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寧王復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道理誰都心裡清楚明白,可誰都不會說的,」

  秦朗冷笑:「先帝再如何也已經去了,當然是活著的人更重要。誰會傻到為了一個死去的先帝跟當今唱反調呢?三皇叔一番話冠冕堂皇,挑選賢良淑德的女子伺候皇上、照顧皇上龍體,也是為了讓皇上有更充沛精力處置國事,呵!」

  蘇錦:「......」奇葩。

  「我看這次,」秦朗繼續說道:「三皇叔怕是會重新得到父皇的重用了。」

  父皇指不定因為這事兒多感激三皇叔呢,而三皇叔本就有幾分聰明,更是絕對會抓住這個大好時機不放。

  只要他願意,肯定有本事拍父皇的馬屁拍得他心花怒放、龍顏大悅,這以後的日子,說不定比武王還要更加威風呢。

  畢竟武王一脈軍中威望頗高,雖然南番一戰折損不少,但還是有不少人手的。這種看得見的武力威脅,更容易讓人忌憚。

  糖衣炮彈嘛,只會讓人下意識的覺得無害。

  「重用便重用唄,最好他再造個反,」蘇錦半玩笑半認真笑道:「橫豎你現在不過是個禮部員外郎,什麼也摻和不上。其實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咱們關起門來清清靜靜的過日子。」

  「說的也是,」秦朗笑笑,攬著她親了親,眸光驀的溫柔了幾分,「咱們就關起門來過咱們自己的日子!」

  陪著媳婦孩子,比什麼都強。

  不過,若是有人不知死活,膽敢跑來挑釁,他也絕對不會退讓就是了。

  比如這次冊立太子的風波,他那位豬腦子父皇,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說他的蠢了!

  秦朗冷眼看著選秀一事經過來來回回幾番扯皮,最後他那好父皇在寧郡王和眾位大臣苦口婆心、為國為民的深明大義的苦勸下,終於「勉為其難」的點頭應允了。

  應允的次日便下了一道聖旨,自聖旨下達之日起,民間十五至十七歲之間的少女暫停議親婚嫁,明年四月份由地方官員負責甄選其中佼佼者,送入京中參加選秀。

  寧郡王等無不大讚「皇上仁慈!」,還特意恩准待選秀女們得以在家侍奉父母過一個新年。

  秦朗等心裡明白些的眾人聽了,都感覺挺無語。

  果不出秦朗所料,沒幾天,寧郡王就被重新冊封為寧親王,大意是先帝臨終前親口所言,盼著他們兄弟親密、和好如初,寧郡王理應封為親王才對。

  寧郡王既然成為寧親王了,那麼大公子趙明蕭自然而然也仍舊成了親王世子。

  這令自打趙明蕭被廢黜世子之位後一直盡心盡力巴結寧王的二兒子趙明漣心中失望鬱悶不已。

  好不容易等來的希望,轉眼間又灰飛煙滅了。

  盧氏更鬱悶了,背地裡大罵寧王父子偏心眼、不公平。

  趙明蕭明明就因為德不配位被廢黜了,憑什麼還能重新立為太子?當初還是先帝爺親自下的旨呢。

  寧王復爵可以說是皇上手足情深,先帝爺盼著他們兄弟和睦,可趙明蕭算什麼?

  更令盧氏不安的是,趙明蕭被廢黜世子之位後,她認定他們再也爬不起來了,可沒少擠兌世子妃。

  誰知道如今人家又鹹魚翻身了,若是跟自己清算起舊帳來,豈不是......

  盧氏嚇得院子門都不太敢出。

  秦朗進宮覲見請安的時候,故意在延和帝面前提及趙明漣,以及武王府趙明延、趙明厲,表示如今既然三皇叔已經復爵成了親王,那是不是幾位堂兄弟也可以封一封爵位了?

  延和帝頓時皺眉。

  給三個侄兒封郡王倒也沒什麼,橫豎這也是遲早的事兒,只不過這件事讓秦朗這個東宮太子提起,他心裡就沒那麼痛快了。

  這麼一來的話,他們豈不是都要感激秦朗、豈不是都領受秦朗的人情?

  這是延和帝萬萬不願意看到的。

  於是便含糊幾句藉口推辭了,只說趙明延他們年紀還小,過幾年再封,同時賜婚,豈不雙喜臨門、兩全其美?

  至於趙明漣這個年紀不小了的,直接就被延和帝給忽略掉了。

  他才剛復了老三的親王爵呢,又封了趙明蕭為世子,這會兒不封趙明漣,老三肯定不會對他有意見的。

  至於趙明漣會不會有意見,這重要嗎?一點也不重要!根本不需要考慮。

  秦朗忍不住堅持己見,同他爭執了幾句。

  秦朗越是爭執,延和帝越是反感。

  惱羞成怒索性板起臉訓斥秦朗,聲色俱厲責怪他管的太多,勒令他在禮部好好學習、好好辦好禮部的差事、沒事多讀點書,其他的事情,他自有主張,還輪不到他才管。

  秦朗連忙請罪,表示領受父皇教導。

  延和帝心裡這才痛快些,緩了緩臉色命他退下。

  延和帝心裡是真的非常之爽啊,這當了皇帝,感覺就是處處不一樣了。

  這種絕對的權力帶來的絕對的權威,足以讓天底下任何人為之痴迷和瘋狂。

  倘若是從前,這不肖子囉里囉嗦把他氣得夠嗆,他就只能被他氣著。可如今呢?如今他是皇帝,說一不二,只要他板起臉來呵斥,這不肖子還不是乖乖的叩首認罪?

  這事兒傳到宮外,武王很惱火,寧王也不太自在。

  對武王來說,看到寧王靠拍馬屁復爵,且明顯的可以看得出來他如今很得皇上歡心,把自己給比下去了,他心裡本就不太爽。

  結果人家又是復爵、兒子又是冊封世子,同樣是兄弟,自己這兒卻是半點兒好處也沒撈著,這根本一點也不公平!他心裡能痛快嗎?

  父皇臨終前不是讓你好好待我們兄弟嗎?你光給寧王府好處卻忽略了武王府是幾個意思?

  不過是兩個郡王爵位罷了,這也不能給?

  至於寧王,這時候才猛然想起來,老二的年紀也不小了啊,是該冊封郡王了。

  早知道當時跟請封世子一塊兒說了就好了,可那會兒復爵太激動了,光想到跟自己同時倒霉的大兒子,完全沒想起小兒子的事兒,現在再說,就不太合適了。

  ----------------

  有空去看看新書哈,《清穿之嬌養皇妃》,已經很肥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