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資金問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豐帝嘴角扯了扯,天子有詔,待遇豐厚......還真是會幫他花錢。

  蘇錦又道:「皇祖父,此事若成,乃是利國利民、造福子孫後代的大功德啊!藏私的大夫自然是有的,但我相信更多的是高風亮節的前輩,這樣一年年累積下去,圖書館裡的醫書、各種資料一定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完善。況且學醫此行,天分與勤奮缺一不可,捂著一個藥方子當祖傳寶貝便想保子孫衣食無憂可有點兒難,倒不如大大方方貢獻出來,青史留名豈不更好?對於一些的確有奇效的祖傳方子,醫學院也不會白拿人的,會拿出相當的一筆銀錢購買。這些都歸在醫學院的管理章程里,若是此事確定了,會將各種管理章程、獎懲制度全部完善的。」

  如今還只是有這個念頭,能不能得到元豐帝的許可還早呢!自然沒必要說的太遠。

  蘇錦沒有提及太醫院半個字,元豐帝卻明白了她的用意。

  借他之口建立一座醫學院,等於跟太醫院打擂台。

  太醫院倘若再不思進取、故步自封,遲早有一天會被醫學院給打壓下去。

  而雙方也可以互惠互利、互通有無,比如太醫院有很多醫書藥典、工具用具等可以或送或借醫學院,太醫院的太醫也可以受聘去醫學院講課,醫學院那邊的學生學成之後,反過來又可以補充太醫院的後備力量。

  太醫院某些達到一定高度的太醫還可擁有使用醫學院試驗室的權力。

  雙方還可定時、不定時進行交流,探討一些疑難雜症等等。

  元豐帝忽然覺得,其實修建一座醫學院真的挺好的,不然太醫院一家獨大,始終一潭死水,根本攪不起一丁點浪花。除了為達官貴人診診平安脈、琢磨養生健體,最多也就治些尋常病症,一旦遇到什麼棘手的症狀,他們根本束手無策。

  或者,其實他們有辦法,但是不敢保證百分百能成,故而索性不提。

  守成守到如此地步,更別提鑽研出什麼有用的新藥方子了。

  由天子下詔修建,這就奠定了醫學院至高無上的地位,絕對不低於太醫院,看太醫院急不急!

  太醫院的太醫們絕對不是草包,草包也進不去那裡。只不過但凡遇上病症首先想的是保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長此以往,醫術再精妙的大夫也給養廢了。

  元豐帝其實對蘇錦的建議很心動。

  這麼一來不僅僅能夠刺激太醫院,也對大慶的醫學事業大有裨益。這醫學院一年年的辦下去,能為大慶培養多少大夫啊?

  在全國範圍內挑選天分最好的學生集中起來教學,沒準還能培養出一兩個如蘇氏這般的呢?就算不如她,比得上她一半,那也很不錯了。

  蘇氏說的一點也沒錯,此事倘若辦成了,功在社稷百姓、功在千秋啊!

  可是,心動歸心動,沒有錢,心動也沒有用啊。

  元豐帝不用想也知道,如此龐大一項工程,想要建成、並且不斷的投入進去需要無比龐大的金錢支撐。

  國庫並不寬裕,即便寬裕,戶部也絕對不會同意把銀子投入此中,朝臣們也不會同意。

  畢竟這就是個只進不出的窟窿,一旦投入了還不能斷,斷了前期便全白搭了。

  元豐帝默默在心裡盤算,頂多能從戶部摳出五萬兩,但這無疑是杯水車薪。自己的私庫也能出幾萬兩,但後續呢?

  這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啊!

  蘇錦、秦朗之前商量討論此事的時候也考慮過投入上的問題,看元豐帝的神情便知他心裡在為難什麼。

  兩人自然不敢讓皇上親口說出沒錢,窮、求資助這種話。涉及銀錢,還是男人開口會更好一些。

  秦朗便笑道:「皇祖父,其實建造一所系統、專門培養醫學人才的醫學院是阿錦師父的遺願,此事阿錦一直銘記於心。只是茲事體大,且在咱們大慶並無先例,阿錦也不敢輕易提及,這次皇祖父說了太醫院的事,阿錦這才順勢提上一提。倘若此事能成,阿錦打算前六年每年用明月樓五分之一的利潤捐助醫學院,在這期間會為明月樓購置一些產業、開設醫館藥鋪,相信六年之後,醫學院足以自給自足。」

  元豐帝眼睛一亮,有些動容。

  明月樓他不但知道,微服出宮私訪的時候還去過兩回,兩回的體驗都非常好。

  那兒的廚師的確太厲害了。

  跟其他酒樓不同的是,明月樓的菜單上除了固定的尋常菜餚、招牌特色菜餚之外,還有八道新菜是每個月都更換的。

  一個酒樓每個月能夠推出八款新菜,並且每一款都大獲成功,沒有實力根本做不到。

  這種期待感會吸引著顧客每個月至少去兩次甚至三次——總不能一次性將八款新菜都嘗遍吧?那能嘗出個什麼味兒來呢?

  如此,何愁客源不足?

  其他酒樓就算羨慕也沒有用,誰家能做到每個月推出八款新菜啊?就算能夠堅持一個月兩個月,也沒法堅持一年兩年甚至更久啊!

  之前許多人打明月樓主意的時候元豐帝知曉了順手讓人查了查明月樓,得知那麼一座酒樓收益竟高達一個月上十萬兩他都要羨慕了。現在又開了家分店,每年五分之一的利潤,數額相當可觀了!

  元豐帝頓時放下心來,無不遺憾嘆息道:「你那師父真乃神人也,可惜了!蘇氏你也很好,不忘初心啊!既如此,朕便成全你一片孝心,大慶也得了實惠,此事朕准了!」

  元豐帝心裡恍然大悟,怪不得蘇氏能說出這麼一套新鮮的說辭、還說的頭頭是道,敢情都是她師父的意思。

  他是真的感到太遺憾了,他覺得,能夠擁有如此思想、說出這麼一套計劃來的人,必定乃是有大學問的奇人異士,倘若還在世,便是入朝為官、當自己的智囊也是夠資格的。

  可惜了......

  蘇錦倘若知曉他這番想法定要哭笑不得,有這大學問的並不是她本人啊,她不過是拾人牙慧照搬而已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