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第33章 就在煙花燃盡處
雨季剛剛過去,陶軍就放了出來。
不用說,他能提前釋放,是那篇如何打擊盜版製作市場和杜絕銷售渠道的“絕密報告”起了作用。監獄對於他的離開,就像方原當年離開一樣,令人依依不捨。因為,從此他那個大倉的獄警和囚犯再也聽不到有人眉飛色舞地講電影故事啦。
而方原也準備像哥哥6年前到長江邊監獄接他那樣,好好地款待和慰勞一下陶軍。
一早起來,方原開車到距海城一百公里的衛星城監獄接上他。跟方原不同的是,陶軍出監磨磨蹭蹭的,一副流連忘返的樣子。
兩人中途在一個小鎮吃了飯,下午回到海城,就徑直奔到中國城那個帶人造溫泉水池的桑拿中心,先到美發室洗頭,刮鬍子,然後泡菊花溫泉,洗掉身體的霉氣,再找人搓背,按腳,進碳燒的木房三溫暖……
無容置疑,這邊的設備與服務跟當年長江邊的小城完全沒有可比性。但方原怎麼瞄,也找不到一個按摩小姐比得過她當年遭遇的尤物。
好在陶軍沒他那時年輕饑渴,對推油這些項目興趣也不濃,只是找人草草按摩了40分鐘全身,就起來喊著要回家。
看來人的可塑性還是挺大的。就像陶軍的外形。
進去才大半年,人居然變得FIT了很多,像參加軍訓而不是坐牢去了。陶軍瘦了很多,掉了十幾斤的肉,圓臉變了長臉,五官清晰了,肚子不見了,大腿結實了,再加上在監獄裡被剃的光頭,讓他年輕了五六歲,看上去只有二十七八的樣子,再加上眼神帶著一種與世無爭、卓爾不群的漠然,就是不戴墨鏡也顯得酷斃。
回到家後,陶軍嚇了一跳,他滿以為自己不在,剩下方原一人肯定七國大亂,一定會帶一些女朋友回來弄得家裡六國大封相,沒想到牆壁新刷了塗料,大門、房門和洗手間的門都塗了一層新油漆。原來又舊又髒的花窗簾換成了新簇簇的白通花帘子,跟餐檯布是同一SET的。長條餐桌上還擺著一個紅酒架,架上斜放著一支法國波爾多干紅,白瓷鏤花水果盆上,放著新鮮美國加州紅葡萄和印度青蘋果,很是溫馨。
他用力嗅嗅屋內的空氣。
“家裡肯定來過女人,憑你這小子弄不出這種水平……”
方原傻笑著告訴他,牆和門是他找人刷的,其餘都是王靚的心思。
“她們還說晚上給你洗塵,呆會兒就過來,我們一起開車去東岸吃海鮮,吃紅燒乳鴿,解你的饞……”
“她們?除了你的靚靚外,還有誰呀?她的女兒?”
