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此時的巧姐已經有了酒窩,聽不懂爹娘的話,她只知道咯咯笑,對著她爹笑得別提有多開心。
“看閨女都在笑你。”
當時還沒變成球的陳縣丞就會尷尬的起身,捋捋他那風度翩翩的衣衫:“咳,我去看睿哥寫大字。”
章氏就會拿著繼續念,因著是古籍,多少有些詰屈聱牙。邊念著,她會用大越習慣說的話翻譯過來。直到《世說新語》念完,她隨意的挑出本《北朝民歌》。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念著念著,當年縱馬越京的豪情也出來,她便會將巧姐交給奶娘,自己在縣衙寬敞的演武場上揚鞭策馬。
三歲的巧姐自小錦衣玉食,看到那飛揚的馬蹄,簡直嚇死了。尤其是當章氏一時興起,抱她上馬時,高頭大馬突然打個鼾。鼾聲震天響,她的哭聲也跟著想破天。
還是陳縣丞來解圍,保住孩子哄了好久:“巧姐不想騎馬,爹爹就帶你去讀書,跟你哥哥一道讀書好不好?”
“好。”
小女娃甜甜的笑起來,書房中的小小少年睿哥兒正是對妹妹好奇的時候,兄妹倆整日坐在一處。即便妹妹總是調皮,可看她那副可愛的模樣,小少年也覺得這一切都是可以原諒。
有了小時候的基礎,即便日後睿哥兒常年在外求學,最為喜歡的女娃始終是記憶中那個軟軟的,頰邊有兩個梨窩的妹妹。
以至於後來,他高中狀元,放棄了新任丞相家的淑女,而是娶了廖家那個臉頰邊有梨渦的小武痴。
當然那是後話,隨著巧姐長大,章氏終於帶著兩人來到章家。大大的宅子、不一樣的花鳥魚蟲帶給姐弟倆無窮的歡樂,不過沒多久,睿哥兒讀書的事便定下來,而巧姐也無人再陪伴。
章家老夫人見狀,便讓幾個孫女去陪著他們的妹妹。可章家嫡子媳婦王氏本就不喜歡這個在家受盡寵愛的小姑子,她所生的女兒耳濡目染,在奶奶屋裡還裝裝樣子,等出來,幾人便各玩各的。
七八歲的小姑娘已經算是半個大人,身量也長高不少。三四歲的糯米糰子巧姐,哪能跟上他們的步伐。
諾大的章府,走著走著她就消失在了花叢中。等穿越娘說過的茂密叢林,到達彼岸時,與她面面相覷的便是一雙銅鈴般的大眼睛。大眼睛長睫毛,配著棕色的毛髮,再一打鼾,幾年前不愉快記憶悉數回籠。
“哇!”
馬兒似乎也被她嚇壞了,蹬蹬腿往後退幾步,要不是有韁繩,它都好想逃開。
八歲的廖其廷正在套馬鞍,聽到這邊的動靜忙走出來,就見花叢中鑽出來一隻糯米糰子。稍一留心他也就明白,小姑娘應該是從雲州來的。
關於章伯母當年出嫁一寒門進士,越京城中眾說紛紜,他也聽說過幾個不堪的版本。無外乎章氏行為放浪被人侮辱,只能嫁一窮書生來遮掩;或是章氏如|狼似|虎,看到長好看的就走不動路。
雖然才八歲,可爹娘的過早離去卻讓他懂得比同齡孩子都多。爹娘當初便是情比金堅,娘嫁給了一無所有的爹,他們活得不長,但是很幸福。而越京中這些高門大戶,錦衣玉食奴僕成群,深閨怨婦卻一個比一個厲害。
想了很多,他腳步不由自主的挪過去:“別害怕,它不會傷害你的。”
見有人到這,糯米糰子一把保住了他的胳膊,抽抽搭搭的好不可憐。
“我帶你去騎馬好不好,小馬不會傷害你。”
巧姐望著邊上小小的馬匹,濕漉漉的大眼睛,嘗嘗的睫毛,尤其小馬腮邊還有兩朵白毛,像極了她的小酒窩。她破涕為笑,指著酒窩小馬道:“要這個!”
