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那是很久了。」趙政一看聶慕這個樣子,就知道他在撒謊,卻並沒有揭穿他,「驚先生和你是很要好的朋友嗎?」
聶慕點點頭。
趙政當即心裡就決定,尋找蓬萊仙島的計劃要無限擱置下去了。
聶慕曾經在醉酒的時候提起過,他的家鄉在比蓬萊仙島還要遠的另一個世界,而驚竟然也知道蓬萊仙島,並且兩人在趙國的時候根本不認識對方,又怎麼會不約而同的知道這件事呢?
除非,這兩個人,都來自「比蓬萊仙島還要遙遠的另一個世界。」
那趙政是根本不可能讓尋到蓬萊仙島這件事發生的。
「你以後,還是少去和驚先生見面,他每日要忙著搜尋仙童,是非常勞累的。」
第二天,驚就被調到了東海,為出訪仙山尋找更多仙童了。
而這個尋找仙藥的計劃,除了資助人趙政的有意阻撓之外,又因為另一件大事被擱置了。
韓國覆滅了。
而趙政要求韓國交出公子韓非,韓非來到都城咸陽不久,要求見衷一面,可趙政怎麼允許聶慕去見他,就叫李斯傳信說,「衷已經身死,你要見的是誰呢?」
次日,韓非服毒身亡。
他要見的人,早就被他的一杯毒酒,毒死了啊。
「沐陽劍是我心愛的佩劍,我將它贈與你,玉佩是我最心愛的配飾,我將它贈與你,你卻用拈花劍和毒酒來回報我,世人說我有最睿智的頭腦和最廣博的才華,可是我卻想不通這個道理啊!」
「我想為韓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他們不採納我的計策,我想為你奉獻我一顆滾燙的心臟,可你只想把它扔在地上,我回贈你一杯毒酒,這是最合理的互贈了,可為什麼我日日痛心呢?」
「我時常想請你到我的夢裡與我相聚,為我解答疑惑,可你遲遲不來,那就由我來尋找你吧!」
第22章
趙政在情、事歡愉之後,趁著聶慕累了,把後面的部分告訴聶慕。
他擁著聶慕說,「去看看他,並把沐陽劍還給他吧。」
對於趙政來說,他既是政治志趣相投的朋友,又是必須要防備的人。韓非已經身死,這一切就不再重要了。
聶慕點點頭,心想一個有才華的人,和一個混亂的國家同時落幕了,不知道是應該嘆息,還是高興多一些,在戰亂中,少有人是幸福的。
韓國的情況實在不容樂觀,各方勢力都在角力而不團結,韓王自顧不暇,沒有作為,又怎麼能在秦國的鐵蹄下存活多久呢?
「我時常看著公子韓非所著的文章,覺得他在治理國家方面的看法與我相同,可如果你要拿毒酒加害我,我是不會還給你一杯毒酒的。」趙政懶懶地整理著聶慕的頭髮,湊近他的耳朵,「我的才華舉世無雙,我的德行萬人稱頌,我的容貌令人心折,你又怎麼會捨得呢?」
意思就是我,我比公子韓非好太多,世界第一的優秀,你怎麼可能背叛我?
「但如果你受人誘騙蠱惑做了這樣的蠢事。」趙政翻身壓在聶慕身上,咬住他的喉嚨,「我就只好犧牲自己的身體對你施加酷刑了。」
唉……聶慕嘆了口氣。
怎麼說著說著,又回到這方面了呢?難道趙政對他施加的酷刑還算少?
聶慕把沐陽劍還給了韓非,把他放在韓非的手邊,與他的玉佩靠在一起,回想起韓非放他和驚走的那天,韓非孤獨的背影隱沒在茫茫的白霧之中……
他心裡有一點慶幸,才華舉世無雙,德行萬人稱頌,容貌令人心折的趙政不會如此,趙政會站在最高的地方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片語成旨,天下行傳。
趙政的強大不容忽視!
