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是每一個上古洪荒最初始的神靈,所應當行使的職責。

  便如伏羲女媧擬定天地秩序,東皇太一執掌權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石草木,皆有神靈各司其職。

  這世間的每一個生靈,生死存亡,都有其意義。

  鴻鈞,自然也是有的。

  盤古開天,伏羲女媧、東皇太一秉天地意志而生,承父神盤古遺澤。

  及至伏羲凝云為神,女媧摶土造人。紅花白藕青蓮葉,他那三個弟子立下道統。

  如是種種者,對於這些,鴻鈞心中,是急切的。

  他並不屬於此方天地。

  即使與此方世界聯繫,愈發緊密。在這三界中,地位愈發尊崇。隱隱然之間鴻鈞卻似乎有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他,並不屬於此方天地。

  天意啊,呵。

  許多年之後,當鴻鈞身合天道。成為那所謂高高在上天地意志代表,為三界眾生所忌憚。便連原本極是親密的三位徒兒,也對他這師尊,生出怨懟。

  誰又曾知曉,九天之上的這位老祖,在最初,也曾是這天地意志,最堅持的反抗者。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此三界之中,向來便不乏心生異志進而奮起反抗的。

  不管是對那所謂天規,還是天庭。又或是,渺渺茫茫卻也無處不在之天地意志。

  凡人有夜郎自大者,圉於一國一地之中,不見外物。便以為自己所見之天地,便是全部。

  可自從誕生靈識得以化形開始,鴻鈞便有一種不知當對誰言說的猜想:

  天地之大,三界之外,當另有一番天地。

  而他自己,亦不屬於此方天地。

  這樣的猜想,於彼時而言,無疑是膽大而荒誕的。

  只因為那時的神靈也好妖魔也罷,皆是天地孕育而成。亦是經由此方天地供養,放得以生出靈識,化出形體。

  鴻鈞,亦是如此。

  在此之後的若干年,直至那一日。外出遊歷的玉清教主心血來潮之下,將一方先天玉石點化,並收入門下,賜名玉鼎。

  只是一眼,修行深厚已然是上古洪荒幾大巨擘之一的玉清元始天尊便清楚的知道,他這新收的徒兒,如那與他並不親近的便宜兒子東華一般,皆是變數。

  變數……

  這世間,又哪有什麼東皇太一轉世的東華帝君?

  所有的一切,都不過是紫霄宮鴻鈞老祖,一場謀劃。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做為此方天地至高神靈之一的東皇太一,早在很久之前,便已經超脫離開了這三界。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世間再沒有較得天地鍾愛的神靈,同這天地聯繫,更為緊密。

  沒有誰知道太一用的什麼法子,即使是伏羲女媧。或者說,縱使有誰知道,也不會在意。

  畢竟,誰也不知道,這三界之外,又是什麼。

  遑論東皇太一離開三界的信息,能夠有所察覺的,也不足五指之數。

  東華並非東皇太一轉世,卻也是鴻鈞以天地至真至陽之氣,加以太一留下之太陽真火,蘊養而成。卻是與東皇太一,最為接近存在。

  或者說,某種程度上的,東皇太一複製品。

  只是很顯然的,鴻鈞並沒有成功。或者說,最後的結果,超出了他的預期與控制。

  他那不省心的弟子,元始通天二人,因為一場賭約,壞了他的苦心經營。

  以致於鴻鈞原本謀算的,複製出一個新的東皇太一,進而探尋出離開此方天地的法子,功虧一簣。

  東華成了盤古正宗,元始血脈。這三界啊,又有誰,能夠輕易,對父神盤古後裔出手?

  便是他鴻鈞,也是不行的。

  紫氣東來三萬里,在多年以後,天梯斷絕仙凡隔離,封神一戰過去無數年之後的秦國函谷關。有官吏尹喜見紫氣從東方而來,為老子騎青牛而過。

  他那三個弟子,乃是父神血脈盤古正宗。彼此個性神通或許有所差異,卻是同出一源再緊密不過。

  便是鴻鈞當年收下他們之時也不知曉,三個弟子中最先踏出那一步的,會是看似最是無為的太清。

  只不過那時候的鴻鈞,亦早已追尋著東皇太一、伏羲等的步伐,離開了此方天地。

  這生養惠予,卻也同樣桎梏了他們的牢籠。

  而玉清元始天尊與上清通天,卻仍在這牢籠里沉浮,遲遲不得踏出。

  至於離恨天中的太上老君,與三清之一的太清教主之間,終歸是不同的。

  作者有話要說:

  上班摸魚碼的,有點放飛自我

  大概就是這樣,鴻鈞老祖其實一心想離開三界跑路,奈何條件不允許。沒想到東皇太一不聲不響跑了,於是準備複製個太一學習下經驗。

  可惜碰上元始通天兩個不省心的,把太一複製品給玩壞了。

  然後,就有了東華。

  當然了,老祖就是老祖,最後還是成功跑路。

  第106章 王母娘娘

  相爭了上千萬年,怕是玉清、上清兩位教主也已經忘了,最初的最初,是因為什麼,導致這原本最親密不過的師兄弟生出隔閡。進而演化到後來,不死不休局面。

  只是,做為此方天地修為神通最是精深廣大者,二位教主同樣明白。他們之間的爭鬥,其實並不會有什麼結局。

  無非是,兩敗俱傷叫第三者,得了利益。

  封神一戰,便是最好的例證。

  也因此,當元始天尊口中言及同為三清之一的上清教主。紫氣東來三萬里,上清老子,早在他們師兄弟之前踏出那一步,離開此方世界。便是桀驁囂張如通天教主,也不由得有片刻默然。

  多年以前他們的師尊,紫霄宮鴻鈞老祖所孜孜探求的。於三清而言,並非無有絲毫察覺。

  只是那一步啊,踏出去與踏不出去,卻是天差地別。

  前者如東皇太一等,早已離開此方世界。此後種種,皆與之無關。

  而後者,便如同此時的玉清上清兩位教主。縱使修為淵深乃是此方天地中一等一的存在,也有著諸多種種限制難以施展。甚至於,在未來的某一日,會同這方天地一樣,走向寂滅。

  仙神隕落,向來便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之事。即便是后土化輪迴擬定眾生來世今生,在那之前或之後的時光中,亦有無數的大神通者徹底泯滅,消散於這天地中。

  無知是福,如天庭那眾多庸庸碌碌的仙神也好,自以為是的高居九天之上,冷眼看著這眾生的生死沉浮。並不知道,在未來的某一日,他們亦會如同那些他們所瞧不起的螻蟻般,為著生存而憂慮。

  但是像玉清上清兩位教主這等人物,道法通玄早已看透命運長河。對於此後若干年,將要發生之事,自有察覺。卻因為天地桎梏,不得不閉門自守乃至坐等那一日的到來,卻是不甘的。

  沒有哪一個修行有成的大能者,會甘心如此。

  “你欲何為?”

  冷了臉,冷了聲。通天教主卻是挑了挑眉,對著元始天尊問道。

  他了解他這師兄,同為盤古正宗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向來都不是什麼坐以待斃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