“娃娃去不了,怕玩得太晚了,小孩子要早睡,她家保姆從老家回來了,不用帶。是另外一個神秘嘉賓,見了你就知道。”
見方原神秘兮兮的,陶軍就知他有古怪。“不會那麼快就介紹一個靚女給我吧。”
果然。
但此靚女非彼靚女。是舒兒。
舒兒從英國回來有一段了。她飛抵香港赤立角機場,再轉輕鐵到關閘回海城,雖然關閘有地鐵直達中國城,但方原還是專門開車去接。他想讓她一回來就感受到這個城市有人情。
舒兒還沒回家放下行李,就讓方原直接開到施米路家,跟施媽媽了解追討寶珠撫養費的情況。
之前舒兒已通過網絡傳了一封律師函給她的合伙人阿RAY。阿RAY列印出來蓋好章後,正式發給了陳寶珠的父親陳輝陽。但施太太說那邊一直不肯跟她正面談孩子的事。
施米路出殯時,施太太找人通知了陳輝陽,他帶著兩個手下來靈堂送了花圈。他給施太太送帛金時,施太太問他寶珠將來怎麼辦?他說現在不是談這個的時候。他惺惺作態哀悼了一番就走了,此後一直躲著老人家,連親生女兒打電話過去也不聽。
接下來的一個月里,舒兒全力收集陳輝陽的財產證據,分文不收地幫這對孤兒寡母做上庭前的準備。她也借著做這件事來充塞自己的時間,甚至經常住在律師事務所旁的酒店裡,儘量不讓自己單獨回到那間充滿波比氣息的大房子。
最終,陳輝陽和他的律師被舒兒的氣勢和無孔不入折服了。他們也心裡有鬼,怕她再查下去,會查出另外的問題來,便答應庭外和解,一次性給寶珠一筆巨額撫養費,並同意讓施媽媽把寶珠帶回老家撫養。
施太太為此老淚縱橫,她差點要給舒兒下跪。
有一件事,是方原做夢也沒想到的,施米路居然還是個很有責任心的女人。她今年初花巨款為自己買了一份兩百萬的人身意外保險,保險公司已順利做出賠償。
在舒兒的建議下,施太太拿一部分錢為寶珠購買了成長基金,其餘全部存進銀行,每月提出利息作為生活費。那麼,今後無論老人生病和孩子讀書,婆孫倆都有頗為充足的保障。施米路如果泉下有知,得悉媽媽和女兒有這樣的安排,她也應該放心了。
幫方原的朋友做完這件善事後,舒兒飛了一趟上海。她跟合伙人阿RAY說好,如果在那邊找到機會,她就會從律師行退出來。
阿RAY人還不錯,知道她兒子出事,給足了時間讓她休息。能跟舒兒拍檔的人,不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和極大寬容,根本就不可能有開始,更絕不會熬到今時今日。阿RAY是本地律師,才華平平,但內心細膩,也有一些本地資源,他非常佩服舒兒的工作能力和生活上的一絲不苟。而生活上,他是個喜歡同性的“基”,所以,他的內心比舒兒還要柔弱。西化的舒兒完全能接受他的生活方式,兩人一直合作得非常融洽。所以舒兒是進是退,他都會尊重和支持。
但舒兒去上海後,一直很不開心。那邊的樓市太高,她下不了決心買一套跟海城一樣規格的。她不想租房子住,也不想回老房子跟爸爸擠。老房子本來就小,還有繼母,繼母的兒子,兒媳和孫子一大堆。她不曉得怎樣跟他們相處,就是回去做客,圍在一起吃頓飯,她也覺得無比侷促。
舒兒繼母是那種精明的上海女人,她的話語不多,嘴不碎,畢竟是知識分子嘛。但她的眼神犀利,在廚房下油,切薑片,下料酒的細節,比家庭主婦還要小心翼翼,包括餐間孫兒掉下一顆米飯,她都要馬上撿起來,等不到飯後。她的節儉和潔癖,讓本身已夠乾淨的舒兒看著也害怕。
