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408年,秦初租禾,實行實物地租。

  前403年,“三家分晉”。 前500年,印度種姓等級制度連同它的所有基本特點開始起作用。 約前500~前449年,希波戰爭,古希臘城邦反抗波斯帝國侵略。

  前451~前450年,羅馬制定著名的《十二銅表法》。

  前4世紀 前379年,“田氏代齊”。

  前372~前289年,中國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在世,繼承發揚孔子和儒家思想,提出仁政和仁、義、禮、智等道德規範學說,為儒學的主要代表之一。著有《孟子》。

  約前369~前286年,莊子在世,著有《莊子》。

  約前360年,《甘石星經》書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

  前356年,商鞅變法。

  前340~前278年,詩人屈原在世,開創楚辭,寫《離騷》,後投汨羅江殉志。 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開始形成。 前334~前32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率軍東征波斯、中亞和印度,行程萬里,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軍事遠征。

  表3:美國建國大事記

  1765年10月,由麻薩諸塞倡議,在紐約召開了“反印花稅法大會”,有9個殖民地派代表參加。大會接受了維吉尼亞的觀點“無代表不納稅”,通過了《權利與不平等宣言》,產生了“美利堅民族”的概念。

  1770年3月5日,在麻薩諸塞的波士頓,英國軍隊向抗議者開槍,史稱“波士頓慘案”。

  1773年12月16日晚,在麻薩諸塞的波士頓,抗議者將英國東印度公司船上的茶葉倒入海中。

  1774年9月5日,13個殖民地的55名代表(喬治亞代表被總督阻撓未能出席)在賓夕法尼亞的費城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通過《權利宣言》,宣布殖民地人民有“生存、自由和財產的權利”。

  1775年4月19日,獨立戰爭在麻薩諸塞的列克星頓和康科德打響。

  1775年5月10日,第二屆“大陸會議”在費城召開,喬治?華盛頓被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

  1776年6月7日,第二屆“大陸會議”接受理察?亨利?李“13個殖民地獨立自由”的觀點,任命約翰?亞當斯(麻薩諸塞)、班傑明?富蘭克林(賓夕法尼亞)、托馬斯?傑弗遜(維吉尼亞)、羅伯特?利文斯頓(紐約)、羅傑?謝爾曼(康乃狄克)組成委員會,起糙《獨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通過。後來,這一天被定為美國的建國日。

  1777年11月15日,第二屆“大陸會議”通過《邦聯與永久聯合條例》(簡稱《邦聯條例》),宣布13個殖民地將永久聯合為“美利堅合眾國”。

  1781年10月17日,英國軍隊在維吉尼亞的約克鎮投降,獨立戰爭結束。

  1783年9月3日,英美兩國簽訂《巴黎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制憲會議在費城召開,制定出《聯邦憲法》。

  1787年12月7日,《聯邦憲法》首先在德拉瓦得到批准。

  1788年7月2日,《聯邦憲法》生效。

  1789年4月30日,華盛頓宣誓就任美利堅合眾國第一任總統。

  1789年9月25日,聯邦議會通過了12條“憲法修正案”。

  1791年12月15日,12條“憲法修正案”中有10條生效,它們被稱為《公民權利法案》。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條,即“憲法第一修正案”。它規定:聯邦議會不得立法建立宗教或禁止宗教信仰自由,不得立法剝奪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不得立法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向政府請願、表達不滿和要求申冤的權利。

  表4:中印對比

  時間 中國 古代印度

  前24~前20世紀 前1988年~前1979年,啟稱夏後;“家天下”。 第一個時代:印度河文明時代(約前2300~前1750年)。這是古印度最早的文明,中心在印度河的哈拉巴和摩亨佐·達羅兩地,故稱“哈拉巴文化”

  前19~前15世紀 約前16世紀,商湯伐夏桀,夏朝滅亡,商朝創立。 第二個時代:早期吠陀時代(前1500~前1000年),瓦爾那制度萌芽。

  前15~前12世紀 盤庚遷殷。

  前11~前9世紀 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西周,分邦建國。 輝煌燦爛的印度河文明原因不明地毀滅後,古印度的歷史近200年模糊不清。

  大約從前1500年開始,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侵入次大陸。從前900年開始,雅利安人才進入文明,或者說古印度才第二次進入文明。

  前9~前8世紀 前841年,召公、周公行政,號曰共和。中國歷史準確年代自此開始。

  前771年,西周亡。

  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東周始。歷史進入春秋(前770~前476年)時期。 第二個時代:後期吠陀時代(前900~前600年)。雅利安人國家形成,婆羅門教流傳,古代印度最早的哲學著作、婆羅門教經典《奧義書》形成。

  前6~前5世紀 前496年~前482年,吳越爭霸。

  前403年,“三家分晉”。

  前476年,中國春秋時期結束。 第三個時代:列國時代(前600~前400年),有時也稱“早期佛教時代”。這是古印度列國並舉的時代,但也是一個戰國紛爭,逐步為統一打基礎的時代。此時,古印度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東移,即恆河流域成為文明中心,至於印度河流域,不僅失去重要地位,而且在前518年被波斯帝國占領,成為其一個行省。

  約前563~前483年,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世,創立了完整的佛教教義學說。

  第四個時代是孔雀帝國時代(前324~前187年)。

  這是古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時代和帝國,但統一者不是列國時代的強國摩揭陀,而是已失去重要地位的印度河流域的孔雀族。

  亞歷山大滅亡波斯帝國後,印度河流域成為亞歷山大帝國的領土,但亞歷山大離開印度後,旃陀羅笈多不僅趕走了亞歷山大的守軍,而且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起了孔雀帝國。

  前4世紀 前379年,“田氏代齊”。

  前356年,商鞅變法。

  前343年,齊伐魏救韓,大敗魏師於馬陵。

  前307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前3~前1世紀 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

  前256年,周赧王卒,秦取九鼎寶器,西周亡。

  秦李冰築都江堰。

  前249年,秦滅東周,周亡。

  前246年,秦開鄭國渠。

  前238年,秦王政(秦始皇)主國政。

  前221年,秦滅六國,戰國時期結束。

  秦王政稱始皇帝,建立秦(前221~前206年) 孔雀帝國第三代王阿育王統治時期(前269~前232年),帝國進入繁盛時代。

  前187年孔雀帝國滅亡後,古印度的歷史一是長期模糊不清;二是外族不斷入侵。先後有大夏希臘人、塞種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其中只有中國所稱西域的大月氏人在古印度西北部建立了穩固的政權——貴霜帝國。

  前3~前1世紀 前209年,陳勝、吳廣於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起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