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但他很快鬆了一口氣,韓國使者三日前就已經離開了,聶慕卻還留在這裡,可見聶慕並沒有被他們蠱惑。
想到這裡,他的神色已經輕快很多,開始算之前的帳,「近日怎麼樣?」
聶慕並不知道他想問什麼,只說還好。
「覺得公子牧人如何呢?」
「很好。」公子牧人確實不錯,真人的風采比畫像中過之而無不及。
聶慕還親眼見過畫像,林公公特意展開給他看的,目的在於變相讓他認清王只不過是拿他當替身以此安慰聶慕。
畫不及公子牧人萬分之一,畫中人比公子牧人,就好比那灰雀與鳳凰,頑石與明珠,意在敲打他多順從王的心思,王的寵愛就如曇花一現,要好好珍惜。
「牧人如汀上芳草,如山間皓月,確實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
趙政對公子牧人一番肯定,去看聶慕的神色,被他平靜的樣子氣的不輕,「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聶慕並沒有什麼想說的,近日雖然要離開秦國,但卻不能表露出要離開的意思,有辭別的話也無法述說了,他只好搖搖頭。
趙政對聶慕這幅油鹽不進呆若木頭的樣子又氣的不輕。
「就沒有反思自己的過錯嗎?」
一連十五日,加上之前的十日,聶慕難道早已經忘記自己犯下的錯了嗎?
聶慕不是忘記了,他是根本覺得自己並無過錯,但此時為了不多生枝節,只好跪在趙政的腳邊,毫無誠意地說「我知錯了。」
「知錯了,彌補也為時未晚。」
趙政俯視跪得筆直的聶慕,對他此刻的乖順樣子十分滿意,「晚上沐浴後來迎雀殿裡,好好反省一下自己錯在哪裡。」
聶慕眉頭皺了起來,趙政的意思,是又要弄他了,可才與公子牧人吵完架,轉頭拉他來發泄性、欲和怒火,又把他置於何地呢?
好歹,我也是為他盡心盡力,捨棄過生命的人啊。
聶慕是一陣心涼。
後續就是聶慕並沒有去迎雀殿,趙政又大發雷霆,直接把人押過來,讓聶慕跪了半夜,趙政憋了太久,把人弄到床上翻來覆去里里外外折騰了個遍才完了事。
聶慕並不會在這時候違背他,趙政感受到,今晚的聶慕格外不開心,但他也並沒有在意,因為不這樣做,如果一直等聶慕反思道歉,他豈不是要等到進陵寢。
趙政此刻心滿意足,心也軟了很多,知道自己有一點點過分了,聶慕身上全是紅紅紫紫的痕跡,他把被子掀開,看到聶慕的屁股都被他撞紅了,那裡也外翻著,膝蓋也跪青了,趙政變態地把慘不忍睹的聶慕來來回回欣賞了一遍,把他摟進懷裡。
逃亡途中,聶慕也是這麼摟著他的。
趙政心裡泛起一陣一陣溫柔,愛憐地輕吻著聶慕的眉眼,享受聶慕睡著之後的乖順,等待林公公進來喚他起床。
卻不知道他應該爭分奪秒享受這個時光,因為等他回來,聶慕就跑了。
第12章
這一次,趙政敏銳的感覺到,聶慕不是去休沐了,也不是能被輕易抓回來了,而是逃了。
這一逃就是三年。
趙政的心意,聶慕毫無所知,而聶慕與韓非的事情,趙政卻一清二楚了。
原來聶慕嘴裡的衷,是他的另一個名字,而韓非與衷,還有一段比趙政與聶慕更加精彩曲折的過往。
論內容豐富,情節曲折,若要比,那就是一首乾巴巴的打油詩比四書五經了,林公公還為這段「四書五經」垂淚了好久。
衷其實是秦國人,但他成為了一名韓國的刺客,為姬無夜效力,派去刺殺公子韓非,他蟄伏在韓非身份等待時機,卻漸漸被韓非的德行才智吸引,忘記了自己的使命,成為韓非寵愛的人之一。
後來姬無夜向韓非告知了衷的身份,韓非便賜了衷一杯毒酒,讓他自行了斷,衷飲了毒酒卻沒有死,被姬無夜的殺手一路追殺到趙國,韓非知道這個消息,悔不當初,認清自己的心意……
所以那玉佩,是韓非的,趙政不願意相信聶慕酒醉後說的話都是假的,卻也不能否認聶慕也許記起了另一段前塵往事回到了韓非身邊的事情。
否則怎麼會把玉佩珍重地掛在如此明顯的腰間呢?
