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第二天,英布梳洗完畢,進入漢王大廳拜見。卻見漢王笑容滿面,親切仁厚,極盡禮節,與昨天判若兩人,英布內心感激,叩謝道:“臣英布幸得大王厚愛,內心感激不盡。從今往後,臣願肝腦塗地,以報大王厚待之恩!”
“請勿多禮!”漢王走下來一把扶起他,“大王暫歇幾日,再收散兵,組織隊伍,我自會助你抗拒楚軍。記住,家眷要緊,速派人回九江把家眷接來。那項王心狠手辣,大王要謹防不測。”英布聽此,眼中一陣發熱:“漢王想得太周到了,臣不勝感激!”從漢王身邊退出之後,英布立即派人前往九江。
一個多月後,有幾千人馬從九江跋涉而來,英布歡喜不盡,親自到郊外迎接舊部。但是,卻未見家眷同來,急問部下,部下沉重地道:“楚將項伯不久前潛入九江,把大王全家都殺了,老少一個未留。”
英布一聽,不由得大放悲聲,流著淚對漢王說:“項王令人殺我全家,我與他勢不兩立!血債要用血來還。請大王讓臣率舊部,和那楚軍拼了!”
漢王面露悲悽之狀,安撫一番之後,道:“項羽力量強大,千萬不可輕舉妄動。你只有幾千人馬,到那楚地無異於自投網羅。”
“難道我就眼睜睜看著親人被殺無動於衷麼,大王?”英布猛地抹了一下淚水。
“此仇定要報,但現在不是時候。我暫助你一萬兵馬,前往成皋堅守,一有機會,你可帶兵雪恥報仇,如何?”漢王真心要的,就是任用英布為將,一聽英布全家被殺,心中暗喜:英布反楚的志向會更堅定了。
英布當然願意,當下謝了漢王,打點行裝,帶兵上路了。嚴冬時節,天氣寒冷。軍中士卒衣服還算充實,軍糧卻有些緊張了。漢王聽了部將們的稟奏,心中有些著急,在這天寒地凍的時節,將士吃不飽飯是萬萬不行的,更不要說就快與楚軍決戰了。於是,他開始計劃派人去關中催糧。
一天中午,太陽暖洋洋地照在大地上,顯得比平日溫暖了許多,讓人感到格外舒服。營地上,將士們練了一上午兵,吃過飯都靠在軍帳上休息,拉呱的拉呱,打盹的打盹。
忽然,遠處的哨兵騎馬而來,告知漢王說,丞相派人送糧來了,讓士卒快去迎接。漢王心中一喜,暗道:丞相真是及時雨啊,就像知道我的心事一般,我剛要派人去催糧,他就把糧送過來了。走近來,漢王卻見送糧的人不是軍中士卒,皆平民百姓打扮,不由得發問:“丞相為何派你等百姓送糧?”
為首的一個約有四十來歲,上前道:“回漢王,我等全是丞相同族的兄弟子侄。丞相想到大王風餐露宿,親臨前線,十分牽掛,只恨自己不能鞍前馬後侍奉大王。所以,特地讓臣這些親眷前來應徵入伍,以解大王憂愁。”
漢王一聽,心中道:丞相真是心細之人。嘴上卻說:“丞相為我漢國,鞠躬盡瘁,其誠可嘉,其忠可獎,真是難得之臣啊!你等應徵入伍,本王太高興了。”當下召來將領,令其把這些年輕人分別編入軍中,凡能者一律錄用。卻說漢王認為丞相心細,卻另有一番原因。
自從漢王駐紮到滎陽後,櫟陽只留下丞相蕭何堅守關中,蕭何既要呵護太子,又要處理各種事務,忙得不可開交。想到漢王在滎陽作戰,他還要不斷籌集糧草。一天到晚,幾乎沒個歇息的時候。大約每隔十天左右,漢王就會派人去慰問蕭何,打聽關中情況。蕭何只顧忙碌不休,並未感覺到什麼。
他有個門客姓鮑,人稱鮑生。這鮑生平日沉默不語,頗有些頭腦。一天,他向蕭何進言道:“丞相,漢王眼下在前方指揮作戰,辛苦異常,卻時常來慰問丞相,這其中定有奧妙,丞相想過為什麼嗎?”
蕭何是個明白人,稍作思忖,就深深點了點頭。他輕聲問:“先生有何指教麼?”
“這個不難,丞相家族中可有什麼人麼?”
“我蕭家乃是大族,人多眾廣,男女老少都多。先生問這何意?”
“丞相可挑選親族中的丁壯,讓他們應徵入伍,既可固寵,又可釋疑。”
蕭何茅塞頓開,依計而行。漢王心機極深,也知蕭何讓家族人從軍的用意。自此,他心中把蕭何看得更重了。
劉邦私密生活全記錄
第四部分
范增從鴻門宴後,就對項王失望了許多。但人在歧途,已是身不由己,只得竭力輔助項王。看項王又急又惱,他陷入了沉思,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對項王說:“那漢王之所以能固守滎陽,無非是有敖倉糧草作基礎。大王如果要攻滎陽,必須先截斷敖倉的糧道,敖倉糧食供不上,滎陽就唾手可得。”
·曹參前來相助
·這也算是待客麼?
