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秋瑾今天換了件新的裘皮大衣,將換好的3000元銀票裝好,跟幾位嫂子一起出來看戲。為了不讓王黻丞疑心,她把兩個孩子也帶在身邊。
戲演得很好,舞台底下一片叫好聲。可秋瑾在那兒卻如坐針氈,她不能再等下去,再等就沒有機會了。等戲演到一半的時候,秋瑾跟兩位嫂子說頭昏,要先回去。可兩個孩子卻還要看戲,秋瑾就讓他們跟著嬸嬸們一起看戲,自己讓阿金趕車,先回去了。
車到半道,秋瑾突然說 :“阿金,快走,朝湘潭那邊趕去 。”阿金是從上海跟秋瑾回來的,他也知道秋瑾今天晚上已準備要走,便將車轉過來,狠抽幾鞭子,馬撒開腿向北直奔而去。
秋瑾趕回上海的時候已是大年初一,然而這並未影響她的工作。她很快找來陳伯平,與徐寄塵一起趕緊設計《中國女報》第二期。這時,徐寄塵的妹妹徐小淑也來到了上海,她給報紙做校對。到正月二十日,第二期女報出版。然而很快,辦報經費又成為一大難題,報紙賣出去的非常有限,但為了擴大宣傳,秋瑾最後只好將報紙免費送發,但至於下期女報怎麼辦?誰也不知道。
這天,陳伯平突然對秋瑾說 :“競雄,眼看報社無法經營,我想用現在還有的幾百塊錢造些炸藥。聽說湖南已準備起義,我看過些日子,咱們也該跟伯蓀聯繫聯繫。在這裡整日閒呆著還不如去做點實際的事。”
“那,好吧 。”秋瑾也無可奈何,她現在確實無計可施。面對黑得如夜一樣的現實,《 女報》社像一根火柴。要讓那些沉睡的人醒來,只有用炸藥、用血。
很快,陳伯平買來一些原料,在報紙的閣樓上試製起炸藥來。秋瑾和吳希英也去幫忙。每到緊張的時候,吳希英就搬出一張小凳,坐到報社門口曬太陽、納鞋底或同鄰居聊天,暗地裡留神弄堂里外的動靜。
半個月過去了,閣樓的牆角已堆了十多個小罐,裡面裝滿了造好的炸藥。
一天上午,秋瑾輕輕推開閣樓小門,只見陳伯平正在桌子那邊緊張地做著,他聽秋瑾進來,連頭也沒回就喊道 :“別過來,這兒危險 。”只見陳伯平正把白色的硝酸鉀往碳末里對,他一邊輕輕攪,一邊說:“老祖宗幾千年前就發明火藥,可到頭來造炸藥還得從洋鬼子那兒學,這樣露天來拌,太危險了 。”
秋瑾給陳伯平倒了一杯水,放到桌上。就坐在後面看。過了一會兒,陳伯平終於將藥兌好,他鬆了一口氣,一轉身,不小心把秋瑾剛才給他晾的水打翻下來,水一下流到桌子下邊的硫酸里,只聽劈劈啪啪地炸了起來,陳伯平趕忙把桌上的炸藥卷到一邊,可還是有不少灑到硫酸上,就聽“嘣”的一聲,屋腳里便著起火來,陳伯平被燒的一臉鮮血。
秋瑾一見,連忙把身後一張油布拿過來,扔到火上,把火蓋滅,自己又去拉陳伯平。一不小心,手上沾了流出來的硫酸,也給燒傷了。
鄰居們看到那報館樓上濃煙瀰漫,便驚慌失措嚷道 :“起火了,起火了 。”同時都拿著臉盆跑去舀水。街腳的兩個巡捕聽到動靜,也急忙趕了過來。
秋瑾忍住劇痛,果斷地命令道 :“希英,快把罐子移到別屋裡去!墨峰(陳伯平字),你從後門去醫院, 在這兒太危險 。”