無形中,繼母成了她的一面鏡子,反照出她從前的挑剔。於是,童年住過的老房子在今天的舒兒看來,簡直是一座無形的堡壘,在大家仁愛的微笑背後,如銅牆鐵壁,堅硬無比。她這個漂了出去多年的人,休想能輕易走回去,占回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舒兒只有回到海城。她自覺地回到自己的崗位上,但性情沒以前那樣執著了,不再工作狂,不再得理不饒人,說話不再尖酸,不再把人打下地獄才罷手。
舒兒像一隻蛻變後的蟬,換了殼,新的軀體變得鮮嫩而又柔軟。她甚至迷上了種花,她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陽台上修修剪剪的。不光種玫瑰、大麗、金絲吊蘭和蝴蝶蘭,還種懸崖杜鵑、小白碎花的滿天星、會結果子的南美木棉、向高處攀爬的紫藤,最後還發展到種可以用來蒸魚的紫蘇,可以用來炒菜的觀賞椒,可以當茶喝的雞蛋花……再這樣發展下去,方原估計她種沙姜和青蔥的可能性很大。
雨季剛剛過去,陶軍就放了出來。
不用說,他能提前釋放,是那篇如何打擊盜版製作市場和杜絕銷售渠道的“絕密報告”起了作用。監獄對於他的離開,就像方原當年離開一樣,令人依依不捨。因為,從此他那個大倉的獄警和囚犯再也聽不到有人眉飛色舞地講電影故事啦。
而方原也準備像哥哥6年前到長江邊監獄接他那樣,好好地款待和慰勞一下陶軍。
一早起來,方原開車到距海城一百公里的衛星城監獄接上他。跟方原不同的是,陶軍出監磨磨蹭蹭的,一副流連忘返的樣子。
兩人中途在一個小鎮吃了飯,下午回到海城,就徑直奔到中國城那個帶人造溫泉水池的桑拿中心,先到美發室洗頭,刮鬍子,然後泡菊花溫泉,洗掉身體的霉氣,再找人搓背,按腳,進碳燒的木房三溫暖……
無容置疑,這邊的設備與服務跟當年長江邊的小城完全沒有可比性。但方原怎麼瞄,也找不到一個按摩小姐比得過她當年遭遇的尤物。
好在陶軍沒他那時年輕饑渴,對推油這些項目興趣也不濃,只是找人草草按摩了40分鐘全身,就起來喊著要回家。
看來人的可塑性還是挺大的。就像陶軍的外形。
進去才大半年,人居然變得FIT了很多,像參加軍訓而不是坐牢去了。陶軍瘦了很多,掉了十幾斤的肉,圓臉變了長臉,五官清晰了,肚子不見了,大腿結實了,再加上在監獄裡被剃的光頭,讓他年輕了五六歲,看上去只有二十七八的樣子,再加上眼神帶著一種與世無爭、卓爾不群的漠然,就是不戴墨鏡也顯得酷斃。
回到家後,陶軍嚇了一跳,他滿以為自己不在,剩下方原一人肯定七國大亂,一定會帶一些女朋友回來弄得家裡六國大封相,沒想到牆壁新刷了塗料,大門、房門和洗手間的門都塗了一層新油漆。原來又舊又髒的花窗簾換成了新簇簇的白通花帘子,跟餐檯布是同一SET的。長條餐桌上還擺著一個紅酒架,架上斜放著一支法國波爾多干紅,白瓷鏤花水果盆上,放著新鮮美國加州紅葡萄和印度青蘋果,很是溫馨。
他用力嗅嗅屋內的空氣。
“家裡肯定來過女人,憑你這小子弄不出這種水平……”
方原傻笑著告訴他,牆和門是他找人刷的,其餘都是王靚的心思。
“她們還說晚上給你洗塵,呆會兒就過來,我們一起開車去東岸吃海鮮,吃紅燒乳鴿,解你的饞……”
“她們?除了你的靚靚外,還有誰呀?她的女兒?”
