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我勾起唇角愉悅的笑,然後不可控制的咳嗽了兩聲,小侍女眉眼划過緊張之色,急急出聲,“王妃娘娘,起風了,奴婢先扶您回去,王爺在外,您一定要保重身體。”我攏了攏披風,回了聲嗯。
魏帝躺在勤政殿的龍床上喘著粗氣,皇宮裡最高明的御醫都束手無策,七皇子元徹守在魏帝床前,看著昔日偉岸的父親變成這副模樣心中添了些難過。當日他帶著密詔回京先去青山院看了宇文玥,此人足智多謀,他在邊境時就曾聽過不少傳聞。一問才知,父皇已一月不曾上朝,但卻沒有任何病重的消息傳來,十分不對勁。
隔日進宮面聖,他竟被攔於勤政殿,若不是宇文玥察覺出不對,他的父皇只怕是都要死在美人手裡。可惜已押入天牢的蘭貴妃至死都不肯說出後面之人是誰,那個叫做灝兒的小皇子也被個發了瘋的宮女掐死在椒蘭殿裡。
元徹從未想過還能回到京城來,他不得父親寵愛,在邊關苦寒之地一呆便是五年,打過大大小小几十場仗,受過不少傷,從少年到青年,他的父親從未正眼瞧過他一眼,可在病重時卻宣他回來侍疾。這其中是何意思,他再明白不過。
父皇想將這大魏,交到他手裡。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關於信的具體內容
早上巳時起床洗漱穿衣,喝紅豆粥,
午時坐於桌前,吃了桂魚,豆腐,雞蛋,菜蔬若干種。
未時小憩
酉時喝白粥,配有水晶糕,一點果酒。
亥時看書無聊,遂入睡。
信使快馬加鞭送到柿子手上,柿子表示很激動^_^
看信之後:……
☆、這是第四十四章
燕洵第一次見到傳聞中的的長安城時是在十歲,那時他隨著父母進京祝賀魏帝的壽辰,在宴會上,他見到了據說很得魏帝寵愛的小公主,尚被乳母抱著的小小幼童,元淳。小姑娘睜著大大的眼睛,好奇的看向四周,在看見他時突然就甜甜的笑開,十分可愛。那時他就想,要是這個小姑娘是他的妹妹就好了,乖巧暖糯,像是一隻胖乎乎的糯米糰子,他必定會好好疼愛,讓哥哥姐姐們不再笑話自己。
他在家中年紀最小,時常被哥哥姐姐笑話長得矮,力氣小,他也向母親說過想要一個妹妹或是弟弟的想法,但每次一說的第二天下午母親會揪著他的耳朵,一點都不留情面的揍他,父親就在一旁看戲,到最後,挨了好幾次打,但妹妹還是沒有出來。
在這次壽宴結束後,魏帝突然下了旨,要親自撫養定北侯的世子,將其送往皇家書院,與眾皇子一起習武讀書。聖旨下來的那一日,母親和父親臉上的表情突然嚴肅了起來,他雖然只有十歲,但也早已懂些事物了,大哥和二哥都未到弱冠之年,他們的父親還未請封,他們家根本沒有聖旨上說的什麼定北侯世子。
父親將他和哥哥們叫到書房,臉上的表情是未曾見過的凝重。他記得父親說燕家受皇帝庇佑,作為臣子,理應為陛下分憂,誰要願意留下便留下。父親的話還未說完,不知怎的,他突然想起那日宴會上窩在乳母懷裡的白胖糰子,於是在大哥和二哥之前,他已經開了口。大哥和二哥好像要說些什麼,但被父親阻止了。於是在定北侯夫婦離京的時候,定北侯的幼子被封為定北侯府世子,留在了長安。
讀書騎射的日子並不好過,宮裡的規矩很多,除了宴會上能見到小姑娘外,其餘時間他就只能望著燕北的方向,悄悄的想著燕北的家人,還有燕北的街道和吃食。
日子過的很快,在漸漸長大後,他也明白為何父親沒有阻止他留在長安,魏帝忌憚燕家的兵權,必然會要選出一個質子,但燕家的孩子中,只有年紀最小的他留下,才最安全。
他在長安城裡結交了此生摯友宇文玥,與小公主的相處也越來越好,淳兒天真單純,長在大魏皇宮,卻沒有心機沒有城府,把她惹得不開心了,買一盒祥福記的糕點就能讓小姑娘開開心心了。
直到楚喬的出現,明明是一個女奴,卻能斬殺白狼,眼神兇狠,很像燕北草原上的獵鷹,不知怎麼回事,自從楚喬出現後,他就不由自主的看向她,更奇怪的是像是被命運之線連在了一起,他常常能碰見楚喬被追殺的場景,這讓他很是好奇。淳兒不喜歡楚喬,所以常常使些小絆子,但都是小打小鬧。他也未曾在意過究竟是為何。
九幽台的烽火如同一場永遠醒不過來的夢魘,牢牢刻在他的身上,他被縛住手腳,眼睜睜看著父親與兄長們的血染紅一方天空,母親悲慟哭喊,但高坐在九龍椅上冷漠的帝王卻只是故作姿態的閉上眼,假心假意說道,“朕視燕北王如兄長,他竟敢私自帶兵至長安謀反,做出謀逆之事!”