就這樣,聶慕帶著拈花劍過了五年,直到有一天趙政贈送了他一把新的佩劍。
「這是燕國使臣帶來的燕國最好的劍,聽聞這是由趙國最好的鑄劍師徐夫人所築,能刺穿最厚的岩石,能把最堅硬盔甲斬斷。」
聶慕把劍拿到手裡,覺得這是一把比沐陽劍更輕的劍,劍身修長,堅韌鋒利,不像沐陽劍那樣有複雜的花紋,有銀珠做配飾,只在劍柄部分雕刻了一些捲雲紋。
「它還沒有名字。」趙政握住他的手,x光一眼的眼神在聶慕臉上巡視,「你很喜歡它?」
聶慕點點頭。
趙政說,「既然韓非贈與衷的佩劍叫沐陽,我贈與你的佩劍在名字上也絕不能比他遜色,就叫它指月吧!」
「你說什麼?!」聶慕皺起眉頭,想到了驚編的那段話,「蓬萊仙藥,秦始皇陵。以劍為引,望見星河。心意未絕,必然相見。」
這裡面的「以劍為引」,就是驚所說的指月劍。
「你不喜歡這個名字嗎?」趙政臉色一沉,「劍指皓月,意在蒼穹,難道指月會比不上沐陽嗎?」
巧合到聶慕甚至懷疑這是個陰謀了,他沒想到指月劍會出現,還是趙政親自取的名字?驚來時所攜帶的那張指示說明又是誰給驚的呢?為什麼他會知道去秦國的方法,為什麼他又會知道指月?
「沒有。」聶慕心事重重地把劍放在右手裡,比劃了一下,「指月很好聽。」
「這並不是我第一次贈與你東西了。」趙政臉色緩和了一點,他從背面輕輕擁住聶慕,以前,他贈與聶慕的東西,聶慕因為不了解他的心意,而錯失它們,想到這裡,趙政心裡又騰起了一股怒火,眯起眼睛,心想今晚又要狠狠懲罰聶慕了。他說,「以往的我都不再計較了,但你務必要把這指月劍收好,若某一天我們失散,這就是我們相認的憑證。」
聶慕點點頭。
趙政當即心裡就決定,尋找蓬萊仙島的計劃要無限擱置下去了。
聶慕曾經在醉酒的時候提起過,他的家鄉在比蓬萊仙島還要遠的另一個世界,而驚竟然也知道蓬萊仙島,並且兩人在趙國的時候根本不認識對方,又怎麼會不約而同的知道這件事呢?
除非,這兩個人,都來自「比蓬萊仙島還要遙遠的另一個世界。」
那趙政是根本不可能讓尋到蓬萊仙島這件事發生的。
「你以後,還是少去和驚先生見面,他每日要忙著搜尋仙童,是非常勞累的。」
第二天,驚就被調到了東海,為出訪仙山尋找更多仙童了。
而這個尋找仙藥的計劃,除了資助人趙政的有意阻撓之外,又因為另一件大事被擱置了。
韓國覆滅了。
而趙政要求韓國交出公子韓非,韓非來到都城咸陽不久,要求見衷一面,可趙政怎麼允許聶慕去見他,就叫李斯傳信說,「衷已經身死,你要見的是誰呢?」
次日,韓非服毒身亡。
他要見的人,早就被他的一杯毒酒,毒死了啊。
「沐陽劍是我心愛的佩劍,我將它贈與你,玉佩是我最心愛的配飾,我將它贈與你,你卻用拈花劍和毒酒來回報我,世人說我有最睿智的頭腦和最廣博的才華,可是我卻想不通這個道理啊!」
「我想為韓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他們不採納我的計策,我想為你奉獻我一顆滾燙的心臟,可你只想把它扔在地上,我回贈你一杯毒酒,這是最合理的互贈了,可為什麼我日日痛心呢?」
「我時常想請你到我的夢裡與我相聚,為我解答疑惑,可你遲遲不來,那就由我來尋找你吧!」
第22章
趙政在情、事歡愉之後,趁著聶慕累了,把後面的部分告訴聶慕。
他擁著聶慕說,「去看看他,並把沐陽劍還給他吧。」
對於趙政來說,他既是政治志趣相投的朋友,又是必須要防備的人。韓非已經身死,這一切就不再重要了。
聶慕點點頭,心想一個有才華的人,和一個混亂的國家同時落幕了,不知道是應該嘆息,還是高興多一些,在戰亂中,少有人是幸福的。
韓國的情況實在不容樂觀,各方勢力都在角力而不團結,韓王自顧不暇,沒有作為,又怎麼能在秦國的鐵蹄下存活多久呢?
