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不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錦笑道:「我的鋪子多的是,小小一個蕊香閣還沒放在心上。當初弄這麼個鋪子出來也是為了對付盧氏的,如今沒了正好。對了,孟娘子他們,都去了烏水城吧?」

  秦朗點點頭:「願意去的都去了,不願意的已經遣散,武王府也不會在意這樣連小魚小蝦都算不上的。」

  蘇錦不禁一笑:「這倒也是哦。」倒是她想多了。

  南邊捷報傳來,武王父子率領麾下將士迅速收復了被南番占領的城池,如今正乘勝追擊,直奔南番老巢,這一次,定要打下他們的王城,俘虜他們的王,給他們一個深刻的教訓。

  讓他們以後老老實實的再也不敢動半點兒歪心思。

  大慶朝堂一片歡欣鼓舞,無數文士做詩賦吹捧武王保家衛國的豐功偉績,武王一脈趁機添油加醋,一時間,武王府更是風頭無限!

  在這種對比之下,謙王府和寧王府簡直寒磣得可憐。

  謙王鬱悶得不行,見這勢頭已經慫了,都沒工夫埋怨秦朗當初的不爭了,而是憂心忡忡將來武王會不會跟他算帳?會算到什麼程度?如今他想要做點兒什麼表白表白心意是不是還來得及?

  這些事謙王自然不會跟秦朗商量,而是跟趙明安商量。

  父子兩個心下都有些不安。

  秦朗自有自己知曉的渠道,心下對謙王更多了幾分鄙夷。這一仗武王能不能打贏還兩說呢,他這位父王就已經被嚇唬成這樣了。那武王要是回朝了,他不得嚇得連夜負荊請罪啊?

  對秦朗來說,事情尚未到最後一刻便算不得分明、說不好孰勝孰負,對此,他一點也不心急。

  真不知道他們急個什麼......

  南番人雖然給人印象魯莽粗鄙,不講禮數,可就算再蠢再笨的人也知道反叛不是一件能夠輕易獲取原諒的事情。

  如果一點兒把握也沒有,他們會幹這反叛的事兒?而他們既然做了,又怎麼可能被武王父子勢如破竹的一擊即潰呢?這明顯不合常理。

  秦朗相信,朝堂中未必沒有人如自己一般想到了這一點,只不過這種時候從上至下一片歡騰、信心滿滿,誰也不會傻到這會兒去給人潑冷水。

  知道的說你是理性分析,不知道的還要反過來指責這是嫉妒眼紅呢。

  果然不出秦朗所料,在元豐帝以及眾朝臣們無不翹首以盼、自信滿滿之時,第二封戰報終於來了......

  武王父子中計,冒然進擊,中了埋伏,折損了三萬多人馬,傷者無數。

  加上最近一陣突然下起雨來,淅淅瀝瀝一下就是七八天也不見停歇,南邊氣候雖然溫暖,但是這個時節即便再溫暖也已經有了涼意,尤其早晚間更是陣陣涼風透骨,加上下雨天,可想而知那滋味有多難熬。

  這還不算,南番一帶山高林密,瘴葉叢生,更是令大慶軍隊苦不堪言。

  武王父子原本還以為很快就能夠結束的戰爭、原本還當能夠趕上獻一份大禮給皇上慶賀新年,照如今這陣勢看來,恐怕是懸了。

  這一仗怕是要拖到年後了......

  朝堂上下如一盆涼水兜頭澆下,先前叫喊得有多興奮,現在就有多安靜。

  雖然武王一脈還在強作鎮定為武王分辨,說是一時的勝負並不能代表什麼,大慶這次派出了十萬軍隊,區區南番一個彈丸之地,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困難是暫時的,大慶終將取得勝利!沒準,這會兒戰況又有了新的轉機呢......

  可是,誰都不是傻子。這一份戰報按說至少在十天前就該傳回朝堂之中了,但是事實上,並沒有。

  若非元豐帝催的急,武王父子那邊拖無可拖,沒準還要繼續拖上一陣子呢。如果有辦法的話,早就有了,何至於如此?

  朝堂氣氛一片低沉,武王一脈那些強振人心的話並沒能起到多大的效果。

  元豐帝更是氣悶難當,當日退朝的時候臉色陰沉得可怕。

  他既惱火武王父子辦差不利,以十萬大軍揮戈而下,竟奈何不得區區南番彈丸之地,竟一下子折損了三萬人馬,大慶的臉面都叫他給丟盡了!

  更惱的是他們父子倆竟敢隱瞞軍情不報!倘若不是他這兒催得厲害,沒準這戰報什麼時候才送到他面前呢。

  之前打了勝仗的時候送的倒快,如今倒好,竟敢瞞他,表里不一,簡直可惡。

  他們父子眼裡,還有沒有自己這個皇上?是不是當自己是個傻的?任由他們隱瞞欺瞞?

  既氣惱兒子不爭氣、又憂心國威君威受到挑釁不知何時才能結束這場戰爭——眼下看來,這個年是沒法好好過的了,恰逢天氣變化,元豐帝竟病倒了。

  他本就是上了年紀的人,這一病就顯得兇猛了些。

  加上又是這麼個節骨眼上,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皇上是不是被南邊的戰事給氣的病倒了......

  武王府上下急的不得了,武王世子頻頻進宮請安,以表孝心。

  謙王與趙明安父子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同樣頻頻進宮。

  就連寧郡王府都躍躍欲試,寧王上表請安,痛哭流涕表達了對父皇龍體的關切與擔憂,請求父皇允許自己進宮請安。

  元豐帝年老病中之人,情緒不穩,極容易受到觸動感動,見了幼子這份奏表之後,回想起昔日種種,更是老淚縱橫,心中傷感不已。

  他犯了再大的錯,那也是自己的兒子啊。

  江山他是絕無可能交給他的,但也不能從此不見他啊。

  元豐帝傳口諭,命寧郡王、寧郡王府大公子覲見。

  雖然聽到父皇特意點出自己如今的身份是個郡王、嫡長子成了大公子,寧郡王心裡不是沒有想法的,那種不是滋味的滋味......非常的令人惆悵啊!

  可即便如此,父皇好歹願意見他了啊,這就是進步啊。

  要知道之前泰山封禪之行,他明里暗裡不知做了多少努力,最後還是被父皇冷酷無情的拋棄,那一刻的絕望,至今想起來都讓他心裡發涼。

  元豐帝答應讓寧郡王和趙明蕭進宮請安之事,朝堂內外瞬間又震動起來。

  ---------------

  今天過節,容11偷個懶哈,麼麼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