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所以一連十六天,我從我的窗口,看到一百個人,忙忙碌碌,像農夫一樣地工作,成群結隊,帶著牲口和顯然一應俱全的農具,這樣的圖畫我們常常在曆書的第一頁上看到的;每次從窗口望出去,我常常想到雲雀和收割者的寓言,或者那撒播者的譬喻,等等;現在,他們都走掉了,大約又過了三十天之後,我又從這同一窗口,眺望純粹的海綠色的瓦爾登湖水了,它反映著雲和樹木,把它蒸發的水汽寂寥地送上天空,一點也看不出曾經有人站在它的上面。也許我又可以聽到一隻孤獨的潛水鳥鑽入水底,整理羽毛,放聲大笑,或許我可以看到一個孤獨的漁夫坐在船上,扁舟一葉,而他的形態倒映在這一面水波上,可是不久以前就在這裡,有一百個人安全地站著工作過呢。
似乎緊跟著將要有查爾斯頓和紐奧良,馬德拉斯,孟買和加爾各答的揮汗如雨的居民,在我的井中飲水。在黎明中我把我的智力沐浴在《對話錄》的宏偉宇宙的哲學中,自從這一部史詩完成了之後,神仙的歲月也不知已逝去了多少,而和它一比較,我們的近代世界以及它的文學顯得多麼地猥瑣而藐小啊;我還懷疑,這一種哲學是否不僅僅限於從前的生存狀態,它的崇高性,距離著我們的觀點是這樣地遙遠啊!我放下了書本,跑到我的井邊去喝水。瞧啊!在那裡,我遇到了婆羅門教的僕人,梵天和毗瑟奴和因陀羅的僧人,他還是坐在恆河上,他的神廟中,讀著他們的吠陀經典,或住在一棵樹的根上,只有一些麵包屑和一個水缽。我遇到他的僕人來給他的主人汲水,我們的桶子好像在同一井內碰撞。瓦爾登的純粹的水已經和恆河的聖水混合了。柔和的風吹送著,這水波流過了阿特蘭蒂斯和海斯貝里底斯這些傳說中的島嶼,流過飯能,流過特爾納特,蒂達爾和波斯灣的入口,在印度洋的熱帶風中匯流,到達連亞歷山大也只聽到過名字的一些港埠。
春 天
掘冰人的大量挖掘,通常使得一個湖沼的冰解凍得早一些;因為即使在寒冷的氣候中,給風吹動了的水波,都能夠消蝕它周圍的冰塊。可是這一年,瓦爾登沒有受到這種影響,因為它立刻穿上了新的一層厚冰,來替代那舊的一層。這一個湖,從不像鄰近的那些湖沼的冰化得那樣早,因為它深得多,而且底下並沒有流泉經過,來溶化或耗損上面的冰。我從沒有見它在冬天裡爆開過;只除了一八五二——一八五三年的冬季,那個冬季給許多湖沼這樣嚴重的一次考驗。它通常在四月一口開凍,比茀靈特湖或美港遲一星期或十天,從北岸,和一些淺水的地方開始,也正是那裡先行凍結起來的。它比附近任何水波更切合時令,指示了季節的絕對進度,毫不受溫度變幻不定的影響。三月里嚴寒了幾天,便能延遲其他湖沼的開凍日了,但瓦爾登的溫度卻幾乎沒有中斷地在增高。一八四七年三月六日,一隻溫度表插入瓦爾登湖心,得三十二度,或冰點,湖岸附近,得三十三度;同日,在弗靈特湖心,得三十二度半;離岸十二桿的淺水處,在一英尺厚的冰下面,得三十六度。後者湖中,淺水深水的溫度相差三度半,而事實上這一個湖大部分都是淺水,這就可以說明為什麼它的化冰日期要比瓦爾登早得多了。那時,最淺水中的冰要比湖心的冰薄上好幾英寸。仲冬,反而是湖心最溫暖,那兒的冰最薄。同樣,夏季里在湖岸附近,涉水而過的人都知道的,靠湖沼的水要溫暖得多,尤其是只三、四英寸水的地方,游泳出去遠了一點,深水的水面也比深水深處溫暖得多。