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北返路上,遼太宗耶律德光身染急病,高燒不退,嚴重到周身堆滿冰塊併吞冰入腹也無法降溫的程度.終於在欒城(河北欒城縣)死去,年四十六歲.——他死後,當地被稱為"殺胡林".

  耶律德光死後,遼國毫無疑問地陷入皇位之爭的混亂中,包括燕雲十六州在內的中原土地,都逐漸喪失了.果然應驗了述律平當初的話.

  六、祖孫三代的權力鬥爭

  (一生隨心所欲的述律平這一次好運似乎走到了頭.臨到老來摔了一個大跟頭,終於沒能為自己最心愛的兒子爭得皇位,自己也被孫子軟禁了.)

  得知耶律德光的死訊,述律平神色平靜沒有悲傷之色,說:"等到契丹諸部平復之後,我再為皇帝舉行葬禮."

  正當盛年的耶律德光死了,遼國高官貴族們都心懷恐懼.述律平在聽到兒子死訊後的反應更令他們聯想起當年她停葬阿保機的往事.他們既恐懼遠在都城的皇太后述律平向他們發泄喪子之痛,更恐懼她把所偏愛的幼子、殺人狂的耶律李胡推上遼國皇帝之位——在這樣的左右夾攻之下,焉知朝中的官員將領們是不是又要被這位太后成批地送去殉葬!這樣的恐懼尤以隨耶律德光南征的顯貴們為重,因為他們之中的很多人就是述律平殘殺的勛戚之後.不甘坐以待斃的他們決定另奉新主,求個生路.

  奉誰為新遼帝呢?所有的人都不約而同地選中了一個人:述律平長子圖欲之子永康王耶律阮.

  耶律阮是圖欲與契丹妻子所生,因此當圖欲投奔後唐時,耶律阮母子沒有跟從.而此時他恰好就在隨從德光的隊伍里.

  圖欲命運實在不濟,投奔後唐才六年,後唐就滅亡了,他被準備自盡的後唐末帝李從珂拉去墊了背,才三十八歲就被殺身亡.只因為母親的偏心,這位本該是契丹國主的男人落得這樣的下場,契丹國人都十分憤憤不平,擁戴他的兒子也就是理直氣壯之事.何況耶律阮也因父親的遭遇而與祖母心存芥蒂,當然就更是眾人的最佳選擇.

  耶律德光病死的第二天,耶律阮便在眾人的擁戴下,在鎮陽(河北正定)地方於叔父靈柩前正式即了遼國皇帝之位,隨即又冊立從後晉宮中得到的漢族宮女甄氏為皇后(她是遼朝唯一打破了蕭氏為後族傳統的女人,也是唯一的漢族皇后,比耶律阮大整整十歲,生子只沒,封寧王).

  耶律阮即皇帝位的消息很快就傳到述律平耳中,一心想要寶貝兒子李胡當皇帝的她勃然大怒,立即派"天下兵馬大元帥"李胡率兵"討逆".然而她卻忘了自己這個寶貝兒子完全是根廢柴,不但不得人心而且還毫無本事,很快就被打得大敗而歸.

  述律平怒火更盛,親自整頓兵馬,和李胡一起率部來到上京城外的潢河(今西拉木倫河)岸邊,準備和孫子決戰.

  然而一生隨心所欲的述律平這一次好運似乎走到了頭.不但耶律阮營中的將領沒有一個肯臨陣倒戈,就連上京城裡的官員們也沒有全數站在述律平和李胡一邊.述律平所掌握的軍隊也只有她的屬珊軍還肯聽從她的調遣.心有不甘的述律平質問與自己對峙的耶律阮部屬蕭翰為什麼背叛自己?蕭翰理直氣壯地反駁:"當初你為了立威易儲,無辜殺掉我的母親,我怨恨你已經很久了!"——而與蕭翰持相似理由的文武官員數目更不在少數.

  述律平沒料到自己橫行一世,臨到老來居然會落得如此被臣下和孫輩秋後算帳的地步,垂頭喪氣之下惡從膽邊生,將跟隨耶律阮的貴族及將士家眷全部抓了起來,想要決一死戰.

  在這個節骨眼上,出身至戚貴族的耶律屋質挺身而出,勸述律平與耶律阮講和.屋質是契丹貴族中的頂尖人物,遼國兩度王位更替他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挽回了國家氣運,後來被封為"北院大王",稱"于越"(有遼一朝,于越僅有三人得封).

  屋質對述律平說:"李胡和耶律阮都是太祖與太后您的子孫,國家並沒有落入外人之手,您何必如此固執?我願意代表太后前往議和."

  屋質來到耶律阮營中,又對滿心想要報復的耶律阮勸說:"一但興兵,即使大王您打贏了,卻也難免骨肉相殘.何況如今勝負還未定?就算大王您勝了,被太后和李胡扣押的人質豈不是先要送命!還是請您和太后講和吧."

  耶律阮左右這才知道家眷盡數成了述律平的人質,不禁大驚失色,紛紛附議,於是耶律阮和述律平終於在幾天後見面了.

  一見面,祖孫倆就大吵起來,彼此都沒有一句好話.眼看情形僵持不下,述律平對屋質說:"你來為我主持公道."屋質說:"太后與大王彼此釋怨,臣才敢開口."述律平應允道:"你儘管說."

  於是屋質向述律平發問道:"當初人皇王圖欲封為太子,為什麼太后卻要改立太宗呢?"

  述律平死鴨子嘴硬地回答:"改立皇儲,太祖是曾經說過的."

  屋質轉而又向耶律阮發問:"大王你為何擅自即位,不先徵得尊長的同意?"

  耶律阮怒氣沖沖地說:"我父親當初本應立為國主,卻因為這個尊長而不得立,所以我如今不願稟報."

  屋質聽了祖孫雙方的言辭之後,正色道:"人皇王舍父母之邦投奔他國,世上有這樣做兒子的?大王對此卻沒有一些愧意反倒滿懷怨氣!至於太后,你為了自己的私心偏愛,就篡改先帝遺命,妄授神器,還至今不肯承認.你們這樣還想講和?趕緊開戰是正經!"屋質說著就丟下手裡的籌拂袖而起.

  這恐怕是述律平第一次聽見別人明明白白地指責自己的重大過失,眼看著四面楚歌,她雖然兇殘,卻也不禁又急又愧,流著眼淚說:"當初太祖遭諸弟之亂,天下荼毒,瘡痍未復,我怎敢因為自家爭奪帝位而使國家再遭兵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