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一回,有個大臣叫孫士毅,從南方回到北京,準備朝見乾隆帝,正巧在宮門口遇到了和珅。和珅一見孫士毅手裡拿著一隻盒子,就問:“你手裡是什麼東西?”孫士毅說:“沒什麼,是一隻鼻煙壺。”和珅走上前去,不客氣地把盒子抓在手裡。打開一看,那隻鼻煙壺竟是用一顆大珠子雕刻出來的。和珅拿在手裡,看了又看,嘴裡連聲嘖嘖稱讚,涎(音xián)皮賴臉地說:“好寶貝!就送給我,怎麼樣?”孫士毅慌忙說:“哎,不行了。這件寶貝是準備獻給皇上的,昨天已經奏明皇上了。”和珅臉色一沉,把珠壺往孫士毅手裡一塞,冷笑著說:“我不過眼你開個玩笑,何必那樣寒酸相!”

  孫士毅把那隻珠壺獻給了乾隆帝。過了幾天,他又跟和珅碰在一起,只見和珅得意揚揚地說:“我昨天也弄到一件寶貝,您看看,能不能跟您上次進貢的那只比?”孫士毅走過去一看,原來就是他獻給乾隆帝的那隻珠壺。孫士毅嘴裡隨口應付了幾句,心裡想,這件寶貝怎麼會落到和珅手裡,一定是乾隆帝賞給他了。後來,他偷偷打聽,才知道和珅是買通太監從宮裡偷出來的。

  和珅利用他的地位權力,千方百計搜刮財富,一些朝臣和地方官員,知道他的脾氣,就儘量搜刮珍貴的珠寶去討好和珅。大官壓小吏,小吏又向百姓層層壓榨,百姓的日子自然越來越難過了。

  乾隆帝在做滿六十年皇帝後,傳位給了太子顒琰(音yóngyǎn),顒琰即位,就是清仁宗,又叫嘉慶帝。

  嘉慶帝早知道和珅貪贓枉法的情況。過了三年,乾隆帝一死,嘉慶帝馬上把和珅逮捕起來,叫他自殺;並且派官員查抄和珅的家產。

  和珅的豪富,本來是出了名的,但是抄家的結果,還是讓大家大吃一驚。長長的一張抄家清單里,記載著金銀財寶,綾羅綢緞,希奇古董,多得數都數不清,粗粗估算一下,大約值白銀八億兩之多,抵得上朝廷十年的收入。後來聽說,那查抄出來的大批財寶,都讓嘉慶帝派人運到宮裡去了。於是,民間就有人編了兩句順口溜諷刺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262 女英雄王聰兒

  和珅掌權的時候,清王朝十分腐敗,地方官吏貪污橫行,百姓怨聲載道。當時,在湖北、河南一帶,白蓮教又盛行起來。有個安徽人劉松,到河南傳教,利用給百姓治病的機會,勸人入教,後來被官府發現,流放到甘肅去。

  劉松的徒弟劉之協和宋之清逃到湖北,繼續傳教。他們宣傳說,清朝

  快要滅亡,將來會出現新的世界,入教的人都可以分到土地。當地的貧苦農民受夠地主剝削的苦,渴望得到土地,聽了這個宣傳,紛紛參加了白蓮教。

  參加白蓮教的人越來越多的消息,驚動了乾隆帝。乾隆帝命令各省宮府捉拿教徒。一些官吏本來是敲榨勒索的老手,趁機派出差役,挨家挨戶地查問,不管你是不是教徒,都得拿出一筆錢來“孝敬”他們。有錢的出錢買命,沒錢的窮人就被抓到監獄裡拷打,甚至送了命。武昌有個官員向百姓敲榨勒索不成,羅織罪狀,受到株連的有幾千人。不論教徒或沒入教的,都被迫害得家破人亡,對官府更加切齒痛恨。

  白蓮教首領劉之協到了襄陽,召集教徒開會商量。大家說:“這個世道,真是官逼民反了!不如索性造反吧。”經過一番商議,決定用“官逼民反”