“娃娃去不了,怕玩得太晚了,小孩子要早睡,她家保姆從老家回來了,不用帶。是另外一個神秘嘉賓,見了你就知道。”
見方原神秘兮兮的,陶軍就知他有古怪。“不會那麼快就介紹一個靚女給我吧。”
果然。
但此靚女非彼靚女。是舒兒。
舒兒從英國回來有一段了。她飛抵香港赤立角機場,再轉輕鐵到關閘回海城,雖然關閘有地鐵直達中國城,但方原還是專門開車去接。他想讓她一回來就感受到這個城市有人情。
舒兒還沒回家放下行李,就讓方原直接開到施米路家,跟施媽媽了解追討寶珠撫養費的情況。
之前舒兒已通過網絡傳了一封律師函給她的合伙人阿RAY。阿RAY列印出來蓋好章後,正式發給了陳寶珠的父親陳輝陽。但施太太說那邊一直不肯跟她正面談孩子的事。
施米路出殯時,施太太找人通知了陳輝陽,他帶著兩個手下來靈堂送了花圈。他給施太太送帛金時,施太太問他寶珠將來怎麼辦?他說現在不是談這個的時候。他惺惺作態哀悼了一番就走了,此後一直躲著老人家,連親生女兒打電話過去也不聽。
接下來的一個月里,舒兒全力收集陳輝陽的財產證據,分文不收地幫這對孤兒寡母做上庭前的準備。她也借著做這件事來充塞自己的時間,甚至經常住在律師事務所旁的酒店裡,儘量不讓自己單獨回到那間充滿波比氣息的大房子。
最終,陳輝陽和他的律師被舒兒的氣勢和無孔不入折服了。他們也心裡有鬼,怕她再查下去,會查出另外的問題來,便答應庭外和解,一次性給寶珠一筆巨額撫養費,並同意讓施媽媽把寶珠帶回老家撫養。
施太太為此老淚縱橫,她差點要給舒兒下跪。
有一件事,是方原做夢也沒想到的,施米路居然還是個很有責任心的女人。她今年初花巨款為自己買了一份兩百萬的人身意外保險,保險公司已順利做出賠償。
在舒兒的建議下,施太太拿一部分錢為寶珠購買了成長基金,其餘全部存進銀行,每月提出利息作為生活費。那麼,今後無論老人生病和孩子讀書,婆孫倆都有頗為充足的保障。施米路如果泉下有知,得悉媽媽和女兒有這樣的安排,她也應該放心了。
幫方原的朋友做完這件善事後,舒兒飛了一趟上海。她跟合伙人阿RAY說好,如果在那邊找到機會,她就會從律師行退出來。
阿RAY人還不錯,知道她兒子出事,給足了時間讓她休息。能跟舒兒拍檔的人,不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和極大寬容,根本就不可能有開始,更絕不會熬到今時今日。阿RAY是本地律師,才華平平,但內心細膩,也有一些本地資源,他非常佩服舒兒的工作能力和生活上的一絲不苟。而生活上,他是個喜歡同性的“基”,所以,他的內心比舒兒還要柔弱。西化的舒兒完全能接受他的生活方式,兩人一直合作得非常融洽。所以舒兒是進是退,他都會尊重和支持。
但舒兒去上海後,一直很不開心。那邊的樓市太高,她下不了決心買一套跟海城一樣規格的。她不想租房子住,也不想回老房子跟爸爸擠。老房子本來就小,還有繼母,繼母的兒子,兒媳和孫子一大堆。她不曉得怎樣跟他們相處,就是回去做客,圍在一起吃頓飯,她也覺得無比侷促。
舒兒繼母是那種精明的上海女人,她的話語不多,嘴不碎,畢竟是知識分子嘛。但她的眼神犀利,在廚房下油,切薑片,下料酒的細節,比家庭主婦還要小心翼翼,包括餐間孫兒掉下一顆米飯,她都要馬上撿起來,等不到飯後。她的節儉和潔癖,讓本身已夠乾淨的舒兒看著也害怕。
無形中,繼母成了她的一面鏡子,反照出她從前的挑剔。於是,童年住過的老房子在今天的舒兒看來,簡直是一座無形的堡壘,在大家仁愛的微笑背後,如銅牆鐵壁,堅硬無比。她這個漂了出去多年的人,休想能輕易走回去,占回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
舒兒只有回到海城。她自覺地回到自己的崗位上,但性情沒以前那樣執著了,不再工作狂,不再得理不饒人,說話不再尖酸,不再把人打下地獄才罷手。
舒兒像一隻蛻變後的蟬,換了殼,新的軀體變得鮮嫩而又柔軟。她甚至迷上了種花,她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陽台上修修剪剪的。不光種玫瑰、大麗、金絲吊蘭和蝴蝶蘭,還種懸崖杜鵑、小白碎花的滿天星、會結果子的南美木棉、向高處攀爬的紫藤,最後還發展到種可以用來蒸魚的紫蘇,可以用來炒菜的觀賞椒,可以當茶喝的雞蛋花……再這樣發展下去,方原估計她種沙姜和青蔥的可能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