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流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京城中,還有誰能有此實力?

  武王府。

  不是瞧不起趙明安和寧王,趙明安不用說,根本不可能有這麼一支人馬,寧王呢,他走的是儒雅路線,一心靠著賢德得到先帝看重,即便手底下有那麼點兒武力保障,也絕對不可能到這種地步。

  畢竟,暗地裡培養這麼一批力量,並非簡單的事兒,也不是砸錢就完了的。

  昨晚那些人,一個個身手都不弱,殺戮的氣息很重,哪兒是寧王府的人能培養出來的?

  能讓顧雲錚、顧昉等誇讚一聲好功夫、好本事的,那就是真的好功夫、好本事了。

  蘇錦冷冷一笑,「也就是說,這事兒,十之七八,定是武王府做的了?」

  眾人相視,然後點頭。

  顧雲錚見蘇錦面沉如霜,不禁勸道:「師娘您別動怒,昨夜他們損失慘重,且如今加強了防守,此種事可一不可再,絕不會再發生,一切等師父回來咱們再算帳!您和小師弟安全最重要!」

  「是啊太子妃娘娘,請娘娘息怒!」

  「娘娘千萬別衝動啊!」

  太子妃脾氣可不算太好,膽子又夠大,這一點人人皆知,眾人見她這架勢顯然是要動怒了,無不頭皮發麻。

  太子爺如今不在京城,東宮顯得很被動,即便這次吃了這麼大一個暗虧,人人氣憤大罵,卻也不得不忍氣吞聲暫時忍了。

  畢竟,沒有什麼比太子妃、小公子安全更重要。

  這個時候,只要太子妃母子倆平安無事,便比什麼都強。

  報仇什麼的,十年還不晚呢,何況只要一兩個月太子爺便回來了。

  「放心,我不會衝動,」蘇錦輕嗤冷笑,冷冷道:「可這次吃了這麼大的虧,總不能就這麼算了什麼都不做!豈不是太便宜武王府了?咱們不動手,只動口......」

  既然大伙兒一致認為,這件事最大的嫌疑是武王府,那麼,她也懶得去細究細查了,那就是武王府了!

  反正,即便這次冤枉了他們,那也沒什麼。本來兩家就是對頭,若是冤枉了他們,便當是東宮主動出擊一次好了。

  蘇錦沒有絲毫覺得愧疚、過意不去之類的。

  很快,京城中茶樓酒肆、街頭巷尾,傳起了一段流言。

  人人議論傳說,派刺客攻打東宮,欲刺殺太子妃和小公子這事兒是武王府幹的。

  理由充分,說的頭頭是道:武王行伍出身,手下有足夠的人手力量,一次派出上百人精銳這種實力,可不是每個王府都能有的!

  幸虧老天有眼,沒讓他們得逞啊!

  太子爺不在,若是太子妃母子喪命,試問太子爺一向來同太子妃伉儷情深,豈不痛徹心扉?

  那還有什麼心思賑災啊?

  得到消息必定晝夜往回趕,沒準......路上武王府趁機打個埋伏,趁著太子爺心神不定害了他呢?

  若是得手,這太子之位指不定落入誰手中呢。

  但無論落入誰手中,都絕對不如太子爺合適啊!太子爺可是先帝欽定的,番邦鄰國使團也大加讚賞的,且太子爺功績才能有目共睹,誰不說大慶有福啊......

  英明的太子爺一旦被害身亡,太子之位懸空,武王府豈不又可以野心勃勃的覬覦作亂了?

  真是好不陰險!好不歹毒啊!

  總而言之,這流言傳說的頭頭是道,並且每一句都要帶上武王府。

  武王府如何如何、武王府如何如何,認定了是武王府派刺客刺殺太子妃母子。

  當然,第一批流言初傳的時候是帶上武王府的,但傳開之後,百姓們議論討論起來,在公共場合自然不敢如此明目張胆。

  可是,誰都知道,肯定是武王府啊!

  畢竟之前大家都這麼說的。

  自個不敢說出口,那是害怕被清算啊。

  一時間,武王府被推到了風口浪尖,甚至武王府的側門、角門上不知被多少人偷偷的趁夜裡砸了許多爛雞蛋、爛菜葉、爛鞋子等垃圾東西。

  若不是王府大門守衛森嚴,晚上也掛著明亮的大燈籠,通宵都有人守著,沒準連大門也要遭殃。

  就連上朝的時候,朝臣們看武王父子的目光都顯得有些遮遮掩掩、意味深長,仿佛他們就是兇手似的。

  而那些耿直的官員,則直接毫不掩飾的對武王父子橫眉冷對,滿眼厭惡,就差沒明晃晃的唾棄了。

  這事兒跟趙明安沒什麼關係,他懶得摻和這種戲份,他目標一直很明確,就是東宮,他倒罷了。寧王可也樂壞了,巴不得武王倒霉呢,跟著也暗中摻和了一腳,火上澆油,幸災樂禍。

  就連延和帝都將信將疑,朝堂之上忍不住隱晦的問了武王兩句。

  武王忍無可忍,差點當堂發作起來,氣急敗壞表示冤枉,請皇上下旨徹查,還他清白。

  延和帝心說這是流言,上哪兒給你徹查還你清白去?就刺殺東宮的刺客們,都沒查到源頭呢!

  真要說起來,還別說,那流言傳說的還挺有道理的,看來刑部、大理寺辦案得盯著你武王府才是,沒準反倒容易有個結果呢......

  這種沒有明確證據的事兒,延和帝也並沒有挑明了說,只是旁敲側擊的問了問,既然武王否認喊冤,他自然更不會繼續提。

  反倒假心假意的安撫了他幾句。

  武王也知道此事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這背後之人簡直可惡,如此害他!讓他百口莫辯......

  事實上,還真沒冤枉武王。

  這事兒就是他們父子密謀的。

  但是,被人如此說道,到底憋屈啊!

  秦朗剛離京,他們父子便在策劃此事。

  估摸著秦朗剛剛到達災區的日子,他們這廂便在京中冷不丁的下手。

  原本以為,這日子挑得很妙,秦朗剛離京那三四日,東宮防守或許很嚴,但人的防備心理總是會漸漸疏鬆的,幾日安寧下來,自然而然便鬆散了。

  他們派了上百名好手攻入東宮,這些年訓練的暗手出動了一大半,擺明了志在必得,定要取了蘇錦母子的性命!

  這母子倆一死,秦朗得到消息如何能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