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若若一笑,玉眸皎皎道:“表哥他在晉安過得甚好,從前在鹿鳴書院讀書時,夫子們都稱表哥才識過人,箭術精湛呢……”
“表哥與同窗們相交和睦,從不爭執。”
因為同窗們都怕謝淮,不敢與他爭執。
“表哥行事穩重,慕夫子很賞識他。”
雖然他私下總是對慕遠之直呼大名,還對慕遠之很是冷淡。
“表哥擅長騎射,曾射中過一隻狐狸。”
也曾將射中過欺負她的少年們的玉冠,險些將人射穿。
“總之,表哥真是千好萬好。”
若若彎了彎眸,略去所有的雖然但是,眼中滿是真心與誠懇。
謝老夫人潤濕了眼眸,不禁長嘆一聲,既欣慰又心酸道:“若是從前……能去晉安瞧一瞧你們該多好……”
若若一恍,笑道:“來日方長,您莫怕。”
謝老夫人亦是一笑:“好……”
……
卻說長廊青亭下,又是另一番光景。
謝老爺坐在案前,謝淮立於一側,二人相望無言,氛圍冷到了極點。
……謝淮怎麼還不開口?
謝老爺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焦灼不已:若是謝淮開口,能喚他一聲外祖父,他便能順理成章地認回謝淮了……他袖中還藏著謝語詩當年寫給謝淮的信,信中敦敦教導,一番慈心,要謝淮做個善良的孩子。
可謝淮神色淡淡,垂眸而立,分不清是喜是怒,是何感想。
青亭中一片死寂。
正待此時,一道焦急的聲音終於打破了沉默:“老爺,不好了,那李家的少爺上門尋麻煩來了!”
謝老爺重咳一聲,一時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愁,只能沉聲道:“什麼?那小子又來尋什麼麻煩?!”
“謝老爺,真是許久不見了啊。”
話才落下。李家少爺輕浮的聲音便從廊邊傳來。只見他手執摺扇,笑裡藏刀,悠悠踱來道:“瞧您這家僕說的,我哪裡是來尋麻煩呢?我只是來與您談交易罷了。”
謝老爺冷哼一聲:“我與你有什麼交易好談!”
李家少爺立在廊邊,一時並未瞧見亭柱側立著的謝淮,見謝老爺孤身一人,壞笑道:“聽聞您在城南有一間藥坊,許久無人打理,這樣,我發發善心,為您接下這間藥坊,如何?”
“呸!”
謝老爺聽得他一番話,惱怒道:“無恥小子,你怎麼不去搶。”
李家少爺哼笑兩聲,向前一步道:“我這不是……”
正打算搶嘛。他本想這麼說,然朝前一步後,視線中忽然出現了謝淮冷峻的身影,他喉嚨驀地一哽,眼眸瞪大,竟久久說不出話來。
謝淮就那麼冷冷地立在亭中,眉若刀鋒,眸似幽潭,淡淡掃下,浸著長夜的冷,直抵人的心間。
“……”
李家少爺神情呆滯,驚惶地望了望謝淮,又望了望謝老爺,一副見了鬼的模樣。
謝淮來謝府做什麼?
……因為都姓謝嗎?
思緒混亂,腳底生涼,李家少爺面色變了又變,忽地又想起當日謝淮那一腳,不禁往後一步,良久,語調拔高道:“我這不是不敢嗎!誰不知我心中敬仰謝府百年世家,向來恭敬,怎麼會搶您謝府的藥坊呢告辭!”
說罷,拔腿就跑,瞬間沒了聲息。
謝老爺錯愕不已,若他沒老眼昏花的話,方才這素來惡劣的李家少爺,是在懼怕謝淮罷?
他望了望謝淮:“……”
卻越望越覺得不對,因為無論怎麼看,謝淮好像都沒成為謝語詩期待地那般“心善”之人。
謝淮察覺,側目回望,淡淡道:“……怎麼?”
謝老爺陷入沉默,適時地拿出袖中的信與玉盒,遞給謝淮,語氣難辨道:“這是當年語詩留下的……你拿去罷。”
謝淮不語,接了過來。
謝老爺又深深嘆道:“來日若有空……帶著安國侯府那孩子,一起去寺中看看語詩。”
當年,謝語詩便是死在了山寺之中,這些年,山寺的佛殿前,也為她燃了一盞長明燈。
謝淮掌心微攏,將那一小摞泛黃的信攥出摺痕,低聲道:“……知道了。”
……
在謝府修養了幾日,若若的病很快便好了起來。謝老夫人喜歡她,讓她多住一段時間。謝淮偶爾事忙,會離開謝府一趟,但每夜都會回來陪她。
是日,山雨濛濛,綿長細膩。
若若正坐在窗邊看醫書,謝淮卻從廊外來,撐了一柄竹傘,立在她窗側,垂著深眸,輕聲道:“……陪我去寺中走一趟。”
“……好啊。”
明明知道謝淮不信佛,若若卻也不問他為何要去山寺,只是淺淺一笑,放下醫書出了房舍,走到他的傘下。
二人行入雨中,乘上馬車,往空濛的山寺中去。
到了松青林深的山間,見雲霧籠罩,山寺的佛塔藏於霧海中,森嚴里幾分縹緲,宛若世外之境。
謝淮撐著傘,帶著若若來到一座佛殿前,與她一起入了殿中。殿中燃了長明燈,謝淮從僧人的手中接過香,點燃後分給若若,同她一起插到爐里。
“表哥與同窗們相交和睦,從不爭執。”
因為同窗們都怕謝淮,不敢與他爭執。
“表哥行事穩重,慕夫子很賞識他。”
雖然他私下總是對慕遠之直呼大名,還對慕遠之很是冷淡。
“表哥擅長騎射,曾射中過一隻狐狸。”
也曾將射中過欺負她的少年們的玉冠,險些將人射穿。
“總之,表哥真是千好萬好。”
若若彎了彎眸,略去所有的雖然但是,眼中滿是真心與誠懇。
謝老夫人潤濕了眼眸,不禁長嘆一聲,既欣慰又心酸道:“若是從前……能去晉安瞧一瞧你們該多好……”
若若一恍,笑道:“來日方長,您莫怕。”
謝老夫人亦是一笑:“好……”
……
卻說長廊青亭下,又是另一番光景。
謝老爺坐在案前,謝淮立於一側,二人相望無言,氛圍冷到了極點。
……謝淮怎麼還不開口?
