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阮青令斂眸不語,喜怒難辨。若若頓了頓,終究還是朝前一步,輕輕道:“給哥哥帶了禮,已托人送到哥哥的院子中……若哥哥無事,便暫且別過。”

  說罷,便不再多言,越過他去。

  阮青令微頓,輕輕拽住了她的手:“……”

  他回眸,語氣低沉如啞玉:“你可還恨我?”

  若若一恍,垂眸道:“我從未恨過你。”

  阮青令凝頓幾許,卻輕輕一笑,鬆開了她的手。因為從未愛過,故而才沒有恨啊。這一句話,卻當真傷他過重。

  哪怕是恨呢,都比從未二字要好。

  見阮青令笑意淡淡,若若斂了斂眸,俯下身行了一禮,低聲道:“人非聖賢,一生中會做很多決定,總有錯的那一個,哥哥只是錯了一步,我不希望對哥哥心懷恨意,否認了哥哥從前種種的好。”

  “因為哥哥,其實是很好很好的人。”

  若若說罷,垂了垂眸,輕身離去:“青若就此別過。”

  阮青令大恍,久久回不過神。

  人的一聲會做很多決定,總有錯的那一個。那再錯一個……也可以嗎?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知吾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5章 風雲漸起日

  宮中

  宣鏵帝召見謝淮, 安撫了他幾句, 便命他留在晉安。太后又喚謝淮去說了幾句話,待出來時,已是日暮時分。

  宮殿成群, 富麗堂皇, 玉階在暮色下泠泠泛光, 承載著無數人的勃勃野心, 延伸至最高處的紫宸宮。

  謝淮立在殿前看了一會兒, 卻並未離開, 而是繞了個路,在文書殿前尋到了三皇子臨御。

  臨御正與朝臣議事,自祝渚一事後, 他便穩重許多, 眉眼間多了幾分沉斂。見著謝淮,臨御目光一驚,囑咐了朝臣幾句,便提步走來。

  “你回來了。”

  行到花樹旁,臨御朝謝淮一笑,問道:“若若也平安回到安國侯府了罷?”

  謝淮頜了頜首,深深瞧了他一眼, 輕笑道:“多日不見,三殿下變化良多。”

  臨御苦笑一聲,無奈嘆道:“失去了些什麼,便懂得越多, 可我有時候,倒寧願什麼也不懂。”

  “既然懂了,殿下何不懂得更深些?”

  “……你這是。”

  臨御心中一跳,抬眸望向謝淮。

  謝淮面不改色,俯身行禮;“我願助殿下,青雲直上。”

  臨御斂眸不語,一瞬間卻想起很多事。他想起從前鹿鳴書院中與臨徽對弈,與若若堆雪人,是多麼的歡快。然而流光一轉,殿中臨徽淡漠的神情,姐姐悲傷的目光,若若孤身一人為謝淮說話的場景,便又歷歷在目。

  闔了闔眸,臨御亦俯身,還了謝淮一禮:“……多謝。”

  時光流轉,轉眼間又是一月有餘。臨薇去安國侯府尋了若若幾次,見她平安無事,才松下一口氣來。

  近日大臨朝會將至,臨徽與阮青令政事繁忙,都不曾來尋過若若。朝會中,各國使臣會來晉安拜訪,乃大臨三年一度的盛會。

  是日,朝會盛行。

  各國的使臣紛紛捧了賀禮,乘著華蓋馬車入了晉安,沿著朱雀道悠悠行入宮中。宣鏵帝與王公貴族,朝中重臣們坐在紫宸殿中,等候使臣來拜。

  朝臣中,臨徽淡淡而立,與不遠處的謝淮對視一瞬,便又輕輕別開了目光。謝淮回來了,可那又如何?一個瑾王的世子,終究得不到宣鏵帝的信任。

  謝淮卻一笑,側目望了望殿門。

  正待此時,王大儒卻忽然朝前一步,行禮道:“聖上,臣有本奏。”

  見是大儒,宣鏵帝和煦道:“說罷。”

  王大儒笑了笑,緩緩道來:“聽聞建安城的知府前段時日病去,如今官位空閒多日,百姓無人管轄。臣舉薦鹿鳴書院的慕遠之,前任此位。”

  “……哦?”

  宣鏵帝沉吟一聲,道:“慕遠之為人穩重,文識過人,倒也不錯……”

  臨徽聞言,面色卻微微一變。

  建安城臨於晉安,乃國之重地。他本想舉薦自己的人當建安的知府,如此一來便能穩固勢力。如今卻被臨御一派的王大儒搶先一步,打亂了他的步調。

  他本胸有成竹,因臨御手下,並無適宜人選。

  如今王大儒卻推舉了慕遠之……可慕遠之何時起成了臨御一派的人?

  臨徽面色微沉,忽地望向謝淮。

  謝淮面不改色,眸中淡淡,朝他一笑。

  “……”

  臨徽斂了斂眸,出列道:“父皇,慕遠之乃院中夫子,雖文采斐然,一代絕倫。然他素來不議朝事,兒臣唯恐,他不能勝此重任。”

  “兒臣卻以為不然。”

  臨御輕輕一笑,亦朝前行禮道:“夫子雖居於竹舍,心中卻常懷天下,從前在院中念書時,便聽得夫子道‘臥聽蕭蕭竹,疑是疾苦聲’。兒臣以為,建安知府一職,夫子再適宜不過,父皇為何不信夫子一次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