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我心裡本有一絲失望,沒想到賈公突然出現,就把我從大將軍府中趕了出來,但轉念一想,司馬公答應明天再和我見面,那麼遲上一天,我可以作更多的準備,又有何不好呢?於是我施了大禮,退出廳堂,跟著張華往府外走去。
張華的態度依舊是那樣和氣,不但和氣,還顯得頗為熱絡,我不知道此人是真的很看重我呢,還是簡單的自來熟。不過正好趁著他的熱絡,我假裝隨口問道:“賈公風塵僕僕的,這是從哪裡來呀?”
張華瞟我一眼,似乎對“賈公”這種稱呼有點不大習慣,但隨即微笑著低聲說道:“王太守見問,在下不能不答,但千萬莫要外傳。賈公閭剛從淮南回來,上個月司馬公派他去見諸葛大將軍,嘿嘿……”
張華的笑容異常詭異,並且似乎話中有話,是故意提醒我來著。是呀,明天再見司馬公,司馬公定會問起隴上之事,在此前提下,我如果能就其它地區的某些事務有所進言——比如淮南——相信更能得到司馬公的信任和器重。可是淮南究竟有什麼事情呢?我就知道鎮東大將軍諸葛誕鎮守淮南,位高權重,屢次擊敗吳人的進攻——難道東吳小寇又要打算北侵,想和姜維東西呼應嗎?
回到館驛,我左思右想不得要領。才剛吃完驛丞送來的晚飯,突然有一名驛卒捧著張名刺來稟報:“門外有潁川來的嚴秀才求見。”我愣了一下,猛然一拍大腿,呀,怎麼把此人給忘記了!
嚴岸字乃川,是潁川游士。說起此人的家族來,不算太大,也不很小,終究沛國潁川間出過無數三公,豪門連片,他那種家世放到別郡定然獨大,放到兗、豫間就顯不出來了。嚴乃川素來仰慕賈文和、郭奉孝,於是也從小讀兵書,讀蘇張之議,等到十八歲冠禮後就出外遊學,足跡幾乎踏遍了整個關東。
他曾經跑來東萊,三不知就和我認識了。既然都喜歡孫吳,我們就聚在一起喝酒暢談,那傢伙牙尖嘴利,指畫方遒,簡直當我就不存在,我一時怒火騰起,橫眉冷對,用力一拍桌案,呵斥道:“你這些屁話,全都是紙上談兵!”
嚴岸的話頭被我硬生生堵了回去,他愣一下,大概看我當時的臉色實在兇狠,於是一縮脖子,堆下滿臉的笑來:“是是是,我是紙上談兵,聊為尊兄佐酒而已。”沒想到此人真的見矛變色,看見惡漢就認尿,我心頭怒火立刻熄滅,反而大生好感。就這樣,我們換了帖子,約為契交。
嚴岸在東萊呆了不過一個多月,就又跑到他郡去了,後來他有信來,說暫在壽春定居。我此番入京陛見,才進城就接到了他的帖子,不過當時正忙著拜會朝廷大老,哪有閒功夫去理他呢。
壽春是淮南的治所,也是揚州刺史部的州治、諸葛誕大將軍的駐處,想嚴乃川既在壽春居住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想必對東南事務比較熟悉吧。蒼天真是照顧我呀,恰在這個時候把他送上門來——若非他自己遞帖請見,我還根本想不起這位老友來呢。
我沒料到嚴乃川是這樣一副德行,他膚色本就發灰,此刻連衣衫也灰撲撲的,滿身都是補丁,一進門就盯著桌案看,看到一片殘渣狼籍,眼神顯得極為懊惱和痛苦。我估計他是餓得狠了,急忙關照驛丞再去整治兩張大餅,並一壺薄酒來。聽到我的吩咐,嚴岸眼眶都濕潤了。
“乃川,如何這般模樣?”好友相見,無限唏噓,千言萬語就都凝聚在簡單的一句話里——他抽抽鼻子,長嘆說:“洛陽米貴,居大不易呀……”我安慰了他好半天,直到大餅擺上,他如惡犬撲屎般吃了個大飽,我們才有機會談到正題。
我問他:“何時入京來的?”他嘆息說:“不過才三個多月,那淮南……住不得了呀……”我皺眉問他何解,嚴岸於是開始滔滔不絕地大倒苦水,聽得我眉頭越來越是緊鎖。
原來他在壽春一住就是三年多,據說那地方氣候溫和,山美水秀,姑娘也漂亮,他老兄遊學累了,就此賴著不肯走了。正元二年,文欽和毌丘儉在壽春造反,他藏到城外的民家,勉強避過了戰禍,本想就此走人,但隨即王師平叛,諸葛大將軍受命鎮守揚州,嚴岸仰慕那位大將軍的名聲,就又多賴了一年。
“我本想受徵辟,入諸葛大將軍幕府里去做事呀,可惜……”說起往事,嚴岸黯然神傷。原來那位諸葛大將軍看重的是本地豪門,對他一個外鄉人根本就不放在眼裡,嚴岸眼巴巴地等啊等啊,時不時還往酒肆中去故意喝醉了發表一通高論,但所造成的結果不過是蹲了半個多月的班房,差點沒把命搭進去。
就算入不得幕府,在壽春那種好地方當個平頭百姓,另外等待機會,本也不失為大隱隱於市的妙計,然而據他說,最近這半年來諸葛大將軍的行為舉止非常怪誕,招募了千餘名揚州惡少做保鏢,這些保鏢每日橫行街渠,欺男霸女,搞得壽春城中的百姓人人自危。
“他們膽敢為惡嗎?”我問他,“他們做了何等的惡事?”嚴岸縮縮脖子,有點膽怯地回答說:“與尊兄當年在東萊所為,別無二致……”哦,我懂了,你倒設想一下,東萊城裡驟然出現了一千個我這樣的人物,也難怪百姓們會活不下去。
張華的態度依舊是那樣和氣,不但和氣,還顯得頗為熱絡,我不知道此人是真的很看重我呢,還是簡單的自來熟。不過正好趁著他的熱絡,我假裝隨口問道:“賈公風塵僕僕的,這是從哪裡來呀?”