而在春天,陽光不僅在溫度逐漸增加的天空與大地上發揮它的力量,它的熱量還透過了一英尺或一英尺以上的厚冰,在淺水處更從水底反射到上面,使水波溫暖了,並且溶化了冰的下部,同時從上面,陽光更直接地溶化了冰,使它不均勻了,凸起了氣泡,升上又降下,直到後來全部成了蜂窩,到最後一陣春雨,它們全部消失。冰,好比樹木一樣,也有紋理,當一個冰塊開始溶化,或蜂窩化了,不論它在什麼地位,氣泡和水面總是成直角地相連的。在水面下有一塊突出的岩石或木料時,它們上面的冰總要薄得多,往往給反射的熱力所溶解;我聽說,在劍橋曾有過這樣的試驗,在一個淺淺的木製的湖沼中凍冰,用冷空氣在下面流過,使得上下都可以發生影響,而從水底反射上來的太陽的熱量仍然可以勝過這種影響。當仲冬季節下了一陣溫暖的雨,溶解了瓦爾登湖上帶雪的冰,只在湖心留著一塊黑色而堅硬的透明的冰,這就會出現一種腐化的,但更厚的自冰,約一桿或一桿多闊,沿湖岸都是,正是這反射的熱量所形成的。還有是我已經說起過的,冰中間的氣泡像凸透鏡一樣從下面起來溶解冰。
這一年四季的現象,每天在湖上變化著,但規模很小。一般說來,每天早晨,淺水比深水溫暖得更快,可是到底不能溫暖得怎樣,而每天黃昏,它卻也冷得更快,直到早晨。一天正是一年的縮影。夜是冬季,早晨和傍晚是春秋,中午是夏季。冰的爆裂聲和隆隆聲在指示著溫度的變化。一八五0年二月二十四日,一個寒冷的夜晚過去後,在令人愉快的黎明中,我跑到茀靈特湖去消磨這一天,驚異地發現我只用斧頭劈了一下冰,便像敲了鑼一樣,聲音延展到好幾杆遠,或者也可以說,好像我打響了一隻繃得緊緊的鼓。太陽升起以後大約一個小時,湖感受到斜斜地從山上射下來的陽光的熱力了,開始發出隆隆的聲響;它伸懶腰,打呵欠,像一個才醒過來的人,鬧聲漸漸越來越響,這樣繼續了三四個小時。正午是睡午覺的時候,可是快到傍晚的時候,太陽收回它的影響,隆隆聲又響起來了。在正常的天氣中,每天,湖發射了它的黃昏禮炮,很有定時。只是在正午,裂痕已經太多,空氣的彈性也不夠,所以它完全失去了共鳴,魚和麝鼠大約都不會聽到而被震動得呆住的。漁夫們說,"湖的雷鳴"嚇得魚都不敢咬鉤了。湖並不是每晚都打雷的,我也不知道該什麼時候期待它的雷鳴,可是,雖然我不能從氣候中感到什麼不同,有時還是響起來了。誰想得到這樣大,這樣冷,這樣厚皮的事物,竟然這樣的敏感?然而,它也有它的規律,它發出雷聲是要大家服從它,像蓓蕾應該在春天萌芽一樣。周身贅疣的大地生機蓬勃。對於大氣的變化,最大的湖也敏感得像管往中的水銀。
吸引我住到森林中來的是我要生活得有閒暇,並有機會看到春天的來臨。最後,湖中的冰開始像蜂房那樣了,我一走上去,後跟都陷進去了。霧,雨,溫暖的太陽慢慢地把雪溶化了;你感覺到白晝已延長得多,我看到我的燃料已不必增添,盡夠過冬,現在已經根本不需要生個旺火了。我注意地等待著春天的第一個信號,傾聽著一些飛來鳥雀的偶然的樂音,或有條紋的松鼠的啁啾,因為它的儲藏大約也告罄了吧,我也想看——看土撥鼠如何從它們冬蟄的地方出現。三月十三日,我已經聽到青鳥、籬雀和紅翼鶇,冰那時卻還有一英尺厚。因為天氣更溫暖了,它不再給水衝掉,也不像河裡的冰那樣地浮動,雖然沿岸半杆闊的地方都已經溶化,可是湖心的依然像蜂房一樣,飽和著水,六英寸深的時候,還可以用你的腳穿過去;可是第二天晚上,也許在一陣溫暖的雨和緊跟著的大霧之後,它就全部消失,跟著霧一起走掉,迅速而神秘地給帶走了。有一年,我在湖心散步之後的第五天,它全部消隱了。一八四五年,瓦爾登在四月一日全部開凍;四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四七年,四月八日;五一年,三月二十八日;五二年,四月十八日;五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五四年,大約在四月七日。