什麼謀反,父王對大魏皇室忠心耿耿,此次更是領命帶著詔書進京,那方染血的明黃綢緞散在地上,宇文懷等人竟直接污衊是他們燕家偽造聖旨,魏帝不僅沒有徹查,還以此為由命左右將他父兄直接斬殺。他父親駐守燕北,身上留下諸多傷痕,為大魏擊退了數不清的敵人。而在長安城裡安逸享受著他父兄流血換來富貴的帝王竟然心狠至此!
母親停止哭鬧,捧著他父親的頭顱一步步走上九幽台被血染紅的台階,回頭對著他悽美一笑,而後絕望的跳進烈烈大火,眼前一片模糊,他掙扎著身上的鐵鏈,撕心裂肺的出聲,卻被漫天箭雨釘在地上,不能動彈。
心中的野獸露出獠牙,他勉強抬眼看向高台上的帝王,嘴裡湧出大片血腥,既然這大魏不能容我燕家人,那我燕洵就不做這愚忠的大魏之臣!
朝中同情燕家的臣子不在少數,眾人對此事心有疑惑,魏帝為堵住悠悠眾口,並未直接下令斬殺他,卻將本已重傷的他扔在鶯歌小院,隨意派遣了個御醫瞧了兩眼,任由他自生自滅。他重傷幾乎不治,瀕死之際楚喬在他床前屈膝半跪,聲音嚴厲,情緒激昂,“燕洵,你若就這樣死了,那你們燕家就真的完了,你甘願老王爺他們死不瞑目麼!”
怎麼會甘願,不,不行,他還不能死,他要活著,為了死去的親人,為了燕北流離失所的百姓,他必須要活著。
戴罪之身在大魏皇宮裡活著談何容易,魏帝將他囚於鶯歌小院內不准外出,被勒令他身邊侍從不准攜帶刀劍。仲羽和阿精憤憤不平,他看著前來搜身的皇宮守衛軍竟然意外平靜下來。
禁軍拿著武器魚貫而出,他拖著病體看向四四方方的天空,回燕北的心在胸膛里急切的跳動著,楚喬勸他接近元淳,他忍著心中仇恨討好天真的小公主。她的父親殺了他們全家,他在忍受□□痛苦,掉入內心深淵時,她卻可以在皇宮裡保持著單純的性子,快快樂樂的笑著。
她素來便喜歡纏著他,他也自然高興,因為這樣,魏帝的戒心便會逐漸淡下來。公主總是嘰嘰喳喳在他耳邊說著話,一會說到皇宮裡的某個不知名的宮妃,一會又說到他送給她的小白兔。
那隻兔子原本不是給她的,卻被她任性截了胡,他內心煩躁,偏偏還要裝出一副認真傾聽的模樣。那兔子死的時候,公主哭的傷心,他要討她歡心,便將兔尾巴割下,栓上身上僅有的一枚玉佩,做成纓落送給她。她眉眼如花,開心的笑,他有一瞬間的恍惚,然後想到死去的親人,復又別過頭去,眼底劃出一抹厭惡。
魏帝躺在勤政殿的龍床上喘著粗氣,皇宮裡最高明的御醫都束手無策,七皇子元徹守在魏帝床前,看著昔日偉岸的父親變成這副模樣心中添了些難過。當日他帶著密詔回京先去青山院看了宇文玥,此人足智多謀,他在邊境時就曾聽過不少傳聞。一問才知,父皇已一月不曾上朝,但卻沒有任何病重的消息傳來,十分不對勁。
隔日進宮面聖,他竟被攔於勤政殿,若不是宇文玥察覺出不對,他的父皇只怕是都要死在美人手裡。可惜已押入天牢的蘭貴妃至死都不肯說出後面之人是誰,那個叫做灝兒的小皇子也被個發了瘋的宮女掐死在椒蘭殿裡。
元徹從未想過還能回到京城來,他不得父親寵愛,在邊關苦寒之地一呆便是五年,打過大大小小几十場仗,受過不少傷,從少年到青年,他的父親從未正眼瞧過他一眼,可在病重時卻宣他回來侍疾。這其中是何意思,他再明白不過。
