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爵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過了四日,趙明安終於離開了烏水城,除了蔣副將,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趙明安要留在秦朗身邊的人也派了過來,一共五人。走之前明示暗示要秦朗好好安排,帶在身邊,機會合適的時候讓他們掙點兒功勞也在軍中歷練歷練。秦朗不假思索都答應了。

  這五人暫時被秦朗安排在秦家宅院中,外松內緊,被秦朗派心腹二對一一眼不錯、一刻不差的監視緊盯著。

  同時蘇錦母子身邊明里暗裡伺候保護的人比從前也加了一倍。

  秦朗不得不謹慎。

  誰知道趙明安有沒有在烏水城中還留下了其他的人手,萬一他對蘇錦母子做什麼,他會悔不當初。

  轉眼,孩子便過了滿月,而秦朗和鄭冠卿也收到了派出去前往草原深處的探子的消息,兩人商討之後,暗中調兵遣將做出安排,因為要瞞著其他人,必須得有說得過去的其他藉口,十分不容易。

  為了將一切安排做的縝密,秦朗又忙碌了起來。

  趙明安離開七八天之後,請封的奏表終於有了回應。

  鄭冠卿年紀雖輕,做事卻向來穩妥周全,他上奏請封歷來皇上都是全部照准。

  但是這一次出現了例外。

  秦朗請封為伯爵被打了回來。

  被打了回來還不算,還沒有任何一句話做交代。

  一時眾人的目光都有些異樣起來,秦朗倒是不甚在乎,他其實心裡多少知道點,料到此事定有謙王父子的手腳。

  或者說,正是因為這一場勝利和鄭冠卿上的請封奏摺,謙王父子才決心把自己給認回去吧?可他們不知動用什麼手段又將這請封伯爵的事兒給自己攪黃了,為的不過是更好的控制自己、以及藉此敲打自己,讓自己明白他們的能耐罷了。

  但對他來說,一個伯爵的爵位要不要都無所謂,憑他如今在軍中的威望,以及謙王之子的身份,即便只是個外邊長大的世子,又有幾人敢毫無顧忌的對他?

  就說那位蔣副將吧,以前看見自己總是把頭昂的高高的,拉長著臉沖自己冷哼兩聲,現在見了自己還不是低著頭一聲不敢吭?

  鄭冠卿卻憤怒了。

  他立即找來秦朗談話,安慰了他一番,立刻給皇上去了第二封奏摺,即便駁回封賜,是不是也應該給他、給秦朗、給軍中一個解釋?就這麼一句話沒有的把人名字劃掉——等於把人立下的功勞給劃掉,這如何使得?

  他身為軍中主將,必須得問個清楚明白!否則以後朝廷再來這麼一出,他這個主將如何向下邊人交代?

  立了大功等於白立,這算什麼?

  謙王因此受了皇帝一通責備。

  幾十歲的人了老臉通紅,在父皇面前躬身認錯。

  回府之後,謙王在書房裡不由得大罵。

  這個兒子還真是叫他噁心上了,認回來還沒見上面呢,結果就因為他的事被父皇給責備了一番。

  有哪家有這麼坑爹的兒子嗎?

  謙王認定秦朗這是故意的,否則的話,他完全可以勸阻鄭冠卿,先來信給自己問清楚情況,而不是任由鄭冠卿直接捅到了父皇那裡!

  這事兒其實解釋起來也很簡單,就是秦朗立功的消息傳開,趙明安坐不住了,他自打確定秦朗的身份之後便派人有意無意的盯著點兒烏水城那邊,很快就確定這個立功的秦朗便是他叫人盯著的那個。

  一番糾結選擇之後,他如實稟報了父王。

  謙王當然又驚又喜。兄弟三個,武王父子五人在軍中人脈極光,寧王儒雅而博學,在天下士子們中間聲望極高,只有他作為老二不上不下,哪裡都靠不上,只能勉強說一句「綜合實力」還可以,勉強夠格跟那二人一爭。

  但是,假如有秦朗加入那就不一樣了。

  兩人立刻稟報了皇帝。在各種證據面前,皇帝又派了人自己去查,雖然還沒見著秦朗,也明白此事是真的,他自然也高興。

  皇家血脈流落在外不是一回事,且如今又這麼優秀,更要認回來了。

  謙王為了表示自己不貪婪、同時也是讓武王父子稍稍減輕嫉妒嫉恨而做出什麼來,便主動向父皇表示,這伯爵的爵位暫時沒有必要給秦朗,秦朗身為皇室子孫,保護大慶江山是分內之事、天經地義,沒必要冊封伯爵。

  爵位的話,還是等他從烏水城回京之後再說吧。

  皇帝不知出於何種考慮,也點頭應了此事。

  但此事並沒有在聖旨上寫明,正好趙明安請旨去一趟烏水城,一則巡視,二則見見自己的庶弟,到時會跟他知會一聲。

  誰知趙明安忘了把此事告訴秦朗,這才有了鄭冠卿再次上奏詢問。

  皇帝豈能不惱謙王?

  謙王想起嫡長子趙明安從烏水城回來之後對自己所言秦朗如何如何的不聽話,還有他在外頭娶的那個妻子蘇氏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兩口子連一點兒戰利品都不肯吐出來。

  謙王更心生嫌惡,心裡暗暗咬牙,等將來那小子回來,非得好好的教訓教訓他不可!

  當兒子的竟敢跟他這個父王對著幹,他以為他是誰?

  惱了秦朗,趙明安少不了也挨了一通訓斥,責怪他辦事不周,趙明安懊惱不已,連連賠不是,匆匆給鄭冠卿和秦朗去信。

  鄭冠卿這才作罷,向秦朗笑道:「罷了,有個交代便是,以你如今的身份,伯爵這爵位要不要其實無關緊要。待將來回京,怎麼也能封個郡王。」

  秦朗點點頭「嗯」了一聲。

  鄭冠卿說的一點沒錯,的確如此。

  哪怕他只是個庶子呢,那也是親王庶子,他們既然認下了他,加上軍功,一個郡王是肯定跑不掉的。

  一場風波就此結束。

  很快,他便要離開烏水城去其他的城鎮上練兵,至少得兩個月才能回來一趟。

  秦朗將那五個探子也全都帶在身邊,他心裡已經動了殺機。

  要怪也只怪他們自找。

  因為孩子剛出生,秦朗其實並不想開殺戒,他給過他們機會,可惜沒有人買帳。反倒仗著是趙明安的人,對他頤指氣使、陰陽怪氣,領頭那兩個甚至直接提出為他重新組建一支親衛隊、由他們來領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