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失去了所有指望和依靠的陳嬌此後又在長門宮內苦苦煎熬了四五年之久,在冷清中死於長門宮.此時的劉徹正在後宮的美女群中神魂顛倒,對娘家有大功的衛子夫尚且冷淡,何況是這位廢了二十年的前妻呢.不過或許看在表姐弟的情分上,他傳下命令,將廢后陳嬌以妃禮安葬於長安霸陵郎官亭東.

  自從七歲的兒子劉據封為太子之後,衛子夫的寢宮裡就已經很難看見劉徹的身影了.劉徹是中國歷史上出名的風流皇帝,元朔年間,他便開始廣選民間美女,掖庭名冊上三十歲以下的美女共計一萬八千名(他比唐明皇要善良那麼一點,三十歲以上的宮女一律出宮遣嫁).而且此君眼光極其挑剔,只有不施脂粉仍然姿容絕倫的女子才能入眼.他對自己的挑剔和精力都極為自負,說自己"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日無婦人".為了有更多的名額可以容納自己的妃嬪,他將沿襲多年的後宮制度升為十級,而懷孕生育者的封爵則在皇后以下第四級起封(親王級的婕妤、列侯級的涇娥、關中侯級的容華、大上造部長級的充衣),在這樣誘人的地位富貴面前,所有的宮女和她們的家族都出盡法寶想要吸引皇帝的注意——在這樣爭奇鬥豔的花叢中,劉徹早已經把當年和衛子夫泣涕相憐的舊情忘到了九霄雲外.

  在衛子夫失寵之後,首先在群芳叢中冒尖的,當然是齊王的母親趙國王夫人.然而她在最為得寵的時候卻青年早逝.不久尚未成年的齊王也死去了.

  在王夫人去世之後,又一位美女進入了劉徹的視線.她就是中山國李夫人,武帝劉徹的第三位皇后.

  十三、北方有佳人

  李夫人的出身比衛子夫還不如.衛子夫雖是女奴,身世卻還多少有些疑點,而且她也只在公主府內服役.而李夫人卻生在一個世代為歌舞藝人的家庭,從小被作為歌伎舞女培養.然而她的哥哥李延年卻使一切發生變化.

  李延年長於歌舞技藝,在這方面是個天才,每當他唱起新曲時,聽者都不由自主地被歌聲感動.他長得很不錯,犯法後被處以宮刑,入宮成為武帝的男寵.不久他發現自己侍侯的乃是一位好色的君王,於是便在這上頭動起了腦子.

  有一天,武帝又讓李延年歌舞助興,於是李延年不失時機地唱了一首自己新做的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聽了之後不禁遐想連翩,嘆息道:"這只是歌而已,難道世上真有這樣傾城傾國的佳人嗎?"

  於是,早已收受了李家大量賄賂的平陽公主立即在旁邊不失時機地報告:"李延年歌中所唱的美女,就是他自己的妹妹."

  劉徹自然大喜過望,立即召見.一見之下心曠神怡,不但果然美得超乎想像,具有李延年所唱的那種清高絕世氣質,更聰明無比,還能歌善舞.劉徹立即將她納入後宮,一時間形影不離,令後宮女子妒忌無比.有一次武帝去李夫人宮中,偶然頭癢,便撥下李夫人的玉簪搔癢.這消息很快傳遍後宮,宮中女子一時以玉為簪成為風尚,以致於長宮城中玉價漲了一倍.想來大約是因為髮簪撥下,李夫人意態迷人,劉徹因此又贊了幾句或者留宿一宵.總之,帶攜玉石商人賺了一筆,而從此玉簪更在中國歷史上多了一個別名:"玉搔頭".漢武帝大概覺得玉簪被宮女們用得濫了,為了突顯李夫人的與眾不同,便轉而下令工匠用象牙給李夫人製作篦梳插在頭上.猜想大象可能也因此倒了一些霉吧!

  在這樣的情形下,李夫人很快就為劉徹生下了一個兒子劉髆,封為昌邑哀王.

  然而好花不常開,生育不久李夫人便生了病.劉徹剛開始並沒有把她的病當一回事,然而沒有想到李夫人的病情很快加重,劉徹終於有些擔心,親自前往看望.

  聽說皇帝駕臨,李夫人立刻用被子將自己的臉蒙了起來,說:"我病得太久了,容貌憔悴不成模樣,不能再見皇帝.我死後,希望您能好好照顧我的兒子和兄弟們."劉徹說:"你已是病到不治的地步,我此來也許是見最後一面,你當面託付後事,不是更好?"李夫人回答:"不整理儀容,不得見君父.我不敢有違聖人的教誨."劉徹急道:"只要你肯再讓我見你一面,我就賜你千金,封你兄弟為高官."李夫人拒絕執行:"封不封官全憑皇帝您的心意,並不在於見不見這一面."她越是不願見,劉徹就越想見,可是不管他怎樣好說歹說,李夫人就是不見,而且逕自轉過身抽泣起來.

  舉眼天下,恐怕劉徹從來還沒有想過,世上會有哪個人(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敢違抗自己的意旨、不想見自己的面——而且是自己好言相求之下仍然不見的.他惱火之極,起身就走.

  入宮陪侍李夫人的李家姐妹們都被武帝劉徹氣恨恨的模樣嚇壞了,當武帝一走,她們立即七嘴八舌地責備李夫人:"你為什麼就是不肯見皇帝一面囑託兄弟兒子呢!難道你恨他如今才來看望你呀?"李夫人嘆息道:"我之所以不肯見皇上,正是為了要更好地託付兄弟兒子.我因為生得美貌,才能由微賤中得到皇帝的喜愛.世上以色事人者,色衰則愛馳,愛馳則恩絕情斷.皇帝喜歡我,完全是由於我的容貌.我重病之後,從前的美色盡失,如果真被皇帝看見我如今這個樣子,他只會厭惡唾棄我,就連從前留給他的好印象都會一掃而光,他哪裡還會肯回想舊情、照顧我的孩子和兄弟呢!"

  這一次探病之後不久,李夫人便夭逝了.她死在霍去病之前,享年也應該比霍去病更短,可能只有二十歲左右.如果是現在,這不過是大學未畢業的年齡,但是她留史書上這短短的幾句話,其中折射出的智慧堅忍及膽識,卻足以讓她成為歷史上最難以令人忘懷的女子之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