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他與宇文玥聯手對抗,犬戎和靖安王府那點兵力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靖安王逃了,臨走時將她這個“罪魁禍首”留下,他卻有些竊喜,時隔多年,他終於能夠與她相見。
漫天的大火照亮了漆黑的夜幕,靖安王府的火勢怎麼都撲不滅,他在火光里依稀看到她的面容,她穿著一身紅色衣裙,倒在地上,手邊是一把染上血的利劍,小小的孩童撲在她身上,大聲哭喊,阿娘。
他終是未來得及見她最後一面,她的身體早已涼透,她的嘴唇早已一片烏黑。
他為她找了個有梅花的地方,建了座小小的墳冢,棺木合上時,楚喬,宇文玥也在,昔日清冷的女子眉眼溫柔,她看向一旁小小的孩童,忍不住嘆息,“元淳的性子原本也挺好的,那日山洞之事我也沒想到,作繭自縛,也是可憐……”
他卻腦子一閃,什麼山洞之事?何時的事?楚喬一怔,過了半響,最後說,問問阿精。
他帶著淳兒的孩子回了燕北,阿精支支吾吾跪下,捉住他的衣袍下擺,“陛下恕罪,當時正是用人之際,奴才未敢說出來讓陛下煩惱,那日護送元淳公主回京的士兵起了歹念,在途中打傷了皇子,將公主給,給玷污了,陛下,您,恕罪啊,陛下,當時魏帝那樣對我燕北,對您,這也是……楚喬姑娘也殺了……”
他卻什麼都聽不到了,腦子裡嗡嗡的疼,他一直疑惑淳兒後來為何那樣恨他,原來,原來竟是這樣!他竟從來都不知道!
阿精最後被貶為庶民扔出了皇宮。然後他頂著朝中壓力將淳兒留下的孩子封為太子,留在身邊撫養。
百官皆不知這孩子母親是誰,他帶念念回來時也對外說是散落在外的血脈。朝中自是大片人反對,一個生母不詳,僅有五歲的幼童,怎麼都不可能是燕家後代。他靠武力當得皇帝,手中有兵權,他堅持說念念是他的孩子,百官也不敢不從。
他不再踏入後宮,他教念念一遍又一遍的說著父皇。五歲的孩子在他帶回來之後大病一場,醒來後早已不記得在戰火中死去的母親,還有那個狼心狗肺的父親,他將念念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沒錯,念念本該是他和淳兒的寶貝。是他江山的繼承人,是燕國的尊貴的太子。
然後又是很多年,他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他不准御醫問診,彌留之際,獨獨叫了太子燕念淳在他身側。太子今年十八,正是風華正茂的好年紀,他的淳兒離世已有十三年,他終於也能將這江山留給他們的孩子,去地府尋她。
太子抓住父親布滿皺紋的手,一遍遍喚著他父皇父皇。他笑著閉上眼,喃喃闔眼,淳兒。
作者有話要說: 前世這個番外自己編的,和原著不符
☆、這是第四十五章
冬天的第一場雪終于洋洋灑灑的覆蓋地面,燕洵坐在首位,看著下方的將領你來我往爭吵不休,蹙緊了眉頭。
“王爺,恕老臣直言,大魏新帝乃是先皇第七子,性子溫和,此番來信也說明要為老王爺平反,我等何不接受議和?”開口的白髮老者叫做木青峰,在燕北貴族中有相當高的地位。他一開口,當即很多支持之聲。
“是啊是啊,王爺,這冰天雪地的,也要為將士們考慮,若真的繼續行軍,我軍糧草供給不足啊!”“臣附議,新帝不計較我們的謀反之罪,還要為老王爺平反,這是天大的好事,我們何必冒著大不諱的罪名。”“臣也附議,王爺,若真的繼續北上,我們便真成了千古罪人,是要遺臭萬年的!”
……
燕洵冷眼看著這幫老臣明里暗裡勸他投降的話,示意鳶青,鳶青點頭,而後抱拳,“世子,臣認為我們應該繼續北上,老侯爺屍骨未寒,縱使罪魁禍首已死,但有句話,叫做父債子償,天經地義。”
鳶青話一出,立即有不少熱血的青年將軍同意。大魏如今元氣大傷,朝中新帝登基,局勢不穩,旁邊還有個大梁虎視眈眈,信中說得好聽,說是要議和,實際那些條例明擺著就是要他們投降,再為大魏做牛做馬,那些長輩們年紀大了,只求平穩,不敢得罪大魏,他們敢。老王爺和先帝是結拜弟兄,最後卻落的如此下場,大魏帝王不可信,他們想要建功立業,就該擁護小王爺為王,從龍之功,做那新王朝的開國功臣!
燕洵靜靜聽著兩方爭執,拔出劍鞘,又合上,再拔出,再合上。父親留下的舊臣真正效忠的是他的姓氏,並非他這個人。如今他已有秀麗軍還有草原八部的支持,不用這些人也沒什麼所謂。但就怕這些倚老賣老的傢伙做了別人的棋子對他不利。還有,這些人畢竟擁戴過父親,他若做的太過,勢必會失了人心。
算了,還是饒一命吧。
爭執聲慢慢小了下去,眾人發現坐在上方的王並未發一言,在這詭異的氛圍中,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燕洵目光盯向木青峰,語氣溫和,聲線卻有些冰涼,“本王記得,軍師今年已五十又三?”