似乎緊跟著將要有查爾斯頓和紐奧良,馬德拉斯,孟買和加爾各答的揮汗如雨的居民,在我的井中飲水。在黎明中我把我的智力沐浴在《對話錄》的宏偉宇宙的哲學中,自從這一部史詩完成了之後,神仙的歲月也不知已逝去了多少,而和它一比較,我們的近代世界以及它的文學顯得多麼地猥瑣而藐小啊;我還懷疑,這一種哲學是否不僅僅限於從前的生存狀態,它的崇高性,距離著我們的觀點是這樣地遙遠啊!我放下了書本,跑到我的井邊去喝水。瞧啊!在那裡,我遇到了婆羅門教的僕人,梵天和毗瑟奴和因陀羅的僧人,他還是坐在恆河上,他的神廟中,讀著他們的吠陀經典,或住在一棵樹的根上,只有一些麵包屑和一個水缽。我遇到他的僕人來給他的主人汲水,我們的桶子好像在同一井內碰撞。瓦爾登的純粹的水已經和恆河的聖水混合了。柔和的風吹送著,這水波流過了阿特蘭蒂斯和海斯貝里底斯這些傳說中的島嶼,流過飯能,流過特爾納特,蒂達爾和波斯灣的入口,在印度洋的熱帶風中匯流,到達連亞歷山大也只聽到過名字的一些港埠。
春 天
掘冰人的大量挖掘,通常使得一個湖沼的冰解凍得早一些;因為即使在寒冷的氣候中,給風吹動了的水波,都能夠消蝕它周圍的冰塊。可是這一年,瓦爾登沒有受到這種影響,因為它立刻穿上了新的一層厚冰,來替代那舊的一層。這一個湖,從不像鄰近的那些湖沼的冰化得那樣早,因為它深得多,而且底下並沒有流泉經過,來溶化或耗損上面的冰。我從沒有見它在冬天裡爆開過;只除了一八五二——一八五三年的冬季,那個冬季給許多湖沼這樣嚴重的一次考驗。它通常在四月一口開凍,比茀靈特湖或美港遲一星期或十天,從北岸,和一些淺水的地方開始,也正是那裡先行凍結起來的。它比附近任何水波更切合時令,指示了季節的絕對進度,毫不受溫度變幻不定的影響。三月里嚴寒了幾天,便能延遲其他湖沼的開凍日了,但瓦爾登的溫度卻幾乎沒有中斷地在增高。一八四七年三月六日,一隻溫度表插入瓦爾登湖心,得三十二度,或冰點,湖岸附近,得三十三度;同日,在弗靈特湖心,得三十二度半;離岸十二桿的淺水處,在一英尺厚的冰下面,得三十六度。後者湖中,淺水深水的溫度相差三度半,而事實上這一個湖大部分都是淺水,這就可以說明為什麼它的化冰日期要比瓦爾登早得多了。那時,最淺水中的冰要比湖心的冰薄上好幾英寸。仲冬,反而是湖心最溫暖,那兒的冰最薄。同樣,夏季里在湖岸附近,涉水而過的人都知道的,靠湖沼的水要溫暖得多,尤其是只三、四英寸水的地方,游泳出去遠了一點,深水的水面也比深水深處溫暖得多。而在春天,陽光不僅在溫度逐漸增加的天空與大地上發揮它的力量,它的熱量還透過了一英尺或一英尺以上的厚冰,在淺水處更從水底反射到上面,使水波溫暖了,並且溶化了冰的下部,同時從上面,陽光更直接地溶化了冰,使它不均勻了,凸起了氣泡,升上又降下,直到後來全部成了蜂窩,到最後一陣春雨,它們全部消失。冰,好比樹木一樣,也有紋理,當一個冰塊開始溶化,或蜂窩化了,不論它在什麼地位,氣泡和水面總是成直角地相連的。在水面下有一塊突出的岩石或木料時,它們上面的冰總要薄得多,往往給反射的熱力所溶解;我聽說,在劍橋曾有過這樣的試驗,在一個淺淺的木製的湖沼中凍冰,用冷空氣在下面流過,使得上下都可以發生影響,而從水底反射上來的太陽的熱量仍然可以勝過這種影響。當仲冬季節下了一陣溫暖的雨,溶解了瓦爾登湖上帶雪的冰,只在湖心留著一塊黑色而堅硬的透明的冰,這就會出現一種腐化的,但更厚的自冰,約一桿或一桿多闊,沿湖岸都是,正是這反射的熱量所形成的。還有是我已經說起過的,冰中間的氣泡像凸透鏡一樣從下面起來溶解冰。
