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樊噲走在眾人最後,他沒有膽怯,只有憂慮。他一邊注意四周動靜,一邊想:今兒如此慘敗,責任全在漢王。自從入彭城以來,漢王就有些自得。正是他貪戀酒色,麻痹大意才放鬆了警惕的。上次在咸陽城,漢王就有此態,當時我勸說他,他還有些不理不睬。後來多虧張良一番良言才使他幡然悔悟,出了秦宮回到軍營,否則他那時就亡在項羽手下了。這次又是舊病復發,以致落得慘敗結局。不過,我也未盡到規勸之責。無論如何,這一仗我算領教了那項王的威力。我和周勃聯手尚不是項王對手,別說我自己了。論起這打仗來,漢王遠不是項王對手,更不用說單打獨鬥了。真較起真來,十個漢王也不敵一個項王。今日好險也。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漢王和我等活著,就沒到絕路。周勃走在人群左邊,他的心中也一直翻滾不停:今天這一仗算什麼打仗呀,簡直就是一幅項王窮追漢王圖。真讓人揣摩不透,那項王的三萬人馬怎會將漢王的幾十萬人馬滅掉的。一天來,眼前閃現的全是楚兵砍殺漢軍的形象,漢兵哪有還手之力啊!人們常說敗軍如潮,我今兒個算是親眼目睹了。那項王著實厲害,我和樊噲都不是他的對手。看這身邊,還有幾十個人,今後該怎麼走呢?
灌嬰、夏侯嬰等人也都心事重重,腳步越走越重。
漫漫長夜終於過去,大地在微熹中挺起了胸膛。當一切都清晰之後,漢王忽然停住了腳步:“山的那邊不就是沛縣了麼?”
“大王,正是。過了前面的山轉彎處,再走二十來里,就到大王的家了。”夏侯嬰回道。
漢王一副沉思神情。夏侯嬰當下明白了他的心思,問:“大王是想回家接家眷吧?”
漢王點點頭:“我恐項王會對他們下毒手,想趁早接他們走。”
“既如此,快走吧。”復侯嬰說。眾人聽言,隨著漢王奔豐邑而去。
不大會兒,不遠處出現了一個村莊。灌嬰道:
“大王,如我們這般步行太不方便了,別說消耗體力,如一旦遇見意外,如何走得脫?我身上有些銀兩,足夠買幾十匹馬的,不如讓我和樊噲進村買馬去。”
樊噲還未等漢王答話就應道:“我也這麼想的,至於說銀兩,我也帶著一些。只要出高價,好馬是有的。”
漢王道:“我也確實累了,你二位快去快回,耽擱不得。”
二人應聲而去。約摸有一頓飯功夫,灌嬰騎著一匹棗紅馬跑來了,走到漢王面前“咚”的一聲跳下來:“大王,這是你的。”
又轉身對眾人說:“快走,馬買好了,都拴在村東的那片樹林裡,樊噲在那兒守著哩。”
眾人聽言,面露喜色。須臾來到小樹林,每人都牽到了一匹馬。奔進漢王的村子來到漢王家門口。只見大門加了鎖,沒有一個人影。漢王吃了一驚,連忙下馬問左右鄰居,左右鄰居驚異地看著漢王:“是劉季呀,聽說你當大王了?嗨,你當大王自自在在,你家人可倒了楣了。”
“怎麼回事,快告訴我。”漢王急切地問。
“前些日子有一隊人馬闖進村來,說要找你的家眷。眾人見他們未懷好意,都謊稱你家人都逃走了,把他們騙出了村。回來後,大伙兒告訴了你爹你妻子,他們都變了臉色。第二天一早,他們就不見了,誰知道他們到哪兒去了。”
漢王謝了鄰居,低沉著頭半晌不語。良久,才上馬離開了村子。這是明擺著的,楚王已搶在前面來抓漢王的眷屬了。至於抓到未抓到,那是另一回事。想到老父和妻子兒女,漢王的心如裝了石頭一般。眾人見狀,也都悶悶不樂,說不出任何勸慰的話來。漢王腦子裡閃現出各種各樣的設想,老父和妻子兒女是被項羽抓去了,還是逃進山里了?他們是怎樣艱難行路的?如此等等。一邊走一邊盼望著路上能找見他們,只任由胯下的馬兒漫無目標行走,不知不覺之間已走了幾十里。
“太陽又快落山了!”