謝老爺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焦灼不已:若是謝淮開口,能喚他一聲外祖父,他便能順理成章地認回謝淮了……他袖中還藏著謝語詩當年寫給謝淮的信,信中敦敦教導,一番慈心,要謝淮做個善良的孩子。
可謝淮神色淡淡,垂眸而立,分不清是喜是怒,是何感想。
青亭中一片死寂。
正待此時,一道焦急的聲音終於打破了沉默:“老爺,不好了,那李家的少爺上門尋麻煩來了!”
謝老爺重咳一聲,一時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愁,只能沉聲道:“什麼?那小子又來尋什麼麻煩?!”
“謝老爺,真是許久不見了啊。”
話才落下。李家少爺輕浮的聲音便從廊邊傳來。只見他手執摺扇,笑裡藏刀,悠悠踱來道:“瞧您這家僕說的,我哪裡是來尋麻煩呢?我只是來與您談交易罷了。”
謝老爺冷哼一聲:“我與你有什麼交易好談!”
李家少爺立在廊邊,一時並未瞧見亭柱側立著的謝淮,見謝老爺孤身一人,壞笑道:“聽聞您在城南有一間藥坊,許久無人打理,這樣,我發發善心,為您接下這間藥坊,如何?”
“呸!”
謝老爺聽得他一番話,惱怒道:“無恥小子,你怎麼不去搶。”
李家少爺哼笑兩聲,向前一步道:“我這不是……”
正打算搶嘛。他本想這麼說,然朝前一步後,視線中忽然出現了謝淮冷峻的身影,他喉嚨驀地一哽,眼眸瞪大,竟久久說不出話來。
謝淮就那麼冷冷地立在亭中,眉若刀鋒,眸似幽潭,淡淡掃下,浸著長夜的冷,直抵人的心間。
“……”
李家少爺神情呆滯,驚惶地望了望謝淮,又望了望謝老爺,一副見了鬼的模樣。
謝淮來謝府做什麼?
……因為都姓謝嗎?
思緒混亂,腳底生涼,李家少爺面色變了又變,忽地又想起當日謝淮那一腳,不禁往後一步,良久,語調拔高道:“我這不是不敢嗎!誰不知我心中敬仰謝府百年世家,向來恭敬,怎麼會搶您謝府的藥坊呢告辭!”
說罷,拔腿就跑,瞬間沒了聲息。
謝老爺錯愕不已,若他沒老眼昏花的話,方才這素來惡劣的李家少爺,是在懼怕謝淮罷?
他望了望謝淮:“……”
卻越望越覺得不對,因為無論怎麼看,謝淮好像都沒成為謝語詩期待地那般“心善”之人。
謝淮察覺,側目回望,淡淡道:“……怎麼?”
謝老爺陷入沉默,適時地拿出袖中的信與玉盒,遞給謝淮,語氣難辨道:“這是當年語詩留下的……你拿去罷。”
謝淮不語,接了過來。
謝老爺又深深嘆道:“來日若有空……帶著安國侯府那孩子,一起去寺中看看語詩。”
當年,謝語詩便是死在了山寺之中,這些年,山寺的佛殿前,也為她燃了一盞長明燈。
謝淮掌心微攏,將那一小摞泛黃的信攥出摺痕,低聲道:“……知道了。”
……
在謝府修養了幾日,若若的病很快便好了起來。謝老夫人喜歡她,讓她多住一段時間。謝淮偶爾事忙,會離開謝府一趟,但每夜都會回來陪她。
是日,山雨濛濛,綿長細膩。
若若正坐在窗邊看醫書,謝淮卻從廊外來,撐了一柄竹傘,立在她窗側,垂著深眸,輕聲道:“……陪我去寺中走一趟。”
“……好啊。”
明明知道謝淮不信佛,若若卻也不問他為何要去山寺,只是淺淺一笑,放下醫書出了房舍,走到他的傘下。
二人行入雨中,乘上馬車,往空濛的山寺中去。
到了松青林深的山間,見雲霧籠罩,山寺的佛塔藏於霧海中,森嚴里幾分縹緲,宛若世外之境。
謝淮撐著傘,帶著若若來到一座佛殿前,與她一起入了殿中。殿中燃了長明燈,謝淮從僧人的手中接過香,點燃後分給若若,同她一起插到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