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余世傑對派業務員人拉肩扛到各地去推銷產品的做法不屑一顧,在銷售上他有自己的一套獨門暗器。

  他採用的是“慷慨贈送”的絕招。

  余世傑攻克的第一個堡壘居然是軍方。

  利用他在中央團校的同學關係,余老闆打通了總後勤部的路子,向全國兩千多個邊防哨所每個哨所贈送了一台龍口電子廠生產的收音機。

  這在當時是擁軍的一個模範典型,總後專門在人民大會堂為龍口電子廠舉行了捐贈儀式和新聞發布會,總後的一位主要領導專程出席並發表了講話,對余世傑和他的龍口電子廠表示感謝。而和這位後來出任軍方高層領導的老將軍的合影,也被放大後掛在余世傑的辦公室,成為余世傑的政治資本之一。

  余世傑的第二個贈送對象是各地的老幹部活動中心。老幹部是最關心國家大事的一個群體,一台袖珍收音機常常是他們晚年排遣寂寞最忠實的夥伴,有時候,甚至比女兒還貼心貼肺。

  余世傑深知輿論的重要。接下來,余世傑向各省市的黨報大送人情。當年無論在任何地方,記者每天早晨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聽新聞廣播。記者的小收音機和軍人的手槍一樣重要。

  余世傑還把觸角伸向了體委,那些一大早就起床晨練的運動員最關心的是前一天世界各地的重大賽事。曼谷第一次舉辦亞運會那一年,余世傑向中國代表體育團的每一位運動員贈送了一台小收音機。

  ……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中國人最講投桃報李,一連串的慷慨的大贈送之後,余世傑便開始坐收漁利了。

  余世傑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了自己獨特的市場網絡,他打通了集團購買的通路。

  龍口電子廠收到了軍方源源不斷的大批訂單;

  各地的老幹部活動中心也向龍口電子廠大量購買收音機;

  新聞單位和體委也成為了龍口電子廠的大主顧……

  這些公款購買的單位從來不會在價錢上和余世傑斤斤計較,很多單位一簽合同就把全額貨款打到龍口電子廠的帳號上。余老闆也用不著為小修小補的售後服務費錢費力傷透腦筋。

  余老闆還藉此建立了和新聞界良好的人際關係,各地的報紙給這個產品曝光給那個產品曝光,卻從不會涉及到龍口電子廠的產品。即使有消費者投訴報社,也是被最先轉到龍口電子廠內部消化。隔三差五就有龍口電子廠慷慨捐贈的新聞見諸報端,儘管都是些被炒了無數次的“冷飯”,卻往往占據報紙的顯著版面,被包裝得堂而皇之,讓人讀了好生感動。

  龍口電子廠好事傳千里,美名遠揚,吸引了一大批慕名而來的客戶。

  余老闆為自己的做法取了一個生動的名字:“關係營銷”。龍口電子廠成了家電行業中殺出的一匹黑馬,令同行們刮目相看。

  龍口電子廠的收音機上市之際,大量日本電器開始湧入中國。

  彩色電視讓人們看到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國家領導人頻頻出國訪問,老百姓跟隨著紀錄片的鏡頭看到了“腐朽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真面目”:

  美國的高速公路、日本的新幹線、高樓大廈林立、超級市場裡應有盡有、家家都有小汽車……

  所謂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原來是我們自己。

  識時務者余世傑(2)

  可攜式錄音機使每個人都可隨時聽自己喜歡的歌,而不必所有人都聽同樣的語錄歌……鄧麗君那軟綿綿的歌聲輕輕撫慰著經受過“文革”創傷的中國人的心靈。

  中國人還不知道廣告為何物,日本電器的廣告就鋪天蓋地而來。

  中央電視台的黃金時間和少兒節目裡淨是稚氣的童聲叫賣日本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在他們發蒙的時候,耳濡目染的便是:“TOSHIBA TOSHIBA 新時代的東芝”“日立——HITACHI”“松下就是PANASONIC”在他們津津有味地欣賞日本卡通片《鐵臂阿童木》時,也牢牢記住了日本電器的優良。

  中國打開了關閉已久的窗子,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了。

  崛起(1)

  余世傑搖身一變成了余老闆。他從政府公務員蛻變成了一個商人。

  做商人與做公務員截然不同。公務員要克己奉公,收斂自己。最緊要的是守紀律和本分。

  不該問的事不問,不該說的事不說,上面讓幹啥就幹啥。要從思想深處意識到自己是龐大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不能越雷池半步,舉手投足都要中規中矩。只有這樣,才能在金字塔式的等級結構中獲取升遷的機會。

  商人則必須張揚,自己也是要推銷的一部分。要學會包裝。只有予人信任,才能取人錢財。干任何事情都要出奇制勝,不能循規蹈矩。領先一步,才能比別人賺更多的錢。商人還必須有永不滿足的性格。征戰商海,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旦安於現狀,就會被時代所拋棄。余世傑里里外外像換了一個人,作為公務員的余世傑已經不存在了。

  他所有的服裝都從香港的名牌專賣店訂購,襯衣永遠熨得服服帖帖。每天早晨都讓髮型師把頭髮吹得一絲不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