父皇想將這大魏,交到他手裡。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關於信的具體內容
早上巳時起床洗漱穿衣,喝紅豆粥,
午時坐於桌前,吃了桂魚,豆腐,雞蛋,菜蔬若干種。
未時小憩
酉時喝白粥,配有水晶糕,一點果酒。
亥時看書無聊,遂入睡。
信使快馬加鞭送到柿子手上,柿子表示很激動^_^
看信之後:……
☆、這是第四十四章
燕洵第一次見到傳聞中的的長安城時是在十歲,那時他隨著父母進京祝賀魏帝的壽辰,在宴會上,他見到了據說很得魏帝寵愛的小公主,尚被乳母抱著的小小幼童,元淳。小姑娘睜著大大的眼睛,好奇的看向四周,在看見他時突然就甜甜的笑開,十分可愛。那時他就想,要是這個小姑娘是他的妹妹就好了,乖巧暖糯,像是一隻胖乎乎的糯米糰子,他必定會好好疼愛,讓哥哥姐姐們不再笑話自己。
他在家中年紀最小,時常被哥哥姐姐笑話長得矮,力氣小,他也向母親說過想要一個妹妹或是弟弟的想法,但每次一說的第二天下午母親會揪著他的耳朵,一點都不留情面的揍他,父親就在一旁看戲,到最後,挨了好幾次打,但妹妹還是沒有出來。
在這次壽宴結束後,魏帝突然下了旨,要親自撫養定北侯的世子,將其送往皇家書院,與眾皇子一起習武讀書。聖旨下來的那一日,母親和父親臉上的表情突然嚴肅了起來,他雖然只有十歲,但也早已懂些事物了,大哥和二哥都未到弱冠之年,他們的父親還未請封,他們家根本沒有聖旨上說的什麼定北侯世子。
父親將他和哥哥們叫到書房,臉上的表情是未曾見過的凝重。他記得父親說燕家受皇帝庇佑,作為臣子,理應為陛下分憂,誰要願意留下便留下。父親的話還未說完,不知怎的,他突然想起那日宴會上窩在乳母懷裡的白胖糰子,於是在大哥和二哥之前,他已經開了口。大哥和二哥好像要說些什麼,但被父親阻止了。於是在定北侯夫婦離京的時候,定北侯的幼子被封為定北侯府世子,留在了長安。
讀書騎射的日子並不好過,宮裡的規矩很多,除了宴會上能見到小姑娘外,其餘時間他就只能望著燕北的方向,悄悄的想著燕北的家人,還有燕北的街道和吃食。
日子過的很快,在漸漸長大後,他也明白為何父親沒有阻止他留在長安,魏帝忌憚燕家的兵權,必然會要選出一個質子,但燕家的孩子中,只有年紀最小的他留下,才最安全。
他在長安城裡結交了此生摯友宇文玥,與小公主的相處也越來越好,淳兒天真單純,長在大魏皇宮,卻沒有心機沒有城府,把她惹得不開心了,買一盒祥福記的糕點就能讓小姑娘開開心心了。
直到楚喬的出現,明明是一個女奴,卻能斬殺白狼,眼神兇狠,很像燕北草原上的獵鷹,不知怎麼回事,自從楚喬出現後,他就不由自主的看向她,更奇怪的是像是被命運之線連在了一起,他常常能碰見楚喬被追殺的場景,這讓他很是好奇。淳兒不喜歡楚喬,所以常常使些小絆子,但都是小打小鬧。他也未曾在意過究竟是為何。
九幽台的烽火如同一場永遠醒不過來的夢魘,牢牢刻在他的身上,他被縛住手腳,眼睜睜看著父親與兄長們的血染紅一方天空,母親悲慟哭喊,但高坐在九龍椅上冷漠的帝王卻只是故作姿態的閉上眼,假心假意說道,“朕視燕北王如兄長,他竟敢私自帶兵至長安謀反,做出謀逆之事!”