出身廖家,廖其廷弓馬嫻熟,抱著糯米糰子一躍翻上去:“駕。”
迎風馳騁的感覺讓巧姐咯咯咯笑出聲,廖其廷聞著糯米糰子身上的奶香味,深深的後悔為何將軍府沒個這麼可愛的妹妹。
騎了一會他體力有些不支,抱著糯米糰子下來時,不小心踩到她的小腳上。
“疼。”
“對不起,我給你吹吹。”
脫掉她的小繡鞋,廖其廷捏著她的小肉腳,小心翼翼的吹一吹。眼見糯米糰子再次露出酒窩,他終於忍不住捏兩把。手還沒伸出去,就被騎馬回來的陳睿逮個正著。
妹控當即抱起妹妹,直到兄妹倆走遠,廖其廷才發現,他還沒告訴糯米糰子自己名字。不過這一下午,跟她在一起當真很開心。
**
小少年的廖其廷不懂這些,而長大後經歷戰火洗禮的他,卻越發想念那純淨的雙眸和一雙梨渦。
所以在終於熬夠戰功後,他借用陳德仁的失誤去了雲州。過年時,雲州府衙大亂,見到糯米糰子擔心穆然媳婦,他直接不管不顧的封查府邸。
只不過路過她跟前時,見她全然不記得的模樣,功夫很好的他還是忍不住挪一下,輕輕踩了她一腳。
再到以後,糯米糰子主動找他習武。他暗地裡摸進姜家,揍了姜成文一頓後,第二天沒事人似得跟糯米糰子混在一處。
兩人脾氣相投,糯米糰子又沒啥壞心眼,沒多久就被他收入囊中。本想著抱得美人歸,可該死的北夷又來犯。
終於在戰場上回來,他八抬大轎將糯米糰子娶進門。嫌起蓋頭的那一刻,他拿出一隻小繡鞋。
“認識麼?”
巧姐拍拍腦袋:“酒窩小馬哥哥?”
“恩。”
巧姐望著面前廖其廷俊美的面龐,怪不得她總覺得眼熟,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他們就認識了啊。
“那你不早說,白瞎我這麼多功夫。”
廖其廷語塞,娶這麼個媳婦,往後他生活不會平靜啦。不過,這正是他想要的。
☆、第110章
長生自馬上下來,入正門一路脫著自己的衣裳。從冠冕到方心曲領的朝服,到達正房時,他只剩裡面薄薄的常服,胳膊手卻是抓滿了。
璐姐兒站在門邊,接過他的冠冕和朝服,又遞給他一件乾淨的常服。
“竟是連著幾步路都忍不住?”
長生搖頭:“忍不住,朝服穿著倒是好看,不過從上到下硬邦邦的,還不如盔甲舒坦。”
璐姐兒望著他臉上那道不再明顯的疤,還是心有餘悸。本以為平定了北夷,將他們趕去與羅剎國作伴,大越就再無後顧之憂。
哪曾想,北邊安生了,東邊不安生。
大越東邊靠海,從西南腹地到海岸線,這一片自古來說著一樣的話,用著一樣的文字,就連更朝換代也未曾有過獨立。憑藉著大海,千年來大越東邊並無大敵。
可誰能料到,彈丸之地的東瀛倭寇這幾年竟然連番侵犯。而剛通過武舉的長生,則被分到了做雲州監軍的姐夫名下,被帶去前線。
那年兩人已經定親,她揮淚送別未婚夫,再回來時,等來的卻是一桿滿是血的紅纓槍。再與倭寇交戰時,長生沖入敵軍生死不知。
娘和宜悠姐都勸她改嫁,可她卻不信邪,披麻戴孝苦等著,沒過幾個月,前方傳來好消息。東瀛國內戰亂,都城平安京一排排的木房子,被長生燒得渣都不剩。
再回來時,他臉上就多了這倒疤,用太刀留下的疤。
“又走神了,我不站在這,不會再添疤痕。”
成親五年,兩人的第一個孩子已經四歲,長生也因為屢次立功而被拔擢為京官,跟在裴將軍手下,頗得其信任,可她還會時不時從噩夢中醒來。
“我沒事,只是想著二弟今年大婚,該選哪家千金?”
長生系好最後一顆扣子:“這事得看娘和姐姐,依我看,娶媳婦不能娶太高門第的。”
“哦,你還對娶媳婦很有想法?”
