世進行了報導,並組織了廣泛的悼念活動。美國國家廣播公司(ABC)網站,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BBC, 法廣等各大媒體以大篇幅報導了趙紫陽病逝的消息。

  1 月23日,美國西雅圖中國民主聯盟等民運團體在中國城慶喜公園舉行了悼念趙紫陽的活動。當日在浩然亭的牌匾下,懸掛著趙紫陽的巨型照片及標語、花圈,現場氣氛肅穆。中國民聯西雅圖代表金秀紅致詞說,趙紫陽在六四期間拒絕屠殺學生,隨後即被中共判為“分裂黨”的罪名而被軟禁。趙紫陽三個字已和六四天安門真象有著不可分的關聯。她呼籲人們衝破中共的禁錮及封鎖,不要害怕xx黨,公開的悼念趙紫陽。

  西雅圖當地的大赦國際中國人權問題代表唐?克利非表示,中國目前控制宗教信仰活動、掩蓋六四屠殺真象、控制資訊自由及禁止言論自由,侵害少數民族人權等,不僅違反國際人權法,甚至違犯了中國本土的法律。中國共產政權用“干涉中國內政”、“統一及穩定大於一切”為藉口來逃避它所應負的責任,並利用挑起中國人民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的情懷來轉移問題的焦點。這種逃避責任的態度正可從它拒絕公開趙紫陽的死亡看到。

  1月29日下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DC市中心國家廣場(National Mall),由北美其它各大城市、澳洲、歐洲、亞洲、台灣、香港等約二百個各界團體,聯合共同發起舉辦“悼念紫陽,告別中共”國際大集會,以表達對趙紫陽先生的懷念和告別中共的願望,要求給趙紫陽一個公正的歷史評價,並抗議中共用暴力限制民眾自由追悼趙紫陽。

  美國的《華盛頓郵報》在趙紫陽的遺體告別儀式後,發表了一篇題為《一名改革者的輓歌》的社論。社論說,上周六在北京展開的場景幾乎是中國幾十年前發生過的場景的翻版。在此之前的經濟改革已經徹底顛覆了中國名存實亡的共產主義制度,使這個國家向世界敞開了大門。趙紫陽是令中國改變、走向富強的自由化運動的設計師之一,但在上周六為他舉行的遺體告別儀式卻受到當局嚴密操控,家人無權置喙,數百名弔唁者不准進入靈堂,數十名趙紫陽的支持者被扣押。悼念儀式上,沒有人致悼詞;新華社發出的簡短報導中,仍然堅稱趙紫陽在1989年犯下“嚴重錯誤”。而他的錯誤就是拒絕使用武力血腥鎮壓1989年的民主運動。

  《華盛頓郵報》的社論指出,這是一個孤立、虛弱的極權政權的典型表現,這個政權害怕任何一條極其細微的對社會控制的裂縫都會導致自己的崩潰。從趙紫陽的葬禮可以管窺胡錦濤的團隊如何看待自己:他們仍受到八九民運及當時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工人要求自由、民主的聲音的威脅,因此不肯為一名拒絕鎮壓民運的黨政領導人舉行一場正規的葬禮。社論指出,在中國已經有成千上萬的人走出國門,有成千上萬的人為外國公司工作,有數百萬線民的今天,中國政府認為他們對一位前總理逝世的新聞實行封鎖仍然是有效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