  的口號,發動群眾起義,並且派出教徒分頭到各地去聯絡。

  公元1796年,也就在嘉慶帝即位那年,白蓮教徒在湖北宜都、枝江等地舉行了起義。襄陽地方有個白蓮教首領齊林,原定在元宵燈節起義,不料走漏了消息,遭到官府的襲擊,齊林和一百多個同伴被殺害。

  齊林有個年輕的妻子叫王聰兒,原是個江湖賣藝的女子,從小練得一身武藝。她決心給丈夫和起義的同伴們報仇,就和齊林的徒弟姚之富一起,重新整頓起義隊伍,不出一個月,就組織了一支四五萬人的起義軍。王聰兒和其他首領一起率領隊伍,到處打擊官府,懲辦貪官污吏。

  當王聰兒在湖北起義的時候,四川、陝西的白蓮教徒也起兵響應。起義的火焰在三省廣大地區蔓延開來,一些貧民、流民,都參加了起義隊伍。

  嘉慶帝一看起義軍聲勢越來越大,慌了手腳,連忙命令各地的總督、巡撫、將軍、總兵等大小官員,派出大批人馬鎮壓。可是那些大官、將軍們只知道貪污軍餉,不懂得怎樣打仗。

  王聰兒分兵三路,從湖北打到河南。起義軍打起仗來不但勇敢,而且機動靈活。他們在行軍的時候,不整隊,見了官軍不正面迎戰,不走平坦大道,專揀山間小路走,找機會襲擊官軍。他們又把兵士分成許多小隊,幾百人一隊,有分有合,忽南忽北,把圍剿他們的官軍弄得暈頭轉向,疲於奔命。

  王聰兒的起義軍在湖北、河南、陝西流動作戰,打擊官軍。第二年,在四川跟那裡的起義軍會師。

  嘉慶帝見官軍圍剿失敗,氣得眼都紅了,大罵王聰兒是罪魁禍首,又下了一道詔書把一些帶兵的將軍們狠狠地訓斥了一通,撤職的撤職,辦罪的辦罪,並且嚴厲督促各地將軍集中兵力,圍剿王聰兒起義軍。

  清軍將領明亮向嘉慶帝獻了一條惡毒的計策,要各地地主組織武裝民團,修築碉堡。起義軍一來,就把百姓趕到碉堡里去,叫起義軍找不到群眾幫助,得不到糧草供應。這種做法,叫做“堅壁清野”。嘉慶帝下令各地採用這種計策,起義軍的活動果然越來越困難。

  清軍在川北一帶圍攻王聰兒。王聰兒擺脫清軍圍攻,親自帶領二萬人馬攻打西安,不料在西安遭到官軍阻擊,打了敗仗;再打回湖北的時候,明亮率領官軍緊緊追擊。起義軍後面有官軍,前面又有地主武裝民團的攔截,終於在鄖西(在今湖北省,鄖音yún)的三岔河地方,陷進敵人的包圍圈。

  王聰兒臨危不懼,指揮起義軍退到茅山的森林裡,準備組織突圍。官軍發現了,又圍住茅山,從山前山後,密密麻麻地擁上來。起義軍經過頑強抵抗,終於失敗。王聰兒和姚之富眼看突圍不成,退到山頂,縱身從陡峭的懸崖上跳下來,英勇犧牲。

  女英雄王聰兒犧牲後,各地起義軍繼續進行反抗官府的鬥爭。清王朝共花了九年工夫,才把這場大起義鎮壓下去。但是,清王朝經過這場嚴重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嘉慶帝死後,他的兒子旻寧(旻mí

  n)即位,就是清宣宗,也叫道光

  帝。道光帝即位後,清王朝越來越衰落,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乘機加緊侵略,民族危機越來越嚴重。到了公元1840年,也就是道光帝即位的第二十年,爆發了鴉片戰爭。打這以後,中國從封建社會一步步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英勇的中國人民為了反對資本帝國主義侵略,反對封建統治,前仆後繼,開展了不屈不撓的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近代史時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