什麼謀反,父王對大魏皇室忠心耿耿,此次更是領命帶著詔書進京,那方染血的明黃綢緞散在地上,宇文懷等人竟直接污衊是他們燕家偽造聖旨,魏帝不僅沒有徹查,還以此為由命左右將他父兄直接斬殺。他父親駐守燕北,身上留下諸多傷痕,為大魏擊退了數不清的敵人。而在長安城裡安逸享受著他父兄流血換來富貴的帝王竟然心狠至此!
母親停止哭鬧,捧著他父親的頭顱一步步走上九幽台被血染紅的台階,回頭對著他悽美一笑,而後絕望的跳進烈烈大火,眼前一片模糊,他掙扎著身上的鐵鏈,撕心裂肺的出聲,卻被漫天箭雨釘在地上,不能動彈。
心中的野獸露出獠牙,他勉強抬眼看向高台上的帝王,嘴裡湧出大片血腥,既然這大魏不能容我燕家人,那我燕洵就不做這愚忠的大魏之臣!
朝中同情燕家的臣子不在少數,眾人對此事心有疑惑,魏帝為堵住悠悠眾口,並未直接下令斬殺他,卻將本已重傷的他扔在鶯歌小院,隨意派遣了個御醫瞧了兩眼,任由他自生自滅。他重傷幾乎不治,瀕死之際楚喬在他床前屈膝半跪,聲音嚴厲,情緒激昂,“燕洵,你若就這樣死了,那你們燕家就真的完了,你甘願老王爺他們死不瞑目麼!”
怎麼會甘願,不,不行,他還不能死,他要活著,為了死去的親人,為了燕北流離失所的百姓,他必須要活著。
戴罪之身在大魏皇宮裡活著談何容易,魏帝將他囚於鶯歌小院內不准外出,被勒令他身邊侍從不准攜帶刀劍。仲羽和阿精憤憤不平,他看著前來搜身的皇宮守衛軍竟然意外平靜下來。
禁軍拿著武器魚貫而出,他拖著病體看向四四方方的天空,回燕北的心在胸膛里急切的跳動著,楚喬勸他接近元淳,他忍著心中仇恨討好天真的小公主。她的父親殺了他們全家,他在忍受□□痛苦,掉入內心深淵時,她卻可以在皇宮裡保持著單純的性子,快快樂樂的笑著。
她素來便喜歡纏著他,他也自然高興,因為這樣,魏帝的戒心便會逐漸淡下來。公主總是嘰嘰喳喳在他耳邊說著話,一會說到皇宮裡的某個不知名的宮妃,一會又說到他送給她的小白兔。
那隻兔子原本不是給她的,卻被她任性截了胡,他內心煩躁,偏偏還要裝出一副認真傾聽的模樣。那兔子死的時候,公主哭的傷心,他要討她歡心,便將兔尾巴割下,栓上身上僅有的一枚玉佩,做成纓落送給她。她眉眼如花,開心的笑,他有一瞬間的恍惚,然後想到死去的親人,復又別過頭去,眼底劃出一抹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