這個問題來的相當突然,老頭子一時摸不准這位年輕王侯的想法,但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是,老臣已是花甲之年,勞王爺掛懷。”
“嗯,的確是到了養老的年紀,”燕洵不顧底下眾人的神色,話鋒一轉,“傳令,木老將軍為燕北操勞,身體不適,特賞金千兩,良田百畝,准許老將軍卸去官職,回家養老。”
“這,王爺,老臣”
燕洵揮手吩咐,“來人啊!護送老將軍回去!”
“諾!”
燕洵掃過剩餘各人,沉聲開口,“我們此次帶的糧草足夠再用一月,傳令下去,先安營紮寨,等雪稍小一些繼續行軍,半月之內必須抵達紅川城!”
“諾!”
外面的風雪肆虐,燕王府的梅花殿裡卻暖意融融,八角琉璃燈里火苗柔柔的跳動著,小獸爐里點著甜甜的梅花香,我揮退了小婢女,靠著迎枕,拆開信封,細細看著,他的信開頭總是一句,淳兒親啟,信的末尾總是一句,夫,燕洵。我彎了彎嘴角,想像了一下世子殿下板著臉寫著情話的樣子,笑彎了眉眼。
將信放進小匣子裡塞進多寶閣的最頂上,我掐著指頭算了算,燕洵出門早已有半個月,他當初信誓旦旦的說十天就能回來,其實我明白那是不現實的。燕北的擔子如今全在他一人的肩上,軍中還有許多不服之人,身為定北侯府的繼承人,在事情未平定之前,他一定會在外面忙很久。
我摸著手中溫潤憨厚的玉石小兔子,有些難過。我身為死神該做的事都已做的差不多了,這一世哥哥和母妃也都平安的活著,楚喬和宇文玥的緣分也如前世那般發展,我如願見到了很久很久以來一直想見的人,已經沒什麼遺憾了。
這幅身體在慢慢的衰弱,我窩在被子裡,不知道是否還能捱過這個嚴冬。暖閣外的飄雪漸漸大了起來,我眼皮沉重,慢慢睡過去。
地府里的彼岸花大朵大朵開的正艷,走上忘川的亡靈排著隊,接過孟婆遞過來的改良版孟婆湯,在慈祥的如老母親一樣的目光里硬著頭皮喝下,然後忘卻前塵,重新進入輪迴。
漫天的大火照亮了漆黑的夜幕,靖安王府的火勢怎麼都撲不滅,他在火光里依稀看到她的面容,她穿著一身紅色衣裙,倒在地上,手邊是一把染上血的利劍,小小的孩童撲在她身上,大聲哭喊,阿娘。
他終是未來得及見她最後一面,她的身體早已涼透,她的嘴唇早已一片烏黑。
他為她找了個有梅花的地方,建了座小小的墳冢,棺木合上時,楚喬,宇文玥也在,昔日清冷的女子眉眼溫柔,她看向一旁小小的孩童,忍不住嘆息,“元淳的性子原本也挺好的,那日山洞之事我也沒想到,作繭自縛,也是可憐……”
他卻腦子一閃,什麼山洞之事?何時的事?楚喬一怔,過了半響,最後說,問問阿精。
他帶著淳兒的孩子回了燕北,阿精支支吾吾跪下,捉住他的衣袍下擺,“陛下恕罪,當時正是用人之際,奴才未敢說出來讓陛下煩惱,那日護送元淳公主回京的士兵起了歹念,在途中打傷了皇子,將公主給,給玷污了,陛下,您,恕罪啊,陛下,當時魏帝那樣對我燕北,對您,這也是……楚喬姑娘也殺了……”
他卻什麼都聽不到了,腦子裡嗡嗡的疼,他一直疑惑淳兒後來為何那樣恨他,原來,原來竟是這樣!他竟從來都不知道!