等巡捕上樓時,屋裡就剩下秋瑾和吳希英,吳希英正給秋瑾手上抹著藥。
“怎麼回事 ?”領頭的巡捕粗聲粗氣問。
“做飯不小心,著了火 。”秋瑾連忙陪笑道。
“那怎麼有爆炸聲 ?”另一個巡捕問。
吳希英搶著說 :“那爐子一下翻了,就把牆角過年時剩的炮竹給燒著了 。”說著指了指牆角。
那領頭的巡捕將信將疑,他在那兒看了看,又聞了聞,說 :“怎麼有股味兒 。”
“噢,是藥水味兒,我剛在手臂上抹的,氣味不好,二位請到樓下坐吧 ?”秋瑾仍陪著笑說。
巡捕仍不放心,翻箱倒櫃地搜起來,一個巡捕正想走開,突然發現柜子底下有一個黑色小罐子,便捧了出來,正要打開,吳希英趕忙跑上去,蓋住罐口,說 :“巡捕老爺,這是我剛醃的臭豆腐,打開就不好了,您要嘗的話,我給您拿兩罐做好了的 。”說著,吳希英從巡捕手裡拿過罐子,到窗外又捧進來兩個一樣的罐子,只是上面貼著“紹興徐恆大腐乳”的貼子。吳希英說 :“巡捕老爺要不嫌棄,就請拿回去嘗個鮮。這可是我們家鄉的特產呢 !”
兩個巡捕互相看了看,便每人掂了一罐豆腐乳出去了。
等看著兩個巡捕下樓了,秋瑾猛地衝過來,抱住吳希英說 :“剛才可真把我嚇壞了,要是他打開那罐子,我們可真完了 。”
秋瑾的傷很嚴重,這幾天手上一直纏著繃帶呆在屋裡。徐寄塵在愛國女校謀了個教師的缺,就帶著妹妹過去了。陳伯平住進了醫院。只有吳希英陪在她身邊。
午後,秋瑾看了會兒書,覺得無甚趣味,便躺到床上準備睡覺。這時門外響起一陣腳步聲。門“吱”的一聲開了,吳希英帶進來兩個男子。
“伯蓀 。”秋瑾一下便從床上坐了起來。
“競雄,”徐錫麟趕忙走了上來,“聽說你受了傷,就躺著吧 。”
戲演得很好,舞台底下一片叫好聲。可秋瑾在那兒卻如坐針氈,她不能再等下去,再等就沒有機會了。等戲演到一半的時候,秋瑾跟兩位嫂子說頭昏,要先回去。可兩個孩子卻還要看戲,秋瑾就讓他們跟著嬸嬸們一起看戲,自己讓阿金趕車,先回去了。
車到半道,秋瑾突然說 :“阿金,快走,朝湘潭那邊趕去 。”阿金是從上海跟秋瑾回來的,他也知道秋瑾今天晚上已準備要走,便將車轉過來,狠抽幾鞭子,馬撒開腿向北直奔而去。
秋瑾趕回上海的時候已是大年初一,然而這並未影響她的工作。她很快找來陳伯平,與徐寄塵一起趕緊設計《中國女報》第二期。這時,徐寄塵的妹妹徐小淑也來到了上海,她給報紙做校對。到正月二十日,第二期女報出版。然而很快,辦報經費又成為一大難題,報紙賣出去的非常有限,但為了擴大宣傳,秋瑾最後只好將報紙免費送發,但至於下期女報怎麼辦?誰也不知道。
這天,陳伯平突然對秋瑾說 :“競雄,眼看報社無法經營,我想用現在還有的幾百塊錢造些炸藥。聽說湖南已準備起義,我看過些日子,咱們也該跟伯蓀聯繫聯繫。在這裡整日閒呆著還不如去做點實際的事。”
“那,好吧 。”秋瑾也無可奈何,她現在確實無計可施。面對黑得如夜一樣的現實,《 女報》社像一根火柴。要讓那些沉睡的人醒來,只有用炸藥、用血。
