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嗯,我記住了。”

  他:“你接觸過很多精神病患者嗎?”

  我:“還成吧?接觸過不少。”

  他饒有興趣的看著我:“都有什麼樣的?”

  我說了幾個,包括四維蟲子少年和鎮院之寶(那會兒還沒見到‘迷失的旅行者’)。

  他點了點頭:“嗯,很有意思。”

  我:“您對那個領域熟悉嗎?我指天體和量子物理。”

  他:“不是很熟,不過我多少知道一點兒。”

  我:“您能說說嗎?”

  他:“可以,至少看在這杯茶的面子上。”

  我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那只是杯袋泡茶。

  他說話還是慢悠悠的:“時間這個問題,其實不是什麼大問題。時間是不存在的。”

  我:“啊?”

  他:“時間只是我們、人類對於自身感受的一個標籤,或者叫刻度。而且是共識標籤。如果沒有詳細的這個標籤或者刻度,那麼很多事情會很混亂。大到發動戰爭,發射火箭,小到炒個菜,約個人。”

  我:“您的意思是說,時間只是一個概念而已。”

  他:“對啊,只是個概念。時間本身,不存在,只是我們好去標記一些事情罷了。吹個牛你總不能說:很久以前如何如何……對吧?有了共識的標籤,你可以很得意的說:在20億年前……”

  我笑了:“的確是這樣。”

  他:“所謂的現在,只是我們在某個刻度上罷了。而且,這個刻度是我們自己定下的。”

  我:“某個刻度……您的意思是,可以逆轉嗎?”

  他:“你為什麼這麼理解?怎麼可能逆轉呢?”

  我:“您是說……”

  他:“我們來說一個被大眾誤解的事實吧?”

  我:“好。”

  他:“有一個說法,說如果物體運行超過光速,時間會倒流對不對?”

  我:“這不是誤解吧?根據相對論……”

  他:“你先停住,我問你,你了解相對論嗎?這個了解不是僅僅背下來,而是能講解其中一部分。”

  我:“我不能,世界上也沒幾個人能講解吧?”

  他:“當然沒幾個人能講解全部,但是講解以部分還是有很多人能做到的。我這裡要做的不是給你上基礎課,而是想告訴你:在你沒有真的了解一個理論的時候,不要輕易的引用,或者用來佐證,或者去反駁。你要先了解清楚,否則你很可能會成為一個笑話,因為你在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而且在你不了解一些問題的時候,不要胡亂解釋,那只能讓你看上去很可笑很愚蠢。那假設,你非得用電波理論去解釋量子電運,用無線的傳輸損耗去看待量子電運,那你就很可笑,只能證明你的無知和自以為是。雖然都是傳輸,但是概念不一樣。你寫一封信,需要郵政系統,但是你寫一封電子郵件,不需要郵政系統。雖然都叫做郵件。明白吧?”

  我:“好,我懂了。相對論的那句我收回。”

  他:“我們接著說時間。其實超光速也是一種速度的表現,而不是超過那個界限了就會發生什麼奇特的事情。假設,你在一光年以外看到地球了,那麼其實你看到的是一年前的地球,這個基礎不用我解釋吧?”

  我:“不用,光年是長度單位。”

  他:“對,那麼你看到的是一年前的景象。假設你比光快365倍,或者3650倍,你很快來到地球了,那麼你來到的是一年前的地球?不對吧?你看到的地球,就是現在的,而不是一年前。”

  (受字數限制,本篇未完待續)

  我:“我好像明白點兒了。”

  他:“其實可以用射箭來比方。一個人對你射箭,箭到了你的眼前,假設你動作很快,你頂多也是就看到那支箭懸在空中。如果你用超光速到了射箭人的跟前,那支箭會回到弓上?不對吧?那支箭,已經不在弓上了,已經射向你剛剛所在的位置了。你的高速,頂多也就是造成你看到了一個靜止的世界,而不是逆流。”

  我:“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假設真的有超光速,實際上超光速也是要消耗掉時間的,哪怕只有一萬分之一秒,也是消耗了,而沒辦法逆轉。”

  他:“對啊,所謂超光速逆轉時間,是個大眾很喜歡的幻想罷了。其實超光速逆轉這個概念,就算用哲學分析都能看出問題來。難道一個人超光速了,整個世界就為之逆轉?這個想法太主觀了。實際上,相對論作為一個理論,要說明的是如果有速度,可以無視時間問題,只是一種物理上的假定現象。”

  我:“嗯,是這樣……這麼看,您對於穿越時空這個概念是支持多宇宙理論了?”

  他:“我可沒這麼說,而且我對平行宇宙理論,以及現在流行的超弦理論都是懷疑態度,這不是我個人問題,而是這兩種理論各自有各自的依據,但是都是很明顯的證據不足,也沒能解釋其他一些問題。所以我還是觀望態度。而且我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只是知道些。”

  我:“明白,不在一個領域。”

  他:“我也偶爾關注下。因為很多專業,到了一定的程度會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我:“的確是這樣,不過好像這些也有熱門不熱門的問題。”

  他:“如果籠統的說科學界,其實跟影視界,娛樂界差不多,都會分年度的有一些課題很熱門。昨天是量子,今天是天體,明天是超弦理論,過幾天沒準又到生物計算機去了。”

  我:“您說的我同意,但是事情總有人在做,關注不關注,其實有媒體或者政府的誘導成分。”

  他:“嗯,其實還是跟某個領域的技術成果有關。”

  我:“那麼在時間的問題上,有沒有什麼成果?或者您知道一些什麼?”

  他:“還接著我前面的說。時間既然是個人為的刻度,不可逆轉,那麼在時間的因果問題上似乎就沒有任何問題了。可是事情不是這樣的,因果問題經常又沒有必然性,例如天氣變化。曾經美國人做過無數次實驗,在同樣的環境模擬下,得出的模擬氣候完全不相同,為什麼呢?是微量因素,但是微量因素足以導致那麼大的變化嗎?結果是肯定的。然後衍生出新生學科——非線性動力學,也就是連鎖效應。但是連鎖效應其實也是在研究必然性,可是現在問題還是會出現,我們沒辦法做觀察所有來檢測這一理論,那怎麼辦?”

  我仔細順著這個思路在想:“對啊……那怎麼辦?”

  他:“問題又回到時間上了。時間其實是我們製造出的一種刻度工具,但是如果這個工具出錯了呢?或者這個工具該被淘汰掉了呢?”

  我:“啊?那不可能吧?現在如果改變這個概念,那很多事情全亂套了。只是相關研究領域變化不就成了嗎?不要公眾都跟著改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