而自己送他的布帛,也是對於自己來說很珍愛之物啊,聶慕卻轉頭把它送給了燕丹。
在秦國,贈與別人繡有名字的布帛,是表示傾心,要與這個人定親的意思啊。
林公公對這段淒婉的愛情故事感到一顆心盡碎,原來素來面無表情的小聶侍衛竟然還有這麼一段令人淚眼朦朧的過往,也難怪他時常忤逆王了,那是因為他要為韓非公子堅守啊。
除此之外,他也很為王擔心,小聶侍衛為了追尋真愛,不告而別之後,王發了一大通火,許多人都受到了牽連。
王在迎雀殿裡靜坐了一整天之久,實在為了失去小聶侍衛這樣的人才感到惋惜痛心,林公公悄悄看,發現王的眼睛都是紅的,可見王的惜才之心是多麼真摯啊。
此後不久,公子牧人也回趙國去了,王沉浸在失去賢才的悲傷之中,竟然忘了挽留。
林公公嘆了口氣,感嘆王為了江山社稷,實在犧牲太多自己的幸福,如今只能懷抱著牧人的畫像,痛苦地思念他了。
可王手裡拿的畫像是一次比一次沒有公子牧人的風采了,也許是王的心境變了吧,失去公子牧人的王變得比小聶侍衛還要面無表情沉默寡言,連帶著畫得像也變得冷漠了許多,看起來都快要更像小聶侍衛了,穿的衣服也變成了小聶侍衛愛穿的樣式。
想到這裡,他的神色已經輕快很多,開始算之前的帳,「近日怎麼樣?」
聶慕並不知道他想問什麼,只說還好。
「覺得公子牧人如何呢?」
「很好。」公子牧人確實不錯,真人的風采比畫像中過之而無不及。
聶慕還親眼見過畫像,林公公特意展開給他看的,目的在於變相讓他認清王只不過是拿他當替身以此安慰聶慕。
畫不及公子牧人萬分之一,畫中人比公子牧人,就好比那灰雀與鳳凰,頑石與明珠,意在敲打他多順從王的心思,王的寵愛就如曇花一現,要好好珍惜。
「牧人如汀上芳草,如山間皓月,確實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
趙政對公子牧人一番肯定,去看聶慕的神色,被他平靜的樣子氣的不輕,「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聶慕並沒有什麼想說的,近日雖然要離開秦國,但卻不能表露出要離開的意思,有辭別的話也無法述說了,他只好搖搖頭。
趙政對聶慕這幅油鹽不進呆若木頭的樣子又氣的不輕。
「就沒有反思自己的過錯嗎?」
一連十五日,加上之前的十日,聶慕難道早已經忘記自己犯下的錯了嗎?
聶慕不是忘記了,他是根本覺得自己並無過錯,但此時為了不多生枝節,只好跪在趙政的腳邊,毫無誠意地說「我知錯了。」
「知錯了,彌補也為時未晚。」
趙政俯視跪得筆直的聶慕,對他此刻的乖順樣子十分滿意,「晚上沐浴後來迎雀殿裡,好好反省一下自己錯在哪裡。」
聶慕眉頭皺了起來,趙政的意思,是又要弄他了,可才與公子牧人吵完架,轉頭拉他來發泄性、欲和怒火,又把他置於何地呢?