張華瞟我一眼,似乎對“賈公”這種稱呼有點不大習慣,但隨即微笑著低聲說道:“王太守見問,在下不能不答,但千萬莫要外傳。賈公閭剛從淮南回來,上個月司馬公派他去見諸葛大將軍,嘿嘿……”
張華的笑容異常詭異,並且似乎話中有話,是故意提醒我來著。是呀,明天再見司馬公,司馬公定會問起隴上之事,在此前提下,我如果能就其它地區的某些事務有所進言——比如淮南——相信更能得到司馬公的信任和器重。可是淮南究竟有什麼事情呢?我就知道鎮東大將軍諸葛誕鎮守淮南,位高權重,屢次擊敗吳人的進攻——難道東吳小寇又要打算北侵,想和姜維東西呼應嗎?
回到館驛,我左思右想不得要領。才剛吃完驛丞送來的晚飯,突然有一名驛卒捧著張名刺來稟報:“門外有潁川來的嚴秀才求見。”我愣了一下,猛然一拍大腿,呀,怎麼把此人給忘記了!
嚴岸字乃川,是潁川游士。說起此人的家族來,不算太大,也不很小,終究沛國潁川間出過無數三公,豪門連片,他那種家世放到別郡定然獨大,放到兗、豫間就顯不出來了。嚴乃川素來仰慕賈文和、郭奉孝,於是也從小讀兵書,讀蘇張之議,等到十八歲冠禮後就出外遊學,足跡幾乎踏遍了整個關東。
他曾經跑來東萊,三不知就和我認識了。既然都喜歡孫吳,我們就聚在一起喝酒暢談,那傢伙牙尖嘴利,指畫方遒,簡直當我就不存在,我一時怒火騰起,橫眉冷對,用力一拍桌案,呵斥道:“你這些屁話,全都是紙上談兵!”
嚴岸的話頭被我硬生生堵了回去,他愣一下,大概看我當時的臉色實在兇狠,於是一縮脖子,堆下滿臉的笑來:“是是是,我是紙上談兵,聊為尊兄佐酒而已。”沒想到此人真的見矛變色,看見惡漢就認尿,我心頭怒火立刻熄滅,反而大生好感。就這樣,我們換了帖子,約為契交。
嚴岸在東萊呆了不過一個多月,就又跑到他郡去了,後來他有信來,說暫在壽春定居。我此番入京陛見,才進城就接到了他的帖子,不過當時正忙著拜會朝廷大老,哪有閒功夫去理他呢。
壽春是淮南的治所,也是揚州刺史部的州治、諸葛誕大將軍的駐處,想嚴乃川既在壽春居住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想必對東南事務比較熟悉吧。蒼天真是照顧我呀,恰在這個時候把他送上門來——若非他自己遞帖請見,我還根本想不起這位老友來呢。
我沒料到嚴乃川是這樣一副德行,他膚色本就發灰,此刻連衣衫也灰撲撲的,滿身都是補丁,一進門就盯著桌案看,看到一片殘渣狼籍,眼神顯得極為懊惱和痛苦。我估計他是餓得狠了,急忙關照驛丞再去整治兩張大餅,並一壺薄酒來。聽到我的吩咐,嚴岸眼眶都濕潤了。
“乃川,如何這般模樣?”好友相見,無限唏噓,千言萬語就都凝聚在簡單的一句話里——他抽抽鼻子,長嘆說:“洛陽米貴,居大不易呀……”我安慰了他好半天,直到大餅擺上,他如惡犬撲屎般吃了個大飽,我們才有機會談到正題。
我問他:“何時入京來的?”他嘆息說:“不過才三個多月,那淮南……住不得了呀……”我皺眉問他何解,嚴岸於是開始滔滔不絕地大倒苦水,聽得我眉頭越來越是緊鎖。
原來他在壽春一住就是三年多,據說那地方氣候溫和,山美水秀,姑娘也漂亮,他老兄遊學累了,就此賴著不肯走了。正元二年,文欽和毌丘儉在壽春造反,他藏到城外的民家,勉強避過了戰禍,本想就此走人,但隨即王師平叛,諸葛大將軍受命鎮守揚州,嚴岸仰慕那位大將軍的名聲,就又多賴了一年。
“我本想受徵辟,入諸葛大將軍幕府里去做事呀,可惜……”說起往事,嚴岸黯然神傷。原來那位諸葛大將軍看重的是本地豪門,對他一個外鄉人根本就不放在眼裡,嚴岸眼巴巴地等啊等啊,時不時還往酒肆中去故意喝醉了發表一通高論,但所造成的結果不過是蹲了半個多月的班房,差點沒把命搭進去。
就算入不得幕府,在壽春那種好地方當個平頭百姓,另外等待機會,本也不失為大隱隱於市的妙計,然而據他說,最近這半年來諸葛大將軍的行為舉止非常怪誕,招募了千餘名揚州惡少做保鏢,這些保鏢每日橫行街渠,欺男霸女,搞得壽春城中的百姓人人自危。
“他們膽敢為惡嗎?”我問他,“他們做了何等的惡事?”嚴岸縮縮脖子,有點膽怯地回答說:“與尊兄當年在東萊所為,別無二致……”哦,我懂了,你倒設想一下,東萊城裡驟然出現了一千個我這樣的人物,也難怪百姓們會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