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結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胡二王子率領不到萬人的殘部倉皇而退,半路上又遭遇了秦朗事先埋伏的伏兵,折損大半,東胡二王子雖然沒有喪命,但也中箭受傷,率著幾百騎兵狼狽逃走。

  若非帶了幾乎所有士兵回救烏水城,東胡二王子和他手下的騎兵根本一個也別想走掉。

  即便如此,也是大獲全勝了。

  可是這一場勝利,無論是鄭冠卿還是秦朗,都高興不起來。

  之前秦朗攻打青狄王城救回來的那位老人,其實是朝廷三十多年前撒在邊關、草原一帶的細作之一。

  那時候的皇帝雄心勃勃,想要一舉殲滅胡人和狄人。

  可是現實給了他極大的打擊,一場大仗,大慶慘敗。也將皇帝那顆勃勃雄心給徹底打碎。

  那時候起,大慶對關外部落便採取了防守為主、盡力交好的對策,而那些被派出去的細作也因此失去了作用。

  更慘的是,皇帝已經忘了他們。沒有皇帝的詔令,他們又不能離開草原,只能在此埋葬一生,無聲無息的活著、死去,甚至根本不會有人知曉他們的身份。

  後來鄭冠卿的父親領兵駐守西北,他們不是沒有企圖與之聯絡,但失敗了。

  到了鄭冠卿接替父親駐守時,還沒死的幾個老傢伙看到他對胡人態度強硬,一度將胡人打得分成東胡、西胡,西胡遠遁再不露面,東胡的實力也遠遠不及之前的胡人,他們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但他們並不敢輕舉妄動,必須有萬全的法子確定鄭冠卿會相信他們他們才敢在他面前露面。

  可是,還沒有等到他們有所行動,卻傳來了朝廷要與東胡交好盟約的消息。

  他們的計劃只能夭折。

  朝廷的旨意誰也不能違抗,鄭冠卿也不能。

  在這種大前提下,什麼都不用說了。

  或許,他們真的只能帶著這三十多年來辛辛苦苦收集的各種資料一起無聲無息的進棺材了!

  即便他們知道東胡人心懷鬼胎那又如何?沒有人會相信他們!

  直到之後秦朗帶人突襲青狄王城,一舉將青狄人殺得幾乎斷了根,他們這才又振奮起來。

  大慶到底還是有人肯打仗的啊。

  從此事中,他們也窺到了皇帝內心深處隱秘的心思。

  皇帝不是不想打東胡青狄,而是害怕打敗仗後患無窮,所以還不如不打。

  如果像秦朗這樣,一出手就把對方給滅了,想來皇帝是不會拒絕出售的。

  心中冷卻已久的熱血被這一場大戰重新點燃,他們到底不甘心就這麼寂靜無聲的死去,索性死馬當活馬醫,烏雲老頭便打了個頭陣,設法混到了秦朗身邊。

  在秦家住的那些日子裡,他仔細觀察秦家的每一個人,越發篤定了心中的決心。

  他相信這一次他沒有看錯人。

  如果真的能夠一舉而殲滅東胡,讓皇帝重新記起他們這些人,或許他們有生之年還能夠回到大慶、回到中原安度晚年。

  哪怕在這個地方生活了三十多年,早已完全的融入了此間,但在他們內心深處,他們依然思念著家鄉、盼著有朝一日能夠落葉歸根。

  恰好那個時候,他們探到了東胡的危機,更是嚇了一跳,原本按照計劃還不到跟秦朗攤牌的時候,卻也不得不硬著頭皮上了。

  這是大危機,也是大機遇。

  假如東胡真的被天災逼到了絕境放手一搏、而大慶這邊毫無防備,那麼結果必定是慘絕人寰的。都是同胞,他們於心何忍?

  秦朗看到那枚代表他們身份的鏽跡斑斑的鐵片,心中的震驚可想而知,這才有了之後與鄭冠卿的一系列對話與安排。

  原本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挖了個大坑就等著東胡人來跳,順便再端了他們的老巢。

  可誰想到,蔣副將會叛國,將原該順利的一切弄出了大亂子。

  大戰之後,烏水城百姓死傷無數,一片狼藉慘樣,城中處處可聞的哭聲、處處可見的血跡,令所有人心中都十分沉重。

  蔣副將暴露之後,已經畏罪自盡,鄭冠卿恨得差點沒把他拖出來鞭屍。

  這一仗震驚朝野,皇帝震怒,下旨申斥,鄭冠卿上了請罪摺子,表示遵從聖裁。

  無論如何,到底是他的疏忽才造成了這一切。

  武王府、寧王府趁機扇陰風興風作浪,企圖將此事的主要責任栽在秦朗的頭上,謙王氣急敗壞,竟壓根沒有為秦朗出頭的意思,反倒十分慚愧的向父皇請罪,大有捨棄秦朗的意思:能挺過去是他的本事,實在不行,那也是他的命。

  這一操作令武王府、寧王府驚呆了,佩服不已。

  這麼一來,他們反倒不好再落井下石了,不然就做的太難看了。

  鄭冠卿作為主將,理所應當負下主要責任,秦朗等幾位將軍縱然心裡替他打抱不平,也無可辯駁。

  況且以秦朗如今的職位,除非朝中有話令他們上折申訴,否則他連上摺子的機會都沒有。

  此事也只能先等著朝中消息,暫時什麼也不能做。

  好在皇帝還沒有老糊塗,鄭冠卿最後的處罰結果是功過相抵,責令將烏水東西軍營交給護國將軍段符一力負責,命他開春便回京,到時秦朗夫妻與他一同啟程。

  其他將領們在此次大戰中按功過行賞受罰,秦朗依然什麼都沒有,說是回京之後再說。

  這已經算是很好的結果了,大家都鬆了口氣。

  秦朗更是無所謂,哪怕皇家這會兒說弄錯了、其實他不是謙王的兒子他都沒意見。

  鄭冠卿心裡更清楚皇帝的意思,他們父子兩人在烏水城待了這麼多年,已是樹大根深,皇上心中怕是早已有所忌憚了,只不過一直沒有機會做什麼。且烏水城也離不開自己的防守。他也只能繼續容忍著。

  但如今青狄已滅,東胡先是天災摧毀了他們的生機,繼而八萬精銳幾乎全軍覆沒,武功最高強、智謀最厲害的王儲大王子也死了,雖然大慶沒有打入東胡老巢,但東胡也已經被重重的傷了根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