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著地位越來越高,武妃也漸漸不把王皇后放在眼裡,後宮中勢利眼兒的宮人宦官們也常常表現出藐視王皇后的態度.王皇后氣憤不已,難免向玄宗發牢騷,指責武妃和她身邊的下人.然而這時的玄宗已經不是當年的臨淄郡王了,王氏的失落不但沒有得到丈夫的同情,反而惹得玄宗越來越厭倦她,甚至動起了"廢后"的念頭.王氏也猜到了丈夫的心思,她十分害怕,想生兒子的願望也就越發迫切.她一廂情願地認為,丈夫先後對趙麗妃武惠妃偏心,原因就是因為她們所生的兒子聰明俊俏,她希望自己也能生個討丈夫喜歡的兒子以鞏固皇后之位——可憐的王氏,她不知道,男人如果連活生生的女人都不愛了,怎麼會去愛她腹中的那塊肉呢!

  可是,不論王皇后怎樣想方設法地將李隆基留在自己的寢宮,她都始終沒法懷上身孕,眼看著武惠妃一個接一個地生孩子,她實在是又急又怒.漸漸地不但恨透了武惠妃,連李隆基也成了她痛恨的對象.

  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這時已是玄宗的妹夫、薛國公主的駙馬了,他當然也對妹妹的處境十分擔憂.

  常言道"病急亂投醫",王守一四處打聽之後,找到了一個叫明悟的左道僧人,這個明悟在一通做法之後,鼓搗出了一塊"霹靂木",上面刻著天地字樣以及李隆基的名字,交給王守一說:"佩此有子,當與則天皇后為比."

  王皇后聽了這話,萬分高興,她當初能夠直接參與丈夫殺韋後、殺太平公主的密謀,不用說也是對權力有欲望的,如今變心的丈夫對自己已經無復往昔恩愛,她當然更渴望權力、希望將丈夫控制在自己手心裡.

  然而,事情並不象王皇后所想的那麼完美.這個消息很快就走漏了風聲.

  大吃一驚的李隆基立即親自過問此事,很快真相大白.面對人證物證,李隆基怒不可遏,於開元十二年(公元724)秋七月頒布詔書:"皇后王氏,天命不祐,華而不實.造起獄訟,朋扇朝廷,見無將之心,有可諱之惡.焉得敬承宗廟,母儀天下?可廢為庶人,別院安置.刑於家室,有愧昔王,為國大計,蓋非獲已."

  王皇后被廢為庶人,太子少保王守一先是被貶為澤州別駕,隨後又被賜死.三個月後,王庶人死在冷宮之中,死因成謎.

  王皇后死了,唐玄宗一心想要冊立心愛的武氏為皇后.因此,他立即正式將武氏冊立為"惠妃",這個名份是玄宗的創造,位居後宮諸妃之上,與當年高宗獨創"武宸妃"有異曲同工之妙.隨後,玄宗又封武惠妃的生母楊氏為鄭國夫人、弟弟武忠武信也分別越級提拔.

  這一系列的動作看在朝臣眼裡,自然明白這是要為武氏晉後做準備工作了.想到大唐王朝又要出現一位"武皇后",眾人無不譁然.

  於是,以宰相張九齡為首的群臣同心力阻武惠妃的封后之路.而措辭最激烈的莫過於御史潘好禮.他上書說:"臣聞諸禮,父母仇不共天.《春秋》'子不復仇,不子也.'陛下欲以武惠妃為後,何以見天下士?妃再從叔祖非他,三思也;從父非他,延秀也.二人皆干紀禮常,天下共嫉.夫惡木垂蔭,志士不息;盜泉飛溢,廉夫不飲.匹夫匹婦尚相擇,況天子乎?願慎選華族,以稱神祇之心.……今太子非惠妃所生,而妃因有子,若一儷宸極,則儲位將不安,願陛下詳察之."

  眾怒難犯,話說到這個份上,李隆基不得不打消立武惠妃為皇后的念頭.不過他還是心有不甘的,下令在皇宮之內,武惠妃享有與皇后同等的服秩品級待遇.而且從此再也不提立後之事.朝臣們也都識相,皇帝退了一步,他們也退一步.這樣一來,武惠妃成了不是皇后的皇后.

  朝臣們倒也沒有說錯,武惠妃的最終目的並不僅止於皇后,她是會想要易儲的.

  武惠妃的心思既然能被潘好禮猜出來,自然也會被別人猜出來.

  這個人就是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高祖李淵六弟李禕的第四代孫,算起來比玄宗還高一輩,此時任職吏部侍郎.他想方設法地托人將這樣一個消息帶給深宮中的武惠妃:"願為壽王立儲效力".

  李林甫一箭中矢,武惠妃從此開始了和他漫長的合作歲月.

  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五月,經過反覆的努力之後,李林甫終於在武惠妃的幫助下,登上了禮部尚書之位,與反對武惠妃的侍中裴耀卿、中書令張九齡並列為大唐宰相.

  李林甫知恩圖報,何況一榮俱榮,他既然走了武惠妃的門路,就得走到底.他開始不遺餘力地挑撥玄宗與裴耀卿、張九齡的關係,為武惠妃易儲掃清障礙.

  咸宜公主的婚姻,也為武惠妃又找到了一個易儲路上的得力助手——駙馬楊洄.

  楊洄工於心計,他利用"姑舅之親"的身份,主動接近太子和諸王,一面有意打聽他們的些小過錯,一面又對外將這些小事大加宣揚.當然他更忘不了將這些事情轉告丈母娘和妻子咸宜公主,由她們去向玄宗吹風,離間父子之情.漸漸地,玄宗耳邊滿是關於太子行為不端的流言,對太子李瑛本就不多的父子之情越來越動搖.

  中國的封建王朝有一個最大的怪圈子,就是"立儲"這件事.

  帝王們是被呼為"萬歲"的,但是實際上,他們絕對活不了一萬歲,能活過六十就已經算是中國帝王群中的高壽人物了.而且皇帝這個工作不但危險性高,而且美色享樂也往往令他們樂極生悲.所以為了防備萬一,帝王們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生兒子並且及早冊定繼承人.冊立之後,朝野便鬆了一大口氣,覺得王朝後繼有人了.

  然而朝野為"候任皇帝"確定而放鬆心情、並津津樂道於要培養他做未來皇帝的時候,卻正是"現任皇帝"對兒子開始滿腹猜疑的時候.這種情形是絕對不能用尋常人家的父子親情來理解的.因為他們這時已經不是父子而是競爭對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