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了。

  在晚上,阿麗思小姐在茯苓旅館的自己小房中,她用那支藍色鉛筆在儺喜先生給她買

  的本子上寫道:姑媽:我告你……頂好是那三隻小鸛啊,我若不是為可憐那位司徒先生,

  真想抱一隻回家來!姑媽,你猜我假若是抱它回來,應抱那一個?我不說我一定要抱那名

  字叫做喜喜的,讓你猜。可笑的是儺喜先生,還答應別人做一個長久的客,我是只想要這

  幾個小鳥到我家來做長久的客。姑媽,我請你告我,這是不是一個辦法。若你以為好,我

  將同儺喜先生商量,要他去為我與司徒先生打交涉,就請他們搬家到我們家後園那柏子樹

  上去祝……  ——你的乖侄女阿麗思這封信,阿麗思小姐伏在桌邊花了三點鐘才寫好,

  一共是二十七個雙頁,寫完時就丟到字紙簍去,請文昌菩薩派人送——她明白文昌菩薩是

  管字紙的——她卻不知道神多的地方倒不一定辦事順手,文昌菩薩按照他做菩薩的新規矩,

  去顧自玩耍,不是先許得有小費的話,就決不幫這個忙!

  -------------------------------------------------------------

  網絡圖書 獨家推出 轉載請保留

  上一頁

  沈從文作品集—阿麗思中國遊記

  第一卷 第十章

  沈從文

  「我一個人先轉來」

  阿麗思小姐如同姑媽說晚安一樣同儺喜先生說過晚安後,躺在床上又想起一件事。她

  記到白天在灰鸛家吃的席面,不曾在給姑媽信上說及。但信已發了。

  「哈,把這個也忘了!」她自言自語的說,「我應當問姑媽的!要這老人家去猜,吃

  得是,——辣子炒牛肉;牛肉炒南瓜;南瓜燜豬肉;豬肉炒韭黃;韭黃溜醋;醋溜白菜;

  白菜拌粉條;粉條打湯;湯中下……到底是幾樣菜?」

  或者,格格佛依絲太太所能猜出的菜的樣數,就比阿麗思小姐所記到吃的樣數為多,

  因為這老太太懂得什麼菜拌什麼菜可口。但怎麼樣去同這老人家討論這件事?如今自己在

  中國,而這老人家則離開自己有十萬八千里路遠。旅館中沒有電話,專差送信也是要日子

  的事。

  然而又象這事情非使格格佛依絲太太知道不可那樣,所以她就睡不著了。

  阿麗思小姐覺得需要姑媽,當真睡不著了。她躺在自己的一張小床上(但她老以為是

  茯苓旅館的床上),聽到什麼地方打更,是三下。住在隔房的儺喜先生,似乎是已睡得很

  好,只聽到一種鼾聲從這兔子的喉里發出。她把眼睛閉得很緊想睡也不能。

  「姑媽,姑媽,」象是發了迷,一個人打量起身悄悄兒回 家一趟,就走出茯苓旅館。

  一出茯苓旅館就找不到路,她不知道怎麼辦,在一些生人中擠來擠去,她怕起來了,就大

  喊「姑媽!姑媽!」她把姑媽喊來了。姑媽穿那件大黑絨睡衣,手上拿了一個燭台,就站

  在這個在夢中大喊姑媽的阿麗思小姐床邊。

  「乖乖,是不是肚子痛?」

  「姑媽,你什麼時候到這個旅館呢?」

  「什麼旅館?」格格佛依絲太太即時記起阿麗思臨睡的話,就明白所說旅館必指的是

  中國旅館了,她於是用右手蘸了口沫,在阿麗思小姐的額角上畫了三個十字避邪氣。這老

  太太說,「乖乖,你是不是夢到了中國?」

  「是!我白天到灰鸛家吃飯。想起告姑媽所吃的席面,且想起要姑媽先試猜猜這菜的

  樣數,就不同儺喜先生說,預備悄悄回來。儺喜還在打鼾呀!姑媽你聽,不是麼?」

  把自己家裡一匹貓打呼嚕當成儺喜先生打鼾,阿麗思小姐是直到此時還不清楚到底是

  睡在家中床上,還是睡在茯苓旅館床上的。

  姑媽說,「乖乖,你如今已轉來了。」

  「是的,姑媽,我一個人先轉來了。」

  格格佛依絲太太見天還不亮,就要阿麗思再睡一陣。「寶寶,你再睡一下,這時才三

  更!到明天我們再來談你的事情,姑媽也好告你到天堂的事情,姑媽剛才正為了寶寶喊叫,

  才打從天堂轉身呀。」

  阿麗思小姐聽格格佛依絲太太的話,又規規矩矩睡到床上了。她不明白,天明醒來時,

  是先見到格格佛依絲太太,還是先見到儺喜先生。

  因為在姑媽離開她房子以後不久,又聽到隔房儺喜先生的打鼾,她以為是做夢見姑媽,

  就一個人在黑暗中笑了。

  -------------------------------------------------------------

  網絡圖書 獨家推出 轉載請保留

  上一頁    下一頁

  沈從文作品集—阿麗思中國遊記

  第二卷 第二卷的序

  沈從文

  我在此,請抱了一種希望來欣賞我這小書的不相識者。讓我為下邊作一些說明:文學

  應怎樣算對?怎樣就不對?文學的定則又是怎樣?這個我全不能明白的。不讀過什麼書,

  與學問事業無緣的我,只知道想寫的就寫,全無所謂主義,也不是為我感覺以外的某種靈

  機來幫誰說話,這非自謙也不是自飾,希望有人相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