·安慰了死者的心
·本王自己統率回擊楚軍
·攻楚的最好時機
·攻楚的最好時機
·對陣到什麼時候才算個完
·令英布截斷楚軍後路
·敗了!今日敗了!
·明日我與漢王再決生死
·了結了往日的一份恩情
◎曹參前來相助
卻說曹參應漢王之命助守敖倉,也是異常勞苦。敖倉之所以為敖倉,是因為這糧倉儲存在敖山之上。敖山在滎陽西北,秦時就開始在這兒建糧倉了。自從韓信派將領占據之後,修築一條甬道,直達黃河邊。漢軍打仗用糧,大多是由這條甬道運送軍糧的。所以,漢王格外重視敖倉,派周勃駐守。看到項王屢屢進攻滎陽,漢王擔心敖倉安全,又令曹參前來相助。項王數攻滎陽不下,又惱怒英布降漢,發誓要增加兵馬,踏平滎陽,以解心頭之恨。
范增從鴻門宴後,就對項王失望了許多。但人在歧途,已是身不由己,只得竭力輔助項王。看項王又急又惱,他陷入了沉思,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對項王說:“那漢王之所以能固守滎陽,無非是有敖倉糧草作基礎。大王如果要攻滎陽,必須先截斷敖倉的糧道,敖倉糧食供不上,滎陽就唾手可得。”
一點就破,項王當下召來大將鍾離昧:“本王與你四萬人馬,前往敖倉與黃河之間,不論採取何種方式,你一定要截斷那條運糧路!”
“大王放心,臣知道敖倉與黃河之間漢軍的甬道,此行當凱旋而歸!”鍾離昧似乎早就等著領任此命了。
到了目的地,鍾離昧派人精心搜索,終於發現了甬道的蛛絲馬跡,帶人一陣拼命挖掘毀壞,搶去了漢軍的許多軍糧不說,甬道也壞了好幾處。
周勃與曹參分別派人出擊,卻跟不上楚軍游移不定的蹤跡。那甬道漫長,守住一處兩處無濟於事。況且,鍾離昧的四萬人馬都是精兵強將,也不是吃素的,打了幾仗,沒占一點上風。
滎陽城內已接到糧路斷絕消息,不由得緊張起來。眾將計議,要派兵援救敖倉,保護糧草。軍隊還沒出發,卻有飛報傳來:“項王大軍直撲滎陽而來!”
原來,鍾離昧截斷甬道後已飛馬報知項王,要項王乘滎陽糧食缺乏迅速進軍。漢王聞訊,大驚失色,急忙召入酈食其問計。
“請勿多禮!”漢王走下來一把扶起他,“大王暫歇幾日,再收散兵,組織隊伍,我自會助你抗拒楚軍。記住,家眷要緊,速派人回九江把家眷接來。那項王心狠手辣,大王要謹防不測。”英布聽此,眼中一陣發熱:“漢王想得太周到了,臣不勝感激!”從漢王身邊退出之後,英布立即派人前往九江。
一個多月後,有幾千人馬從九江跋涉而來,英布歡喜不盡,親自到郊外迎接舊部。但是,卻未見家眷同來,急問部下,部下沉重地道:“楚將項伯不久前潛入九江,把大王全家都殺了,老少一個未留。”
英布一聽,不由得大放悲聲,流著淚對漢王說:“項王令人殺我全家,我與他勢不兩立!血債要用血來還。請大王讓臣率舊部,和那楚軍拼了!”
漢王面露悲悽之狀,安撫一番之後,道:“項羽力量強大,千萬不可輕舉妄動。你只有幾千人馬,到那楚地無異於自投網羅。”
“難道我就眼睜睜看著親人被殺無動於衷麼,大王?”英布猛地抹了一下淚水。
“此仇定要報,但現在不是時候。我暫助你一萬兵馬,前往成皋堅守,一有機會,你可帶兵雪恥報仇,如何?”漢王真心要的,就是任用英布為將,一聽英布全家被殺,心中暗喜:英布反楚的志向會更堅定了。
英布當然願意,當下謝了漢王,打點行裝,帶兵上路了。嚴冬時節,天氣寒冷。軍中士卒衣服還算充實,軍糧卻有些緊張了。漢王聽了部將們的稟奏,心中有些著急,在這天寒地凍的時節,將士吃不飽飯是萬萬不行的,更不要說就快與楚軍決戰了。於是,他開始計劃派人去關中催糧。
一天中午,太陽暖洋洋地照在大地上,顯得比平日溫暖了許多,讓人感到格外舒服。營地上,將士們練了一上午兵,吃過飯都靠在軍帳上休息,拉呱的拉呱,打盹的打盹。
忽然,遠處的哨兵騎馬而來,告知漢王說,丞相派人送糧來了,讓士卒快去迎接。漢王心中一喜,暗道:丞相真是及時雨啊,就像知道我的心事一般,我剛要派人去催糧,他就把糧送過來了。走近來,漢王卻見送糧的人不是軍中士卒,皆平民百姓打扮,不由得發問:“丞相為何派你等百姓送糧?”