這一年四季的現象,每天在湖上變化著,但規模很小。一般說來,每天早晨,淺水比深水溫暖得更快,可是到底不能溫暖得怎樣,而每天黃昏,它卻也冷得更快,直到早晨。一天正是一年的縮影。夜是冬季,早晨和傍晚是春秋,中午是夏季。冰的爆裂聲和隆隆聲在指示著溫度的變化。一八五0年二月二十四日,一個寒冷的夜晚過去後,在令人愉快的黎明中,我跑到茀靈特湖去消磨這一天,驚異地發現我只用斧頭劈了一下冰,便像敲了鑼一樣,聲音延展到好幾杆遠,或者也可以說,好像我打響了一隻繃得緊緊的鼓。太陽升起以後大約一個小時,湖感受到斜斜地從山上射下來的陽光的熱力了,開始發出隆隆的聲響;它伸懶腰,打呵欠,像一個才醒過來的人,鬧聲漸漸越來越響,這樣繼續了三四個小時。正午是睡午覺的時候,可是快到傍晚的時候,太陽收回它的影響,隆隆聲又響起來了。在正常的天氣中,每天,湖發射了它的黃昏禮炮,很有定時。只是在正午,裂痕已經太多,空氣的彈性也不夠,所以它完全失去了共鳴,魚和麝鼠大約都不會聽到而被震動得呆住的。漁夫們說,"湖的雷鳴"嚇得魚都不敢咬鉤了。湖並不是每晚都打雷的,我也不知道該什麼時候期待它的雷鳴,可是,雖然我不能從氣候中感到什麼不同,有時還是響起來了。誰想得到這樣大,這樣冷,這樣厚皮的事物,竟然這樣的敏感?然而,它也有它的規律,它發出雷聲是要大家服從它,像蓓蕾應該在春天萌芽一樣。周身贅疣的大地生機蓬勃。對於大氣的變化,最大的湖也敏感得像管往中的水銀。
吸引我住到森林中來的是我要生活得有閒暇,並有機會看到春天的來臨。最後,湖中的冰開始像蜂房那樣了,我一走上去,後跟都陷進去了。霧,雨,溫暖的太陽慢慢地把雪溶化了;你感覺到白晝已延長得多,我看到我的燃料已不必增添,盡夠過冬,現在已經根本不需要生個旺火了。我注意地等待著春天的第一個信號,傾聽著一些飛來鳥雀的偶然的樂音,或有條紋的松鼠的啁啾,因為它的儲藏大約也告罄了吧,我也想看——看土撥鼠如何從它們冬蟄的地方出現。三月十三日,我已經聽到青鳥、籬雀和紅翼鶇,冰那時卻還有一英尺厚。因為天氣更溫暖了,它不再給水衝掉,也不像河裡的冰那樣地浮動,雖然沿岸半杆闊的地方都已經溶化,可是湖心的依然像蜂房一樣,飽和著水,六英寸深的時候,還可以用你的腳穿過去;可是第二天晚上,也許在一陣溫暖的雨和緊跟著的大霧之後,它就全部消失,跟著霧一起走掉,迅速而神秘地給帶走了。有一年,我在湖心散步之後的第五天,它全部消隱了。一八四五年,瓦爾登在四月一日全部開凍;四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四七年,四月八日;五一年,三月二十八日;五二年,四月十八日;五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五四年,大約在四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