“那是自然……哦,我的意思是說,娶妻娶賢惠,就得以夫人為榜樣。”
璐姐兒開心的笑起來,雖然長生跟個木頭似得,而且還是武痴,太聽他姐姐的話。但宜悠姐對她也很好,這點並不矛盾。
最重要的是,他並無一般朝廷命官那種“全家我最大”的臭脾氣,他會溫和的顧及家中每一個人的情緒。人常到嚴父慈母,到他們家正好反過來。他從捨不得對任何一個孩子發脾氣,沒辦法她只得擔當起教導孩子的責任,拉下臉訓斥。
“恩,我也找了下各家小姐,到時我聽娘和姐姐說,若是漏掉什麼再補上。”
“你看著辦就是。”
雖然這般說,但這天下午兩人還是去了不遠處的主宅。這些年常逸之的生意越做越大,不過他從不吝嗇於銀錢,每次都把賺得一大半無償獻給朝廷。
不僅獻給朝廷,每次他找得理由還特別恰當。比如感激聖上出兵,保雲州免受倭寇侵犯啦;再比感激聖上仁厚,官道通暢造福天下萬民啦。
總之就是邊拍馬屁邊網上獻,得了銀子又聽到誇獎的聖上能不高興?起初他還當常逸之如此做,是為被他一貶到底的常家開脫。後來見常家三顧茅廬,他都死活不回族譜,聖上也只覺得此人格外解風情。雖然不能授予常逸之官爵,留下賣官弼爵這讓人詬病的話題,但他對常逸之身邊的人卻十分信任。
比如穆然,做為常逸之的大女婿,他就被聖上信任有加,等廖其廷再次晉升後,空出來的職位便給了他。再比如長生,戰功卓著,又有常逸之在刷存在感,他的仕途很平順。
當然其中受益最大的要數穆宇,雖然陳、王、常三家權貴下去後,寒門開始抬頭。但平心而論,寒門艱苦的環境,與大家族裡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從小泡在文化人里長大的還有差距。
穆宇很聰慧、讀書很用功,可他缺少了前輩的指教,最終堪堪列一甲最末。但考得好,官不一定當得好,穆宇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他長得好文采也可以,憑藉那張臉,他以二十五歲的幼齡坐上了中書舍人的位置,那可是如今下放做巡撫,眼瞅著熬到年齡就能入內閣的裴子桓曾做得位置。
兜兜轉轉,一家子人都有了各自的歸屬。幾股勢力擰成一股繩,在這越京城中不算顯眼,但也無人可欺。從農耕家族到官商新貴,別家三輩子不一定能忙完的事,這兩家不到二十年就全數做到,當真印證了那句:
“亂世出英雄。”
宜悠脫口而出,三十多歲的她受到了時光的格外優待。與李氏不同,她受得苦要少很多。而且日子好的時候她還年輕,各種藥膳方子補著,如今她整個人容光煥發,身材因多次生產而豐腴些,簡直讓穆然愛到死。
“看閨女都在笑你。”
當時還沒變成球的陳縣丞就會尷尬的起身,捋捋他那風度翩翩的衣衫:“咳,我去看睿哥寫大字。”
章氏就會拿著繼續念,因著是古籍,多少有些詰屈聱牙。邊念著,她會用大越習慣說的話翻譯過來。直到《世說新語》念完,她隨意的挑出本《北朝民歌》。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念著念著,當年縱馬越京的豪情也出來,她便會將巧姐交給奶娘,自己在縣衙寬敞的演武場上揚鞭策馬。
三歲的巧姐自小錦衣玉食,看到那飛揚的馬蹄,簡直嚇死了。尤其是當章氏一時興起,抱她上馬時,高頭大馬突然打個鼾。鼾聲震天響,她的哭聲也跟著想破天。
還是陳縣丞來解圍,保住孩子哄了好久:“巧姐不想騎馬,爹爹就帶你去讀書,跟你哥哥一道讀書好不好?”
“好。”
小女娃甜甜的笑起來,書房中的小小少年睿哥兒正是對妹妹好奇的時候,兄妹倆整日坐在一處。即便妹妹總是調皮,可看她那副可愛的模樣,小少年也覺得這一切都是可以原諒。
有了小時候的基礎,即便日後睿哥兒常年在外求學,最為喜歡的女娃始終是記憶中那個軟軟的,頰邊有兩個梨窩的妹妹。
以至於後來,他高中狀元,放棄了新任丞相家的淑女,而是娶了廖家那個臉頰邊有梨渦的小武痴。
當然那是後話,隨著巧姐長大,章氏終於帶著兩人來到章家。大大的宅子、不一樣的花鳥魚蟲帶給姐弟倆無窮的歡樂,不過沒多久,睿哥兒讀書的事便定下來,而巧姐也無人再陪伴。
章家老夫人見狀,便讓幾個孫女去陪著他們的妹妹。可章家嫡子媳婦王氏本就不喜歡這個在家受盡寵愛的小姑子,她所生的女兒耳濡目染,在奶奶屋裡還裝裝樣子,等出來,幾人便各玩各的。
七八歲的小姑娘已經算是半個大人,身量也長高不少。三四歲的糯米糰子巧姐,哪能跟上他們的步伐。
諾大的章府,走著走著她就消失在了花叢中。等穿越娘說過的茂密叢林,到達彼岸時,與她面面相覷的便是一雙銅鈴般的大眼睛。大眼睛長睫毛,配著棕色的毛髮,再一打鼾,幾年前不愉快記憶悉數回籠。
“哇!”