不知誰說了一句,才把眾人從沉悶中驚醒過來。向西一望,一輪紅日正慢慢墜向地平線。近旁成片成片的雲彩呈現出崢嶸模樣,有的像馬,有的像猴,有的像老虎。大地上的樹木花草和莊稼,都染上了一層血色,顯得格外淒涼。不遠處,有一個小小的村莊,看上去,頂多有十幾戶人家。有好幾家的茅屋上冒出了裊裊炊煙。這時候,眾人才感覺到飢腸轆轆,一兩天沒有進食了。“大王,我們到村里歇歇吧。”
一個將領打馬來到漢王身邊。漢王搖搖頭:“不行,天色尚早,萬一遇見楚兵就完了,再向前走走吧。”
眾人無奈,只得咬牙往前走。一個個沒精打采,疲憊不堪的模樣。仿佛又過了許久,天色才完全暗下來,每個人都左顧右盼,希望能找見人家,可是,漫天野地里一間房子也沒有。好不容易又走了幾里路,忽然從前面傳來一陣陣隱約的狗叫聲:“汪汪汪!汪汪汪!”
眾人頓時來了精神,朝著狗叫的地方走去。星光之下,他們走進了一片樹林,再向前摸索,從樹林深處透出了幾縷燈光。一個小村莊依稀可見。“走,且到村中歇息一夜再說。”漢王一邊說,一邊策馬快走。
狗叫聲越來越響,越來越多。眾人不敢冒失,悄悄走到村西頭,來到一戶人家門前,門縫裡隱隱有燈光。“篤篤篤,篤篤篤!”
一位將領上前輕輕叩門。須臾,有輕輕的腳步聲在院中響起。“誰呀!”這是一個老者的聲音。
漢王恐眾將聲粗,連忙搶先回答:“老人家,我們是過路的,想在您家借宿一夜。”語調極其溫厚。
門打開了,老者手中還打著一隻燈籠。借著燈光,只見這老者有五十多歲,身材瘦削,面目溫和,眼睛中透著一種飽經風霜後的精明。“這麼多人,你們是……”
老者見幾十人站在他的門口,不禁吃了一驚。
身上帶著劍戟,手上牽著馬匹,瞞是瞞不過的。漢王只好如實相告:“老人家,我是關中漢王,行軍作戰至此迷了路,這都是我的衛士,千萬不要害怕。我等只想在此歇息一下。”
“您是漢王?”
老人抬起手中的燈籠看了看之後,道:“既如此,請進來吧。”
“漢王是給項王打敗了吧?”
老人一邊關門一邊問,聲音放得很低。漢王一愣:“老人家怎會知道?”
“今兒一天有幾批楚兵來過了,他們都是來搜查漢王的。”
“實不相瞞,本王幾十萬人馬全給楚兵殺完了,只有我身邊這些人了。”漢王一臉沮喪。
“放心吧,只管在我這兒歇息不妨。”老人見狀,安慰漢王。漢王細看老人,衣衫整潔,舉止高雅,不像是種地的農人,因問道:“老人家不是本村人吧?”
“大王有眼力。老朽姓戚,原是定陶大家。當初項梁與秦軍血戰定陶,死人無數。老朽帶著妻兒星夜逃出,只求活命。誰知路上人多擁擠,妻子和三個兒女走失了不知死活,只剩下我和小女兩個。老朽看此處偏僻安靜,就在這兒落下腳來,只是苟且度日而已。唉,大王,生逢亂世,人哪裡還算人哪!”說畢,老人以袖拭淚,十分悲戚。
灌嬰、夏侯嬰等人也都心事重重,腳步越走越重。
漫漫長夜終於過去,大地在微熹中挺起了胸膛。當一切都清晰之後,漢王忽然停住了腳步:“山的那邊不就是沛縣了麼?”
“大王,正是。過了前面的山轉彎處,再走二十來里,就到大王的家了。”夏侯嬰回道。
漢王一副沉思神情。夏侯嬰當下明白了他的心思,問:“大王是想回家接家眷吧?”