為首的一個約有四十來歲,上前道:“回漢王,我等全是丞相同族的兄弟子侄。丞相想到大王風餐露宿,親臨前線,十分牽掛,只恨自己不能鞍前馬後侍奉大王。所以,特地讓臣這些親眷前來應徵入伍,以解大王憂愁。”
漢王一聽,心中道:丞相真是心細之人。嘴上卻說:“丞相為我漢國,鞠躬盡瘁,其誠可嘉,其忠可獎,真是難得之臣啊!你等應徵入伍,本王太高興了。”當下召來將領,令其把這些年輕人分別編入軍中,凡能者一律錄用。卻說漢王認為丞相心細,卻另有一番原因。
自從漢王駐紮到滎陽後,櫟陽只留下丞相蕭何堅守關中,蕭何既要呵護太子,又要處理各種事務,忙得不可開交。想到漢王在滎陽作戰,他還要不斷籌集糧草。一天到晚,幾乎沒個歇息的時候。大約每隔十天左右,漢王就會派人去慰問蕭何,打聽關中情況。蕭何只顧忙碌不休,並未感覺到什麼。
他有個門客姓鮑,人稱鮑生。這鮑生平日沉默不語,頗有些頭腦。一天,他向蕭何進言道:“丞相,漢王眼下在前方指揮作戰,辛苦異常,卻時常來慰問丞相,這其中定有奧妙,丞相想過為什麼嗎?”
蕭何是個明白人,稍作思忖,就深深點了點頭。他輕聲問:“先生有何指教麼?”
“這個不難,丞相家族中可有什麼人麼?”
“我蕭家乃是大族,人多眾廣,男女老少都多。先生問這何意?”
“丞相可挑選親族中的丁壯,讓他們應徵入伍,既可固寵,又可釋疑。”
蕭何茅塞頓開,依計而行。漢王心機極深,也知蕭何讓家族人從軍的用意。自此,他心中把蕭何看得更重了。
劉邦私密生活全記錄
第四部分
范增從鴻門宴後,就對項王失望了許多。但人在歧途,已是身不由己,只得竭力輔助項王。看項王又急又惱,他陷入了沉思,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對項王說:“那漢王之所以能固守滎陽,無非是有敖倉糧草作基礎。大王如果要攻滎陽,必須先截斷敖倉的糧道,敖倉糧食供不上,滎陽就唾手可得。”
·曹參前來相助
·這也算是待客麼?
·安慰了死者的心
·本王自己統率回擊楚軍
·攻楚的最好時機
·攻楚的最好時機
·對陣到什麼時候才算個完
·令英布截斷楚軍後路
·敗了!今日敗了!
·明日我與漢王再決生死
·了結了往日的一份恩情
◎曹參前來相助
卻說曹參應漢王之命助守敖倉,也是異常勞苦。敖倉之所以為敖倉,是因為這糧倉儲存在敖山之上。敖山在滎陽西北,秦時就開始在這兒建糧倉了。自從韓信派將領占據之後,修築一條甬道,直達黃河邊。漢軍打仗用糧,大多是由這條甬道運送軍糧的。所以,漢王格外重視敖倉,派周勃駐守。看到項王屢屢進攻滎陽,漢王擔心敖倉安全,又令曹參前來相助。項王數攻滎陽不下,又惱怒英布降漢,發誓要增加兵馬,踏平滎陽,以解心頭之恨。
范增從鴻門宴後,就對項王失望了許多。但人在歧途,已是身不由己,只得竭力輔助項王。看項王又急又惱,他陷入了沉思,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對項王說:“那漢王之所以能固守滎陽,無非是有敖倉糧草作基礎。大王如果要攻滎陽,必須先截斷敖倉的糧道,敖倉糧食供不上,滎陽就唾手可得。”
一點就破,項王當下召來大將鍾離昧:“本王與你四萬人馬,前往敖倉與黃河之間,不論採取何種方式,你一定要截斷那條運糧路!”
“大王放心,臣知道敖倉與黃河之間漢軍的甬道,此行當凱旋而歸!”鍾離昧似乎早就等著領任此命了。
到了目的地,鍾離昧派人精心搜索,終於發現了甬道的蛛絲馬跡,帶人一陣拼命挖掘毀壞,搶去了漢軍的許多軍糧不說,甬道也壞了好幾處。
周勃與曹參分別派人出擊,卻跟不上楚軍游移不定的蹤跡。那甬道漫長,守住一處兩處無濟於事。況且,鍾離昧的四萬人馬都是精兵強將,也不是吃素的,打了幾仗,沒占一點上風。
滎陽城內已接到糧路斷絕消息,不由得緊張起來。眾將計議,要派兵援救敖倉,保護糧草。軍隊還沒出發,卻有飛報傳來:“項王大軍直撲滎陽而來!”
原來,鍾離昧截斷甬道後已飛馬報知項王,要項王乘滎陽糧食缺乏迅速進軍。漢王聞訊,大驚失色,急忙召入酈食其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