阿精最後被貶為庶民扔出了皇宮。然後他頂著朝中壓力將淳兒留下的孩子封為太子,留在身邊撫養。
百官皆不知這孩子母親是誰,他帶念念回來時也對外說是散落在外的血脈。朝中自是大片人反對,一個生母不詳,僅有五歲的幼童,怎麼都不可能是燕家後代。他靠武力當得皇帝,手中有兵權,他堅持說念念是他的孩子,百官也不敢不從。
他不再踏入後宮,他教念念一遍又一遍的說著父皇。五歲的孩子在他帶回來之後大病一場,醒來後早已不記得在戰火中死去的母親,還有那個狼心狗肺的父親,他將念念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沒錯,念念本該是他和淳兒的寶貝。是他江山的繼承人,是燕國的尊貴的太子。
然後又是很多年,他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他不准御醫問診,彌留之際,獨獨叫了太子燕念淳在他身側。太子今年十八,正是風華正茂的好年紀,他的淳兒離世已有十三年,他終於也能將這江山留給他們的孩子,去地府尋她。
太子抓住父親布滿皺紋的手,一遍遍喚著他父皇父皇。他笑著閉上眼,喃喃闔眼,淳兒。
作者有話要說: 前世這個番外自己編的,和原著不符
☆、這是第四十五章
冬天的第一場雪終于洋洋灑灑的覆蓋地面,燕洵坐在首位,看著下方的將領你來我往爭吵不休,蹙緊了眉頭。
“王爺,恕老臣直言,大魏新帝乃是先皇第七子,性子溫和,此番來信也說明要為老王爺平反,我等何不接受議和?”開口的白髮老者叫做木青峰,在燕北貴族中有相當高的地位。他一開口,當即很多支持之聲。
“是啊是啊,王爺,這冰天雪地的,也要為將士們考慮,若真的繼續行軍,我軍糧草供給不足啊!”“臣附議,新帝不計較我們的謀反之罪,還要為老王爺平反,這是天大的好事,我們何必冒著大不諱的罪名。”“臣也附議,王爺,若真的繼續北上,我們便真成了千古罪人,是要遺臭萬年的!”
……
燕洵冷眼看著這幫老臣明里暗裡勸他投降的話,示意鳶青,鳶青點頭,而後抱拳,“世子,臣認為我們應該繼續北上,老侯爺屍骨未寒,縱使罪魁禍首已死,但有句話,叫做父債子償,天經地義。”
鳶青話一出,立即有不少熱血的青年將軍同意。大魏如今元氣大傷,朝中新帝登基,局勢不穩,旁邊還有個大梁虎視眈眈,信中說得好聽,說是要議和,實際那些條例明擺著就是要他們投降,再為大魏做牛做馬,那些長輩們年紀大了,只求平穩,不敢得罪大魏,他們敢。老王爺和先帝是結拜弟兄,最後卻落的如此下場,大魏帝王不可信,他們想要建功立業,就該擁護小王爺為王,從龍之功,做那新王朝的開國功臣!
燕洵靜靜聽著兩方爭執,拔出劍鞘,又合上,再拔出,再合上。父親留下的舊臣真正效忠的是他的姓氏,並非他這個人。如今他已有秀麗軍還有草原八部的支持,不用這些人也沒什麼所謂。但就怕這些倚老賣老的傢伙做了別人的棋子對他不利。還有,這些人畢竟擁戴過父親,他若做的太過,勢必會失了人心。
算了,還是饒一命吧。
爭執聲慢慢小了下去,眾人發現坐在上方的王並未發一言,在這詭異的氛圍中,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燕洵目光盯向木青峰,語氣溫和,聲線卻有些冰涼,“本王記得,軍師今年已五十又三?”
這個問題來的相當突然,老頭子一時摸不准這位年輕王侯的想法,但還是老老實實的回答,“是,老臣已是花甲之年,勞王爺掛懷。”
“嗯,的確是到了養老的年紀,”燕洵不顧底下眾人的神色,話鋒一轉,“傳令,木老將軍為燕北操勞,身體不適,特賞金千兩,良田百畝,准許老將軍卸去官職,回家養老。”
“這,王爺,老臣”
燕洵揮手吩咐,“來人啊!護送老將軍回去!”
“諾!”
燕洵掃過剩餘各人,沉聲開口,“我們此次帶的糧草足夠再用一月,傳令下去,先安營紮寨,等雪稍小一些繼續行軍,半月之內必須抵達紅川城!”
“諾!”
外面的風雪肆虐,燕王府的梅花殿裡卻暖意融融,八角琉璃燈里火苗柔柔的跳動著,小獸爐里點著甜甜的梅花香,我揮退了小婢女,靠著迎枕,拆開信封,細細看著,他的信開頭總是一句,淳兒親啟,信的末尾總是一句,夫,燕洵。我彎了彎嘴角,想像了一下世子殿下板著臉寫著情話的樣子,笑彎了眉眼。
將信放進小匣子裡塞進多寶閣的最頂上,我掐著指頭算了算,燕洵出門早已有半個月,他當初信誓旦旦的說十天就能回來,其實我明白那是不現實的。燕北的擔子如今全在他一人的肩上,軍中還有許多不服之人,身為定北侯府的繼承人,在事情未平定之前,他一定會在外面忙很久。
我摸著手中溫潤憨厚的玉石小兔子,有些難過。我身為死神該做的事都已做的差不多了,這一世哥哥和母妃也都平安的活著,楚喬和宇文玥的緣分也如前世那般發展,我如願見到了很久很久以來一直想見的人,已經沒什麼遺憾了。
這幅身體在慢慢的衰弱,我窩在被子裡,不知道是否還能捱過這個嚴冬。暖閣外的飄雪漸漸大了起來,我眼皮沉重,慢慢睡過去。
地府里的彼岸花大朵大朵開的正艷,走上忘川的亡靈排著隊,接過孟婆遞過來的改良版孟婆湯,在慈祥的如老母親一樣的目光里硬著頭皮喝下,然後忘卻前塵,重新進入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