漢王點點頭:“我恐項王會對他們下毒手,想趁早接他們走。”
“既如此,快走吧。”復侯嬰說。眾人聽言,隨著漢王奔豐邑而去。
不大會兒,不遠處出現了一個村莊。灌嬰道:
“大王,如我們這般步行太不方便了,別說消耗體力,如一旦遇見意外,如何走得脫?我身上有些銀兩,足夠買幾十匹馬的,不如讓我和樊噲進村買馬去。”
樊噲還未等漢王答話就應道:“我也這麼想的,至於說銀兩,我也帶著一些。只要出高價,好馬是有的。”
漢王道:“我也確實累了,你二位快去快回,耽擱不得。”
二人應聲而去。約摸有一頓飯功夫,灌嬰騎著一匹棗紅馬跑來了,走到漢王面前“咚”的一聲跳下來:“大王,這是你的。”
又轉身對眾人說:“快走,馬買好了,都拴在村東的那片樹林裡,樊噲在那兒守著哩。”
眾人聽言,面露喜色。須臾來到小樹林,每人都牽到了一匹馬。奔進漢王的村子來到漢王家門口。只見大門加了鎖,沒有一個人影。漢王吃了一驚,連忙下馬問左右鄰居,左右鄰居驚異地看著漢王:“是劉季呀,聽說你當大王了?嗨,你當大王自自在在,你家人可倒了楣了。”
“怎麼回事,快告訴我。”漢王急切地問。
“前些日子有一隊人馬闖進村來,說要找你的家眷。眾人見他們未懷好意,都謊稱你家人都逃走了,把他們騙出了村。回來後,大伙兒告訴了你爹你妻子,他們都變了臉色。第二天一早,他們就不見了,誰知道他們到哪兒去了。”
漢王謝了鄰居,低沉著頭半晌不語。良久,才上馬離開了村子。這是明擺著的,楚王已搶在前面來抓漢王的眷屬了。至於抓到未抓到,那是另一回事。想到老父和妻子兒女,漢王的心如裝了石頭一般。眾人見狀,也都悶悶不樂,說不出任何勸慰的話來。漢王腦子裡閃現出各種各樣的設想,老父和妻子兒女是被項羽抓去了,還是逃進山里了?他們是怎樣艱難行路的?如此等等。一邊走一邊盼望著路上能找見他們,只任由胯下的馬兒漫無目標行走,不知不覺之間已走了幾十里。
“太陽又快落山了!”
不知誰說了一句,才把眾人從沉悶中驚醒過來。向西一望,一輪紅日正慢慢墜向地平線。近旁成片成片的雲彩呈現出崢嶸模樣,有的像馬,有的像猴,有的像老虎。大地上的樹木花草和莊稼,都染上了一層血色,顯得格外淒涼。不遠處,有一個小小的村莊,看上去,頂多有十幾戶人家。有好幾家的茅屋上冒出了裊裊炊煙。這時候,眾人才感覺到飢腸轆轆,一兩天沒有進食了。“大王,我們到村里歇歇吧。”
一個將領打馬來到漢王身邊。漢王搖搖頭:“不行,天色尚早,萬一遇見楚兵就完了,再向前走走吧。”
眾人無奈,只得咬牙往前走。一個個沒精打采,疲憊不堪的模樣。仿佛又過了許久,天色才完全暗下來,每個人都左顧右盼,希望能找見人家,可是,漫天野地里一間房子也沒有。好不容易又走了幾里路,忽然從前面傳來一陣陣隱約的狗叫聲:“汪汪汪!汪汪汪!”
眾人頓時來了精神,朝著狗叫的地方走去。星光之下,他們走進了一片樹林,再向前摸索,從樹林深處透出了幾縷燈光。一個小村莊依稀可見。“走,且到村中歇息一夜再說。”漢王一邊說,一邊策馬快走。
狗叫聲越來越響,越來越多。眾人不敢冒失,悄悄走到村西頭,來到一戶人家門前,門縫裡隱隱有燈光。“篤篤篤,篤篤篤!”
一位將領上前輕輕叩門。須臾,有輕輕的腳步聲在院中響起。“誰呀!”這是一個老者的聲音。
漢王恐眾將聲粗,連忙搶先回答:“老人家,我們是過路的,想在您家借宿一夜。”語調極其溫厚。
門打開了,老者手中還打著一隻燈籠。借著燈光,只見這老者有五十多歲,身材瘦削,面目溫和,眼睛中透著一種飽經風霜後的精明。“這麼多人,你們是……”
老者見幾十人站在他的門口,不禁吃了一驚。
身上帶著劍戟,手上牽著馬匹,瞞是瞞不過的。漢王只好如實相告:“老人家,我是關中漢王,行軍作戰至此迷了路,這都是我的衛士,千萬不要害怕。我等只想在此歇息一下。”
“您是漢王?”
老人抬起手中的燈籠看了看之後,道:“既如此,請進來吧。”
“漢王是給項王打敗了吧?”
老人一邊關門一邊問,聲音放得很低。漢王一愣:“老人家怎會知道?”
“今兒一天有幾批楚兵來過了,他們都是來搜查漢王的。”
“實不相瞞,本王幾十萬人馬全給楚兵殺完了,只有我身邊這些人了。”漢王一臉沮喪。
“放心吧,只管在我這兒歇息不妨。”老人見狀,安慰漢王。漢王細看老人,衣衫整潔,舉止高雅,不像是種地的農人,因問道:“老人家不是本村人吧?”
“大王有眼力。老朽姓戚,原是定陶大家。當初項梁與秦軍血戰定陶,死人無數。老朽帶著妻兒星夜逃出,只求活命。誰知路上人多擁擠,妻子和三個兒女走失了不知死活,只剩下我和小女兩個。老朽看此處偏僻安靜,就在這兒落下腳來,只是苟且度日而已。唉,大王,生逢亂世,人哪裡還算人哪!”說畢,老人以袖拭淚,十分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