馬兒似乎也被她嚇壞了,蹬蹬腿往後退幾步,要不是有韁繩,它都好想逃開。
八歲的廖其廷正在套馬鞍,聽到這邊的動靜忙走出來,就見花叢中鑽出來一隻糯米糰子。稍一留心他也就明白,小姑娘應該是從雲州來的。
關於章伯母當年出嫁一寒門進士,越京城中眾說紛紜,他也聽說過幾個不堪的版本。無外乎章氏行為放浪被人侮辱,只能嫁一窮書生來遮掩;或是章氏如|狼似|虎,看到長好看的就走不動路。
雖然才八歲,可爹娘的過早離去卻讓他懂得比同齡孩子都多。爹娘當初便是情比金堅,娘嫁給了一無所有的爹,他們活得不長,但是很幸福。而越京中這些高門大戶,錦衣玉食奴僕成群,深閨怨婦卻一個比一個厲害。
想了很多,他腳步不由自主的挪過去:“別害怕,它不會傷害你的。”
見有人到這,糯米糰子一把保住了他的胳膊,抽抽搭搭的好不可憐。
“我帶你去騎馬好不好,小馬不會傷害你。”
巧姐望著邊上小小的馬匹,濕漉漉的大眼睛,嘗嘗的睫毛,尤其小馬腮邊還有兩朵白毛,像極了她的小酒窩。她破涕為笑,指著酒窩小馬道:“要這個!”
出身廖家,廖其廷弓馬嫻熟,抱著糯米糰子一躍翻上去:“駕。”
迎風馳騁的感覺讓巧姐咯咯咯笑出聲,廖其廷聞著糯米糰子身上的奶香味,深深的後悔為何將軍府沒個這麼可愛的妹妹。
騎了一會他體力有些不支,抱著糯米糰子下來時,不小心踩到她的小腳上。
“疼。”
“對不起,我給你吹吹。”
脫掉她的小繡鞋,廖其廷捏著她的小肉腳,小心翼翼的吹一吹。眼見糯米糰子再次露出酒窩,他終於忍不住捏兩把。手還沒伸出去,就被騎馬回來的陳睿逮個正著。
妹控當即抱起妹妹,直到兄妹倆走遠,廖其廷才發現,他還沒告訴糯米糰子自己名字。不過這一下午,跟她在一起當真很開心。
**
小少年的廖其廷不懂這些,而長大後經歷戰火洗禮的他,卻越發想念那純淨的雙眸和一雙梨渦。
所以在終於熬夠戰功後,他借用陳德仁的失誤去了雲州。過年時,雲州府衙大亂,見到糯米糰子擔心穆然媳婦,他直接不管不顧的封查府邸。
只不過路過她跟前時,見她全然不記得的模樣,功夫很好的他還是忍不住挪一下,輕輕踩了她一腳。
再到以後,糯米糰子主動找他習武。他暗地裡摸進姜家,揍了姜成文一頓後,第二天沒事人似得跟糯米糰子混在一處。
兩人脾氣相投,糯米糰子又沒啥壞心眼,沒多久就被他收入囊中。本想著抱得美人歸,可該死的北夷又來犯。
終於在戰場上回來,他八抬大轎將糯米糰子娶進門。嫌起蓋頭的那一刻,他拿出一隻小繡鞋。
“認識麼?”
巧姐拍拍腦袋:“酒窩小馬哥哥?”
“恩。”
巧姐望著面前廖其廷俊美的面龐,怪不得她總覺得眼熟,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他們就認識了啊。
“那你不早說,白瞎我這麼多功夫。”
廖其廷語塞,娶這麼個媳婦,往後他生活不會平靜啦。不過,這正是他想要的。
☆、第110章
長生自馬上下來,入正門一路脫著自己的衣裳。從冠冕到方心曲領的朝服,到達正房時,他只剩裡面薄薄的常服,胳膊手卻是抓滿了。
璐姐兒站在門邊,接過他的冠冕和朝服,又遞給他一件乾淨的常服。
“竟是連著幾步路都忍不住?”
