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韋氏和安樂公主被誅的同時,李隆基親信劉幽求的軍隊也包圍了上官婉兒的住處.

  婉兒對於這個時刻早有預備,當劉幽求來到的時候,她早已梳妝齊整,領著宮女在門口秉燭相迎.隨後她向劉幽求出示了自己草擬的那份遺詔,表示自己在大關節處仍然是效忠於李顯而非韋氏的,絕非韋家班的成員.

  劉幽求覺得婉兒所言有理,便向李隆基回報.

  然而李隆基卻斷然拒絕了婉兒的請求,堅稱她是韋氏一黨,一定要殺.

  四十六歲的上官婉兒就這樣結束了她的一生.她千算萬算,偏偏沒算到一件事:姓李的龍子鳳孫數不勝數,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目的並不僅在掃蕩韋家班,更是想要將皇帝寶座徹底地挪個位子.李隆基以"韋黨"誅殺上官婉兒只是一個名義,真正使上官婉兒必死無疑的,恐怕還是她親手草擬並以為能夠保護自己的遺詔內容:立溫王重茂為太子繼帝位.——婉兒即使能擺脫韋黨嫌疑,也無法擺脫李顯"掌詔命"嬪妃的身份.假若婉兒這個草詔人不死,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接下來的大事業就無法展開.

  婉兒死後數日,小皇帝李重茂被太平公主如抓雞般當朝提下了皇帝寶座.相王李旦登基為帝是為睿宗,李隆基成為皇太子,太平公主封邑過萬戶,當朝七宰相中的五人出自她的門下.

  十一月,中宗李顯下葬.由於韋後弒夫,他那位早已被人淡忘且屍骨無存的原配妻子趙氏又被想了起來.趙氏被追諡為和思皇后,在一通招魂儀式後,她的衣物陪伴著李顯一起進入了定陵地宮.韋氏被廢為庶人,以一品禮安葬.

  第二年,李重茂被流放集州,五百兵士晝夜"守衛".

  公元712年八月三日,李旦遜位為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即位為帝.

  公元713年七月三日,李隆基誅太平公主.同年,李重茂遷任"房州刺史".到任數天後,十七歲的李重茂無聲無息地死在了這個當年父親煎熬了十四年的地方.

  開元盛世拉開了帷幕.

  啼笑因緣——唐玄宗"貞順皇后"武氏與貴妃楊玉環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的孫子.他漫長的帝王生涯經歷"開元盛世"與"安史之亂",鼎盛的大唐王朝在他身上盛極而衰.

  李隆基一生風流,后妃眾多,而最著名的莫過於武惠妃與楊貴妃.武惠妃陪伴(甚至可以說終結)了他的整個"開元盛世",而楊貴妃則陪伴了他的整個天寶年間,並最後間接促成"安史之亂"並成為這個亂世的陪葬品.

  武惠妃和楊貴妃共同的特點,當然是她們先後擔當了玄宗最鍾愛的女人的職務——而且從惹出的事來看,這個男人多少是對她們有些痴迷了.不過把她們聯繫在一起的最大理由,不是這個男人,而是這兩個女人彼此間的私人關係:她們原本是一對婆媳.

  唐玄宗李隆基的父親是唐睿宗李旦,他出生在垂拱元年(公元685),當時李旦剛剛在母親武則天的安排下膽戰心驚地當上了傀儡皇帝.

  李隆基五歲這年(公元689)九月,武則天連傀儡兒子都嫌用著煩了,乾脆把李旦廢掉,自己當上"周"皇帝.李旦已經是被老娘收拾得服服帖帖,一點意見都不敢提,更不敢惹事生非.

  可是他不惹事,不代表事情不來惹他.不久,武則天的婢女團兒看上了這位"太子爺",一心想要勾勾搭搭.李旦哪裡敢沾她的邊,小心地表示自己"高攀"不上.團兒對自己居然被拒絕怒火中燒,與早想圖謀太子位的武承嗣一拍即合,在他的指點和自己的"發揮"之下,向武則天控告,說李旦的妻子嫡妃劉氏、德妃竇氏心懷不軌,竟敢施法詛咒武則天.

  長壽二年(公元693)正月初二,蒙在鼓裡的劉氏竇氏相伴,前往嘉豫殿朝見武則天賀年.

  誰知道就這麼一去,守在宮外的侍從就再也沒看見她們返回了.李旦想去尋找妻妾的下落,武則天卻連宮門都不讓他進去,只是傳話讓他到別處去找.——劉竇二妃就此神秘地失去了蹤跡,直到李旦重新即位為帝,下令將她們失蹤的宮室掘地三尺,也沒能找到一根她們的頭髮.

  李旦知道自己的妻妾是凶多吉少了,為了不給母親繼續下手的機會,他不允許自己的左右和劉竇二妃的兒女們表露出絲毫的悲傷怨恨.

  竇德妃就是李隆基的生母.這年的李隆基剛八歲.同時失蹤的劉皇后,則是大哥李憲的生母,李憲這年十五歲.

  在生死危機中歷盡周折,李隆基長到了27歲,在大哥的推讓之下,他登上了大唐皇帝的寶座.

  登上帝位後的李隆基,卻令朝臣譁然地迷上了祖母武則天的族人武惠妃.

  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恆安王武攸止的女兒,比李隆基大約小八歲,不但與李隆基是中表之親,且天生美貌,又自幼入宮,對後宮爭逐諳熟於心.李隆基很快就被她所傾倒,將自己稱帝前的妻妾如王皇后、趙麗妃、皇甫德儀、劉才人等等,都甩到腦後去了.這不但使得這些從前的寵妃們妒發如狂,就連她們所生的兒女,都對武惠妃怨恨不已.

  從武惠妃生育的頻率來看,玄宗對她確實是動了真情的:她一連生下了四男三女七個孩子,是玄宗妃嬪中生育最多的人.

  然而頻繁生育帶給武惠妃的並不是喜悅,而是接連的打擊和悲哀.

  她的第一個孩子名叫"嗣一".這個名字代表著李隆基無比的欣喜——他覺得這是自己所有孩子中最好的、當之無愧的第一寵兒.可是這個生得秀美的男孩卻在開元五年夏天嬰兒之時就夭折了,李隆基縱有滿懷愛念,也只能追封他為"夏悼王".由於李一死時父母都住在東都洛陽,因此他被葬於龍門東岑,這樣就可以讓父母在想念他時望得到他的墳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