「我時常看著公子韓非所著的文章,覺得他在治理國家方面的看法與我相同,可如果你要拿毒酒加害我,我是不會還給你一杯毒酒的。」趙政懶懶地整理著聶慕的頭髮,湊近他的耳朵,「我的才華舉世無雙,我的德行萬人稱頌,我的容貌令人心折,你又怎麼會捨得呢?」
意思就是我,我比公子韓非好太多,世界第一的優秀,你怎麼可能背叛我?
「但如果你受人誘騙蠱惑做了這樣的蠢事。」趙政翻身壓在聶慕身上,咬住他的喉嚨,「我就只好犧牲自己的身體對你施加酷刑了。」
唉……聶慕嘆了口氣。
怎麼說著說著,又回到這方面了呢?難道趙政對他施加的酷刑還算少?
聶慕把沐陽劍還給了韓非,把他放在韓非的手邊,與他的玉佩靠在一起,回想起韓非放他和驚走的那天,韓非孤獨的背影隱沒在茫茫的白霧之中……
他心裡有一點慶幸,才華舉世無雙,德行萬人稱頌,容貌令人心折的趙政不會如此,趙政會站在最高的地方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片語成旨,天下行傳。
趙政的強大不容忽視!
就這樣,聶慕帶著拈花劍過了五年,直到有一天趙政贈送了他一把新的佩劍。
「這是燕國使臣帶來的燕國最好的劍,聽聞這是由趙國最好的鑄劍師徐夫人所築,能刺穿最厚的岩石,能把最堅硬盔甲斬斷。」
聶慕把劍拿到手裡,覺得這是一把比沐陽劍更輕的劍,劍身修長,堅韌鋒利,不像沐陽劍那樣有複雜的花紋,有銀珠做配飾,只在劍柄部分雕刻了一些捲雲紋。
「它還沒有名字。」趙政握住他的手,x光一眼的眼神在聶慕臉上巡視,「你很喜歡它?」
聶慕點點頭。
趙政說,「既然韓非贈與衷的佩劍叫沐陽,我贈與你的佩劍在名字上也絕不能比他遜色,就叫它指月吧!」
「你說什麼?!」聶慕皺起眉頭,想到了驚編的那段話,「蓬萊仙藥,秦始皇陵。以劍為引,望見星河。心意未絕,必然相見。」
這裡面的「以劍為引」,就是驚所說的指月劍。
「你不喜歡這個名字嗎?」趙政臉色一沉,「劍指皓月,意在蒼穹,難道指月會比不上沐陽嗎?」
巧合到聶慕甚至懷疑這是個陰謀了,他沒想到指月劍會出現,還是趙政親自取的名字?驚來時所攜帶的那張指示說明又是誰給驚的呢?為什麼他會知道去秦國的方法,為什麼他又會知道指月?
「沒有。」聶慕心事重重地把劍放在右手裡,比劃了一下,「指月很好聽。」
「這並不是我第一次贈與你東西了。」趙政臉色緩和了一點,他從背面輕輕擁住聶慕,以前,他贈與聶慕的東西,聶慕因為不了解他的心意,而錯失它們,想到這裡,趙政心裡又騰起了一股怒火,眯起眼睛,心想今晚又要狠狠懲罰聶慕了。他說,「以往的我都不再計較了,但你務必要把這指月劍收好,若某一天我們失散,這就是我們相認的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