長生搖頭:“忍不住,朝服穿著倒是好看,不過從上到下硬邦邦的,還不如盔甲舒坦。”
璐姐兒望著他臉上那道不再明顯的疤,還是心有餘悸。本以為平定了北夷,將他們趕去與羅剎國作伴,大越就再無後顧之憂。
哪曾想,北邊安生了,東邊不安生。
大越東邊靠海,從西南腹地到海岸線,這一片自古來說著一樣的話,用著一樣的文字,就連更朝換代也未曾有過獨立。憑藉著大海,千年來大越東邊並無大敵。
可誰能料到,彈丸之地的東瀛倭寇這幾年竟然連番侵犯。而剛通過武舉的長生,則被分到了做雲州監軍的姐夫名下,被帶去前線。
那年兩人已經定親,她揮淚送別未婚夫,再回來時,等來的卻是一桿滿是血的紅纓槍。再與倭寇交戰時,長生沖入敵軍生死不知。
娘和宜悠姐都勸她改嫁,可她卻不信邪,披麻戴孝苦等著,沒過幾個月,前方傳來好消息。東瀛國內戰亂,都城平安京一排排的木房子,被長生燒得渣都不剩。
再回來時,他臉上就多了這倒疤,用太刀留下的疤。
“又走神了,我不站在這,不會再添疤痕。”
成親五年,兩人的第一個孩子已經四歲,長生也因為屢次立功而被拔擢為京官,跟在裴將軍手下,頗得其信任,可她還會時不時從噩夢中醒來。
“我沒事,只是想著二弟今年大婚,該選哪家千金?”
長生系好最後一顆扣子:“這事得看娘和姐姐,依我看,娶媳婦不能娶太高門第的。”
“哦,你還對娶媳婦很有想法?”
“那是自然……哦,我的意思是說,娶妻娶賢惠,就得以夫人為榜樣。”
璐姐兒開心的笑起來,雖然長生跟個木頭似得,而且還是武痴,太聽他姐姐的話。但宜悠姐對她也很好,這點並不矛盾。
最重要的是,他並無一般朝廷命官那種“全家我最大”的臭脾氣,他會溫和的顧及家中每一個人的情緒。人常到嚴父慈母,到他們家正好反過來。他從捨不得對任何一個孩子發脾氣,沒辦法她只得擔當起教導孩子的責任,拉下臉訓斥。
“恩,我也找了下各家小姐,到時我聽娘和姐姐說,若是漏掉什麼再補上。”
“你看著辦就是。”
雖然這般說,但這天下午兩人還是去了不遠處的主宅。這些年常逸之的生意越做越大,不過他從不吝嗇於銀錢,每次都把賺得一大半無償獻給朝廷。
不僅獻給朝廷,每次他找得理由還特別恰當。比如感激聖上出兵,保雲州免受倭寇侵犯啦;再比感激聖上仁厚,官道通暢造福天下萬民啦。
總之就是邊拍馬屁邊網上獻,得了銀子又聽到誇獎的聖上能不高興?起初他還當常逸之如此做,是為被他一貶到底的常家開脫。後來見常家三顧茅廬,他都死活不回族譜,聖上也只覺得此人格外解風情。雖然不能授予常逸之官爵,留下賣官弼爵這讓人詬病的話題,但他對常逸之身邊的人卻十分信任。
比如穆然,做為常逸之的大女婿,他就被聖上信任有加,等廖其廷再次晉升後,空出來的職位便給了他。再比如長生,戰功卓著,又有常逸之在刷存在感,他的仕途很平順。
當然其中受益最大的要數穆宇,雖然陳、王、常三家權貴下去後,寒門開始抬頭。但平心而論,寒門艱苦的環境,與大家族裡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從小泡在文化人里長大的還有差距。
穆宇很聰慧、讀書很用功,可他缺少了前輩的指教,最終堪堪列一甲最末。但考得好,官不一定當得好,穆宇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他長得好文采也可以,憑藉那張臉,他以二十五歲的幼齡坐上了中書舍人的位置,那可是如今下放做巡撫,眼瞅著熬到年齡就能入內閣的裴子桓曾做得位置。
兜兜轉轉,一家子人都有了各自的歸屬。幾股勢力擰成一股繩,在這越京城中不算顯眼,但也無人可欺。從農耕家族到官商新貴,別家三輩子不一定能忙完的事,這兩家不到二十年就全數做到,當真印證了那句:
“亂世出英雄。”
宜悠脫口而出,三十多歲的她受到了時光的格外優待。與李氏不同,她受得苦要少很多。而且日子好的時候她還年輕,各種藥膳方子補著,如今她整個人容光煥發,身材因多次生產而豐腴些,簡直讓穆然愛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