很快,陳伯平買來一些原料,在報紙的閣樓上試製起炸藥來。秋瑾和吳希英也去幫忙。每到緊張的時候,吳希英就搬出一張小凳,坐到報社門口曬太陽、納鞋底或同鄰居聊天,暗地裡留神弄堂里外的動靜。
半個月過去了,閣樓的牆角已堆了十多個小罐,裡面裝滿了造好的炸藥。
一天上午,秋瑾輕輕推開閣樓小門,只見陳伯平正在桌子那邊緊張地做著,他聽秋瑾進來,連頭也沒回就喊道 :“別過來,這兒危險 。”只見陳伯平正把白色的硝酸鉀往碳末里對,他一邊輕輕攪,一邊說:“老祖宗幾千年前就發明火藥,可到頭來造炸藥還得從洋鬼子那兒學,這樣露天來拌,太危險了 。”
秋瑾給陳伯平倒了一杯水,放到桌上。就坐在後面看。過了一會兒,陳伯平終於將藥兌好,他鬆了一口氣,一轉身,不小心把秋瑾剛才給他晾的水打翻下來,水一下流到桌子下邊的硫酸里,只聽劈劈啪啪地炸了起來,陳伯平趕忙把桌上的炸藥卷到一邊,可還是有不少灑到硫酸上,就聽“嘣”的一聲,屋腳里便著起火來,陳伯平被燒的一臉鮮血。
秋瑾一見,連忙把身後一張油布拿過來,扔到火上,把火蓋滅,自己又去拉陳伯平。一不小心,手上沾了流出來的硫酸,也給燒傷了。
鄰居們看到那報館樓上濃煙瀰漫,便驚慌失措嚷道 :“起火了,起火了 。”同時都拿著臉盆跑去舀水。街腳的兩個巡捕聽到動靜,也急忙趕了過來。
秋瑾忍住劇痛,果斷地命令道 :“希英,快把罐子移到別屋裡去!墨峰(陳伯平字),你從後門去醫院, 在這兒太危險 。”
等巡捕上樓時,屋裡就剩下秋瑾和吳希英,吳希英正給秋瑾手上抹著藥。
“怎麼回事 ?”領頭的巡捕粗聲粗氣問。
“做飯不小心,著了火 。”秋瑾連忙陪笑道。
“那怎麼有爆炸聲 ?”另一個巡捕問。
吳希英搶著說 :“那爐子一下翻了,就把牆角過年時剩的炮竹給燒著了 。”說著指了指牆角。
那領頭的巡捕將信將疑,他在那兒看了看,又聞了聞,說 :“怎麼有股味兒 。”
“噢,是藥水味兒,我剛在手臂上抹的,氣味不好,二位請到樓下坐吧 ?”秋瑾仍陪著笑說。
巡捕仍不放心,翻箱倒櫃地搜起來,一個巡捕正想走開,突然發現柜子底下有一個黑色小罐子,便捧了出來,正要打開,吳希英趕忙跑上去,蓋住罐口,說 :“巡捕老爺,這是我剛醃的臭豆腐,打開就不好了,您要嘗的話,我給您拿兩罐做好了的 。”說著,吳希英從巡捕手裡拿過罐子,到窗外又捧進來兩個一樣的罐子,只是上面貼著“紹興徐恆大腐乳”的貼子。吳希英說 :“巡捕老爺要不嫌棄,就請拿回去嘗個鮮。這可是我們家鄉的特產呢 !”
兩個巡捕互相看了看,便每人掂了一罐豆腐乳出去了。
等看著兩個巡捕下樓了,秋瑾猛地衝過來,抱住吳希英說 :“剛才可真把我嚇壞了,要是他打開那罐子,我們可真完了 。”
秋瑾的傷很嚴重,這幾天手上一直纏著繃帶呆在屋裡。徐寄塵在愛國女校謀了個教師的缺,就帶著妹妹過去了。陳伯平住進了醫院。只有吳希英陪在她身邊。
午後,秋瑾看了會兒書,覺得無甚趣味,便躺到床上準備睡覺。這時門外響起一陣腳步聲。門“吱”的一聲開了,吳希英帶進來兩個男子。
“伯蓀 。”秋瑾一下便從床上坐了起來。
“競雄,”徐錫麟趕忙走了上來,“聽說你受了傷,就躺著吧 。”