好歹,我也是為他盡心盡力,捨棄過生命的人啊。
聶慕是一陣心涼。
後續就是聶慕並沒有去迎雀殿,趙政又大發雷霆,直接把人押過來,讓聶慕跪了半夜,趙政憋了太久,把人弄到床上翻來覆去里里外外折騰了個遍才完了事。
聶慕並不會在這時候違背他,趙政感受到,今晚的聶慕格外不開心,但他也並沒有在意,因為不這樣做,如果一直等聶慕反思道歉,他豈不是要等到進陵寢。
趙政此刻心滿意足,心也軟了很多,知道自己有一點點過分了,聶慕身上全是紅紅紫紫的痕跡,他把被子掀開,看到聶慕的屁股都被他撞紅了,那裡也外翻著,膝蓋也跪青了,趙政變態地把慘不忍睹的聶慕來來回回欣賞了一遍,把他摟進懷裡。
逃亡途中,聶慕也是這麼摟著他的。
趙政心裡泛起一陣一陣溫柔,愛憐地輕吻著聶慕的眉眼,享受聶慕睡著之後的乖順,等待林公公進來喚他起床。
卻不知道他應該爭分奪秒享受這個時光,因為等他回來,聶慕就跑了。
第12章
這一次,趙政敏銳的感覺到,聶慕不是去休沐了,也不是能被輕易抓回來了,而是逃了。
這一逃就是三年。
趙政的心意,聶慕毫無所知,而聶慕與韓非的事情,趙政卻一清二楚了。
原來聶慕嘴裡的衷,是他的另一個名字,而韓非與衷,還有一段比趙政與聶慕更加精彩曲折的過往。
論內容豐富,情節曲折,若要比,那就是一首乾巴巴的打油詩比四書五經了,林公公還為這段「四書五經」垂淚了好久。
衷其實是秦國人,但他成為了一名韓國的刺客,為姬無夜效力,派去刺殺公子韓非,他蟄伏在韓非身份等待時機,卻漸漸被韓非的德行才智吸引,忘記了自己的使命,成為韓非寵愛的人之一。
後來姬無夜向韓非告知了衷的身份,韓非便賜了衷一杯毒酒,讓他自行了斷,衷飲了毒酒卻沒有死,被姬無夜的殺手一路追殺到趙國,韓非知道這個消息,悔不當初,認清自己的心意……
所以那玉佩,是韓非的,趙政不願意相信聶慕酒醉後說的話都是假的,卻也不能否認聶慕也許記起了另一段前塵往事回到了韓非身邊的事情。
否則怎麼會把玉佩珍重地掛在如此明顯的腰間呢?
而自己送他的布帛,也是對於自己來說很珍愛之物啊,聶慕卻轉頭把它送給了燕丹。
在秦國,贈與別人繡有名字的布帛,是表示傾心,要與這個人定親的意思啊。
林公公對這段淒婉的愛情故事感到一顆心盡碎,原來素來面無表情的小聶侍衛竟然還有這麼一段令人淚眼朦朧的過往,也難怪他時常忤逆王了,那是因為他要為韓非公子堅守啊。
除此之外,他也很為王擔心,小聶侍衛為了追尋真愛,不告而別之後,王發了一大通火,許多人都受到了牽連。
王在迎雀殿裡靜坐了一整天之久,實在為了失去小聶侍衛這樣的人才感到惋惜痛心,林公公悄悄看,發現王的眼睛都是紅的,可見王的惜才之心是多麼真摯啊。
此後不久,公子牧人也回趙國去了,王沉浸在失去賢才的悲傷之中,竟然忘了挽留。
林公公嘆了口氣,感嘆王為了江山社稷,實在犧牲太多自己的幸福,如今只能懷抱著牧人的畫像,痛苦地思念他了。
可王手裡拿的畫像是一次比一次沒有公子牧人的風采了,也許是王的心境變了吧,失去公子牧人的王變得比小聶侍衛還要面無表情沉默寡言,連帶著畫得像也變得冷漠了許多,看起來都快要更像小聶侍衛了,穿的衣服也變成了小聶侍衛愛穿的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